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面试说课讲义完整版 下载本文

说课讲义 招教事业部 展示和保存作品,幼儿的作品完成以后可以布置在专栏中供幼儿和家长观看,这对幼儿是一种鼓励。展示过的作品应当好好保存,可分类或分人保存,待学期末作为成果由幼儿带回家中;或选一些作为资料留存在幼儿园。

美术活动的基本环节可以设计如下: ? 1.创作感知 ? 2.激发创作欲望 ?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 4.评价和展示

? 美术活动示例——《树叶拼贴》 ? 1.创作感知

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的异同,尽量利用多种感官,可以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然后请幼儿来说说他们手里的树叶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 2.激发创作欲望

启发幼儿思考每种树叶与什么东西相像,如:白果树叶像扇子,又像小人的裙子,枫叶像金鱼的尾巴,柳叶像一叶小舟,等等。也可以由质地进行联想,有的树叶光滑细腻,有的黯淡粗糙,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做成不同的东西。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 3.引导创作

让幼儿摆弄、感受各种树叶,在摆弄的过程中发现、思考与确定个人的主题,进而拼摆在纸上。

接着将拼摆好的图形粘贴好,再适当添加细节,使形象更生动逼真。如:画出蝴蝶的触须,小鸟的爪子等。还可以添画出周围的景物,如:画出水波、云朵。 ? 4.评价和展示

请几个创造有新意的幼儿展示作品并讲讲自己的想法,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教案:

想一想,拼得好(树叶拼贴画) [活动目的]

1、比较各种树叶的细微不同,提高视知觉的分辨力; 2、启发幼儿的绘画想象力,学习独立的构思;

3、打破幼儿对事物的习惯认识,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一起预先收集各种树叶。 2、糨糊、剪刀、笔、纸。

29

乘华图翅膀 圆教师梦想 说课讲义 招教事业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的异同,尽量利用多种感官。

2、启发幼儿思考每种树叶与什么东西相像,如:白果树叶像扇子,又像小人的裙子,枫叶像金鱼的尾巴,柳叶像一叶小舟,等等。也可以由质地进行联想,有的树叶光滑细腻,有的黯淡粗糙,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做成不同的东西。讨论要充分,使幼儿产生想法。

3、让幼儿摆弄、感受各种树叶,在摆弄的过程中发现、思考与确定个人的主题,进而拼摆在纸上。

4、将拼摆好的图形粘贴好,再适当添加细节,使形象更生动逼真。如:画出蝴蝶的触须,小鸟的爪子等。还可以添画出周围的景物,如:画出水波、云朵。

5、结束时,请几个创造有新意的幼儿展示作品并讲讲自己的想法,其他幼儿评价。 【音乐】

一、层层深入的程序模式

这种模式的设计考虑的是:一开始就完整地欣赏作品,但不要求幼儿能够听出音乐中较细致的情趣,而是随着欣赏次数的不断增加及参与方法的不断改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深入地体验音乐中更细致的内容。如:大班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便可以通过看图欣赏、随乐动作、音乐游戏、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达到不断深入欣赏的目的。

第一次欣赏:感知、理解音乐的情绪和ABA曲式结构。 1、教师讲述小鸭子和鸭妈妈赶路和看花的故事。

教师用故事引导幼儿初步听出音乐共有三段。第一、三段相同,情绪轻松、活泼,表示小鸭子跟随妈妈快快赶路的情景;第二段与第一、三段不同,比较舒展、优美,表示小鸭子看到许多美丽的花的情景。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来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绪性质和曲式结构。

A段:小鸭子跟着妈妈出去玩――随A段音乐做鸭子走路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快快赶路,要跟着音乐的速度走。

B段:鸭妈妈带小鸭子看花。教师引导幼儿每一句做一次开花的动作,并能在每个乐句结束前将动作停止在一个自由的表现“花”的造型上。

再现A段:小鸭子看完花,和妈妈一起赶回家休息啦! 第二次欣赏:进一步感知音乐中较细致的部分。

(1)教师用增加故事细节的方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音乐中比较细致的部分。 A段:能听出A段音乐有三个乐句,第一、二句,小鸭子走路;第三句,小鸭子游泳过河。

教师指示语:“小鸭子和妈妈要去很远的地方看花,他们先走路,后来又游泳过河,听听音乐的什么地方是小鸭子走路?什么地方是小鸭子游泳?边听边用动作来告诉大家。”

B段:通过玩“给花儿照相”的游戏,感受B段乐句的起、至及过程。

30

乘华图翅膀 圆教师梦想 说课讲义 招教事业部

B段音乐共四个乐句。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用手指在空中划一个大圆,表示看到一朵大花,教师指示

