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上)笔记 下载本文

古代汉语(上)笔记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㈠定义: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区别的,是古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确切的说,是指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言,习惯上,把五四以前历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也叫做古代汉语。 上限: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开始 下限:五四运动

语言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分为文言和白话,白话分为古白话和现代白话 ㈡研究对象:古代汉语主要研究文言文而不是古白话 ㈢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⒈性质:古代汉语是中文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和现代汉语一样,同属语言课,具有较强的工具课性质。

⒉内容:文字、词汇、语法、语音等几个主要方面,还有修辞、古书的注解、诗词格律等内容,还有文言文标点、翻译。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㈠可以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

㈡有助于提高分析、研究、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三、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㈠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学习古代汉语知识,也要多读文言作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 ㈡文选、常识、常用词相结合,重点是词汇

第一章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什么是工具书

㈠定义:工具书是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知识或文献资料,用特定的体例系统地加以编排,专门供人们在学习中解决疑难问题的书籍。 ㈡特点:备查性、概括性、易检性

㈢工具书的作用:⒈解决疑难⒉可以提供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 二、工具书的分类 ㈠字书

⒈定义:字书现在称为字典,它是解释单字的形体、读音、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周《史籀篇》是最古老的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字书,自从清代《康熙字典》问世,才开始使用“字典”命名。 ⒉常用字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新华字典》 ⑴《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许慎,字叔重,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公元100年写成初稿,公元121年定稿完成,它是我国语言史上第一部解释字义、分析字形、辨识声读的字典。该书正文14卷,叙1卷,共15卷,全书共收字9353字,重文(异体字)1163个,它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它首创部首解字法,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的释字体例,每字之下,先解字义,然后按“六书”分析字形,最后辨识声读,后代很多学者都研究这部书,作注者很多,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是“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版本参阅:中华书局1963影印版、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出版社1997年。 ⑵《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写的,成书于1716年,是我国古代收字最多,影响较大的一部字典,共收单字47035个,全书共分为214个部首。释字体例,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一般引古书为证。涉及的韵书:宋陈彭年《广韵》、宋丁度《集

1

韵》、元熊忠《韵会》、明乐韶凤《正韵》。

优点:搜罗的古书资料原始而丰富,注意用不同韵书的反切,释义也很详细,对我们查阅字的古音古义、阅读古书,无疑是有帮助的,其次,因为收字较多,一些在一般字典中查不到的字,在其中都以查到。

缺点:错误比较多,清王引之《字典考证》指出错误二千五百多余,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版本: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版,北京师范大学,1997年,横排本。 ⑶《古汉语常用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等几个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后,又进行修订,1993年第二版,1998年第三版,共收古汉语常用字4100多。 ⑷《汉语大字典》,是80年代成书出版,四川湖北两省组织,1985-1990,全书共8卷,这书共收字56000个左右,分200个部首。(《字海》收录字数最多) ㈡辞书 ⒈定义:辞书在今天称为辞(词)典,它是解释词语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两汉时期的《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辞书。 ⒉常用辞书 一般性工具书: ⑴《辞源》(1915年)、《辞海》(1936年)都是综合性工具书,采用214部首,1958年,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开始对旧《辞源》和旧《辞海》进行修订。《辞海》仍旧是综合性辞书,包括成语、典故、人名、地名以及各门学科的名词术语等。《辞源》修订为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⑵《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第一部普通话词典,由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写,主任李叔相、丁声树。1978年第一版,1983年修订,1996年再修订,2002,2005年再修订。 ⑶《汉语大词典》是我国迄今为止大型多卷文本工具书,也是最权威的大型语言工具书,1986年第一卷,1994年出齐,全书正文12卷,加附录1卷,共13卷,该书共收单字2.2万余个,词语37.5万余条,共约5000万字。罗竹风主编,编纂方针“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广泛收录古今文献中的许多词语,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成果,从整体上反映了汉语词汇发展的面貌与词义演变的轨迹,凡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词汇基本收录在内。(最权威的)正文按200个部首编排。

⑷《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古汉语词汇学和训诂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词典,作者不可考。尔为近,雅为正,即雅正之言,共19篇,有《释诂》、《释言》、《释训》、《释山》、《释草》,体例按意义编排。 专门性工具书: 查检虚词的: ⑸《助字辨略》:清刘淇著,出版于1711年,收字476个,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⑹《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出版于1819年,收字160个。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 ⑺《词诠》:近人杨树达,出版于1928年,收古汉语虚词五百多个,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⑻《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著,1932年出版。 查检诗词曲词语的:

⑼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出版于1953年。 查检人名地名的: ⑽《中国人名大辞典》 ⑾《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三、工具书的编排方法 ㈠按音序编排(音序法),即按字音顺序编排的检字法。

2

⒈韵部法:在旧工具书中比较通行,先按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每声再根据韵来分韵部,韵部常用的是平水韵(106韵)。

⒉三十六字母法:字母指古代字母,唐末守温和尚创制,根据汉字所属唇舌齿牙喉发声部位的不同来编排。

⒊国语注字字母法:是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前通行的一套方案,1913年由读者统一会制定,1920年改订,共四十个,《辞诠》用这种,现在已被汉语拼音方案替代,废弃不用。 ⒋汉语拼音字母法:《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新华字典》率先用其编排,现在最通行的检字法之一,它按汉语拼音26个字母顺序排列,《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词典》也使用这种。 ㈡按意义编排(义类法),是极为古老的一种编排方法,是将资料按学科系统或事物性质排列,如《尔雅》、《中国丛书综录》。 ㈢按部首和笔画编排(部首法),是根据字的形体按偏旁分类,分成若干部首,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说文解字》首创部首解字法,这种方法历史悠久,应用较广,也是字典或词典常用的编排方法,《康熙字典》、《辞源》、《辞海》使用这种。 ㈣按号码编排(号码法),四角号码 四、工具书的注音

㈠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注音的方法,如《康熙字典》。

㈡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起来形成被注字(被切字)的读音,如“毛,莫袍切”。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些用来反切的字,到今天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使反切出来的音和普通话读音不和。 ㈢“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法

㈣叶音法,故意改变字的读音以求押韵和谐的做法,到宋代朱熹发展到极致,是一种应当受到批判的注音方法。

五、工具书使用的注意事项

㈠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可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采集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㈡细读凡例,从编者说是编排方法,从读者说是使用方法。 ㈢注意书后有无补遗勘误附录之类的东西。 ㈣随时留意报刊上对该书评价的文章。

第二章 文字

书面单位记录语言单位表示的音叫表音文字,表示的意义叫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构造 一、六书理论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和用字条令。六书始见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可见“六书”乃“六艺”之一,被列于周代贵族子弟必修的教育课目,但是《周礼》并没有对六书的内容做出详细解释,直到汉代学者才提出了六书的分目,把它具体解释为六种造字方法。从名实相符的角度看,许慎的名称较为合理,从文字发展的过程看,班固的次序比较恰当,既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专注、假借。 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结构类型和运用规律的总结,影响巨大,对汉字的研究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先有汉字,才有六书理论。但是,汉字的造字法只有前四种,后两种是用字法。 二、汉字的构造 ㈠象形

⒈定义:象形,象实物之形,形象地描绘字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的形状或特征。象形字表达的一般都是具体的有形可画的事物。 ⒉分类:

