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旅游文化学应以研究___________为核心,研究_______________的品位和功能。
2、旅游文化学是以___________为核心,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的实现,研究如何更好的满足___________的需求,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组合和发展。
3、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相关因素的发展规律。
5、旅游自然客体是自然物,自然物是________的载体。
6、______是自然物通过人化过程为人们所感受、所认同的产物,是一种_______而非自然现象或自然物本身。
7、旅游文化要素的组合是指________的组合。 8、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使用价值的实现,是在旅游市场的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也是在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组合、_____、_____和管理中实现的。 9、旅游文化的主体要素指的是________,在旅游文化要素领域中居于主体地位;构成旅游文化的基础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是沟通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媒体要素。 10、所有学科普遍采用的根本研究方法是_________。 11、研究者直接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的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方法是________。 12、针对研究对象的各种相关素材和现象,按其层次和范围进行比较、概括、分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3、比较研究法可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14、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的研究,即通过历史比较发现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发现其类型和特点的变化,从而揭示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 针对研究对象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如对研究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民族的特点和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____.。
15、_________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统一的方法,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6、实地调查的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题,确定调查方法属于实地调查的______________阶段;到现场去搜集资料,属于______________阶段;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对调查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并写出调查报告属于______________阶段。
18、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研究旅游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和______________。
1、旅游文化的主体要素指的是( ),在旅游文化要素领域中居于主体地位;构成旅游文化的基础要素是指( );( )是沟通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的媒体要素。 A、旅游主体文化 B、旅游文化 C、旅游介体文化 D、旅游客体文化 2、( )指研究者直接收集有关调查对象的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的方法。 A、比较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类型比较法 D、实地调查法
3、深入现场亲自观察,观察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析其内在的本质属于( ) A、调查准备阶段 B、调查实施阶段 C、调查总结阶段 D、选题阶段 4、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处于实地调查的哪个阶段? A、调查准备阶段 B、调查实施阶段 C、调查总结阶段 D、选题阶段 5、确定调查目的、意义、指标、方法、调查表格属于调查准备阶段的( ) A、选题 B、制定调查计划 C、研究假设 D、探索性假设
6、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向有关人士咨询属于调查准备阶段的( ) A、选题 B、制定调查计划 C、研究假设 D、探索性假设 7、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的比较研究属于( )
A、比较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类型比较法 D、实地调查法 8、对研究对象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属于( )
A、比较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类型比较法 D、实地调查法
9、对研究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民族的特点和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是( ) A、比较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类型比较法 D、实地调查法
10、针对研究对象的各种相关素材和现象,按其层次和范围进行比较、概括、分类的研究方法是( )
A、比较研究法 B、历史研究法 C、类型比较法 D、实地调查法 11、从旅游文化学的研究( )看,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文理结合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A、内容 B、对象 C、性质 D、学科性质
名词解释:
人化物 实地调查法 比较研究法 历史比较法 类型比较法 第二章
1、房屋,建筑雕刻、服装等由人类行为产生的物质文化实体的这种行为模式,称之为______________;诗歌、音乐等由人类行为塑造的听觉、视觉的行为模式称之为_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人类文化行为模式的主体,是人类外在行为的驱动力、指挥者。
3、文化的____________是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文化的主体层面;文化的__________表现了文化的价值体系。
4、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属于文化的__________;文化的__________是人类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表现为文化的技术体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_______介于文化结构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之间,即文化的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之间。 5、文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化的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人类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所具有的制约特性指文化的________。
7、文化演变层次、类型差异是以文化的_______________存在的。 8、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展现的价值性特征指文化的____________。 9、具体的文化总是具有指向具体客观事物的特性指文化的________。 10、距今100万年至30万年,我们猿人祖先创造了__________文化; 距今3万年至1万年左右,我国古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__时期;
距今7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文化经济,标志是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________石器。
11、我国新石器文化第一阶段的代表是______文化,________是其标志。 我国新石器文化第二阶段的代表是_______文化。
12、________遗址显示了结束了穴居野外的生活;________遗址出土的黄铜片,证明了距今6000年前,已经有了金属冶炼技术。
13、西安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是以_________文化为主的遗址。
14、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前期代表是_______文化;后期代表是_______文化。 15、周朝天文学有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记录;文学上诞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 16、夏商周是中华文化的______期;春秋战国是中华文化的______期;秦汉是中华文化的______期。 17、“百家争鸣”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四大学派。______学派成为我国学术思想文化的主流。
18、_______是儒家思想经过改革后的主要代表形态;________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封建礼
教的道德标准。
19、________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说明中国有了最早的汉字萌芽。
20、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由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1、战国时期文学体裁是________诗歌,代表人物________代表作_______。 22、汉代的文学体裁是______,_________是配乐而成的民间诗歌选编。
23、今体诗(格律诗)是___代的文学体裁;宋代的文学体裁___;元代的文学成就是________。 24、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史书_________;西汉________的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5、东汉_____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北宋司马光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_________编著的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6、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是________,由_________领衔纂修。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是____________,汇通经、史、天文、地理。
清朝时期的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为______________四大类。 27、______居于文化系统中的最高层次,最能体现人民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 28、_______以辩证思维主张清净、无为、淡泊名利,主张“回归自然”。战国时期_______与_______并称为“显学”。_______主张发展生产,限制消费。 29、________主张“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倡导“重农抑商”。
30、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毕昇发明了_________,是印刷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31、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
32、世界上第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是____________;西汉_________提出勾股定理。 33、世界上最早的洞穴学巨著___________。
34、唐代________编修的药物学专著《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的药典早800年。 1、下列属于外显的实体文化行为模式的是( ) A、服装 B、艺术品 C、戏剧 D、音乐 2、属于外显感受文化行为模式的是( ) A、诗歌 B、艺术品 C、雕刻 D、音乐 3、内隐理念的文化行为模式包括( )
A、观念 B、曲艺 C、社会风俗 D、心里状态 4、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属于文化的( )
A、物质层面 B、精神层面 C、行为层面 D、制度层面 5、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属于文化的( )
A、物质层面 B、精神层面 C、行为层面 D、制度层面 6、文化世界之所以高于自然物质世界,就在于文化具有( ) A、时空性 B、价值性 C、创造性 D、制约性
7、文化的起源、形成、变迁、发展的过程,指的是文化的( ) A、时空性 B、时间性 C、空间性 D、连续性
8、具体的文化总是具有指向具体客观事物的特性,指文化的( ) A、价值型 B、制约性 C、对象性 D、开放性
9、我国新石器文化第一阶段的代表是( ),第二阶段的代表是(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前期代表是( );后期代表是( )
A、河南龙山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 10、仰韶文化的标志是( )
A、黄铜 B、彩陶 C、黑陶 D、玉器 1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2、( )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学说;( )提出了“仁政”学说;( )用“三纲五常”等学说,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A、孟子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 13、下列属于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张载 C、程颐 D、程颢
14、构建了以“理”为核心的哲理学本体论的是( ) A、朱熹 B、张载 C、程颐 D、程颢 15、下列著作是楚辞体的是( );文学体裁属于“赋”的是( )。 A、《诗经》 B、《乐府》 C、《离骚》 D、《史记》 16、咏物、叙事、抒情的长篇韵文指的( ) A、今体诗 B、赋 C、词 D、散曲 1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 A、《史记》 B、《汉书》 C、《永乐大典》 D、《资治通鉴》 1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A、《左传》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19、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 A、《左传》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20、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是( );清代时期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 A、《永乐大典》 B、《古今图书集成》 C、《四库全书》 D、《尚书》 21、主张清净,无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是( );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是(倡导重农抑商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