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下载本文

谷氨酸、谷氨酰胺、乙酰谷酰胺铝主要通过保护消化道或促进黏膜增生,而达到防治综合性胃溃疡病、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作用。

甘氨酸及其铝盐、谷氨酸盐酸盐主要是通过调节胃液酸碱度实现治疗作用。 常见药品 甘氨酸碳酸钙胶囊 成份:本品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每粒含甘氨酸60mg,碳酸钙140mg。 功能主治:本品为抗酸药。用于治疗胃酸、胃痛、胃胀、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注意事项:1.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2.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可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3.长期大量用药定期测血钙浓度。 药理毒理:甘氨酸在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机能,即是抗酸剂又是胃粘膜保护剂,作为抗酸剂,甘氨酸的氨基可中和胃酸过多的盐酸而起到快速中和作用;甘氨酸可以在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碳酸钙可中和或缓冲胃酸,作用缓和而持久,但对胃酸分泌无抑制作用,并可提高胃酸pH而消除胃酸对壁细胞分泌的反馈性抑制;碳酸钙与胃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与氯化钙,前者可引起嗳气,后者在碱性液中再形成碳酸钙、磷酸钙而引起便秘。对肾功能不全继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病患者的高磷血症,碳酸钙可结合食物中磷酸盐以减轻机体磷酸盐负荷,作磷酸盐结合剂,可防止并发高钙血症。甘氨酸与碳酸钙合用能发挥甘氨酸快速缓冲作用和碳酸钙的持久中和作用显示良好的效果。 3.用于脑病的氨基酸

谷氨酸可被脑组织氧化,能作为脑组织的“能源”,是脑组织代谢作用较活跃的成分,故用来作为神经衰弱患者的中枢神经及大脑皮质的补剂,有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γ-氨基丁酸(γ-氨酪酸)是中枢神经突触的抑制性递质,能激活脑内葡萄糖代谢,促进乙酰胆碱合成。恢复脑细胞功能并有中枢性降血压作用,用于治疗记忆障碍、语言障碍、脑外伤后遗症等。

左旋多巴(3-羟基-L-酪氨酸),临床用于震颤性麻痹,亦用于一氧化碳中毒、锰中毒、常见药品 缺多巴胺的神经传导系统失常症。另外,由于抑制垂体促乳腺分泌,亦用于晚期乳腺癌。复方氨基丁酸维E胶囊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主要组份为γ-氨基丁酸、氯化胆碱、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烟酸、三七粉、丹参浸膏、刺五加浸膏、何首乌浸膏、石菖蒲浸膏 适应症:用于脑动脉硬化症、脑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及脑功能衰退等。 毒理研究:一次性给予小鼠相当于成人口服剂量1250倍的本品,未见异常反应。家兔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按2.2G/KG剂量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本品对实验动物的血常规无改变,脑、心、肝、肺、肾、胃、十二指肠等重要脏器未见病理性变化。

4.用于心血管病的氨基酸

5

天冬氨酸又称门冬氨酸,分子中含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属酸性氨基酸,广泛存在于所有蛋白质中。天冬氨酸是草酰乙酸前体,在三羧酸循环、鸟氨酸循环及核苷酸合成中都起重要作用。它对细胞亲和力很强,可作为载体使钾离子、镁离于易于进入胞浆和线粒体内,以维持神经组织、心肌、平滑肌等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和内环境的稳定。向心肌输送电解质,促进肌细胞去极化,维持心肌收缩能力,同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在冠状动脉循环障碍引起缺氧时,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天冬氨酸参与鸟氨酸循环,促进尿素生成,降低血液中氨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强肝脏功能。

5.用于呼吸系统的氨基酸

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可作为粘液溶解性祛痰剂。常见药品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成份:本品每包含乙酰半胱氨酸0.1克。 适应症: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有粘痰而不易咳出的患者。 不良反应:1.对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故有时引起呛咳或支气管痉挛。2.水溶液中有硫化氢的臭味,部分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流涕、胃炎等。3.偶可引起咯血。 禁忌:哮喘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2.消化道溃疡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能增加金制剂的排泄。2.应避免本品与抗生素在同一个溶液内混合服用。3.本品不得与糜蛋白酶配伍用药。4.本品不可与酸性药物同用,否则可降低本品作用。5.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作用:由于其化学结构中的巯基可使粘蛋白的双硫键断裂,降低痰粘度,使痰容易咳出。

6.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

氨基酸衍生物已广泛用作抗肿瘤药物,其应用形式有:

(1)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如苯丙氨酸芥子气,L-缬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与苯二胺氮芥共结合物。

(2)作为肿瘤细胞所需氨基酸的结构类似物抑制细胞增殖,如S-氨甲酰-L-半胱氨酸。 (3)作为酶抑制剂中断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如N-磷酸乙酰-L-天门冬氨酸是一个天门冬氨酸转氨甲酚基酶的过渡状况抑制剂,利用这个抑制剂可中断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达到抗肿瘤目的。

