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 作为示踪原子: 棉花对磷肥的吸收、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生物研究 四、辐射与安全
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不过这些射的强度都在安全剂量之内,对我们 没有伤害。然而
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这种破坏往往是对细胞核的破坏, 有时不会马上察觉。
19.5核力与结合能
一、 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 自然界存在着四种力 : 万有引力、电磁力、核力(强相互作用) 、弱力(弱相互作用) 2、 核力:能够把核中的各种核子联系在一起的强大的力叫做核力。 3、 核力具有的特点 (1)
核力是四种相互作用中的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
(2) 核力是短程力。 (3) 核力具有饱和性。 二、 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
自然界中较轻的原子核、质子数与中子数大致相等,但对于较重的原子核,中子数 大于质子数,越重的元素,两者相差越多,越容易发生核反应。 ----------------------- 三、 结合能
1、 结合能:为把核子分开而需要的能量或者结合成原子核需要放出的能量。
2、 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做比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原子核越稳定。
四、 质量亏损 原子分解为核子时,质量增加;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减少。原子核的质量小 于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质量之和,叫做质量亏损。 ---------
2
E=mc
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m是物体的质量,E是物体的能量。
19.6核裂变 一、核裂变
1、 核裂变:物理学中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核能的反应叫做裂变。 2、 链式反应: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
3、 通常把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做它的临界体积,相应的质量叫做 临界质量。 4、铀块的大小是链式反应能否进行的重要因素 、核电站
1、 链式反应的应用一一核电站慢中子反应堆 2、 核电站发电的优点 (1) 消耗的核燃料少。
(2) 作为核燃料的铀、钍等在地球上可采储量大。 (3) 对环境的污染要比火力发电小。
反应堆主要部件 部件 名称 慢化剂 控制棒 热循环 介质 保护层 采用 石墨、重水或 的材 普通水(也叫 料 轻水) 镉 水或液 很厚的水泥 态钠 外壳 把反应 降低中子速吸收中子 屏蔽射线防 堆内的 作用 度 ,便于铀235 控制反应 止放射性污 热量传 吸收 速度 染 输出去 19.7核聚变
一、核聚变
1、 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这种核反应叫做聚变。 2、 能量的变化:轻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反应中会释放能量。 3、 发生聚变的条件:要使原子核间的距离达到10-15m,核力才能大于电磁力 4、 实现的方法有:把原子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所以聚变反应又叫热核反应。
5、热核反成主要用在核武器上
氢弹;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受控热核反应 1、聚变与
裂
变相比
① 轻核聚 产能效率 ② 地球上 变燃料的 量丰富 ③轻核聚
子子媒 电子.电子 中微子.P 子、□子中 微子、丁子、 [子屮微子 介子介子 子光屮间子胶子玻子 变 高 聚 储
HK 变
更安全可控、清洁
④ 反应中放射物质的处理较容易 2、实现核聚变的难点: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经受如此高的温度。为了解决这个难 题,科学家设想了两种方案,磁约束和惯性约束。
19.8粒子和宇宙 一、 “基本粒子”不基本
1、 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开把它们叫做“基 本粒子”。
2、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统称为粒子。 二、 发现新粒子
1、 对宇宙线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了正电子、 2、 利用加速器研究,发现了反粒子。
3、 按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类:强子、轻子和媒介子。
u子、K介子、n介子、超子。
三、夸克模型
实验证明强子是有内部结构的,叫做夸克。夸克由六种模型:上夸克d、下夸克
奇异夸克s、粲夸克c,底夸克b、顶夸克t o 四、 宇宙的演化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大爆炸是在无限的宇宙各处同时产 生时间的零点。大爆炸一夸克、轻子、胶子等一强子时代-轻子时代一核合成时代一电 子与质子符合成氢原子一形成恒星和星系。 五、 恒星的演化
宇宙尘埃一星云团一恒星诞生一氢核聚合成氦核-氢核聚合成碳核一其他聚变过程一 无聚变反应、形成白矮星或中子星或黑洞。
10*
AM 的■! - j
¥. id
MChi
10u
IQ
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