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恩《管理思想史》笔记 下载本文

第一节:科学管理的兴起

欧美国家进入到工业化社会以后,19世纪末到20是基础管理学诞生,工业化以前的管理学为经验式的管理。 工业化的实质:机器化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一、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重大影响:社会化大生产 与 传统小生产 管理经验的矛盾。

工业革命最早诞生在美国,英国早期的先驱最主要是欧文和巴比奇。

工业化是社会大生产,而工业化以前的生产是小生产,人们所形成的管理知识与经验足以应付小生产状态但不足以应付大生产状态,所以,工业化以后人们所面临的是社会化大生产与传统小生产管理之间的矛盾。为了缓解该矛盾,工业化后一段时期内出现了“承包制时期”。 背景

承包制的本质: 把社会化大生产的单位通过承包方式分成一个个家庭小单位开展

生产。

承包制两个重要弊病: 严重的剥夺行为使得劳资对抗冲突加剧。 短期行为加剧大量的负外部效应。(对机器等主要生产资本

的过渡使用造成严重浪费)

二、为解决以上重要问题出现的重要人物:欧文、巴比奇

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人本管理的先驱。 欧文管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1、在招聘工人的时候实行协商工资制。欧文认为高工资应对高效益,他提供的工资比同类企业要高3%-5%。

2、强调对工人进行“人性化对待”。提供工人住房,废除一切惩罚措施,用荣

誉感、自我约束、自尊心来维护工厂秩序。把工人看做是活机器,对待工人要像维护机器那样。

3、为工人开办夜总会,吧工厂管理推广到了社会。为工人的小孩提供教育等。

总之,欧文的管理思想注重人本管理,管理方式人性化,所以他是人本管理的先驱。

巴比奇:(1792-1871)英国数学家,以运筹学和管理学著名,科学管理的先驱。

贡献:1832《论机器制造业的节约》,把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用到了工厂生产管理之中。

麦卡勒姆(名词解释)—非面对面的管理(层次管理的前身),1854年他为伊利的总监。 管理原则为:1、确定岗位职责任务,适当的职责划分,统一制服,按岗位职责的不同建不

同的工作组与工段。

2、部门层次之间进行权力划分,搭起大规模管理框架。 3、信息沟通。雇佣者建立起人工信息网进行时报,每日核算,每小时进行上报。 4、严格奖惩。建立起大型公司一体化的实践管理。

美英的区别:美国的工业化依靠铁路推动,英国的工业化依靠纺织业推动。

卡内基:钢铁大王。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以为年轻的管理人员。是麦卡勒姆的学生。推广了麦卡勒姆额管理方法,在调节资源管理配置的作用大于市场调节。

先驱:欧文、巴比奇、麦卡勒姆。奠定了管理学的基础。这段时期由于美国的铁路和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大规模一体化的管理实践一麦卡勒姆为代表的创立有了初步形态。

试题:2004论述:试述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并例举说明管理思想的历史能够帮一个人成为更好的管理者。

2005简答:欧文和巴比奇在管理学在各有什么贡献?

2005论述:概括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代表理论的要点。并对不同的发展阶段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

2006论述:请先论述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劳动历程及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管理状态,谈谈对你的启示。

2012论述:试比较管理思想发展演变中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三个时期各自特征。

2013论述: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思想史发展的阶段如何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容理论特征是什么?

第二节 古典管理学时期(科学管理时代)

一、泰罗(泰罗制、泰罗主义)

美国人,代表作《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首次把科学引入管理,开创了管理学。从生产管理入手解决 ,泰罗展开的科学方法取代经验方法的研究,创立的科学管理中的生产管理、组织管理及思想革命的系统学说。

生产管理方面:泰罗通过工作分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工时研究和定额管理。用科学的方法重新设定生产动作和生产流程精细工作分析。2、标准化与培训。通过科学的分析确定定额之后,要保证定额的完成,必须进行标准化培训工作。标准化不仅是表现在工具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工作方式和工作要求标准上。3、效率工资(建立在经济假设基础上,认为高效率者高报酬),差别计件工资和任务加奖金差别。前者由泰罗提出,后者由甘特提出。二者的目的都在于解决科学定额下的合理报酬问题。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着眼于工人个人,促进了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合作。甘特的任务加奖金制着眼于工人工作的集体性,具有集体激励性质,不但促进管理者和工人的合作,还促进工人之家的合作。

工人培训:从泰罗开始的职工培训,他把培训分为三个步骤:选择工人、培训工人、设计并教会工人使用指示卡。

1、 对工人的选择必须由管理者进行,工人的培训也是由管理者进行,用科学分析设计

出来新的操作方法测试工人,直到工人形成按科学规律工作的习惯为止。2、在实际工作中,领班必须对工人进行再度培训直到工人学会按指示卡工作为止。

二.计划与控制

计划与控制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管理时期的计划与控制包括: 1. 计划与执行相分离。计划职能不能由生产者承担,二必须由管理者承担。

2. 计划室的设置及其职能。工厂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泰罗设计的计划室,实际就

是科学管理的组织建构。

3. 甘特图标与计划控制方法。甘特图表是通过图标方式进行计划和控制,为了表明如

何通过各种活动来适当安排工作的程序和时间,以完成该项工作。

三.在组织管理方面

在组织与人员管理方面。采用新的组织体系培训新的管理人员,建立在计划与执行相分离的基础上,工人只管基本操作,管理者进行计划与安排。泰罗在推行科学管理的过程总所提到最重重要的组织原理为:职能工卡制和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则。

