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征《卢抱经先生年谱》补遗 下载本文

十二月十八日,在晋阳,跋《高耻堂稿》。【《抱经堂文集》卷十二】

十二月十八日,在三立书院跋《傅长芳临欧阳率更化度寺碑》。【《抱经堂文集》卷十六】

是年,友人盛世佐卒。【《抱经堂文集》卷三《仪礼注疏详校自序》:“庚子入京,晤程蕺园太史晋芳,??蕺园相晤之明年,旋闻其(盛世佐)卒于秦中,所欲为者,殆亦未就。”】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年),66岁。

正月二十六日,在山西三立书院,校勘宋人熊方所著《后汉书年表》完毕。 【据《抱经堂文集》卷四《校定熊方后汉书年表序》:“吾友鲍君以文,得宋梓本,欲复开雕,以裨补东汉史之遗阙。既手自雠校,又益以嘉定钱宫詹辛楣弟兄之覆审,而复以示余。余携老友江阴赵君敬夫,重加考覈,粗讫功,携之入燕,又携之入晋,夺于他事,此书置几案间四阅岁矣。今年正月,兀坐精舍,无应酬之烦,自念此书若不及今整顿,恐后精力益不支。于是发愤为之,位置高下,排比疏密,一一皆经手定。??乾隆四十七年,岁在壬寅,孟陬月下旬六日,杭东里人卢某书于三立书院之须友堂。”】

正月二十七日,跋《毗陵集》。【《抱经堂文集》卷十二】

三月一日,在晋阳,跋《周恭叔浮沚集》。【《抱经堂文集》卷十二】

十二月,为毕沅《关中金石记》作序。【毕沅:《关中金石记》卷首卢氏《序》:“镇洋毕公,前抚陕之二载,政通人和,??及公之复莅秦中也,乃并袬各郡邑前后所得金石刻,始于秦,讫于元,着为《关中金石记》八卷。??乾隆四十有七年季冬,杭东里人卢文弨叙。”】

是年,得见《楼攻丑集》。【《抱经堂文集》卷四《汉董孝子庙志序》:后岁在壬寅,见楼攻丑集。】

是年,有《与周林汲永年太史书》。【此条据王文锦点校本《抱经堂文集》卷二十。】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67岁。

八月二十日,卢氏作《题三立书院所藏通志堂经解卷首》一文。先是,翁方纲代替刘锡五钞补《通志堂经解》首卷,并寄给卢氏。【《抱经堂文集》卷七《题三立书院所藏通志堂经解卷首》:“三立书院中,旧藏有《通志堂经解》六十函,而独阙其首帙,余蓄意欲补之。乾隆辛丑,庶吉士介休刘君锡五,余小门生也,旧尝监院事,其请假归也,来谒余。余属其还朝之日,就京师士大夫家借本钞足,并与下一帙,令如式装潢之。乃岁余而书不至。余同年友洗马大兴翁覃溪知余将离山西,惟此为悬悬,因即代刘君成之以寄余。??乾隆四十有八年,岁在昭阳单于,壮月既望后五日。”】

十月,自太原南归,绕道山东,于济南见桂馥,谈及年来颇嗜金石文字。又至曲阜访孔继涵,见汉庐江太守范府君碑,十月二十二日,为之作跋。【《抱经堂文集》卷十六《汉庐江太守范府君碑跋》:“余年来颇嗜金石文字,顷晤长山司训曲阜桂君未谷馥于济南,言及此。桂君曾见城南某秀才家,有汉碑本二,一为范式,一为元丕,皆世所不多见者。及余访孔君葓谷于阙里,则范碑居然在焉。”又同书卷三十四,乾隆四十九年所作《孔葓谷互不哀辞并序》:“昨岁冬孟,文弨自太原南还,过鲁访君,盖不相见者星一终矣。留余止宿,示余以汉隶,借我以佳本,饷我以新刻。”】

