宋大叔钢琴演奏技巧
第七课 F大调与G大调的音阶与复拍子
每次上课必有的视唱与听写自本课起均予在讲义中删除。
将视唱、听写删除,是由于在宋大叔圣乐事工网站中,有专门训练视唱、听写的课程,请各位依自己的程度加以练习。因此,不在讲义中重复。
但宋大叔仍要提醒:视唱、听写是非常重要的功课,谨请不辍的练习。
一、F大调音阶:
在教F大调音阶以前,先回顾一下C 大调:
大调是以“1”(do)为主音,“1”(do)在C就是C大调。
大音阶是以“1”(do)开头,以“ⅰ”(do)结尾的音阶,在“1”与“ⅰ”之间,依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自然音列,就是大音阶。
这个C大调的音阶,无论以简谱、五线谱及键盘上都清楚的表现了出来,若你稍加留心,就会看到在键盘的下方,写出右手的指法,这是说你既然学了C大调的音阶,就希望你能立即将它在键盘上弹奏出来。
在弹奏以前,请先看右手手指的命名。
右手的5 个手指,自大拇指起,分别称为:第1指、第2指……第5指。
在钢琴及电子琴的练习谱上,就直接写成:1,2,3,4,5指。因此,你在键盘下方所看到的“右手的指法”所写的1,2,3,1,2,3,4,5是指定:用第1指弹“1”(C),并且以第2、3指分别弹“2”(D),“3”(E);而后方的“4”(F)就要再用第1指来弹;第1指要在“3”(E)的第3指的下方绕过,绕到右边来弹“4”(F),然后再分别按照次序,第2,3,4,5指来弹“5”(G)、“6”(A)、“7”(B)、“ⅰ”(C)。
若是你从来没有弹过琴,那就请你仔细察看大叔手指的姿势,手指如何抬,如何触键。仔仔细细的观察,然后照着练习,多练,练到流利的把C大调音阶弹奏出来。
在回顾了“C大调的音阶“后,现在就要教F大调的音阶了。 首先我们要找到F大调的“1”(do) “1”(do)在C是C大调,那么, “1”(do)在F,就是F大调了。 F大调的音阶是:
特别提醒:F大调的“4”(fa)是“ bB”,不是“B”。 弹奏的时候,所用的手指是:1,2,3,④,1,2,3,4。
练习F大调的音阶弹奏时,要边弹边读音名,手弹1(do),2(re),3(mi),4(fa),
5(sol),6(la),7(si),ⅰ(do),口要随着手,边弹边朗声读出:F,G,A, ,C,D,E,F(特别注意第4指所说的4(fa)乃是“bB”。)
弹时,要弹上去,再弹下来,弹下来时的ⅰ(do),7(si),6(la),5(sol),4(fa)…… 口中也跟着朗读出:F,E,D,C,bB……
弹奏前,先看看,仔细的看看宋大叔的手指的姿势……模仿着跟着练习。
练熟,练熟,在谱上熟练(无论是简谱或五线谱),在键盘上熟练。要心中明白,手中、口中反应出来才算真会。
二、G大调的音阶
首先立定正确的观念:
“1”(do)在C是C大调,“1”(do)在F是F大调, “1”(do)在G就是G大调了。
在高低的两个“1”——“ⅰ”之间,依高低排列出来的音列,就是G大调的音阶了。 G大调的音阶:
C大调音阶要反复练习,F大调音阶要反复练习,G大调的音阶也要反复此练习,练习到纯熟。
提醒您:G大调音阶的“7”(si)是#F,别忘了!