3

⑴独体象形字:指描画事物轮廓或特征而形成的象形字,形体不可再分。

⑵合体象形字:指除取像事物的轮廓特征而成字体外,还需要有其他相关事物的衬托。 象形字数量不多,《说文解字》中只占2%左右,但是象形是造字的基础,是组成成千上万个汉字的基本部件,其地位极其重要。 ㈡指事

⒈定义:就是用指示性的符号表示比较抽象的概念。 ⒉分类:

⑴纯粹指事字(独体指事字):即用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的抽象线条来表示字义。 ⑵加体指事字(合体指事字):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示性符号而构成的指事字。 《说文解字》中有指事字120个左右。 ㈢会意

⒈定义: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来。 ⒉分类

⑴同体会意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的字组合而成。

⑵异体会意字:数量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的字组合而成。 会意字要比象形字和指事字多得多

例:寒:会意字,人在宀下,以草荐覆之,下有冰,本义是寒冷。 ㈣形声 说文中占80%以上

⒈定义:由形符、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新字的造字方法。形符又叫意符,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声符又叫音符,表示字的读音,两部分缺一不可。形声字具有能产性,后起的汉字基本都是形声字。 ⒉分类

⑴左形右声 江棋诂超 ⑵左声右形 攻期胡邵 ⑶上形下声 空箕罟苕 ⑷上声下形 汞基辜照 ⑸内形外声 辩哀问闽 ⑹内声外形 阁国固里

前四种较多,后两种较少,第一种最为常见,除了以上六种,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 ⑺形占一角:形符占一个角落或比较小的位置

例:颖,从禾顷声;颍,从水顷声;赖,从贝剌声;荆,从草刑声 ⑻声占一角:声符占一个角落或比较小的位置 例:徒,从辵土声 ⒊省形、省声、亦声

⑴省声:省略声符的部分笔画,如:珊,从玉删省声;炊,从火吹省声;茸,从草聪省声;恬,从忄甜省声。

⑵省形:省略形符的部分笔画,如:亭,从高省丁声;星,从晶省生声;弑,从殺省式声 ⑶亦声:会意兼形声字,如:娶,形声字:从女取声,会意字:从取从女;婚,形声字:从女昏声,会意字:从女从昏;婢,形声字:从女卑声,会意字:从女从卑。 形声字的产生标志汉字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构字方式灵活,能产性较强,《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康熙字典》中占90%以上,现代新造汉字基本上都是形声字,形声字最终成为汉字发展的主导方向。

㈤转注:对于转注,文字学家对它的解释最纷繁,很难作出定论。江声认为,同一部首的字

4

都是转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朱骏声认为转注就是词义引申。 ㈥假借 ⑴定义:语言中有些词没有专门为它造字,而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托那个词的意义,因为这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是借来的,所以成为假借。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分析与探求本义 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而寓义于形又是表意文字的本质特征,汉字的最初构形与它要记录的词义有着必然的联系,人们习惯上把字形所能反映的又能从文献用例中得到证实的某一义项称为字的本义,通过对汉字的形体分析来探求字的本义的方法叫因形求义,简称形训。

一、因形求义的意义

㈠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古文中某个字的含义,从而得以深入具体形象地理解文字意义。 ㈡有助于了解把握有关字群的相关含义。 例:幸,本义是手铐,執:《说文》:“捕罪人也。”報:《说文》:“当罪人也。” 执朱惮公,以其伐我故也。(《左传》) 例:页,《说文》:“页,头也。从首从儿。”凡以页为形符的形声字,多与头有关。 頭,颠:本义,头顶。《墨子》:“华发隳颠。”题:从页是声,额头。 二、因形求义的步骤和方法

汉字经过多次形体演变,特别是经过隶变和简化之后,多数字形已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因形求义的“形”必须是古文字的字形,而不是今文字的字形,越是古老的字形,越能体现造字的意图。

㈠还原字的古形

汉字经过多次的形体演变,特别是经过隶变和简化之后,多数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因形求义的形必须是古文字的形,而不是今文字的字形,越是古老的字形就越能体现造字的意图。

㈡辨明字的构形和方法

字的构形和方法,即造字方法,主要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不同的构形方法,具有不同的表意方法和特点。 例:短,《说文》:“矢部,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从矢豆声。” ㈢掌握部首,推求本义 ⒈什么是部首?

部首就是按照字形结构,将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分部排列,而作为偏旁的字放在一部的开头,统率该部的字,称之为部首。 ⒉意符和部首的关系

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而部首是对所统率的字而言的。 ⑵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为部首

⑶部首不一定都是形声字的意符,原因:部首所统率的字不一定都是形声字,有些部首本身就不能作为形声字的意符。 ⒊分清两类部首 ⑴文字学上的部首,《说文解字》 ⑵检字法上的部首,《康熙字典》、《辞海》 舅:从男臼声,《说文》归入“男”部,《康熙字典》归入“臼”部。 ㈣参考和利用《说文解字》的正确解释 ㈤查找例证

第三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5

一、古今字

㈠所谓古今字,就是在多义词的某个意义上,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字形,先出现的叫古字,后出现的叫今字。古今字是历史形成的字形歧异现象之一,上古时期,汉字数量有限,为了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很多汉字往往身兼数职,这种一字身兼数职的做法,尽管暂时缓解了当时字不够用的矛盾,但人们在具体使用时,难免会造成混乱,影响语言表达上的清晰度,后人为了避免表达上的歧义,便另造一个字或几个字,来分别记录原来一个字所记写的若干个词,今字的产生是为了区别字义。

明确:古今字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今字产生后,古字并没有被淘汰,还用来表示今字以外的其他意义。 ㈡古今字的分类

⒈增累字:即表示原字本义的新造字

⒉区别字:表示原字引申字或假借义的新造字 例:解,本义为解牛,引申为松懈。知引申为智 二、异体字

㈠指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异体字产生,由于使用汉字的人口多、地域广、时间长,人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造的字,因构思不同、取材有别、方法各异,所以同一意义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字形,这并不是偶然的,《说文解字》中共有1163个重文。 ㈡异体字的构成方式

⒈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别:憑和凭,嶽和岳,淚和泪,巖和岩 ⒉意符的不同:詠咏,睹覩,歎嘆,驅敺,雁鴈,鷄雞 ⒊声符的不同:綫線,煙烟,時峕

⒋意符声符都不同:賸,从贝朕声;剩,从刀乘声 ⒌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鵝鵞 ㈢关于异体字要注意

⒈异体字大都是一对一,但也有一对几的 ⒉有的原来是异体字,后来又不是了 ⒊以下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⑴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

⑵有些字,虽然自古同音,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因而也不能看作异体字。如:游和遊,遊是关于行走的,游是关于水的,但在实际应用上,凡关于行走的遊,都可写作游。

⑶有些字只偶尔通用,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三、简繁字

㈠定义:即繁体字和简体字,繁体字是和简体字相对来说的,同一个字有不同的写法,笔画多的是繁体字,笔画少的是简体字。简体字绝大多数是由繁体字简化而来的,所以一般又称它为简化字。古代虽有为数不少的简化字,并在民间广泛流行,但它却长期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字,在正式的文书典籍中不能使用,到了解放以后,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才取得了合法地位。 ㈡汉字简化的主要方法

