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热控主要施工方案(已改).doc 下载本文

A.在电缆终端头制作前应对电缆进行绝缘检查。

B.制作电缆终端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尽量缩短绝缘暴露时间。 C.热收缩材料的收缩温度为110-1500C。注意火焰与材料之间距离,控制加温温度,开始加热时,火焰要缓慢接近材料,不断移动,确保收缩均匀,避免烧焦材料。

D.火焰朝收缩方向,以预热材料便于收缩。按工艺要求的起始部位和方向顺序收缩,有利于排除气体保证密封效果。收缩完毕的管子应光滑无皱折,能清晰地看出内部结构的轮廓。

E.凡接触密封材料的部位,应仔细清洗,去除油污,以确保密封效果。

F.金属部位在包热收缩材料之前应预热,使热熔胶能够充分浸润密封界面,确保密封效果。

G.切割热收缩管时,切口要平整,不要有尖端和裂口,避免在热收缩时应力集中产生撕裂。

H.焊接地线时应用厂家配套焊锡膏,不得使用酸性焊锡膏。

I.电缆头与设备连接时,先接就地设备,后接盘柜设备,以免误操作触电伤人。 J.盘柜受电后,要两人以上一起工作,相互监督,采取可靠防范措施。 K.对电缆进行耐压时,电缆两端要有人监护,对耐压后的电缆要进行放电。 L.参加电缆桥架安装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及工作手套,两米及以上高空作业应搭设脚手架,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固定在牢固处;

M.使用切割机和角相磨光机等电动工具时,应检查所用电动工具电压等级,正确接线,接线时应有专人监护;

N.使用切割机和角相磨光机等转动工具时,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 O.所有焊接部分应先除去焊接处表皮,再进行二次防腐处理;

P.施工材料切割部分应采用切割机切割,切割后应用角相磨光机将断口打磨干净,断口部分应及时进行二次防腐处理。

7.3.2.4 电气控制及保护屏台二次线施工方案 7.3.2.4.1 施工准备:

A. 屏台已固定好,且相关的电缆敷设完毕,电缆绝缘检查合格。

B. 熟悉图纸及屏台实际状况,制定每块屏台电缆的上盘整理及二次接线计划,统一制作电缆标志牌、二次接线号头。

C. 在施工时应做到:

a. 每一块屏台均设专人负责电缆的上盘整理及二次接线,在每块屏台内,张贴上本屏台的电缆上盘整理、接线、检查、验收专责人名卡.

b. 采用五卡验收制,既电缆敷设验收卡、上盘整理验收卡、电缆头制作固定验收卡、二次接线验收卡、防火封堵验收卡,每个卡均由专职质检员签字后,方可做下道工序。在作头及接线前,对每根电缆的每根芯线均用摇表检查绝缘、用试灯进行对线。

7.3.2.4.2 施工方法: A.电缆上盘整理

a.首先在桥架或支架与屏台之间安装好过渡支吊架,然后将每根电缆逐一进盘、排列、绑扎、固定。

b.电缆上盘的弯度、弧度应一致,排列整齐,尽量避免交叉。 B.电缆头制作

a.电缆进盘后才能切剥做头,用专用电缆卡卡紧,高度一致,固定牢固。 b.电缆切剥后用绝缘橡胶带包缠密实紧固,同一盘内电缆头高度应一致,美观整齐。 c.剥出的芯线绑扎成束并在盘内横平竖直地沿走向固定,随时将到位的芯线分出,备用芯线预留长度至最远端子处。 C.接线

接线前应先查线正确,线头顺时针方向弯圈且弯曲大小、弧度、余量一致,平滑美观,紧固件配置齐全完好,号头齐全、方向正确。 D.电缆头挂牌

将正式电缆牌挂在每个电缆头下,高度一致、整齐、内容正确,用专用绑扎带绑牢。

E.封堵

将进盘电缆孔洞按要求进行封堵,做到严密、光滑、平整、美观。 F.二次接线工艺要求如下:

a.二次小线的回路标识采用圆型塑料套管,标识字体为专用打印机打印,套管长度为30mm(打印机设定值),套管的标识分两行打印, 例如:\TB1:03\;如果套管较小,可一行打印,若要区分接线单元的另挂编号,如:TB1。说明:标识中前五位\为图册号,第七、八位\为图号,第九位\为电缆编号,第十一、十二位\为电缆芯线号,最后几位\为接线端子号。 b. 二

