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 下载本文

以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的有翅力大昆虫和无翅昆虫的形成为例,说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1)各种可遗传变异——进化的前提条件(不定向); (2)大风大浪的作用——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定向); (3)有利变异逐渐积累——进化的结果。

考点二 种群基因频率与物种形成

1.(2018·浙江11月选考)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 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 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 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

解析 基因库是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C和c基因不是全部的等位基因,A错误;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选择的结果,B错误;基因重组需要涉及多对等位基因,而题干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粉红花的产生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错误;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D正确。 答案 D

2.(2017·浙江4月选考)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5

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解析 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自然选择才产生的,而是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说自然选择导致变异,A错误;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D错误;自然选择可导致有利变异的积累,C正确。 答案 C

本题组对应必修二教材P99,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并且能够从

基因频率角度对生物进化做出合理解释。 1.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1)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叫基因库。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

(2)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①成立前提

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 ②计算公式

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p+q)=p+2pq+q=1。

③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应保持不变。 (3)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能够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2.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

(1)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有助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自然选择导致适应。

(2)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

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2

2

2

2

2

6

标志 变化后与原 物种形成 生殖隔离出现 生物进化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 生物的关系 属于不同的物种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两者联系 种的形成; ②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

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 项目 概念 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 特点 自然条件下不进行基因交流 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 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 地理隔离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不同的生殖隔离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2)一般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联系 离,如多倍体的产生;(3)只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4)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3.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 (1)异地的物种形成

环境自然生殖

一个种群――→两个种群――→遗传组成出现差异――→形成新物种

隔离因素选择隔离(2)同地的物种形成: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完成。

减数分两个二倍体二倍体植物――→二倍体配子――→四倍体新物种

裂失败配子融合

角度1 结合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7

1.(2018·绿色评价联盟10月适应)已知人眼的褐色基因(A)对蓝色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某人群中,蓝眼3 000人,褐眼7 000人且其中纯合子有2 000人。则该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0.7和0.3 C.0.45和0.55

B.0.50和0.50 D.0.55和0.45

解析 由题意知,该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人数是3 000,基因型为AA的人数是2 000,基因型为Aa的人数为7 000-2 000=5 000,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2×2 000+5 000)÷(3 000+7 000)×2=0.45,则a=1-0.45=0.55。 答案 C

2.(2018·浙江省十二校联考)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白花植株rr占20%,红花植株RR和Rr各占40%,各植株都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则子一代中白花植株占( ) A.4%

B.16%

C.24%

D.36%

解析 根据种群中白花植株rr占20%,红花植株RR和Rr各占40%,则R的基因频率为40%1

+40%×=60%,r的基因频率为1-60%=40%。由于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

2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且各植株都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则子一代中白花植株占40%×40%=16%。 答案 B

3.(2018·温州适应)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个1 000人组成的人群里(男∶女=1∶1,女性患者4人,携带者32人,男性患者58人,则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 A.5%

B.6.2%

C.6.5%

D.9.8%

解析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根据题意可知,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每个女性个体中含有2个相关基因,每个男性个体中含有1个相关基因,所以该人群中1 000个个体共有1 000×1/2+1 000×1/2×2=1 500个基因。其中色盲基因的数量是4×2+32+58=98个,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98÷1 500×100%≈6.5%。 答案 C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