1、职能工卡制:是泰罗设计的组织的基本模式,其核心为实现管理专业化,每个管理者只管一方面的任务。前提为专业管理人员。泰罗抛弃了以往直线的组织形式,以职能式组织代替军队式组合,他所设计的职能组织分为两个部分:车间部分和设计师部分,每一部分各有承担单一职能的管理人员,从而形成职能工卡式在组合结构。

该组织的优点有:1.有利于管理人员的训练2.实现了资源人员的专业化3.能后想管理生产者

一样对管理者进行管理。

2.组织管理的例外原则。层次分工,每一个层次管好自己的常规工作,遇到例外情况交

给上一级处理。(职能工厂制是平行的专业化分工,而例外原则是垂直的层次分工,用例外原则划分管理层次)

3.管理人员的变化。以专业人员代替老的工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基础上,工人与管理者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从泰罗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诞生,部门经理阶层诞生了。

由于职能工卡制易产生命令冲突,其推行效果不好,埃莫森的参谋咨询组织理论,该理论与泰罗的职能共卡制的区别在于:参谋咨询住址中的权利行使归于直线组织的指挥者,而不是归于职能管理者,其优点是能使组织中指挥统一。

四、在思想革命方面

泰罗认为思想革命,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必须实现观念的彻底转换,改变原有的传统的管理观念。

这些观念主要指:1.管理创造价值,管理人员是 的创造这而不是生产者。

2.管理的实质是用科学取代经验,用科学的方法取代经验的方法。3.用合作取代对抗。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以及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同心协力的合作。

2007论述:概述从科学管理时代到社会人时代的管理思想变迁并比较二者的异同。 2009论述:全面论述科学管时代的管理思想,并进行评价。

2011论述:试述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源于泰罗威尔逊和韦伯的理论,并分析该模式的特点与

缺陷。

二.泰罗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泰罗制并非泰罗一个人的创造,相关人物

1. 巴恩 嫡系追随者

2. 甘特(泰罗的徒弟+朋友)对泰罗有一定的修正

1. 注重计划—控制 2. 首创了甘特图标对比

3. 在科学管理中最在法人的作用 4. 效率工资:人物+奖金制 3. 埃默森:参谋本部制勇于企业管理

1. 第一个探讨直线组织与参谋组织关系,埃莫森的单一直线组织至今也运用很多

成功的例子,如:台湾王有庆的 塑大企业,埃莫森的惨莫偶组织是他一大贡献 2. 管理原则。 埃莫森是一名效率工程师,他更加重视理论原则的概括不而不注

重具体管理方法的搜寻,代表作《十二条效率原则》

4. 吉尔布雷恩:动作分析上超过了泰罗,视图找出动作分析的统一归纳方法

5. 弗兰克 莉莲:管理第一夫人;美国第一个管理学女教授;第一个研究管理心理学;

第一个因管理学而获得美国特别贡献奖;第一个管理学女博士 6. 库克:1.第一个把泰罗制推广到公共管理领域

2.职位分类 把工作研究的方法用在市政府的工作上 3矫正了泰罗的某些不足(如他与工会的关系)

二.泰罗制的作用。

泰罗制的历史作用:

1.19世纪初,泰罗制(科学管理)在美国推广,在此期间工业心理 ,泰

罗制(科学管理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泰罗制使美国走上了高产出,低投入的高效率道路。美国劳动生产的提高

史无前例,使大量的工业产品由原来的奢侈品变为普及品

3.工厂组织发生的变化有:企业生产出现了流水作用线,严格的科学定额分

析。

泰罗制的积极作用:经济 社会 思想

2005名词解释:甘特图标(P182)

2007简答:科学管理中,泰罗和甘特的思想有何不同

泰罗制的历史局限性:

1. 2. 3. 4. 完全理性的思想,强调最优化设计,很容易走的计划经济的道路上,走向专制,走向计划经济的起点,易导致集体特权。

只强调合作忽视了利益分配均衡的冲突对抗问题。 人的工具化,把人当做工具会导致人自身的异化。 不适当的否定工会的作用(库克有修正)

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 1.新动力来源

2.流水作业线(建立在泰罗制基础上) 3.泰罗制的广泛推广

三.法约尔.

1.经验派鼻祖(西门推评法约尔:理论都是经验总结,甚至自相矛盾)

2.管理理论之父,管理学的框架是有法约尔搭建起来的,第一次建立了管理学理论体系。 3.1916年出版《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5要素,14条原则对管理活动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从两个方面界定了管理: 管理的客观方面。

1.计划:任何管理必须依赖一定的计划,其中行动计划的依据为:1.企业的资源:包括厂房、资本、人员等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资源。2.所经营业务的性质及重要性。3.未来发展的趋势。

法约尔认为好的计划应该有如下衡量标准:1.整体性(统一性)一次只能执行一个计划,计划必须是一个整体,整体协调,配套的统一性。2.持续性,计划管理方法应该按滚动式计划。3.灵活性,计划本身要有一定的弹性,计划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但计划的灵活性很可能破坏计划的权威性。4.精确性。计划最大限度的要求精确。

2.组织:法约尔认为实现组织包括组织工作和人员配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建立一种组织,使其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事基本活动。管理部门要完成这一任务,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确立企业的组织结构。法约尔主张参谋组织,对现行管理者提供咨询,对未来的组织进行 ,及组织结构是以直线行为基础施行参谋制,对所有成员从7个方面进行考察,起考察能力范围一样,但对不同层次考查能力不同。