练习弹奏时,仍是弹一个音朗读一个音名,务求将音名认熟。
为了弹“7”(si)——#F的方便,要在弹“6”(la)的时候,触键的位置向内,以求第4指容易构到#F的“7”(si)。
宋大叔要在此声明:在讲义中的要求,要比在光盘中更进一步。在光盘中仅是讲解,要求懂,要求记住,但讲义中却是进一步要求读出来(把唱名、音名读出来),写出来(把C、F、G大调的音阶在五线谱上写出来),弹出来(把C、F、G大调音阶在琴上弹出来),并且弹到熟练。
音乐没有“法利赛人”,法利赛人似乎(很)知道律法,但却是行不出来,连一个指头都不能动。音乐却是必须把乐理知识作出来,学了音符,学了拍子,就要能看谱学歌;学了五线谱就要能使用五线谱;学了键盘就要能弹奏。如达不到这样的目的,所学就没有益处了。
因此,要操练,再操练,练习,再练习,以求达到“ 行”出来的目的。 在学了C大调、F大调、G大调的音阶后,宋大叔要提出三件事来讨论:
(1)在国内无论是诗歌,或一般的歌曲,乃至于教科书中,对“调”的标示都是用:1=C,1=F,1=G ……。它的意思就是说:“1”(do)在C,“1”(do)在F,“1”(do)在G ……,这也就是说明了“1”是(大调)的主音,“1”(do)所在位置的音名就是调名了。
(2)宋大叔反对这样的写法,因为这种写法会形成误导。“1”(do)就是主音吗?不!“1”(do)只是大调的主音,乐曲与歌还有小调呢!小调的主音就不是“1” (do)了,而是“6” (la),但国内却看不到任何一处定调写:6=C,6=G ……的。这么一来,大小调就不分了。凡是叫“人”的难道都是“男人”吗?凡是人,一律都当成“男人”看待吗?荒唐了。
我要向国内的音乐专家、音乐教育家们提出严正的建议:
要把1=C,1=F,1=G ……这样的写法改成:C大调,F大调,G大调 ……。而且要正确标示出是“大”调,不可只写成C调,F调,G调……。
主内的音乐事奉者:定(大)调的写法,从我们先改,由教会影响社会,由教会改变社会。编写诗本的同工们:你们要在音乐上下工夫,不可跟着时下的出版者,盲目的跟从。
(3)在我们学了C大调、F大调、G大调的音阶之后,就会发现不同的调有不同的高度,若是我们对调没有认识,就难以分辨音的高度了。我要问:这首歌的“1”高?还是那首歌的“5”高?或是另一首歌的“4”高?在明白了不同的调有不同的高度后,才能明白的知道这个问题,请看:
原来,C大调的“ⅰ”与F大调的“5”与G大调的“4”是同一个音,一样高。 在简谱上混淆不清,不能明确地表达。但在我们学了琴,学了五线谱之后,才能一目了然。
由此可以看到几个结论:
(A)就此问题我们看到,简谱在记谱上的缺点。
(B)乐理与键盘有密切的关系,欲学好乐理,必须要了解、并学习键盘。 (C)学习使用五线谱,以取代简谱。
宋大叔必须敬告国内的音乐领袖,正视这个问题,简谱阻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必须痛下决心,制定决策,根除简谱,改用五线谱。邻近的韩国就痛下决心,使用五线谱。
在此呼吁教会的音乐领导人,改用五线谱,改变简谱比五线谱容易的错误观念,推行五线谱。由教会影响社会,由教会改变社会。
三、复拍子:
拍子分单拍子与复拍子。
单拍子是二分法的拍子,一拍分成两个半拍,再分就分成四个1/4拍。 复拍子则是三分的拍子,一拍要分就分成三个1/3拍。
复拍子有一个特征:拍号(拍子记号)的上方是“6”、“9”、“12”的 。无论是6/8,6/4,9/8,9/4,12/8,12/4都是复拍子。
复拍子要如何计算呢?
乃是:你本来认为当一拍的(音符)实际只当1/3拍。
例如:6/8本来不是认为是以8分音符当1拍吗? 不,8分音符只当1/3拍。
6/8 | 1 1 1 2 2 2 | 这6个8分音符不是各当1拍,而是各当1/3拍。 这样说来,3 个8分音符才当1拍。
1 1 1 (3个8分音符)加起来等于1个附点4分音符(1.)。 6/8 | 1 1 1 2 2 2 | = | 1. 2.|
6/8(正确的意思)乃是:以附点4分音符 当一 拍,每小节有2拍 这每小节的2拍是2大拍,每大拍各包含3小拍。
再举个例子来:9/8
8分音符当1/3拍,3个8分音符等于1个附点4分音符。
因此,9/8乃是:以附点4分音符当1拍,每小节有3拍;
而6/4呢?乃是:以附点2分音符( )当1拍,每小节有2拍 9/4呢?乃是以 (附点2分音符)当1拍,每小节有3拍 那12/8呢?……(答案在后方的注) 12/4呢:……(答案在后方的注) 举一首诗歌作实例:赞美!!赞美! G大调 6/8
8分音符当1/3拍,附点4分音符当1拍,每小节有2拍。 有福的确据 C大调 9/8
附点4 分音符当1拍,每小节有3拍 附点4分音符当1 拍:5 . + 5 . = 5 - ·
1拍 + 1拍 附点2分音符则当2拍
在有福的确据这首诗歌中,有附点2分音符出现。附点2分音符若依以前的观念,它岂不是要打6拍?!打6拍?!一个音打6拍,谁还敢当指挥呢?要打多快呢?会不会多算了1拍,或是少算了1拍?若是打6拍,岂不拖慢了速度?!不,不对了,观念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