(4)作为使癌细胞逆转的氨基酸衍生物,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等。现已发现偶氮丝氨酸、E-羟基甘氨酸、N-甲基酪氨酸、N-氮乙基胺基-L-苯丙氨酸等抗肿瘤活性大于自力霉素。

(二)复方氨基酸制剂

6

成人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约为蛋白质需求量的20%~37%。中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指南建议健康成人氨基酸基本需要量是一日0.8~1.0g/kg,在严重分解代谢、明显的蛋白质丢失或重度营养不良时需要适当加一些补充量。如无特殊代谢情况的限制,可选用所含氨基酸种类完整的平衡型氨基酸溶液。对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推荐在肠外营养配方中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目前作为药用的氨基酸有100多种,其中包括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20种和构成非蛋白质的氨基酸100多种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配成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可用于维持营养需求和疾病的治疗。

1.平衡型氨基酸制剂(包括成人型和小儿型)

平衡型氨基酸制剂在能量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进入组织细胞,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常见药品 获得正氮平衡,并生成酶类、激素、抗体、结构蛋白,促进组织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临床用于改善外科手术前后病人的营养状态,可行周围静脉输注或经中心静脉输注。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18AA-I、18AA-II、18AA-III、18AA-IV、18AA—V)、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18AA-II)等,含有人体所需的大多数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生物利用度高,适用于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小儿用氨基酸输液为静脉用完全胃肠外营养输液,能提供足量的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同时富含婴幼儿体内不能合成的酪氨酸、胱氨酸(或半胱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可为机体提供充足的合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临床使用能有效地促使小儿血浆氨基酸组成达到健康生长小儿食乳后的水平,纠正由创伤、手术或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增加体重等。可少的物质,且大部分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 酸共有8种,即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必需氨基酸缺乏将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障碍。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体外提供的氨基酸。必需氨基药理作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必需氨不足。 的低蛋白血症;外科术后或恶性肿瘤所致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补充膳食中的维生素摄入的适应症: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的辅助治疗,如: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肾病所致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11种维生素 复方氨基酸胶囊(8-11)

2.治疗型氨基酸制剂

肝病适用型氨基酸制剂,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6AA、20AA)等。肝病氨基酸输液中富含支链氨基酸,能调节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肝脏是机体分解、转化各种氨基酸最重要器官,除支链氨基酸外,几乎所有其他氨基酸均主要在肝内进行氧化分解,因此对肝功能不良病人的营养支持方面,氨基酸制剂若选择不当,可导致肝昏迷。目前应用的一些肝病适用型氨基酸制剂,主要用于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肝昏迷的治疗,但用量偏大时仍能加重肝昏迷。

肾病适用型氨基酸制剂,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等。肾病氨基酸输液系由8种必需

7

氨基酸和组氨酸构成。在慢性肾衰时,体内大多数必需氨基酸血浆浓度下降,而大多数非必需氨基酸的血浆浓度正常或升高,因此给予必需氨基酸可使下降的必需氨基酸的血浆浓度恢复。如同时供给足够能量,可使同化作用加强,蛋白质不被作为能源分解利用,不会产生或极少产生氮的终末代谢产物,对减轻尿毒症十分有利。临床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道外支持治疗;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纠正因肾病引起的必需氨基酸不足。应用此类氨基酸输液的病人应给予低蛋白、高热量饮食。 创伤(应激)适用型氨基酸制剂,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AA),富含支链氨基酸,适常见药品 用于手术前后、严重创伤、烧伤和骨折等。复方氨基酸口服溶液(14AA)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瓶含亮氨酸0.688g,异亮氨酸0.563g,缬氨酸0.525g,甘氨酸0.563g,脯氨酸0.500g,丙氨酸0.481g,赖氨酸(HCl)0.476g,精氨酸(碱) 0.375g,丝氨酸0.313g,苏氨酸0.281g,组氨酸(碱) 0.150g,蛋氨酸0.063g,苯丙氨酸0.063g,色氨酸0.041g。 适应症:本品为氨基酸类药,可改善各种肝病引起的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常,促进血浆中白蛋白的合成,用于病毒性肝炎及其他病因所致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药理毒理:本品含支链氨基酸比例高(占36%),含芳香族氨基酸比例低(约占0.02%),可以调整肝衰竭病人血浆中氨基酸代谢异常,提高支链氨基酸/芳氨基酸比值。

第三部分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一、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特点和分类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主要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的生物药物。多肽作为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多条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结合就构成了蛋白质,而大分子蛋白质也可水解生成多肽。

(一)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 1.基本原料简单易得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广泛存在于生命体中。

2.药效高,副作用低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本身是人体内源性物质或针对生物体内调控因子研发而得,通过参与、介入、促进或抑制人体内或细菌病毒中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作用,具有副作用低、药效高、针对性强等优点,且不会蓄积于体内而引起中毒。

3.用途广泛,品种繁多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部分,将20种基本氨基酸按不同序列相互连接,可得到品种繁多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众多新型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在治疗艾滋病、癌症、肝炎、糖尿病、慢性疼痛中效果显著。

4.研发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