3.指挥:即运用领导艺术以的组织业务,建设无效耗损的功能,法约尔提出,为了使组织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做出最大的贡献,指挥的管理人员应该做到:1.了解部下; 2.淘汰不胜任者;3.公正,要求在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协议公正; 4.树立好的榜样; 5对组织定期进行检查,学会用组织图标推进这项工作; 6学会开会,学会沟通;7.不陷入琐碎的事物;8力争使组织成员团结,主动积极 诚信。

4.协调:是一种平衡行动,做到了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协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部门之间形成整体行为。协调指企业额一切工作都要和谐配合,一遍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企业。

5.控制:即对各项工作能否按照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发现偏差,纠正偏差。控制能防止错误,但不能产生效益,控制和效益之间存在着矛盾。控制越是严格,发生失误的几率也就越低,但效益越查。控制越是粗放,效益越好,失误的概率越高。因此,控制的关键在于适时适度。法约尔看来。在控制中要避免减少控制,为保证控制要素的独立性,应把坚持人员和被检查人员分开。

管理的主管方面主要针对14条原则而言,即管理应该怎么样做而言,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如下:

1.劳动分工,即劳动专业化,专业化原则目的是提高效率。

2.权利与责任,强调权责一致,即权利必须瘦责任的约束,因为不受责任约束的权利是

特权。权责必须对应,权责不仅要在分量上一直,而且方向上也要一致。

3.纪律,纪律的实质就是企业同下属的协定,法约尔认为在企业中纪律的好坏主要取决

他的领导是否称职。

4.统一指挥,属于管理事物行为问题,属下接受统一的工作安排。

5.统一命令,一个部下只受一个上级的命令,没有统一命令就没有统一指挥,但有了统

一命令也不一定有统一指挥。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个人利益不能置于集体利益之

上,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须以承认个人利益为前提,并不是牺牲个人利益。 7.合理的报酬,合理的报酬等于双方的满意程度和利益,领取报酬的工人和发放报酬的

企业的满意度程度达到对等。

8.集权,法约尔认为集权会降低下级的作用程度,集权的目的是更可能的发挥所有人的

才能,权利要适度集中,但是把握尺寸。

9.等级制度。表明权利等级的顺序和传递信息的逻辑,为了应对统一指挥原则可能引起

信息传递延误,法约尔提出可以横快权力进行交接联系的“跳权”原则,但跳权过多,分权过度,跳权较少,集权过度。

10.秩序,法约尔认为秩序既包括物品秩序又包括人员秩序,应物得其用,人得其所,秩

序不是表明井井有条,真正的秩序是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说秩序不能只追求形式还要追求效果。

11.公平(公正+平等)平等是形式上的公平,公正是实质上的平等。

12.人员的稳定 人员任期必须要稳定,不赞成人才流动,人员流动率越高,企业经营的

越差。

13.创新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激发员工的首创精神。 14.团结 强调企业内大家和谐与团结一致。

以上是法约尔的14条原则,用于指导理论与实际工作,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提供了现代管理过程的概念理论,他的原则像灯塔指引着管理者的行为。

企业的管理活动分为六个部分(生产 流程 安全 财务 会计 管理),管理处于最核心的位置,而管理本身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要素组成。

2001论述:论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及其评价。 2006名词解释:亨利 法约尔

2008简答:简述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四、韦伯

1. 德国人,1920年出版《经济学社会》,对社会组织进行了类型缝隙,对权威进行类

型分析。

2. 组织理论之父。

3. 社会学家,不是管理学家(韦伯研究组织理论的切入点为权威)

* 介绍:法国著名学者,一生著作极多,在管理学方面著称的是他的权威理论和官僚组织学说,在权威基础上研究组织理论,工业社会上的大多数组织是官僚组织。

* 思想理论:(权威理论)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形式的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为基础,没有权威就没有组织,他在理想状态下将权威分为三种历史形态:传统形态、超人形态、法理权威。

1. 传统权威:一种最古老的权威,来自于经验、习俗、惯例等,起最重要的表现形

式是族长制社会,即家长制。传统权威支配下的组织有三种形态:酋长制、世袭官僚制、封建制、传统权威的核心与本质是经验。

2. 超人权威:其核心是魅力,这种权威来自与对超人领导者的个人崇拜,由于其人

的知识、技能等特殊气质能够吸引支配人们,超人权威下的组织依赖于信仰而非强制,更有不稳定性。

3. 法理权威:来自于制度。这种权威下的组织关系是法定的,组织的行为准则被法

理化,其本质为制度。

韦伯的这三种权威的分析是爱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是一种“纯未来状态”现实中组织中的权威是多种权威的混合体。

韦伯认为:

1. 家长制组织,即传统权威统治下的组织,其核心为经验、习惯、建立在个人忠诚

基础之上,其组织关系是一种主仆关系,这种组织的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但这种权力被惯例和习俗限制。

2. 个人崇拜组织:即个人魅力型组织,与传统组织不同,它是宗教式的,政党式的。

靠激情,缺乏稳定的组织等级,缺乏程序性规范,不能作为稳固的制度基础。 3. 官僚组织:即法理组织,其实质是专业化、非人格化、其核心是理性,完全以符

合理性的法律制度为依据,其运转机制是法理权威。

在官僚制中,由法律规定 组织层次、 部门划分、 职位设置、 成员条件 、从而形成稳固的层次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能否胜任完全取决于他的能力,对组织成员采取固定的薪金形式,整个组织依靠规章制度运转活动。相比之下,韦伯对法理组织的研究较多。