⒈将繁难的偏旁改为简单的,燈和灯 ⒉删去原字当中的一部分,條和条 ⒊草书楷化,書和书 ⒋同音代替,後和后

6

⒌采用古字和笔画比较简单的异体字、通用字

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趋势,是汉字改革的重要步骤。我们平时写文章提倡写简化字,不鼓励写繁体字。

㈢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⒈一对一的关系,多数简体字都是原有繁体字的简化,是一对一的关系。 ⒉一对二、一对三、一对四的关系,多是同音代替引起的。 举例:

余——余(我),馀(剩余) 斗——斗(酒器,容量单位),鬬(斗争) 发——發(发出),髪(头发) 谷——谷(山谷),榖(五谷) 升——升(容量单位,量器),昇(升起),陞(提升) 干——干(干戈),乾(干湿),幹(才干),榦(树干) 第四节 汉字的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指汉字的书写形态,不同的形体在笔画姿态、外形的轮廓、字形的构成和异体的多寡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几千年来汉字的形态经过了多次的演变。 一、甲骨文

㈠定义: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因其内容多为当时占卜凶吉的记录,而且出土于殷都遗址,所以又叫契文、卜辞、殷契、殷墟文字,甲骨文全部单字约有4500个左右,其中已经认识的约1000个,甲骨残片有15万片之多。 ㈡甲骨文的特点

⒈象形特点明显,图画性较强 ⒉一字数形,异体字繁多

⒊字形多为细瘦线条,拐弯多用方笔,外形参差不齐,高低大小不一 ㈢甲骨文的研究现状

19世纪末,王懿荣收购龙骨。 1903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写了一本书《铁云藏龟》是我国第一部辑录甲骨文的书,拓印甲骨1058片。

1904年,孙诒让《契文举例》开始对甲骨文进行考释,它是研究甲骨文的第一部专书,近几十年来,中外有关甲骨文的论述达2000多种以上,甲骨学已经成为国际上一门很活跃的学问。 二、金文

㈠定义:指殷周到汉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中钟和鼎最为常见,所以金文又叫钟鼎文,从商到汉,都有金文,这里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毛公鼎铭文字书最多,共有497个,西周铭文多记载征伐、祭祀、赏赐等内容,文辞多古奥难懂,但风格庄重,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 ㈡金文的特点

⒈与甲骨文相比,形体结构变化不大,但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⒉异体字较多

⒊形声字的比例增大

⒋象形性不断减弱,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三、篆书 ㈠大篆

⒈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先秦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等,狭义指春秋

7

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秦并六国之前国内使用的) ⒉大篆的典型代表,一个是籀文,一个是石鼓文

⑴籀文也叫籀书,因著录于《史籀篇》而得名,这是一部教授学童的字书,通行于战国时代的秦国,全书共15篇,至汉代只剩9篇,到晋代,就全部看不到了。 ⑵石鼓文:与籀文时代相近,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是刻在鼓形石碑上的文字,石鼓顶圆底平,四面环刻四言诗。隋朝末年发现的,共十块,只能看到300多个字。 ⒊特点:和金文相比,大篆笔画均匀,字形整齐 ㈡小篆 ⒈定义: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字体,李斯等人以当时秦国通行的文字为主,参照六国古文加以整理而成,秦始皇又加以推行,秦始皇利用政权力量推行小篆,是对长期以来自然发展的汉字进行有计划有领导地整理、加工、简化,结束了长期以来古文字杂乱纷纭,异体繁复的混乱现象,因此,小篆字体的推行,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规范化运动,小篆是古文字形体的最后形式,是古文字的终结。

⒉特点:进一步趋向匀称整齐,笔画圆转引长,线条粗细一致,偏旁部首基本上归于统一,废除了大量异体字,文字基本上趋于字形。 四、隶书

也叫隶字、左书、佐书,它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又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又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 ㈠秦隶

⒈定义:又称古隶,是秦代使用的隶属,秦代隶篆并用,小篆是官方通用的字体,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秦隶是下级官员用于书写的辅助性字体。 ⒉秦隶的特点:秦隶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但秦隶仍有隶属的某些痕迹。 ㈡汉隶

⒈定义: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官方通用的字体。

⒉特点:秦隶的笔形是平直方折的,汉隶的撇、捺和长横有波磔,秦隶残存有某些篆书的痕迹,汉隶很少有篆书的痕迹。 ㈢隶变

⒈简言之,文字从小篆到隶书的转变叫隶变,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这次变革彻底改变了古文字的象形面貌,隶书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它把宛转曲折的线条变成点、横、竖、撇等笔画,整个字形由小篆的圆匀变为方正平直。汉字从此变成由点画组成的纯粹的符号,奠定了现行楷书的基础,对汉字的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次变革在汉字发展史上成为隶变。 五、楷书

㈠也叫真书、正书,楷为规矩、整齐,可为楷模之意,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至今,是通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字体。

㈡特点:楷书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主要区别是笔形不同,汉隶的笔画有波磔,而楷书没有,汉隶近于扁宽的四方形,楷书则多为正方形,楷书有不少字比汉隶简化,更便于书写。 六、草书和行书

草书和行书一直是辅助性字体,是汉字演变的支流。 ㈠草书

⒈定义: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比较潦草的字体 ⒉分类: ⑴章草:是指东汉章帝时盛行的汉隶的草书,它保存了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

8

代表人物杜度,汉章帝曾允许他以草书上书,三国时期皇象《急就篇》,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章草。

⑵今草:产生于东汉末,是从章草变化而来,它形体连绵,字字相顾盼呼应贯通一切,世称“一笔书”,今草没有章草的波势,笔形是楷书化的草写,字形很难辨认,代表人物是东汉的张芝。

⑶狂草: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比今草更草率的文字,它任意增减笔画,随意书写,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纯艺术品。代表人物是唐代的张旭。 ㈡行书

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变体,它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自独立,好写好认,切合实用,自魏晋以来,通行日广。 汉字是朝着简单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处分适只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处分:古义:安排,今义:处罚。 行李之往来。(《左传》)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携带的东西。 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毙:古义:扑倒,今义:死亡。 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史记》)烈士:古义:慷慨有抱负的人,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左传》)牺牲:古义:祭祀时的牲畜,今义:为争议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可怜:古今皆有怜悯意义。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可爱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白居易《曲江春早》)可喜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可惜 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可羡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演变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㈠词义扩大:指所指称的对象范围扩大了。 例:菜、睡、江、河

两汉以前,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两汉以后,词义扩大,江河成为河流的通称,为了和其他河流相区别,河前加黄,江前加长。 浮于洛,达于河。(《尚书》) 北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汉书》)

匠:原指木工,后来泛指有专门手艺技术的工人。 工师得大木,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孟子》) 尝欲作露台,召匠人计之,值百金。(《史记》)

皮:汉以前指带毛兽皮,去毛兽皮叫革,汉以后也指人皮,后来也指植物的外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 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史记》) 以竹皮为冠。(《汉书》)

9

布:本指用麻织成的衣料,大约魏晋以后,随着棉花的传入,布开始从麻扩大为棉织的衣料,现在又扩大为化学纤维织成的衣料的统称。 以麻为布,以茧为丝。(《春秋繁露》)

