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201312 下载本文

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5.0米,并应同时满足通道两侧相应停车方式所需的通道宽度。

4.4.11 停车场(库)出入口的缘石转弯半径,供小型车通行时不应小于5.0米,供中型车通行时不应小于8.5米, 供大型车通行时不应小于10.5米。

4.4.12 停车场(库)内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及其它构筑物之间的纵横向净距不应小于表4.4.12的规定。

表4.4.12 汽车与汽车、汽车与其它物体之间的最小净距 (不含机械车位)

车辆类型 尺 寸(米) 项 目 平行式停车时车间纵向净距 背对停车时车尾间距 车间横向净距 车与柱间距 车与墙、护栏及其它构筑物之间的净距 纵 横 1.2 1.0 0.6 0.3 0.5 0.6 2.4 1.0 1.0 0.4 0.5 1.0 微型汽车和小型汽车 大、中型汽车和绞接车 4.4.13 停车场(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表4.4.13的规定。

表4.4.13 停车场(库)的净空高度

车 辆 类 型 大型、中型车 小型、微型汽车 净空高度(米) 4.2 2.2 4.4.14 停车场(库)内尽端式通道长度大于26米时,应满足回车条件;大型车库两侧或单侧停车的通道长度大于85米时,应在通道垂直方向设置联通道。

4.4.15 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应配置无障碍泊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通行方便、行走距离较短的停车泊位设置为无障碍车位;无障碍车位宜设在地面层或地下车库的人行电梯口附近,且不得设置成机械停车位。并应按《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设置相应的残疾人设施。

2 无障碍泊位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2米的通道,供乘轮椅者直接到达无障碍出入口。 3 无障碍泊位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2米的轮椅坡道,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4.4.15的规定。

表4.4.15 轮椅坡道的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

坡度 最大高度(米)

1:20 1.20 1:16 0.90 1:12 0.75 1:10 0.60 1:8 0.30 12

水平长度(米) 24.00 14.40 9.00 6.00 2.40

13

4.5 机械停车库设计

4.5.1 机械式停车库应根据基地及建筑总体功能布局的需要,结合各类机械停车设备的运行特点进行设计,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有关技术规定。当设计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应与设备供应单位协调确定。

4.5.2 具有大量人流、车流集中疏散的体育场馆和住宅小区建筑(保障房除外)不宜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其他建筑工程停车场(库)配置的机械停车泊位数不宜超过其配建停车泊位总数的60%。

4.5.3 机械停车库或含机械停车泊位的停车场(库)的全部车辆连续出库或连续进库的时间,宜控制在1.5小时之内,并不应大于2小时。

4.5.4 设置电梯升降式车库出入口时,一台电梯服务的车辆数不应大于25辆,如没有其它出入口时,电梯数量不得低于2台。

4.5.5 地面机械停车库应设有不少于该停车库总泊位数15%的车位作为停侯区。

4.5.6 坡道自走式与机械式组合停车库,机械泊位宜设置在次要联通道或尽端通道内,在车库内主通道上不宜设置机械泊位,在车库坡道端口附近不应设置机械泊位。

4.5.7 坡道自走式与机械式组合停车库,升降横移式机械停车设备应以2层为主,不宜超过3层,一组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的存容量不宜大于23辆;通道两侧连续设置机械车位的长度超过60米时,通道宽度不宜小于7.0米。

14

4.6 配置自行车停车场(库)设计

4.6.1 配建自行车停车场(库)应设在基地红线内,不得设在城市道路红线以内。

4.6.2 内部工作人员的自行车停车场地宜与外来的自行车停车场地分开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地宜设在主体建筑人流出入口附近;不设围墙的公共建筑,不得占用城市人行道设置自行车泊位,可在其用地红线范围内沿城市道路人行道外停放,其停车场地标高宜与人行道一致。

4.6.3 当配建自行车停车场(库)车位数不大于300辆时,可设置一个出入口;当车位数为301~1200辆时,出入口不应少于二个;当车位数大于1200辆时,出入口不宜少于三个。

4.6.4 自行车停车场(库)出入口净宽不应小于2.5米。多层停车库或地下停车库应单独设置出入口,不得与机动车共用出入口。自行车库出入口坡道应设置人行台阶,并应设置供自行车推行的斜坡,坡度宜小于20%,斜坡宽度不应小于30厘米。

4.6.5 每辆自行车停车面积:露天自行车停车场每辆为1.5~1.8平方米,室内自行车停车库每辆为1.8~2.0平方米,路边自行车停车位每辆为1.2~1.5平方米。每辆电动车停车面积可按1.2的换算系数换算。

4.6.6 自行车停车场(库)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0米。

4.6.7 自行车停车库不宜设置在地下二层或以下,住宅类建筑自行车停车位宜与单体建筑配建需求对应设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