他认为理想的官僚组织由以下因素构成:

1. 严密的劳动分工,专业化组织明确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并使之合法化。 2. 形成等级原则,各种公职或职位按照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连式的等级

制度。

3. 成员选拔,通过考试和训练挑选组织成员,成为职业官僚(具有专业化技能)。 4. 任命制,所以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不是选出的(除了个别责任人专用原则)。 5. 固定薪金制,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 6. 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

7. 排除感情,组织按制度办事并非按情感办事,非人格化。 8. 理性化,官僚组织实际上市理性化组织。

韦伯强调组织中的等级,其等级建立阻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官僚制组织为典型的

组织,排除特权。

*评价

韦伯组织体系的缺陷有:非人性化,不是以人为本,人变为组织的一个部件,理性的。并没有突出以人为本,并没有指出组织和人哪个是根本的问题,韦伯本意视图改造官僚组织未完成。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以其结构和形式来看,他所倡导的是一种法制组织,从其实质和运行机制来看,他所倡导的是一种理性组织。

2003简述:试分析马克斯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2007论述:试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兼论新公共官僚是如何批评官僚制的? 2010简答:简评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

五.考试押题

总结古典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要点、各自特色和各自不足)

答:20世纪初,西方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工业革命后的资本高度积累,使得西方的企业出现了垄断组织形成,管理学被迫要求改变以往的个人风格官僚,以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学随之应运而生。

1.泰罗以及科学管理运动。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是科学管理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但科学管理绝不是指泰

罗一人的事业,在科学管理中作出巨大贡献的管理学家还有甘特、巴恩、库克、埃莫森等人,他们首次吧科学引入了管理,开创了管理学。

泰罗重点开展了以科学方法代替经营方法的研究,创立了科学管理中的生

产管理、组织管理、思想革命的系统学说:

1. 生产管理方面,泰罗通过工作分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工时研究和

定额研究。2标准化和培训。3效率工资。4差别计件工资和任务加奖金

制。 2. 组织管理方面,泰罗在推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所提出最重要的组织原理

为1职能工长制。2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则。 3. 思想革命方面,泰罗认为思想革命主要指管理人员必须实现观念上的彻

底转换,这里的观点转换主要指:1管理创造价值。2管理的实质是用科学取代经验,用科学方法取代经验方法。3管理者与工人,所有者与管理者合作取代对抗。

科学管理在美国的推广,推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美国走上了高效率道路。

2.法约尔汲取管理理论。

法约尔是管理理论之父,1916年出版《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搭建起了管理学的框架,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从两方面界定了管理:1管理的客观方面管理是什么)2管理的主管方面(管理应该怎么做)。

客观方面主要针对管理五要素而言。1计划,任何管理必须依赖一定的计划,

计划的依据和衡量好坏的标准至关重要。2组织,法约尔认为组织包括组织人员和组织配置。3指挥,即运用领导艺术以推进组织任务,减少无效率耗费的功能。

4协调,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要和谐的配合,以便于企业顺利进行。5控制,发生偏差,

纠正偏差。

主观方面主要针对14条原则而言:1劳动分工,即劳动专业化。2权力与责

任,权责一致。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命令,没有统一命令就没有统一指挥,但有统一命令也不一定有统一指挥。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但以承认个人利益为前提。7报酬,合理的报酬是要企业和工人双方都满意。8集权,权力要适当集中。

9等级链,跳板过多,分权过度,跳板较少,集权过度。10秩序,包括物品秩序和

人员秩序。11公平,公正加平等。12人员的稳定。13主动性,创新意识。14团结的精神。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要素提供了现代管理过程的概念理论,二14条原则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管理者的行动。

3.韦伯的权威理论与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是德国著名学者,是组织理论之父,他在管理学方面最为著称的是他的权威理论和官僚组织理论。

1权威理论包括:1.传统权威:是古老的权威,来自于经验、习俗、惯例。

2.超人权威:来自与领导者的崇拜,个人魅力型的领导者的特殊素

质是其核心。

3.法理权威:来自于制度,组织的行为准则被理性化。

韦伯的权威理论建立字实验纯状态基础上,即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存在理想状态而是三种组织的混合状态,但以一组形式为主。

韦伯的组织理论基于三种权威理论的分析基础之上。

1. 传统权威下的组织,其关系是一种主仆关系,这种组织的统

治者拥有绝对权力,这种权力受到惯例和习俗的限制。

2. 个人魅力型的组织,同传统的组织不同,其特点是缺乏稳固

的制度基础。

3. 法理组织即官僚组织,其运转机制是法理权威,由法律规定

组织层次、部门划分、职位设置等。从而形成稳固的层级节

制体系和部门结构,对组织成员的报酬采用固定薪金制度,整个组织依靠规章制度活动。相比之下,韦伯对官僚组织研究对多。

他认为理想的官僚组织如下因素组成:

1组织分工2职位设置3成员选拔4成员管理(任命制)5固定薪金6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7排除情感8理想化组织。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从其结构和形式来看,他所提倡的是一种法制组织,从其实质和运行机制来看,他倡导的是一种理论组织。 关系:

古典管理学时期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追求效率的学说,但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组织进行局部实用性研究,是侧重微观的生产管理,着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属于科学管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组织的实用性研究侧重于于宏观的企业管理,着重于体系的构建,属于经验理性; 韦伯的组织侧重于对组织原则的研究,属于对组织的全面研究。某种意义上的哲学理性。 科学管理的诞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

科学管理的历史发展作用:1.经济:从农场到工厂。 2.社会:从取得成就到联合。

3.政治:从一个罗斯福到另一个罗斯福。

科学管理时代由此结束。

第三节: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 一、梅奥和霍桑试验

*时间:1927—1936年。霍桑试验(在美国西部电器公司进行的两万人次的试验)

*主持人:梅奥,澳大利亚人,人脉关系学派,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

文明的社会问题》,学习哲学,心理学,医学,学术背景是他更关心人的问题。

*目的:起初目的为确定劳动条件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关性,但后来发现劳动条件与

劳动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于是最终目的转化为确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什么。

*内容:主要进行了两大试验,即观察试验和访谈试验。

1.观察试验:通过对工人行为的观察,来推测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2.访谈试验:不限时间,不限话题,不诱导工人的话题的访谈,来探究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原因。

*贡献: 1.发现工人不仅有经济需求,而且有社会需求,工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

会人,影响工人的因素还有非理性的情感因素。

2.发现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仅瘦物质条件的影响,也受心理变化的影响,

在某种情况下心理因素更为重要,必须把心理的方法引入管理学。试验后,心理学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发现影响劳动生产率不仅有技术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其中,人际关系

因素最为重要。因此,管理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社会因素对工人行为的影响。

4.发现管理活动中不仅有正式的组织,还有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管

理有重大的作用,最先提出非正式组织的为霍桑试验,提出管理能协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5.管理方式要有革命性变化,改变以往“胡萝卜十大棒”的管理,要重视

人,管理者要具有同情心。

6.霍桑试验之后,心理学与社会学方法堂而皇之的进入管理学领域,构成

了管理学本身的方法,管理学要从人的心理和社会关系进行根本变革。

7.对如何管理提出一系列新的设想,产生行为科学。用试验心理学和社会

心理方法对古典管理学发展和延伸。

行为管理这个名称是1949年确定的。

*评价: 霍桑试验具有过渡性,是从古典管理学(科学管理:效率)到现代管理学行(为

科学:人本)的过度,古典管理学强调效率,霍桑试验也立足于效率,在此两者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霍桑试验是对古典管理学的发展和延伸(古典管理学太注重物质与技术),从注重人的因素来看,霍桑试验是现代管理学的开端,现代管理学的本质为人本,它为以人为本的理论铺地了框架(真正的人本理论是巴纳德建立的),从霍桑试验开始,管理学开始注重人。

缺点:霍桑试验提出的推论和设想缺乏严格的证明。

二.非正式组织—发现过程:绕线 试验(p317) 1.两者关系:非正式组织是由情感关系自然而然形成的小群体。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

织的结构不太一样,非正式组织的结构不确定,没有部门划分,领导人没有职责,正式组织若不能得到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则正式组织的目标就实现不了。因此,正式组织不能排斥非正式组织,要正视非正式组织,要谋取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和谐一致,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防范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这就意味着管理者的管理方式要有根本性变化,不但重视技术还重视人。

2.作用:它保护其成员免于遭受内部成员不当行为的伤害,如生产冒尖或生产落后。

它保护其成语免于管理当局职员的外来干预。

二、福莱特(福利特)

女管理哲学家(费希特的哲学思想),生活年代与泰罗同时,从事一辈子自愿者工作,一生未婚。代表作《新国家》,主张无政府主义,社会高度自治,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组织管理理论,基本理论:合作。以合作求和谐,第一个提出“和谐”的人,试图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开创了团体心理学。

主要贡献: 福莱特的基本理论:以合作追求和谐,最早提出“和谐”,从心理学角

度研究组织管理理论。她认为:要改变以往的命令—服从为对话沟通关系。

福莱特提出情境理论,形成一种新的组织氛围,变以往的组织为网络

状组织,在这个组织氛围里,每个人接受命令并非他要服从对方,而是整个组织构成了一种接受命令的环境,用这种方法消除冲突达成合作,后来她强调社会化,从企业合作关系几乎推广到社会,形成整个社会的合作,命令建立在协商的基础之上。

福莱特提出冲突可通过四种方式解决:1一方退出,2一方战胜一方,3妥协,4合作。

福莱特特别注重冲突双方的利益结合,一方退出并未解决矛盾;一方胜出容易引起后续额矛盾斗争,把矛盾退后;妥协在双方力量相当的情况下易出现,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并未增加利益,是双方的退让;双方的合作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属于真正的进步,从现实策略出发,在不同的情境中四种方法都有各自意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关键: 变命令—服从为对话沟通,寻求充裕双方的合作机制,从情境谋求和谐,从

对话达成合作。福莱特的思想到现在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德鲁克认为福莱特是管理学的先知。

古典管理时期——现代管理——当代管理 (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 系统管理)

三、巴纳德

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属于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提出一整套心管理理论,最早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人本问题,对组织最权威的定义:组织是一个协调机制,从组织出发对管理提出了全新的理论。

*有人认为巴纳德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为什么?