库:本指收藏兵器和车辆的处所,扩大为储存大量东西的建筑物,放粮食的叫仓。 ㈡词义的缩小:指词所指称的对象范围缩小了。 例:宫、瓦

朕:在先秦是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和“我”、“吾”等一样,秦始皇以后,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云将曰:朕愿有问也。(《庄子》) 天子自称朕。(《史记》)

臭:古指各种气味的总称,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

弟:古指同辈中年龄较小的,包括男性和女性,现在只指男子。 禽:古指飞禽走兽的总称,现在专指鸟类。 丈人:古指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现在指岳父。 丈夫:古代泛指男子,今天指妻子的配偶。 亲戚:古代不仅指外亲戚,也指父母家人,今天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成员。 ㈢词义的转移: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就不再存在了。 例:暂、汤

涕:古指眼泪,现指鼻涕。 涕满匡而横流。(《史记》 目泪下,鼻涕长三尺。(《僮约》) 脚:本指小腿,后指足部。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㈠褒贬意义的不同

⒈古代褒义,现在贬义:复辟,爪牙,鹰犬:古指供驱使奔走的人,现在是指走狗帮凶。 ⒉古代贬义,现在褒义:锻炼

⒊古代中性,现在贬义:诽谤,贿:古代指赠送财物,现指用财物等收买。卑鄙:古指地位低,见识浅,现指行为恶劣,不道德。 ㈡词义轻重的不同 ⒈古义轻,今义重:诛 ⒉古义重,今义轻:感激

第三节 单音词和复音词、同义词 一、单音词和复音词

㈠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古代某些相连的单音节词,不是词而是词组,妻子,寻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养妻子。(《孟子》)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㈡复音词:多音节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的词叫复音词,单音词逐渐向复音词发展,到了现代,复音词已占绝对优势,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是古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趋势。 ㈢由汉语单音词发展为复音词,发展的趋势 ⒈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师:军队,次:驻扎 ⒉加上词头和词尾:虎:老虎,杯:杯子

⒊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作为词素,构成新的复音词:过:超过,国:国家,害:祸害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

10

⒋由于两个单音词搭配使用,逐渐凝聚成一个词:聪明,后悔 耳聪目明。(《荀子》) 秦王后悔之。(《史记》) ㈣单纯词和合成词

⒈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①单音单纯词,只有一个音节,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前提必须是一个词。 ②复音单纯词:蝴蝶。包括叠音词和连绵词,关关、潺潺、瑟瑟、姥姥,连绵词包括:双声、叠韵:参差、仿佛、彷徨,其他连绵:辗转(双声兼叠韵),蝴蝶、葡萄(非双声非叠韵)。 ⒉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⑴复合式:联合型:消息、寒冷、园圃。偏正型:布衣、天子、火红。动宾型:将军、管家。主谓型:口吃、年轻、心酸。补充型:摧毁、扩大。注意:人口、纸张,此类名词+量词,也是补充型。

⑵重叠式:姐姐、哥哥、爹爹、妈妈 ⑶附加式:

①前加式:阿~、老~、第~。②后加式:~子、~头、~儿。 二、连绵词(附加内容)

㈠有两个不同的字连缀成一个意义不可拆开的词,词里的每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与词义没有任何联系,连绵词属于单纯词。 ㈡作用:

⒈大多数有双声叠韵的关系,读起来声韵铿锵,韵律和谐。 ⒉描绘事物色彩更加鲜明,形象更加生动。 ㈢特征:

⒈词义解释上的不可分割性 ⒉书写形式的多样性

⒊连绵词的两个字在语音上往往有联系,多为双声叠韵关系。 三、偏义复词

即两个语素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词义,而另外一个语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是一种陪衬,它属于并列式合成词(联合式)。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偏向异 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息:偏向作 如闻城中缓急,奈何?(《金石录后序》)缓急:偏向缓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经》)风雨:偏向风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车马:偏向车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园圃:偏向园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存亡,偏向亡 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寒暑:偏向寒 狱讼繁则田荒,田荒则府仓虚。(《韩非子》)府仓:偏向仓。府指钱府。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后汉书》)成败:偏向败 偏义副词分两类:

㈠由两个语义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 ㈡由两个语义相关的语素组成 四、同义词

㈠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中意义完全相同的等义词很少。比如:我和余,黎民和黔首。绝大部分同义词词义相近,存在种种细微差别,比如:

11

树和木,树有“种植”的意义。 ㈡同义词辨析

⒈从词义方面进行辨析:如:完备,都有“全”的意思,但是侧重点不同,“完”着重在完整,没有损坏,如“完璧归赵”,“备”着重在数量,有“什么都有”的意思,《孟子》“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

洗、沐、浴、澡,都有洗涤的意思,但是洗的部位不同。 《说文解字》:“洗,濯足也;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 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荀子》) 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足。(《史记》)

疾和病:都有生病的意思,但词义表达的程度有深浅之别。《说文解字》:“疾,病也;病,疾加也。”疾指一般的病,病指重病。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韩非子》) 但也有例外,有时疾也可用来指重病。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论语》) ⒉从感情色彩上加以鉴别

杀、弑、戮、诛、斩。都有借助某种手段使人或物失去生命的意思,但是又各有特点,在具体用法上,特别是在感情色彩方面还有细微的差别。

“杀”不仅指杀的动作本身,而且还包括强调杀的结果的意思,结果一定是死。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孟子·梁王上》)

杀的对象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但不能用于非生命的东西,用于人的时候,可以指正义或非正义的杀。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 如杀天道,以就有道,何如?(《论语》)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

“弑”在封建社会专指子杀父、臣杀君。弑的对象只能是人,不能是动物。 赵盾弑其君。(《左传》)

“戮”多用于根据一定的刑法而杀死有罪的人,所以戮包含有惩罚的意思。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左传》)

“诛”和戮相似,指杀有罪的人或不仁不义者,从封建道德的角度讲,诛和戮都是正义的。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

“斩”用法最为宽泛,不仅杀人、动物,也可杀无生命之物,正义或非正义皆可。 而斩其木,其罪大矣。(《左传》)

征、伐、侵、袭、攻。都能指军事上的进攻,但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征”是褒义词,最初是用于“上(天子)”攻“下(诸侯)”,“有道”攻“无道” “伐”、“侵”、“袭”不是褒义词,“侵”、“袭”带有贬义,“伐”本事个中性词,不限于上对下或有道对无道。“伐”是公开宣战的正式战争,进军的时候双方都鸣钟击鼓。“侵”是不宣而战,不要借口,不用钟鼓,直接侵犯别人的国土。“袭”是袭击,偷袭,比“侵”更富有秘密性质,是乘人不备而偷偷地突然攻击。

“攻”是进攻、攻打。往往偏重在军事上的攻坚战,是军事进攻的泛称,没有明显的特点。 子、若、汝、尔,都可指称对方,但“子”是尊称,含褒义,“若”是一般的对称,是中性,“尔”和“汝”除了用在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外,用在其他的场合,都有轻蔑的意思,含贬义。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 若胜我,我不若胜。(《庄子》)

12

(伯丑)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崤之战》)

⒊从语法功能上进行辨析 耻和辱,《说文解字》互训:“耻,辱也;辱,耻也。”(马建忠《马氏文通》开始有了语法概念)