线

c.二次小线直接接入设备的方式 ◇电缆头的制作

电缆头的材料为热缩管,热缩管的长度为60mm。不同的电缆规格,使用热缩管的规格也有所不同,2芯电缆头使用Φ6的热缩管;4芯电缆头使用Φ10的热缩管;7芯及以下电缆头使用Φ13的热缩管;24芯及以下电缆头使用Φ18热缩管。电缆头距端子排长度在同一类型的盘内必须一致,电缆芯线的捆扎用聚氯乙烯扎带,每隔100mm捆扎一根扎带。屏蔽线是单根铜线的用塑料套管套好集中接地;屏蔽线是网线的,在电缆头处焊接一根单芯铜线再套塑料管后集中接地。

◇电缆在盘内的固定方式

电缆在盘内应以排列的方式固定,可以排列成两层以上,但不能以捆 扎方式固定。若盘内无固定点,需加装花纹角钢,电缆固定用尼龙扎带。 ◇电缆备用芯线的标识及预留长度

电缆备用芯线的标识与正常使用芯线的标识基本相同,只不过把回路

编号改为\、BY2…\,省去端子编号,电缆备用芯线的预留长度为盘内最高点。 7.3.2.5 变压器施工方案 7.3.2.5.1 施工准备

A.变压器安装前,砼基础应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并已验收。

B.按照安装图及装箱清单对设备及附件进行清点,并检查其型号是否符合要求,三证是否齐全,认真作好检查记录。需进行试验、试压检查的部件作好试验、试压检查。

C.清点零部件时,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应尽快与制造厂联系。

D.准备好变压器安装所需垫铁(δ=1-15 mm)和机械工具。 E.施工场地平整干净,道路通畅,并设置安全围栏和标志牌。

F.对变压器进行交接试验:(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7.3.2.5.2 施工方法

A.变压器轨道安装

依照安装图,使用水平仪、经纬仪复测变压器基础标高、基础中心线,根据设计的变压器轨道型号、规格、尺寸正确下料,准确地进行变压器轨道安装。

B.在变压器基础上用油漆标出变压器的纵、横向中心线。 C.变压器就位

变压器就位时,吊运变压器的钢丝绳必须拴在变压器的专用起重吊环上,变压器的运输倾斜角度不宜超过15度,变压器就位时,应将底座滚轮一并装上。其本体上的纵、横向中心轴线应与基础上的纵、横向中心线相吻合,其误差应≤10mm。

D.变压器一侧与封闭母线连接时,注意其套管中心线与封闭母线中心线应相符,确保今后封闭母线安装不受影响。

E.变压器试运行:变压器空载冲击3次,每次间隔15分钟,检查变压器确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7.3.3 热工专业主要施工方案

7.3.3.1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盘柜安装

A. 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盘柜底座在土建二次抹面前施工,按《技术规范》要求,其上表面座高出地平,但不宜超过20mm,本工程拟控制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盘柜底座表面最终统一标高,高出地平10mm;

B. 底座固定牢固,接地良好,并有照明接地,其顶面倾斜度不大于0.1%,最大水平高差不大于2mm,其底座固定点及加强支撑不得超出二次抹面;

C. 底座防腐处理,应在二次抹面前进行; D. 盘柜安装应在全部土建工作完成后进行;

E. 盘柜固定及盘柜连接不得采用电焊固定,应采用专用固定压板螺栓连接,压板螺栓均经防腐处理;

F. 电子设备间盘柜安装时,盘柜与底座间加垫绝缘垫层,固定压板其结构式材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