答: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代表组《经理人员的职能》,1918年出版,从人类协作入手,提出了与前者相当不同的组织理论,他认为管理离不开组织,组织是一个协作体系,管理是在组织中形成、维持、发展、协作。组织三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由此提出了与古典管理学不同的新的管理理论。

(1) 组织平衡论.。管理的本质是维持组织平衡,在个人与组织之间形成某

种平衡系统,个人对组织作出牺牲,组织给个人提出诱因,即管理的形成、维持、发展。牺牲—诱因(不能代替为贡献报酬)的平衡,维持组织平衡的手段是:提供客观刺激,改变主管态度,其诱因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奠定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2) 组织构成论。首先提出外部成员概念,认为在组织的战略形成与管理

目标上外部成员更重要。只要对组织作出牺牲的就是组织成员(外部成员不牺牲),而外部成员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更为直接更为关注,奠定了重视外部环境的系统管理思想。

(3) 权威接受理论。巴纳德认为只有命令被人们接受时,才能形成权威,

任何一个权威被人们接受才产生作用,命令被接受的条件有四个:1当事人理解命令。2命令与组织目标一致。3与命令自身利益一致。4命令与接受者生理与心理一致。总有这样一个区域,在其中命令被无条件接受,即“无差别地位”,奠定了明主管理的理论基础。

评价:巴纳德的理论对管理的目的、性质、手段与以往不同,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是现代管理之父。

(1) 组织平衡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促使组织使命转换,强调目标立足于个人,

奠定了人本管理思想,使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主体第一次由组织变为人。(组织平衡论体现出来)。

(2) 从理论上阐明了组织外部成员,外部环境对组织运作与发展的影响,以此使

组织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内部,因此形成发展了组织远景研究,战略研究等,奠定了系统管理思想(组织构成论体现)。

(3) 起其研究框架着眼于正式组织(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其内容是梅奥的,

其权威接受理论奠定了民主管理的理论基础。

————————现代管理体系由此形成——————

四、思想比较

(一)、西蒙(决策)与巴纳德(以人为本)

西蒙是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西蒙升华了巴纳德的理论,巴纳德从组织性质,构成,权威关系研究了组织关系,并研究了如何运行组织。西蒙的决策理论指导人们在现实中如何让选择(选择不同的方案)。巴纳德建立了偏重于静态分析的现代管理学,在此基础上,西蒙发展了动态变化的现代管理学。巴纳德从静态研究组织理论,西蒙从动态研究决策理论。

在社会人时期最为重要的三个人:

梅奥 福莱特 巴纳德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西方的发展线索:

欧文——一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先驱,对人的重视超过了对机器的重视,把人看做活

机器,重视人的目的是要提高效率,采取管理方式是同情心。

梅奥———团体团结和人群合作。

巴纳德——组织平衡,组织构成,权威接受,观点完全立足于人的发展。 西蒙———有限理论(决策理论也是立足于人的选择)。 德鲁克——目标管理(参与式组织管理),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 阿吉里斯—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过程中人于组织和谐发展。

管理过程理论的演变与发展(法约尔理论的发展)

(二)、社会人时期

(1)、穆尼和赖利

管理过程学派第二代人物,关系的是组织的结构,人的因素被放于次

要位置,试图对法约尔体系归纳并简化,合著有《工业,前进》,后改为《组织原理》。

二者对法约尔的思想进行整合与发展,把管理—组织比作精神—身

体,提出有关组织原则:协调原则、等级原则、职能原则(这是原理)。

(2)、古立克和厄威克 合著《经营管理科学论文集》。

古立克:主要贡献:1、部门分工理论(部门标准化)

2、对法约尔的五要素,十四原则进行重新整合,构成

七职能说。

孔茨:五职能说 纽曼:四职能说 戴维斯:三职能说

Posdcord: P:planning 计划,继承法约尔的观点。

O:organising组织,建立权力正式结构,对各工作部门加以安排,

规定和协调。

S:staffing人事,有关人员的吸收和培训。

D:directing指挥,一种连续工作,作出决策,使命令和指示具体

化,领导者发挥作用。

CO:CO-ordination协调,使工作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起来的职能。 R:reporting报告,强调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报告的内涵为信息。 B:budgeting预算,既是计划的表现形式,又是控制的表现形式。 古立克得七职能说构成了完整的管理链条。

厄威克:对组织管理法约尔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归纳概况,(强调逻辑学排列),提

炼。更注重原则间的关系。

(3)、格雷姆纳斯《高层管理基本原理》

1、用数学论述组织关系,最主要的贡献: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研究。 2、各类库纳斯有关控制幅度的观点主要受厄威克的影响。

3、解决的问题为管理的幅度,他指出当增加一个下属时,相应的联系总数

量指数函数增加,他的公式表明“最大可能的”联系,而不表示某一时间实际进行的联系。

这个公式纯属理论性,现实中的组织中的关系量小于该公式。

管理幅度:一个上级直接指挥和监督的部下数量(管理幅度可以指人也可以指机构) 所有人管理者都认为管理幅度不能过大,格雷库纳斯用数学公式证明了组织关系。

(4)、戴维斯:“三职能说” 美国人,对法约尔的管理要素在逻辑上进行推导,认为管理职能为计划、组织、

控制、他认为他所归纳的职能式按有机联系组成的一个整体,注重了管理的整体性和职能间的有机联系性。

戴维斯认为控制分为:预备性控制、同时发生的控制。

*戴维斯和法约尔的比较

他们两人都强调了管理的普遍性,都沉入教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都

持一种正规化的管理观点。

在法约尔的管理过程中,除了计划、组织、控制以外还有指挥和协调。戴维斯

并没有包括指挥,但把它包括字描述性的“经理人员领导”这一项下,那是i贯彻在所有职能之中的。同样,戴维斯贯彻于所有其他职能之中,并不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这是和法约尔不同的。另一方面,法约尔把认识作为组织的一项附属职能,而戴维斯则对人事较少留意。

