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标准实施评估-中期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图2-11 总磷达标率分析

2.3.3 苯胺类执行情况

调查纺织染整企业728家;其中,直接排放136家,间接排放592家。苯胺类监测企业551家,监测率75.69%。苯胺类排放浓度大于5mg/L6家,占1.09%;苯胺类排放浓度3-5mg/L6家,占1.09%;苯胺类排放浓度1-3mg/L96家,占17.42%;苯胺类排放浓度0.5-1mg/L100家,占18.15%;苯胺类排放浓度小于0.5mg/L137家,占24.86%;苯胺类未检出206家,占37.39%。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企业执行表2排放标准,苯胺类不得检出。因此,551家企业中,苯胺类超标企业345家,超标率62.61%,达标率37.39%。

图2-12 苯胺类达标率分析

2.3.4 六价铬执行情况

调查纺织染整企业728家;其中,直接排放136家,间接排放592家。六价铬监测企业616家,监测率84.62%。仅8家企业在车间排放口进行监测,其余均在企业排放口监测。616家企业六价铬排放浓度均小于0.5mg/L;六价铬排放浓度大于0.1mg/L1家,占0.16%;六价铬排放浓度小于0.1mg/L57家,占9.25%;六价铬未检出558家,占90.58%。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企业执行表2排放标准,六价铬不得检出。因此,616家企业中,六价铬超标企业58家,超标率9.42%,达标率90.58%。

14

图2-13 六价铬达标率分析

2.3.5 硫化物执行情况

调查纺织染整企业728家;其中,直接排放136家,间接排放592家。硫化物监测企业616家,监测率84.62%。硫化物排放浓度大于1mg/L10家,占1.62%;硫化物排放浓度0.5-1mg/L7家,占1.14%;硫化物排放浓度0.1-0.5mg/L59家,占9.58%;硫化物排放浓度小于0.1mg/L307家,占49.84%;硫化物未检出233家,占37.8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企业执行表2排放标准,硫化物排放限值为0.5mg/L。因此,611家企业中,硫化物超标企业(未考虑特别排放限值)17家,超标率2.76%,达标率97.24%。

15

图2-14 硫化物达标率分析

2.3.6 二氧化氯执行情况

调查纺织染整企业728家;其中,直接排放136家,间接排放592家。二氧化氯监测企业356家,监测率48.90%。二氧化氯排放浓度小于0.5mg/L6家,占1.69%;二氧化氯未检出350家,占98.31%。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企业执行表2排放标准,二氧化氯排放限值为0.5mg/L。因此,356家企业中,二氧化氯超标企业0家,超标率0%,达标率100%。

图2-15 二氧化氯达标率分析

2.3.7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执行情况

调查纺织染整企业728家;其中,直接排放136家,间接排放592家。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监测企业189家,监测率25.96%。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排放浓度大于1mg/L8家,占4.04%;小于1mg/L181家,占91.41%;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未检出9家,占4.55%。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全部企业执行表2排放标准,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排放限值为12mg/L。因此,189家企业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超标企业0家,超标率0%,达标率100%。

16

图2-16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达标率分析

2.3.8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对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规定如下:

表2-3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标准品)

产品类型 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 真丝绸机织物(含练白) 纱线、针织物 精梳毛织物 粗梳毛织物 现有企业 175 350 110 560 640 新建企业 140 300 85 500 575 特别排放限值 140 300 85 500 575 当产品不同时,按《印染企业综合能耗计算办法及基本定额》(FZ/T 01002-2010)进行换算。 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执行率较低。各省市国控污染源监测数据缺乏对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核算。本项目参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取水定额 第4部分:纺织染整产品》(GB/T 18916.4-2012),采用现场调研和水平衡测试的方式对部分纺织染整企业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进行了核定。目前,被调查企业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符合现有企业标准,部分企业与新建企业标准尚有差距,需进行节水改造。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