是年十二月十八日,孔氏卒。【翁方刚《复初斋文集》卷十四《皇清诰授朝议大夫户部河南司主事孔君墓志铭》】

是年冬,过邗上,与吉梦熊、蒋春农等同年好友宴集赋诗。【案:顾光旭《響泉集》试卷十六《书前后六客诗后》:“癸卯冬月,卢抱经学士钱蘀石宗伯先后南归。舟至邗上时,吉渭厓京兆、蒋春农中翰馆於扬,秦西巗观察、张松坪、吴涵斋两太史门闾相望,先后宴集,遂作前后六客诗,汇为一册。渭厓首唱,为之序。甲辰二月廿一日,余至扬,得观於涵斋斋中。”】

是年,得《武周夏日游石淙诗石刻》拓本。【《抱经堂文集》卷十五《武周夏日游石淙诗石刻跋》:“今年乾隆癸卯,余得拓本。”】

是年,应邵晋涵之邀,为其生父藉安君作墓志铭。【《抱经堂文集》卷三十三《封儒林郎翰林院编修邵君墓志铭》】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68岁。

二月初旬,得孔继涵卒讯,为作哀辞以纪之。【《抱经堂文集》三十四,乾隆四十九年卢氏所作《孔葓谷互不哀辞并序》:“今年仲春初旬,忽得君不禄之赴,驚噩涕零,进使者而问故。” 案:孔继涵卒於乾隆四十八年,44岁,而卢氏为其所作哀辞中又有“君年少余两纪兮”之语,是以知此篇哀辞当作於乾隆甲辰,卢氏自己系年无误。】

夏,在家闲居,遂与友人校刻《白虎通》。【《抱经堂文集》卷三《校刻白虎通序》:“今年家居,长夏无事,决意为此书发雕。复与二三友人严加考覆,信合古人所云校书如雠之恉。”】

长至月,在娄东书院。吴骞来访。【《抱经堂文集》卷十二《书顾怀祖秀才所藏先世图像后》】

九月十六日,在娄东书院,作《校刻白虎通序》。【《抱经堂文集》卷三《校刻白虎通序》:“乾隆四十九年九月既望,东里卢文弨书于太仓州之娄东书院。”】

是年,邵晋涵复以罗山张氏所刻本《栲栳山人诗集》赠卢氏。【《抱经堂文集》卷十二《题钞本栲栳山人诗集后》:“乾隆甲辰,二云复贻余罗山张氏所刻本。”】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69岁。

正月十日,为吴骞《吴国山碑考》作序。【《抱经堂文集》卷六《吴国山碑考序》】

十月,卢氏刊印《春秋繁露》。【《抱经堂文集》卷八《书春秋繁露目录后》】

是年,复主讲钟山书院,遇钱大昕侄钱塘,并为其《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作序。【《抱经堂文集》卷四《续汉书律历志补注序》:“顷复来主钟山书院,而莘楣之从子溉亭亦为郡博士,于斯一见如故交,袬然出其所著,有补注《续汉书律历志》在焉。”】

是年,丁杰携新刻江永遗著《河洛精蕴》示卢氏。卢氏为作序,其中追述了劳史与桑弢甫之学术思想等。【《抱经堂文集》卷六《江慎修河洛精蕴序》:“近归安丁子小雅馆于新安,始携所著《河洛精蕴》内篇三卷外篇六卷见示。”】

是年,抄录《元丰九域志》。【《抱经堂文集》卷四《新定元丰九域志》:“宋王正仲元丰九域志十卷,余于乾隆乙巳钞得之。”】

是年,借得江宁严道甫本李轨注《扬子法言》。【《抱经堂文集》卷十《李轨注扬子法言跋》:“文弨于乾隆乙巳借得江宁严侍读道甫本,乃李氏一家之注,不为俗本删易,因亟度于家书。”】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70岁。