穆尼和赖利

格雷库纳斯 ———社会人时期 古利克和厄威克

戴维斯 共同对法约尔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完

善与发展。

孔茨 ———当代

(三)、(1)孔茨 五职能说 六大学派

代表作《管理理论丛林》1961年,对错综复杂的管理学理论进行归纳。 孔茨吸收了大量的管理理论思想,对法约尔进行了补充,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提

出了五职能说,并提供了管理思想的六大学派,表现出了更大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一)、五职能说:孔茨将管理过程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与领导、控制五项基本

职能,并认为协调保护在五项基本职能的每一项中,他对五项基本职能都作了阐述和说明:1计划、孔茨的计划与众不同,他的计划侧重于规划、目的、策略,法约尔的计划着眼于内部,孔茨的计划着眼于外部。2组织、以往组织侧重于结构,而孔茨除了重视机构以外,机制、文化以及非正式组织也进入了孔茨的组织领域。3人事、人事职能包括对人员进行适当而有效的选择,考察和培养。4、组织与领导、沟通和激励取代了命令。5

控制、基本延续了对法约尔的力量,发现偏差,纠正偏差。

二)、管理思想的六大流派:

1、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做一个过程,对管理进行职能化研究的学派,

由法约尔提出,古立克,厄威克,孔茨等进一步发展完善(还被叫做经营管理学派,行政管理学派)。

2、人类行为学派,把管理视为人际关系加以研究的学派,代表人梅奥(人

际关系学派)。

3、社会系统学派、强调组织是社会性、系统性的。代表人:巴纳德。 4、决策学派:代表人物西蒙。(名茨伯格的经理决策理论将决策分为人际

信息决策,他认为西蒙侧重于技术研究)。

5、数理学派,代表人物泰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的学派。现代

代表人物:伯法

6、经验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 戴尔,强调理论来自实践的学派,后来孔

茨补充到11大学派,其中经理角色学派最重要。

* 简述并评价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

答:管理学诞生在工业化以后的西方,它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学派,但没有一个统一体系。1961年12月管理学大师明茨在美国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概括了这些派别林立的理论研究状况,他指出,当时管理学派主要有六个: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理学派和经验学派。这些犹如热带雨林的众多学派,共同促进了管理学的共同发展,没有一个学派能够独领风骚。试图“统一”管理学的设想不是没有,但理论的砍刀手不能理清出通过丛林的路径,而只是导致了丛林生态的更加多样化,这种理论山的“百家争鸣”对管理学的生活和展开有重大意义。

泰罗、法约尔、韦伯 古典管理时期

人物列表 梅奥、巴纳德、 西蒙、 福莱特 社会学时期(行为科学) 德鲁克、杜拉克、 明茨伯格、阿吉里斯 当代

2007论述:管理过程学派的演变(从法约尔到孔茨)

200试论:孔茨提出的管理理论丛林及重访管理理论丛林的研究中,提出了那些学派?各自

观点是什么?

2011名解:孔茨。 2)、明茨伯格*

加拿大人,代表作《经理工作的性质》(他的博士论文),他根据经理担任的时机考

察管理工作额性质。经理角色理论。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共有十种角色分为三大类型 决策角色 三大类型 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沟通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消防队角色,处理冲突混乱;资源分配角色;谈判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对组织承担全部的最后责任;领导人角色;联络角色。

信息沟通方面: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明茨伯格以经理角色理论对传统管理理论提出挑战,以心得管理教育对传统mba教育提出挑战,经理角色理论是根据对管理实践的挑战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简单的推理。

2007简答:简述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理论 3)、德鲁克

当代管理学中名声最大者(明茨伯格仅次于他),2006年去世,主要受奥地利学派的影响,特别是熊彼得的影响。他是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从管理实践出发,最先提出事业部制,还最先发表“目标管理mbo”这一词汇,代表作为《管理—人物、责任、实践》分析了组织结构的现状。

德鲁克对管理学从实践出发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组织体系的改革,引导方法的变革,管理技术的变革都有全面分析。

从管理的定义出发,他强调:管理是科学(管理存在着技术和方法、程序的过程)

管理是文化(涉及不同的文化心态,文化具有差异性) 管理是艺术(管理把握分寸、尺度、技巧) 管理是实践(管理要立足于实践,从中提炼又加以检验) 主要贡献:德鲁克从管理实践出发对管理思想,方法及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强调在确定目标和评估结果时需要界定清楚八个关键领域(市场地位、创新、生产率、物质与金融资源、盈利能力、管理者的业绩与发展、员工的表现和态度、公共责任),管理者应该如何做,如何实现管理目标,这就涉及到了组织,组织结构的变换调整。

在组织结构方面,事业部制由德鲁克涉及,模拟分权制(矩阵组织),工作队模式(项目管理)。

在管理方法上,目标管理mbo。分权化管理由德鲁克最先提出,他认为mbo为管理哲学。20实际80年代的管理学受他影响很大,他对管理学的研究是全方位的,在每一个领域都有贡献(科学、文化、艺术、实践),组织、领导、控制等各领域都有涉及。