耻常用为意动用法,辱常用为使动用法。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论语》) 辱能接受表示被动的词“见”,而耻不能。 反见辱。(《史记》)

畏、惧,都表示害怕的意思,但组合功能不同,畏多用于及物动词,一般带宾语。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 惧一般用作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

往和适,都是到什么地方去,但往一般用作不及物动词,不带宾语。 出不入兮,往不返。(《国殇》) 而适多用作及物动词,带宾语。 子适卫。(《论语》)

第四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本义 ㈠定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这里所说的词的本义,实际上指有文字可考,有文献资料证明的最早的意义。 ㈡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

⒈在古书中,尤其是先秦作品中,常常用到词的本义,如果对本义不了解,就无法正确理解全文。 如:“理”的本义就是治玉,雕琢玉的过程。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 发:射发也。本义指射出箭,“引而不发”。 齐军万弩俱发。(《孟子·尽心上》)

⒉抓住了一个词的本义,就可以从纷繁的词义中理出头绪,从而提纲挈领,以解驭繁,使纷杂的词义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解:第一义:解牛—分解动物;第二义:解体—开放;第三义:解结:解脱、解说、晓悟、见解、和解。 绥:“升车必正立执绥。”(《论语》)原指车上的绳带,引申为安、安抚,保持身体稳定。 ㈢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因形求义 二、引申义

㈠定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朝:本义早晨—上朝—朝廷—朝代 表:《说文解字》:“表,上衣也,从衣毛。”本义:皮衣有毛的一面。 表裘不入公门。(《礼记》) 文表而枲里。(《盐铁论》)枲:麻衣服外表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庄子》)缊:以乱麻为絮的袍子,表:外衣 君子表微。(《礼记》)表:表达,显明 或受警以表心。(《史通》)表:表明,表白

13

城上千步一表。(《墨子》)标志

㈡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⒈直接引申: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新义与本义关系密切,也称近引申义。 狂:本义:狗发疯,引申为人的精神失常,即疯癫。

⒉间接引申:由直接引申义再派生出来的意义,对本义而言,就是间接引申,新的引申义与本义关系不大,又称远引申义。 ㈢词义引申的方式

⒈辐射式引申:以本义为中心,向不同方面直接派生出若干引申义,都是直接引申义。 节:

竹则笋苞抽节。(《吴都赋》)竹节(本义)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木节,草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关节 寒暑易节。(《列子》)季节,节气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促织》)节奏 时穷节乃见。(《正气歌》)气节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礼节 强本而节用。(《荀子》)节约 (苏武)仗汉节牧羊。(《汉书》)节杖

发:发生—出发—发动—散发—抒发—发扬—举事—传扬—送达 北:本义二人相背—败逃—背弃—背叛—分别 裁:本义裁衣—隔断—裁决—裁剪—裁减

⒉链条式引申:由本义产生甲引申义,又由甲引申义产生乙引申义,如同链条一环套一环的引申。

兵:本义兵器—士卒—军队—战斗—战争 ⒊综合式引申:辐射式兼链条式引申 微:本义“隐藏”,本义分两义:“不显露的”和“暗暗的”,“暗暗的”引申为“暗中伺察、刺探”,“不显露的”分两义:“微人,轻微”和“深奥”。“微人,轻微”分三义:卑贱、衰落和稍微。

使人微得赵绾等奸利事。(《史记》)暗中

时:本义季节—时候,时间,时辰—时机—时运,“时候”分为:时常,时代,当时,按时 ㈣词义引申的规律 ⒈由具体到抽象 道:本义是道路: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

后来引申为达到某一亩地抽象的途径方法: 交邻国,有道乎?(《孟子》) 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和道理: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

网:本义捕鱼鸟用的工具,后来引申为广泛搜求: 网罗天下旧闻。(《史记》) ⒉由个别到一般 表:

雄雌:专指鸟类,雄鸟和雌鸟,《说文解字》:“雄,鸟父也;雌,鸟母也。” 谁知鸟之雌雄?(《诗经》)

14

后来泛指所有的雄性雌性动物: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涉:本义淌水过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经》)

后引申为渡河、过河:

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

⒊由实词到虚词

以:本义任用,使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后来引申为虚化为介词,凭、用: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词类的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的活用(活用只是临时的,是依赖于语境的)

㈠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古代汉语的词类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说来,它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在句中经常作主语、宾语,可以作定语、谓语(南溟者,天池也),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发展、变化等,在句中常常作谓语(《吕氏春秋》黑为白),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在句中作定语、谓语、状语(《战国策》老臣病卒,曾不能疾走)、补语。以上各例说明,各类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都是有一定分工的,但是在汉语中,不少词可以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灵活运用。比如:《孟子》“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的“远”,《左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定义:词类活用指古汉语的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的现象。 ㈡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词的兼类:一个词既属于A类,又属于B类,这种现象,一般称为词的兼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有,活动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兼类则是在某个词在语言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而取得了不止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最显著地特点是它的临时性,而词的兼类的特点则是它的固定性。 ? 二、使动用法

㈠什么是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际上是以一种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㈡动词的使动用法 ⒈定义:即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来实行这个动作。 ⒉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远人不服而能来(之)也。(《论语》) 养备而动时,则天下不能病(之)。??养略而动罕,则天下不能使之全。(《荀子》) ⒊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15

公将尝膳,姬曰:“所由来远也,诸使人尝人。”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食读si第四声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史记》)负:使??承担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饮读第四声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食读si,见读xian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汉书》)

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左传》) 君子正其衣冠。(《论语》)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之)。本荒而用侈,则天下不能使之富。(《荀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㈣名词的使动用法

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齐桓公会诸侯而国异姓。(《史记》)使异姓立国 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原道》)使和尚成为凡人,使寺庙居所成为一般的庐舍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使??灭族 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战国策》) 故王不如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使??怀疑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 作使动用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天子不得而臣(之)也,诸侯不得而友(之)也。(刘向《新序·节士》) 三、意动用法

㈠什么是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样”的意思,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

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甘,美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小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少,轻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怪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㈢名词的意动用法 友风而子雨。(《荀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四、为动用法

㈠什么是为动用法,是主语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或者表现某种性质状态的词。动词、名词、形容词都有,动词最多。 ㈡动词的为动用法

16

侍中侍郎,长史参军,此皆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死:为??而死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尚书》)作:为??准备、设置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左传》)御:为??驾车 君子死知己。(《咏荆轲》)死:为??而死 伯夷死名于首阳山下。(《庄子》)

㈢名词的为动用法

父曰:“履我。”??因长跪履之。(《史记》)履,为??穿鞋 膏吾轸,秣吾马。(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膏:为??抹油,秣,为??喂草

㈣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舜勤民而野死。(《国语》)勤:为??而勤劳

五、名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㈠名词

客初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冠:戴帽子,袜:穿袜子 人其人,火其书。(《原道》)

㈡形容词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倾襄王。(《史记》)短:揭短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多:赞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老幼

六、数词活用为动词

法后王,统仪礼,一制度。(《荀子》) 内无苛慝,诸侯不二。(《国语》)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左传》)

七、动词活用为名词

又私自送往迎来。(《论贵粟疏》)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也。(《左传》)

八、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 九、名词用作状语 ㈠表示方位或处所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面:当面 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草,露 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隅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廷

