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下载本文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1. 科学研究的步骤:选题——查阅文献,了解情况——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实施研究

过程——整理总结 2.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

究的伦理性。 3. 教育科学研究的五个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评价研究,行动研究。 4. 行动研究的特点体现:(1)研究主题为教师或其他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方式适合其工

作实际;(2)研究的问题具有直接针对性,而且可以即时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改进;(3)通过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 5. 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历史法或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当前研究动向

1. 幼儿教育实验的开端:(1)以冯特创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2)拉伊和梅伊曼创立了

实验教育学;(3)蒙台梭利是开创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先驱(创办了“幼儿之家”,出版了经典著作《蒙台梭利法》)。

2. 中国幼教实验的开创者是陈鹤琴,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创办了南京鼓楼幼

儿园。 3. 我国幼教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学前教育科研迫

切需要改进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更需注重科学态度的端正和学风的改进;结合国情探讨

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

历史法与文献资料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其步骤:资料检索(图书、期刊杂志、学术会议资料、文件、档案)——资料收集(确定查找范围,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查找办法)——资料研究与运用。

观察法

1. 观察法是幼教科研的最基本方法。

2. 观察法的特征: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研究方向;预先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和较系统的观察

计划;有较系统的观察或测量记录;观测结果可以被重复验证;观察者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3. 观察法应遵循的原则:观察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观察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观察要消除干扰;观察记录力求系统、准确;预备性观察和观察信度检验。

4. 观察的类型: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现场参与性观察与客观观察;系统观察与局部的

个别观察;封闭式观察与开放式观察;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叙述性观察、取样观察与观察评定。

5. 叙述性观察包括四种类型:日记描述方法(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是瑞士的裴斯泰洛奇,第一部婴儿日记《一个父亲的日记》)、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实例描述法。 6. 观察评定法包括两种类型:核对表法与等级评定量法。

调查法

1.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育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实际情

况,通过调查了解取得的成绩、经验与教训,弄清存在的问题。

2. 调查法的几种主要手段:问卷、访问、谈话、测查、评价及书面材料分析。 3. 调查法的组织类型:现状研究、区别研究、发展研究。

4. 调查研究的步骤:确定调查范围和选择调查对象——制定调查计划

教育实验法

1. 教育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变化条件,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 实验的程序:问题的提出和假设的确立;实验设计;实施计划;总结整理。

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法

1. 个案法的分类:诊断性个案研究;指导性个案研究;探索性个案研究。

2. 个案研究的程序:制定个案研究计划;考察现状;了解发展史;追踪观察;整理材料,

作出推论。 3. 行动研究法的步骤:计划——实施——评价。

4. 行动研究法符合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是在改进教育实践的动态中研究,体现了: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研究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将对未知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并且不断改进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科研的步骤

学前教育科研包括几个基本环节: (1)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2)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

(3) 确定收集和分析资料所采用的方法; (4) 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

(5) 实施研究过程、收集事实材料;

(6) 整理加工资料、总结研究过程和撰写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