2005名解:德鲁克

2010简答简析:德鲁克的管理思想 4)、阿里吉斯

加拿大人,行为科学代表人(沿梅奥的线索向下),代表作《组织学习》,着眼于

人与组织的冲突,谋求人与组织的协调发展,他由个性发展与组织的冲突入手研究解决这种冲突,重视人与组织和谐发展。通过组织学习克服组织成员中的习惯性防卫,奠定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论。

阿里吉斯的《个性与组织研究》被看做管理学中划时代文章,核心意思为管理离

不开组织,而现在的组织体系会阻碍人自身的发展。阿里吉斯断言现有的组织都要把人限制在不成熟状态,这是管理问题所在,因此,改造组织体系,使组织与人的成长相适应,立足于行为科学,从以人为本出发,作为改革者对组织改革。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饿的基本理论由阿里吉斯奠定,他试图通过组织学习解

决组织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个性得到发展,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协调发展,学习型组织的衡量标准:组织自身的学习发展适应人的发展,促进个性成熟,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的组织我学习型组织。

*阿里吉斯、明茨伯格、德鲁克

都有创新,都试图对以往管理学进行彻底改造,但都不成熟,缺乏严密的逻辑与

推理,这说明现代管理还处于发展中,对以往的管理理论是一种补充,不足以替代以往的管理理论。

德鲁克—明茨伯格—阿里吉斯—圣吉—钱德勒 现代思想继承与发展 泰罗—法约尔—韦伯 巴纳德—梅奥—西蒙 5)、圣吉

基本理论源于阿里吉斯,适于实用,对学习型组织的实行方法进行研究,由阿里吉斯的理论转向实践,目标在于实现组织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协调,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2006名词:团体力学

2009简述:钱德勒的管理思想 2012名词:学习型组织 2013名词;钱德勒

次要人物

一:卢因——团体动力学

美国管理学家,来自法国额心理学家,认为管理学必须注重整体心理学的研究对后来行为科学的管理学家影响很大。

创立了团体力学,采用了拓补的方法用微分法研究,创立了场论,他认为团体力学就是研究组织中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组织中的团体力学,实际上就是力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的全力,这种团体行为,不仅影响着团体结构,而且修正着个人行为。

三、麦格雷戈(X管理 Y理论,代表作《企业的人性面》

麦格雷戈把以往的管理理论概况为两大理论,即X理论和Y理论。X理论和Y理论在管理学中最基本的价值评价问题上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

大体上,X理论接近于古典管理学中的管理技术方法理论,其基本内涵为“利益诱导+纪律制裁”即“胡萝卜+大棒”,X理论以经济人为前提,Y理论以社会人假设为前提,接近于现代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理论,能够利用人的自尊心心理,并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自立性。

四、赫兹伯格 —激励保健理论(研究激励问题:到底什么在起激励作用)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认为,通常人们认为组织中的激励要素,实际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激励因素,真正起着激励作用;另一种是保健作用,不能起激励作用,但没有塔就会产生不满。

保健因素是指凡是规章制度表现出的,如工资、奖金(物质条件不起激励作用)的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有助于人的额自身发展,工作的刺激,晋升的因素。 创造性由激励因素带来,双因素理论对后来激励和管理都有重大影响,赫茨伯格理论影响使工作丰富化,激励形成多元化。 五、马斯洛—激励

—需求层次理论

1、 马斯洛认为人的行动动机来源于对人们的需求满足程度,需要具有不同的层次,一

次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最后层次的需求是人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在某一特定时段,不同人必有某种需要占主导地位,其他需要退为其次,需要具有整体性,需要可以形成替代关系。

2、 马斯洛确定了需求—动机—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处于主导地位的需求就是动机的

来源。

3、 构成各种激励理论的基础和理论前提。

注:不能对需求进行绝对的物质与精神的划分。 六、菲德勒:权变理论

认为多数领导者行为有效与否取决于重要的情景要素。又叫情景理论(情景管理理论)根据不同的环境安排不同风格的领导。

基于方格理论而言,他认为管理模式可分为两种风格。1、对人关系2、对工作关心。他认为影响领导风格的因素有三个1)、领导与部下的关系(好/坏)2)、任务结构(清楚/模糊)3)、权力地位(职位强/弱)。以上因素有过渡带,为建行取两级,把三种情况分别组合共有八个情景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八种领导风格效果不一,总体处于两级状态工作,工作导向式的领导有效;处于中间状态的工作,人家导向式有效。

菲德勒认为不是让领导改变其风格去适应组织的需要,而是根据不同的领导风格

给他应当不同的组织情景,即根据不同的情景安排不同风格的领导。 七、布莱克和莫硕(与费德勒不同但有相似) 他们认为工作可以分为两个维度:1)、对人的关注程度2)、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提出管理方格理论或管理坐标理论。

他们射出一套量表衡量不同人的管理类型,然后提出改进方法,他们试图在工作狂式管理与乡村俱乐部式管理的综合中找出一种新的最合适的最实用的管理模式。

2003简述:试分析西蒙的决策理论。

2004论述: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了整个管理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

2005名解:权威接受理论。

2008简答:简析西蒙的决策理论。

2010论述:全面论述并评价科学理论的管理思想。 2011简答:简述巴纳德是人本理论的奠基者。 2013简答:权威接受理论。

精华笔记请加qq:193901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