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话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三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董雪 审核人:杨兰敬 (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语文天地 总课时:三课时 分课时:第三课时 课型: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学写关于“花”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写作的能力。(重难点)。 重 点:目标1 难 点:目标1 时间预设: 笔下生花: 个案补充(纠错反思) ? ? ? 【合作交流】 学生欣赏,并用优美的词语来介绍你认识的花。 【明确题意,指导写作】 1.我喜欢什么花? 2.花的外在特点:形状、颜色、香味及生长过程变化。 花的内在特点:气质、品格。 3.人与花的故事。 4.我能收集有关花的故事与名人名言。 独立写作: 选取例文,展示评议

25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四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杨兰敬 审核人:董雪 (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我们的手 总课时:一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1、我会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并做摘录笔记。 1、我能正确理解“传递、跨越、彼此、星辰、飞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我能理解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一节。 3、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诗歌,感悟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表达的情感。 重 点:目标2、3 难 点:目标4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西渡诗人,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大,现任职于某出版社,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等,是20世纪90年代诗人中的长诗高手。 2、本课中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作: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亲人、对朋友、对世界人民的关爱、友善和情谊。 【自主学习】(10分钟) 2、我能正确读通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词。: 3、我能理解词语“传递、跨越、彼此、星辰、飞翔”等在课文中的意思。 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语: 4、我能辨清形近字: 第( ) 托( ) 辰( ) 递( ) 拖( ) 晨( ) 5、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喜欢的词句,并摘抄下来。 6、通过读‘金钥匙“,我知道了比喻词“是”,并能仿照课文写一节。

26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合作探究】(10分钟) 1、小组内交流易读错的字和易混的形近字,说说自己的方法。 2、交流讨论“是”的比喻句。 3、再把课文默读一遍,说说每节诗歌作者分别把手比作什么?用笔 圈出来,讨论还可以把手比作什么? 4、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抓住文中次词句体会。) 【展示激励】(10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 2、动情诵读,读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拓展延伸】 我要积累一些带有“手”的成语。 【盘点收获】(5分钟) 我知道了暗喻词“是”,并能正确运用它仿写一节诗歌。 【达标检测】(5分钟) 2、我能看拼音写词语 bǐ cǐ lǔ dì chuán dì xīng ch?n ( ) ( ) ( ) ( ) 2、填上合适的词 ( )的灯光 ( )的船帆 ( )的问候 ( )的双手 ( )的心灵 ( )的星辰 3、把下面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我们的手,在陆地和陆地之间传递彼此的问候。 1、 2、 27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四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董雪 审核人:杨兰敬 (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一双手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能把课文中的新字、词找出来,并摘录下来。 2、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惺忪、惊讶、火燎燎、铸造、介绍、创建”等在课文中的意思。 3、我通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 点:目标1、3 难 点:目标2 【知识链接】 姜孟之,1938年生于山东省乳山县河崖村。当代作家,50年代初到伊春林区。现任伊春市《绿地》杂志主编,文联主席、党组书记,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员。 作者曾深入小兴安岭乌马林业局,采访了育林功臣、“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乌马河林业工人张迎善,为他那双奇特的手及其创造的奇迹所叹服,写下了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一双手》是其中的一部分。文章通过描写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天下第一奇手”,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质朴感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林业工人热爱、敬仰和赞颂之情。 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自主学习】(10分钟)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 我发现这些字易写错: 2、我能把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并组成词语 3、我能利用工具书给不认识的生字注音。 4、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惺忪 惊讶 火燎燎 铸造 介绍 创建 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