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新高考化学模拟仿真卷 第4卷 下载本文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同一分子中的?键不如?键牢固,反应时比较容易断裂,A项正确;在共价单键中只含有?键,而含有?键的分子中—定含有?键,B项错误、D项正确;氢原子、氯原子等跟其他原子形成分子时只能形成?键,C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选项A,由3 -四氢呋喃甲醇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H10O2,正确。选项B,3 -四氢呋喃甲醇结构中含羟基,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正确选项C,3 -四氢呋喃甲醇分子中含 醚键、羟基,无酯基,错误。选项D,3 -四氢呋喃甲醇的分子式为 C5H10O2,因丁酸有4种,与甲酸反应可生成4种酯;丙醇有2种,与乙酸反应可生成2种酯;乙醇与丙酸反应可生成1种酯;丁酸有2 种,与甲醇反应可牛成2种酯,故3 -四氢呋喃甲醇的酯类同分异构体共9种,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再结合题给信息可知,X为H、Y为O、Z为 N、M为Cl,Q为Na、R为Ca。X与Y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H2O2 ,X 与Z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2H4 ,H2O2、N2H4中均存在非极性共价键,A正确;X与Y组成的化合物H2O可以和X与Q组成的化合物 Na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气,B正确;M与Y组成的化合物有 多种,如Cl2O、Cl2O3、ClO2、Cl2O5、Cl2O7,其中ClO2可作为自来水杀菌消毒剂,似它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l2O、Cl2O3、Cl2O5、Cl2O7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实验室可以利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反应快速制取氨气,D正确。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用稀盐酸除铁锈,发生反应:

Fe2O3+6H+==2Fe3++3H2O,A项正确;用氨水吸收烟气中少量的SO2,发生反应:

2?2NH3·H2O+SO2=2NH?4 +SO3 +H2O,B项错误;用金属钠除去甲苯中的水,金属钠和水发

生反应:2Na+2H2O=2NaOH+H2↑,C项正确;铜片溶解在NaNO3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Cu

??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D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在将溶液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后,定容前应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 ~3次,A错误;大理石和纯碱化学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故不能用题述实验操作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错误;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项,a容器中,0 ~ 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v(C O Cl2) =0.6 mol / (2 L ×2 min) = 0. 15 mol ? L-1 ? min-1,错误; B项,题图中没有指出2 min时b容器中COCl2(g)是否达到最高浓度,所以无法判断2 min时b容器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项,根据题图可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温度越高,平衡时Cl2的转化率越小,故平衡时a容器中Cl2的转化率最大,正确;D项,若开始时向b 容器中充入CO(g)、Cl2 (g)、COCl2 (g)各 0.5 mol,达到的平衡与开始时充入1 mol CO(g)和1 mol Cl2(g)达 到的平衡为等效平衡,结合题图知平衡时b容器中COCl2(g)的物质的量大于0.6 mol,所以开始时反应向右进行,即v正>v逆,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N) = n(Na)=n(NOx)=

=0..10mol, 反应产生n(CO2) =1/2n(Na) = 0. 05 mol, Na2CO3

溶液的浓度为

n(

=1 mol . L-1,故A、B正确;测得反应后溶液中

---NO-2 ):n(NO3)=4:1,由题意可知,n(NO-2) + n(NO3)=n(NOx) =0.l0 mol,设生成 的NO3的

物质的量为n,则|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4n,n +4n =0.1 mol,解得 n = 0.02 mol,则 n( NOx ) = 0.02 mol, n (NO-2 )= 0.08 mol,结合反应原理知n(NO) =0.03 mol, n(NO2) =0.07 mol, n( NO) :n(NO2) =0.03 mol: 0.07 mol =3:7,故 C 错误;NOx能够完全被Na2CO3溶液吸收,则

n(NOx)≤1/2n(Na2CO3),当x = 1.5时,发生反应 NO + NO2 + Na2CO3=2NaNO2 + CO2,要使 NOx 能够完全被Na2CO3溶液吸收,n(NO2)≥n(NO),则x≥1.5,故D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AD

解析:1个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 1 mol,故1 mol钠所含的核外电子为11mol, A正确;1 L 1 molgL?1乙醛溶 液中除含乙醛外,还含有H2O,故所含有分子的数目大于NA,B错误;选项中没有指明气体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所以4.48 LH2和CO的 混合气体不一定为0.2 mol,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也无法确定,C 错误;氯气与热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Cl、NaClO3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6NaOH+3Cl25NaCl+NaClO3+3H2O,由上述

化学方 程式可知,3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5 mol电子,2. 13 g氮气的物质 的量为0.03 mol,转移电子为0.05 mol,D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反应①为Cr2O3+2KOH=2KCrO2+H2O,且反应前后Cr元素化合价不变,说明Cr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项正确;反应②中KCrO2转化为K2CrO4,Cr元素的化合价由+3

?升为+6,H2O2体现氧化性,B项正确;反应③中加入稀硫酸,c(H+)增大,平衡2CrO24

+2H+

2?2?Cr2O7 +H2O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Cr2O7)增大,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C

项正确;反应②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但反应①、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BC

解析:A项,根据题图可知,当加入的V(NaHCO3) <8 mL 时,无Al(OH)3沉淀生成,说明

-2-先发生反应HCO3 +OH- = CO3 +H2O,当加入的 V(NaHCO3) >8 mL 时,生成 AI(OH)3 沉

-2-淀,发生反应HCO3 +AlO-2+H2O=A1(OH)3 ? +CO3 ,因此加入的NaHCO3先与NaOH反

应,故A正确;B项,b点与c点对 应溶液的溶质均为NaAlO2和Na2CO3,根据物

2--料守恒可知 C(Na+) >2C(CO3) +C(HCO3),故 B 错误;C 项,当加入 40 mL NaHCO3溶

液时沉淀的量最多,此时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0.036 mol,由题图可知与偏铝酸钠反应

-2-的碳酸氢钠溶液是32 mL, 结合 HCO3+ AlO-2 + H2O = Al( OH)3 ?+ CO3 可知,

c(NaHCO3) =1.125 md . L -1,故 C 错误;D 项,d 点时,沉淀 量达到最大,此时溶液为碳酸

2--钠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 )= 2c(CO3) +2c(HCO3) +2c(H2CO3),故 D 正确。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A项正确;根据充电时阳极反应可知,放电时铝箔为正极,铜箔为负极,电子由铜箔经外电路流向铝箔,B项正确;根据充电时阳极反应,可知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PO4+xLi++xe-=xLiFePO4+(1-x)FePO4,C项正确;该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Fe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项错误。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由于Ksp[ Cr(OH) 2 ]小于Ksp [ Fe( OH)2 ],故当向含有相同浓度的Cr2+和Fe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Cr2+优先生成沉淀,故曲线A表示c( Fe2+), A项正确;当V( NaOH) = 30 mL 时,首先发生反应:Cr2+ +2OH- =Cr(OH)2?,反应后溶液中

Fe2+开始沉淀,B项正确;当pH =7时,c2(OH-)=8?10-14 mol2 ? L-2,

c(Cr2+)= =0.02 mol ? L-1 ,c(Fe2+)==0.08 mol ? L-1,Fe2+、

Cr2+的浓度均大于10-5 mol·L-1,两者均未完全沉淀,C项错误;V(NaOH) >30mL时,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