㈡表示工具或依据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车 臣请剑斩之。(《汉书》)剑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驴》)船

㈢表示对人的态度

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父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犬马

㈣表示比喻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蚕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影

17

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汉书》)鸟兽 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中山狼传》猬、蠖、蛇、龟

十、词类活用的条件 ㈠两个名词连用。

㈡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㈢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㈤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㈥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㈦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

最后应该指出,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词序

词序也叫语序,指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中组合的先后次序,词序是汉语组词成序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语词或词组充当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是比较固定的,一般规律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最后,古今汉语基本一致。但是古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一、谓语前置(主谓倒置)

主谓倒置的目的是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 ㈠在感叹句中突出谓语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 美哉室!(《左传》) 大哉,尧之为君!(《论语》) 贤哉,回也!(《汉书》) ㈡在疑问句中突出谓语 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 谁欤,哭者?(《礼记》) ㈢在祈使句中突出谓语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共同点:大多是简单句,谓语比较短 ? 二、宾语前置

㈠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求严格) 谁、何、奚、安 ⒈作动词宾语前置

圣王有百,吾熟法焉?(《荀子》) “许子冠乎?”曰:“冠”,“奚冠?”曰:“冠素。”(《孟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⒉作介词宾语前置 许子奚不自织?(《孟子》) 何以哉?(《左传》)

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战国策》) 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 凝固形式:何以;何如(如何),怎么样,怎样 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8

否定副词:不、未、毋、无

或:肯定性的不定代词(有的人) 莫:否定性的不定代词(没有谁)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

㈢宾语用代词复指

⒈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再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是”或“之”,复指一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宋何罪之有?(《墨子》)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书》)

⒉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并在前置宾语的前面加上“唯”构成“唯??是??”的结构,“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 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 ⒊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另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不多见。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定义及特点

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所谓判断句,就是谓语对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进行断定的句子。 古汉语判断句特点: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句直接作谓语,直接对主语判断。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二、判断句的基本句式 ㈠主语+谓语+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 制,岩邑也。(《左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战国策》)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㈡主语+者+谓语+也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 南溟者,天池也。(《庄子》) 吾所欲者,上地也。(《韩非子》)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㈢主语+者+谓语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19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㈣主+谓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荀卿,赵人。(《史记》)

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他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是”作为判断词来用,汉代肯定就有了,从汉语的发展来看,判断词“是”正是由上述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在先秦时代的汉语里判断词是否存在,仍有争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先秦时代的“为”字显然不是判断词。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例如: 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

除此以外,判断句常常借助某些副词(乃、即、必、则)或语气词(惟、维)帮助谓语表示判断,语式是“主语+副词+谓语”或“主语+语气词+谓语”。 三、判断句的活用(特殊判断句) ㈠比喻式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 ㈡压缩式判断句 夫刑,百姓之命。(《选军中典狱令》) ㈢表示原因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芥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 一、什么是被动句

叙述句可以从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上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被动句和主动句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的区别在于主语是受事还是施事,主语是动词谓语的施事者是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事者,则为被动句。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

所谓被动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二、古汉语被动句类型及常见句式 ㈠被动句类型

⒈意念被动句,在形式上和主动句没有区别,只能靠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辨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

⒉标志被动句,即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用“于”、“为”、“被”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㈡常见的被动句式

20

⒈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陈侯,杀于夏氏。(《国语》)

夫弩弱而矢高也,激于风也。(《韩非子》)

现代汉语里,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千米那,古代汉语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面。如“郤克伤于矢”中的“于矢”作补语。

⒉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⑴主动者出现

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也!(《韩非子》) ⑵主动者不出现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荀子》)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 ⒊“为??所??”式 ⑴主动者出现

“??为??所??”句式是古汉语最常见的被动句式。 ⑵主动者不出现 “为所”结构 许氏,藩篱为所焚。(《梦溪笔谈》) 遂与战,果为所杀。(《史记》)

⒋“见”字放在动词前构成被动句式

“见”本身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果要引进,只能在动词后面加上“于”。 蔡泽见逐于赵,而入韩魏。(《战国策》) ⒌用“被”表示被动

被:本义是被子,然后隐身为遭受、蒙受,后虚化为被动介词。 第五节 介词、连词 一、介词 ㈠什么是介词

介,是介绍的意思,《马氏文通》:“介字云者,犹为实字之介绍耳。”介词是把一个实词介绍给另一个实词的词。

介词定义:是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跟谓词性词语发生关系的词。古汉语中的介词,它的语法功能是介进行为的对象、手段、处所、时间、原因、目的等,并和表示这些内容的代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在一起,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㈡常用介词

⒈于(於、乎)

⑴表示处所和时间,翻译成“在”、“到”、“从” 三年,乃流王于彘。(《国语》)到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左传》)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在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荀子》)从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与河内。(《孟子》)到

古汉语中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让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史记·项羽本纪》) ⑵介绍涉及的对象 “向”、“给”、“对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 或问乎曾晳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

21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韩非子》)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常疑乎是。(《捕蛇者说》)

⑶表示比较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

⑷表示被动 “乎”表示被动 ⒉以

《说文解字》:“以,用也。”介词“以”是从动词“以”虚化而来的。 ⑴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基本用法) “用”、“拿”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

⑵表示凭着资格、身份或地位,有时是表示率领或依照的意思。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史记》)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 ⑶表示原因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⑷表示时间 “于”、“在”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 注意

①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也能放在动词后。

②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③如果“以”的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这个宾语有时还可以省略。 ④“无以”(亡以)是凝固格式,“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 “有以”是“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 秦王必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战国策》) ⒊为

第二声时:①做,作为②充当③变为④表示被动 第四声时:介进对象、目的、原因等 ⑴表示对象、目的,略等于现代的“替”、“给”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左传》) ⑵表示原因 “因”、“因为”

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报任安书》) ⑶表示被动 第二声

“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略同于“而” 二、连词 ㈠什么是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语法关系的虚词。 ㈡连词的功能: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等。 并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承接: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 递进: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史记》) 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㈢常用连词

22

⒈与

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谋攻》)

“与”作连词和介词时的区别:

“与”作连词,前后成分是并列的,二者的地位是相等的,但作介词时,前后成分不是并列的,介宾词组在句中作状语。 陈涉少时,尝与人傭耕。(《史记》)介词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史记》)连词 楚人中有鬻矛与盾者。(《韩非子》)连词 “与”作介词时,宾语可省略。 ⒉以,作用略同于“而”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史记》) ⒊则,然则 则:

⑴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的意思。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墨子》) ⑵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 “那么”、“那么就”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⑶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荀子》) ⑷表示发现 有“原来已经”的意思

二子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已殁矣。(《吕氏春秋》) 比至,则已斩之矣。(《韩非子》) ⑸表示让步 有“虽然”、“倒是”、“固然”的意思 巧则巧矣,非尽善也。(傅玄《马先生传》) 然则:指示代词“然”+连词“则”,“这样就”、“既然如此,那么”的意思,后来,“然则”变成凝固形式,相当于“那么”。 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两个词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一个词 ⒋虽,虽然 虽:

⑴表示事实上的让步,然后语义再逼近一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 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史记》)

⑵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先假设某种情况,然后语义再推进一步,可以翻译为“纵”、“纵然”、“即使”。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 虽然:连词“虽”+指示代词“然”,“虽然如此”的意思,后来变成凝固形式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 ⒌然,然而

