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1(含解析) 下载本文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行分析解答.

(2)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生活中使用的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

(2)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生活中防盗门的防锈常采用的方法是喷漆;能够防止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3)铁的排在氢的前面,铜排在氢的后面,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小明设计的实验,会观察到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可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若观察到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金属,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故答案为:(1)导热;(2)喷漆;Fe2O3+6HCl═2FeCl3+3H2O;(3)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无明显变化;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9.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C (填序号).

(2)为防止铁制品锈蚀,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使铁制品与 氧气和水 隔绝.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 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

(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 气泡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 FeSO4 ,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Fe>R>Cu>Ag .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依据金属制品的用途分析性质;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铝的化学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铁与硫酸、硫酸铜的反应分析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的大小.

【解答】解:(1)A、黄金饰品是利用金属的光泽;B、铜导线是利用金属导电性铁;C、锅炒锅是利用金属导热性.所以C符合题意;

(2)为防止铁制品锈蚀,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①由图示可知,在甲中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硫酸亚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由于甲中出现气泡,说明了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前边,由于乙中无明显现象,烧杯乙中的溶质是FeSO4,说明R的活泼性小于铁,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Fe>R>Cu>Ag.

故答为:(1)C;(2)氧气和水,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①气泡,Fe+CuSO4=FeSO4+Cu;②FeSO4;Fe>R>Cu>Ag.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要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常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要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

30.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

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粉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是: a (填a或b) (2)对于曲线a表示的反应, H2SO4 (填化学式)有剩余. (3)若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的金属一定是 Fe (填化学式)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度越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的氢气越多;

(2)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如果完全和金属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该是相同的,图中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说明至少有一份中硫酸有剩余; (3)根据等质量的硫酸消耗铁的质量少进行假设讨论.

【解答】解:(1)根据图示,在停止反应前的时间段,相同时间内曲线a代表的金属产生氢气的速度大于曲线b代表的金属,说明金属a的活动性大于金属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金属a为锌;

(2)从图示看出,锌和铁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如果硫酸完全反应的话,生成的氢气质量应该相同,现在锌生成的氢气少,故推知硫酸没有完全和锌反应,有剩余;

(3)56gFe消耗98g硫酸,65gZn消耗98g硫酸,假设硫酸的质量均为98g,金属的质量均为65g,则明显Fe只需要消耗56g,Zn需要消耗全部,即等质量的硫酸消耗Fe的质量少,则剩余的是铁. 故答案为:(1)a;(2)H2SO4;(3)Fe.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和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易爆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C.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夏天自行车爆胎时因为夏天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的原因,与分子本身的体积无关,选项错误; 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只是将混合在一起的几种物质分离开来,属于物理变化,各物质的分子并没有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种物质中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C.将足量MgCO3和MgO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