长至月十四日,有《与翁覃溪论说文系传书》。先是,本年翁方纲赠汪氏新刊本《说文系传》给卢氏。【《抱经堂文集》卷二十一】

八月十二日,在钟山书院,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卷末卢氏《序》:“吾友金坛段若膺明府,??于是积数十年之精力,专说《说文》。??文弨老矣,犹幸得见是书以释见闻之陋,故为之序,以识吾受益之私云尔。乾隆五十有一年,中秋前三日,杭东里人卢文弨,书于钟山讲舍之须友堂。”】

是年,为同年谢东墅校勘《荀子》事竣,以尚有余金,因复刊《西京杂记》。【《抱经堂文集》卷七《新雕西京杂记缘起》】

是年,周广业有《上卢抱经先生书》。先是在乾隆四十四年丁亥冬,曾接见周广业,并赠新校本《白虎通》与《西京杂记》给周广业。【周广业《蓬庐文钞》卷五:“广自亥冬趋聆榘诲,承示《白虎通》、《西京杂记》二书,读竟后正欲寄呈,适台旌北上,未及面请训定。癸卯秋,锦旋自晋。又因广遂解匆匆,有疏抠谒。屈指七年来,悃忱叠积,魂梦依依,徒以书剑飘零,绝无寸进堪质诸有道,故未敢辄驰芜禀,??广羁泊都门,始入校书局,近迁外城课读。谒

吉渭厓年伯,知大人现在仍主钟山,覃敷教泽,遥瞻绛幄,奚啻斗山!”】

是年,刊刻所校本《逸周书》。【陈鳣《拜经楼藏书题跋记》:“《逸周书》,卢抱经学士校此书时,在乾隆庚子春日,越七年丙午,始付诸梓,故校语与定本多有增损,所谓积数年校勘之功,盖其慎也。”】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年),71岁。

春,过苏州,拜见吴枚士,借其《玉照新志》至金陵钞录。三月六日,跋《玉照新志》。【《抱经堂文集》卷十一《玉照新志跋》:“宋王仲言明清所著挥尘前后录及第三录余话,向俱钞得之,惟玉照新志未见善本。今春过苏州,诣吴秀才枚士,案头适有此书,??余因假之至金陵清写一本,以与挥尘等录同箧藏之。乾隆五十有二年三月六日书。”】

四月十六日,自吴骞处借得《新定元丰九域志》,并携弟子王友仁钞录其书。【《抱经堂文集》卷四《新定元丰九域志序》:“今年又从海宁吴槎客骞所借得新定元丰九域志,??乾隆五十有二年孟夏既望,东里卢弓父书于钟山书院之须友堂,为余钞录者,小门生江宁王友仁也。”】

四月二十三日,在钟山书院,作《题春渚纪闻》。【《抱经堂文集》卷六】

五月,为严蔚所辑《春秋内传古注》作序。【《抱经堂文集》卷三《春秋内传古注辑序》】

七月六日,又跋《梅二如临徐又次太守手卷》。【《抱经堂文集》卷十六】

八月二十二日,于钟山书院作《群书拾补小引》。先是,卢氏接受梁曜北建议,刻印《群书拾补》。【《抱经堂文集》卷七《群书拾补小引》】

九月九日,跋姻亲孙宏智所藏《周忠介墨迹》。【《抱经堂文集》卷十六】

冬,辞钟山讲席,归杭州。【清•张五典《荷塘诗集》卷十四有《送卢抱经学士归杭州》诗。又同卷有《卢抱经学士示赠公白云诗集禽言十二有关风教,读而倍和之》诗。是卷系年在乾隆乙巳、丁未,姑系於此。又同书卷十六有《书钟山书院花木记后因怀卢抱经山长》诗,系年在乾隆戊申、乙酉。】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年),72岁。

正月二日,作《汉瓦当字跋》。先是,卢氏同里生赵魏自秦中归,携有汉瓦当若干,摹其文而赠之卢氏。【《抱经堂文集》卷十六】

十月十六日,作《史记索隐校本序》。【《抱经堂文集》卷四《史记索隐校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