然: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或“然而”。 然而:指示代词“然”+转折连词“而”,是“如此,而”或“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后来“然而”成为凝固形式,只有“可是”、“但是”的意思。

23

⒍之

⑴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可以翻译成“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魏,多变之国也。(《战国策》)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

⑵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独立性,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于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 ⑶同一关系

“之”前后的两项指的是同一事物,这种关系一般是一般与个别,种与属的关系,这种结构当中的“之”可以灵活翻译为“这类、这些”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文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 ⒎而

⑴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从上下文看,“而”字可以用于顺接,也可以用于逆接。所谓顺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并列的,或者是相承的,中间没有转折。所谓逆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对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转折的意思。所谓顺接和逆接,只是从具体的上下文意来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本身有这两种性质。

⑵“而”字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⑶“而”字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有时候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 第六节 副词 一、什么是副词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 二、副词的分类 ㈠程度副词 ⒈孔:《尔雅》:“孔,甚也。” 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诗经》) ⒉颇:一种程度深,“很”、“甚”;一种程度浅,“稍”、“略” 廷尉乃言谊少年,颇通数家之言。(《汉书》)程度深 颇读兵书,微有经略。(《颜氏家训》)程度浅 ⒊少:现代多为形容词,古代是副词,“稍微”、“略微” 今予病少痊。(《庄子》) ⒋稍(时间副词)“逐渐”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 ㈡范围副词 ⒈但

现代汉语中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只”的意思。不但、但愿如此。 ⒉徒、特、第、直,相当于“只”

24

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⒊独,既可作情态副词,又可作范围副词 “独”原是“独自”的意思,引申为“只”,在表示反问语气时,属于情态副词。 ⑷仅

读第三声时,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言其少。 读第四声时,表示“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言其多。 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 槐花满田地,仅绝行人迹。(白居易《昭国闲居》) ㈢时间副词 ⒈曾

读ceng时,是时间副词,“曾经” 读zeng时,是情态副词,“居然”、“竟”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如匹夫。(《史记》) ⒉尝:表示“曾经”

⒊再:古汉语中是数量词,专指两次,到了唐代,变成序数+量词,“第二次”到现代汉语时,是副词,“又一次”的意思。

⒋仍:古代表示不断重复出现的副词,表示“频繁”、“重复多次”的意思;现代汉语书面语言所用的是“仍旧”的意思。 ㈣情态副词 ⒈且

⑴作连词用,相当于“而且” ⑵作情态副词,“姑且”、“尚且” ⑶作时间副词,略等于“将要” ⒉固

作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和现代汉语“固然”完全不同。“固”可以和语气词“也”直接合成“固也”,是凝固形式,相当于“本来如此”或“当然如此”。 ⒊盖

⑴放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下文的作用。

⑵不一定放在句首,只表示不肯定的论断语气,有“大概”的意思。 ㈤否定副词

⒈不、弗,都表示否定,都在句中作状语,这是相同之处。 二者区别:

①在使用范围上,“不”要广一些。“不”既可以否定动词,也可以否定形容词;“弗”只能否定动词,汉代以后,偶尔可以否定形容词。

②“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也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弗”只能否定及物动词。 ③“不”否定及物动词时,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弗”否定及物动词时,动词后面不带宾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 ⒉毋、勿

毋相当于“不”,勿相当于“弗”,小差别是“勿”在先秦时期就可以带宾语了。 ⑴在祈使句中使用,表禁止或劝阻,有时不完全表禁止,带有劝勉或约束。 ⑵在陈述句中使用,意思和“不”差不多,不再表示禁止。

25

⒊未

⑴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没有”,“未尝”是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 ⑵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此时,未和“不”的意义比较接近。 ⒋非

它所否定的不只是动词,而是后面整个谓语。 ⒌否

⑴和“然”相对,相当于“不”、“不是的” ⑵用在假设的否定

⑶用于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 ⒍微

⑴用在主语或谓语前面,相当于“不”或者“不是” 微我无酒,以遨以游。(《诗经》)

⑵用在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相当于“如果不是”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 凝固形式:“微独”是“不但”、“非但”的意思 ㈥表敬副词

主要用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⒈表尊人 请、幸、谨、敬、惠、辱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史记》)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诗经》)

⒉表自谦 窃、忝(有愧于??忝列其中)、猥、敢(大胆发问)、伏 伏闻康叔亲属有十。(《史记》) 敢问何谓也?(《左传》) ㈦指代性副词

相:本身是副词,用法像代词

⒈表互相,表示施事受事双方,可以翻译为“互相”或者“彼此” 邻国相望,鸡犬之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四人相视而笑。(《庄子》)

⒉表递相,行为动作一个接一个实现,可以翻译为“递相” 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

⒊表共相,指动作行为由几方参与者共同发出,相当于“共同”、“一块”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庄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汉书》) ⒋表单相(偏相),即动作行为偏指受事一方 而公才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说新语》) 困于饥馑,亡以相救。(《汉书》)相指代“他”,是“救相”,就是“救他” 孤持鞍下马相迎。(《三国志》)相指代“你”,是“迎你”,就是“迎你” 第七节 代词 一、什么是代词

代词是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二、古代代词区别

㈠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除专门的复数表示法外,基本上是单复数不分,要从具体语境中加以确定。

26

㈡古汉语中有的人称代词有显明的感情色彩,如“彼”、“汝”、“尔”等通常表示轻蔑感情的,而现代汉语除“您”表示尊敬外,其余并无尊谦之分。 ㈢古汉语中有些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无定代词。

㈣现代汉语代词词性单纯,而古汉语中的许多代词常可兼类,如“之”字也可用为连词、代词。

三、常用代词 ㈠人称代词

⒈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等 在魏晋以前,“吾“很少放在动词与介词后面作宾语用,但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就又可以用“吾”字。到魏晋以后“吾”字才可以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 我胜若,若不吾胜。(《庄子》)

朕:秦以前一般人自称可以用,秦始皇后只有皇帝自称 卬、台(yi第二声)

人涉卬否,卬须(等待)我友。(《诗经》)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尚书》) ⒉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等 ⑴女(汝)、尔、若,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⑵而和乃,一般只用作定语,偶尔可以用作主语,绝对不能当宾语 夫差,尔忘越往之杀而父乎?(《左传》) ⒊第三人称代词

严格说来,先秦是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的,本来是指示代词的“其”、“之”可以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其”只用作定语,“之”只用作宾语。“他”字在上古是旁指代词,意义是“其他”、“别的”(如《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唐代开始,“他”才发展成为第三人称代词,但也只出现在接近口语的诗词或其他作品中,一般古文很少使用。

原因:现代汉语用第三人称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如: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 另一种是省略主语,如: 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论语》) ⒋人称代词的复数

⑴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分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来决定 ⑵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侪”、“辈”、“属”、“曹”等字表示不只一个人 ㈡指示代词