× ×│×-│ × ×│

语:“开 花 啦!”后两小节,摆出一种“花”的造型,教师指示语:“喀嚓!”(表示给美丽的“花”照相)。注意:幼儿在“喀嚓”处就要摆出“花”的造型,随后定格两小节共四拍。

再现A段:同A段。

第三次欣赏:合作性韵律活动。

引子:能跟着老师在音乐的引子处做出鸭子睡觉、起床、伸伸懒腰、整理羽毛等动作。 A段:在第一、二乐句的前半部分合拍地做鸭走路的动作,并在每一乐句的最后三拍做三次和朋友打招呼的动作,在第三乐句做鸭子游水过河的动作。

B段:在每个单数乐句的前两小节做“开花”的动作,后两小节与朋友合作地表现“花”的造型动作,而在双数乐句做“花”在风中摇摆的样子。

再现A段:同A段。在乐曲的尾音处,轻轻坐下,同时做出睡觉的样子。 唱歌课导入方法

学前儿童歌唱活动的导入程序,实际上是指在集体音乐教育情境中使儿童第一次接触一首新歌曲的活动环节,也可以说是歌唱教学系列活动中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歌唱活动的导入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灵活运用、精心设计。以下介绍的新歌导入模式如果应用得合理,就不但能够减轻教师教授与儿童学习的负担,提高有限教学时间段内的教学效益,而且还能够使平淡枯燥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一)动作导入的模式

该模式的适应范围主要是这样一类的歌曲: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比较富于动作性或较易用动作来理解的歌曲。

用动作表达音乐是小年龄孩子最舒适的学习手段。歌唱活动中,动作导入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情趣;突出词义;突出结构。

1、突出情趣的动作导入模式

具体做法是:教师创设一种有趣并富有假想的情景,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同时用充满愉快情绪的声音演唱或播放新歌,待儿童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自然地邀请儿童参与到歌唱的活动之中。如:

《青蛙跳》

(1)教师请儿童假想面前有一块草地,草地上有许多青蛙在跳。教师说:“我要用一根小树枝在草地上划个圈,让小青蛙到圈里来跳。”教师伸出一个手指边唱歌边划圈。一遍结束后,教师说:“我没有看到青蛙来跳。”

31

乘华图翅膀 圆教师梦想 说课讲义 招教事业部 (2)教师说:“那就用两根小树枝来划圈吧。”教师伸出两个手指边唱歌边划圈。一遍结束后,教师说:“青蛙还是没有来跳。”

(3)教师说:“再加一根树枝吧,青蛙可能会到圈里来。”教师边唱歌边用两根手指和一条腿划圈。一遍结束后,教师说:“青蛙还是没有来。”

(4)教师说:“看来还要加一根树枝。”教师边唱歌边用手、腿及头一起划圈。一遍结束后,教师说:“这下青蛙跳到圈里来了。”

儿童在以上环节中既观看了教师游戏,同时也聆听了歌曲,积累了体验。教师虽然没有说:“跟我学,跟我唱”之类的话,但儿童与教师之间已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了默契交流。

(5)在儿童反复倾听歌曲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儿童参与演唱的要求:“青蛙在圈里怎么不跳啊?可能你们唱的时候,它就会跳了。”

至此,儿童进入了学唱歌曲的环节,而这一切是显得那样自然。实际上,儿童在经历了上述反复倾听的过程后,对歌曲已能大差不离地演唱了。

2、突出词义的动作导入模式

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进行模仿或游戏的时候,教师同时开始演唱或者播放新歌为儿童的活动伴唱。如:

《摸摸耳朵》

(1)教师提问:老师今天的耳朵带来了吗?谁愿意上来摸一摸老师的耳朵? (2)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的耳朵带来了吗?摸一摸你们的耳朵。 (可以想像,此时儿童一定会觉得十分有趣而开心地笑。)

(3)教师:你们这么开心啊,开心那就拍拍手吧。随后教师便示范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4)儿童跟随教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5)教师带领儿童进入部分创造的环节。启发儿童摸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改变接触身体部位的方式,如敲身体的某个部位,弹身体的某个部位等。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歌曲。

附歌曲:

3、突出结构的动作导入模式

具体做法是:教师依据歌曲的结构提出几种形象,邀请儿童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或体态表现这几种形象,并组织儿童讨论,为每一形象选择一种合适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随后教师演唱或播放新歌,请儿童边倾听边依据音乐的性质将这几种动作与歌声一一匹配。

突出结构的动作导入的重点是用动作和体态感受歌曲的结构,如段落、句子歌词内容的重复变化、前奏、尾奏与间奏等。如:

《郊游》

32

乘华图翅膀 圆教师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