⒈此、是、斯、兹、彼

此、是、斯、兹是近指,彼是远指

此、是、彼可以指人,略等于说“这人”、“那人” ⒉之、其

之表示泛指,用作定语或宾语 其表示特指,“那个”或“那种”,用作定语 ⒊夫

表示远指,指示性较轻,有时放在结构比较复杂的宾语前,仍是指示代词 ⒋若、然、尔

若常用于定语,然、尔常用作谓语,“如此”、“这样”、“那样”的意思 ⒌焉

27

既是指示代词,又同时具有语气词的性质,“于是”、“于此”的意思,是兼词 “焉”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 辨别“焉”是指示代词还是语气词:

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礼记》)指示代词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语气词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语气词 ⒍诸

“之、于(乎)”的合音,是兼词,但不是兼类词,就是一个字代表两个词的结合 ⑴合音合形合义词:甭

⑵合音合义词:诸、您(你们) ⑶合义词:焉

“诸”用在句中,是“之于”的意思,用在句末,是“之乎”的意思 ⒎旁指代词

所指事物或情况既不是说话人近处的情况,也不是说话人远处的情况,而是在别的什么地方或范围,相当于“别的”、“另外的”、“其他的”,包括“他”和“它”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他邑唯命。(《左传》) 之死矢靡它。(《诗经》)到死发誓无二心 ⒏逐指代词

是逐一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每”、“各”的意思 今也每食不饱。(《诗经》)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 ㈢疑问代词

⒈指人的疑问代词 ⑴谁,古今用法一致

⑵孰,主要用于选择疑问句,不能出现于宾语位置,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用来指人的时候,也有不表示选择的,和“谁”相同

⑶孰与,凝固形式,同“何如”的意思相近,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⒉指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胡、曷、奚 ⑴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⑵胡、何、奚,一般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 奚用于宾语,表示事物或处所

胡、曷用于宾语,主要见于“胡为”、“曷为”,和“为”连起来,仍是表示“为什么” ⒊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安、恶、焉 “哪里”的意思 常用于状语,表示反问,也可用于宾语,比较少见 ㈣“或”和“莫” 无定(不定)代词 ⒈或,“有人”、“有的人”、“某人”、“有的(指物)”的意思。肯定性的无定代词 ⑴指人,只用作主语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或劳心,或劳力。(《孟子》)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 ⑵“或”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 宋人或得玉。(《左传》)

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左传》)

28

⑶“或”常常前后呼应,表示列举不同的情况,可以指人(有人),又可以指物(有的)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五倍),或相什伯,或相十万。(《孟子》) ⒉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事情)”的意思。 群臣莫对。(《战国策》)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 虎负隅,莫之敢撄。(《孟子》)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 汉以后,“莫”发展成为否定副词,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勿”、“不要”的意思 ㈤“者”和“所” 者:

⒈放在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相当于“的”

⒉放在数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 ⒊还可以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所:

⒈所食:所+动词,或者,所+动词性词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⒉所食者:“所?者”和“所?”相同,指代行为的对象 ⒊民之所食:“所”字结构前面可以用行为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一般在定语之后要用“之”。

⒋所食之粟:“所”字结构放在名词之前作定语修饰名词所代指的人或事物

“所以”是凝聚格式,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比较具体,大致和现代汉语“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等相当,说明“怎样”。第二种意义比较抽象,用来表示原因,大致和现代汉语的“导致??的原因”相当,说明“为什么”。 第八节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㈠什么是语气词,是用来表达说话时各种语气的词,在句子当中没有实在的意义,既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它们的作用只是用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语气。 ㈡分类

⒈句尾语气词 也、矣、乎、哉 ⑴也 (三种用法)

①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②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

③古代汉语表示命令或疑问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尾。 ⑵矣,与“也”的区别,“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①“矣”字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②“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做新情况告诉别人。 ③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的情况。 ⑶乎、与(欤)、邪(耶) 乎:

29

①在是非问句里,相当于“吗” ②在选择问句里,相当于“呢”

③秦汉以后,特指问句用“乎”才逐渐多起来 ⑷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 ⒉句首或句中语气词 夫、唯、其 二、词头、词尾 词头:

“有”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朝代名、国名、部落名。 “其”用作词头,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前面。 “言”、“于”、“薄”用作词头时性质相同,都只能放在动词前面。 词尾: “然”、“如”、“尔”、“若”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与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此外还有“焉”、“乎”两个字,作用同前四字相同。

翻译:

⒈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吴起为将时,能和最下层的士卒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睡觉时不铺垫软席,行军时不乘车骑马,亲自包扎携带军粮,替士卒分担劳苦。有个士卒长了脓疮,吴起为他吮吸脓汁。

⒉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译文】齐景公的时候,接连下了三天雪也不晴天。齐景公穿着狐腋之皮制成的轻暖皮衣,坐在殿堂旁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去拜见,站了一会儿,齐景公说:“奇怪呀!下了三天雪,可是天不冷。”晏子答话说:“天不冷吗?”齐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知道别人挨饿,自己暖和了却知道别人挨冻,自己安逸了却知道别人劳累;如今您却不知道啊。”齐景公说:“好,我接受你的批评。”于是下令拿出皮衣,开仓取粮,分给挨饿受冻的人。

⒊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

【译文】阳朱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漂亮,一个丑陋,可是长得丑陋的受到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阳朱问他的缘故,年轻的店主回答:“那个长得漂亮的自以为漂亮,但是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以为丑陋,但是我却不觉得她丑陋。”阳子转对弟子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良但却不自以为具有了贤良的品行,去到哪里不会受到敬重和爱戴啊!” ⒋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

30

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⒌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六十八章》 【译文】所以善于作将帅的人,不逞其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被激怒拼命;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对斗而胜;善于用人的,对别人很谦虚。这叫做与人无争的美德,这叫做能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壮大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⒍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我听说土地广大的粮食才富足,国家强大的人民才众多,武器精锐的战士才勇猛。因此,泰山不舍弃土壤,所以能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排除细流,所以能形成它的深广;君主不拒绝庶民,所以能显示他的德厚。因此,地方不分东西南北,人民不分本国别国,春夏秋冬都很美好,鬼神都来降幅,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⒎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堵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襄公十五年》

【译文】宋国有一个人得了一块玉石,将宝玉献给司城子罕,可是子罕却不肯接受,于是献玉的人就说:“我曾把这块玉石请专家鉴定过,这位专家认为这确实是一块宝玉,所以我才敢将它献给阁下。”子罕说:“我是把不贪当作宝物,而你却是把玉石当宝物,假如你把玉石送给我,那我们俩就都丧失了宝物,倒不如我们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一听这话就叩头回答说:“穷人不敢身怀玉璧来往他乡,我所以要把这块玉献给阁下,就是为了避免被人谋财害命。”子罕让献玉人住在自己的家里,然后清了一位玉匠,把这块玉雕成宝物,再把宝物卖钱交给献玉人,最后让献玉人回到他自己的家。 ⒏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韩非子·难二》 【译文】齐景公走访晏子说:“你的住宅太小,又靠近集市,请把您家搬到豫章的园地去。”晏子拜了两拜推辞说:“我家穷,靠上集市买东西吃,早晚都要赶集,不能离得远。”景公笑着说:“您家人熟悉市场行情,知道什么贵什么便宜吗?”这时景公刑罚繁多,晏子回答说:“断脚人穿的踊贵,常人穿的鞋便宜。”景公说:“什么缘故?”晏子回答:“刑罚太多。”景公惊讶得脸色大变:“我大概太残暴了吧!”于是减去五种刑罚。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