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源市东源县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6÷3)(a6÷a3) =2a3.

故答案为:2a3.

13.如图,∠1=118°,∠2=62°,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b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先根据邻补角得出∠3=118°,再根据∠1=118°,得出∠1=∠3,进而得到a∥b.

【解答】解:如图,∵∠2=62°, ∴∠3=118°, 又∵∠1=118°, ∴∠1=∠3, ∴a∥b,

故答案为:a∥b.

14.如图,AB⊥l1,AC⊥l2,垂足分别为B,A,则A点到直线l1的距离是线段 AB 的长度.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可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度. 【解答】解:∵AB⊥l1,

∴则A点到直线l1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度, 故答案为:AB.

15.如上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若∠1=36°,则∠AEF等于 108°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BFH,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FE=∠HF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即可.

9

【解答】解:∵∠1=36°, ∴∠BFH=180°﹣∠1=144°,

由翻转变换的性质可知,∠BFE=∠HFE=∠BFH=7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EF=180°﹣∠BFE=108°, 故答案为:108°.

16.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b2+1.例如,7※4=42+1=17,那么5※3= 10 . 【考点】代数式求值.

【分析】熟悉新运算的计算规则,运用新规则计算. 【解答】解:依规则可知:5※3=32+1=10; 故答案为:10.

17.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的值为2时,输出的数值是 0 .

【考点】代数式求值.

【分析】根据运算程序可得,若输入的是x,则输出的是﹣2x+4,把x的值代入可求输出数的值.

【解答】解:根据运算程序可知,若输入的是x,则输出的是﹣2x+4,∴当x=2时,输出的数值是﹣2×2+4=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8.5x(2x2﹣3x+4) 【考点】单项式乘多项式.

【分析】原式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10x3﹣15x2+20x.

19.计算:(﹣1)2+|﹣4|+(3.14﹣π)0﹣()﹣2.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10

【分析】本题涉及正整数指数、零指数幂、负指数幂、绝对值化简4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解答】解:原式=1+4+1﹣4 =2.

20.已知:∠α,∠β.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BAC,使∠BAC=∠α+∠β.(要求:要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先作一个角等于∠1=∠α,再在∠1的一边作∠2=∠β,则∠1+∠2=∠BAC. 【解答】解:(1)作射线AC,

(2)以O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交OM于M、交ON于N; (3)以A点为圆心,以ON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C; (4)以C为圆心,以MN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E'; 即∠EAC=∠1=∠α,同理在∠1的同侧作∠2=∠β; 即∠1+∠2=∠BAC.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1.先化简,再求值:(a+b)(a﹣b)+(4ab3﹣8a2b2)÷4ab,其中a=2,b=1.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

【分析】先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多项式除单项式的法则化简,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a+b)(a﹣b)+(4ab3﹣8a2b2)÷4ab =a2﹣b2+b2﹣2ab, =a2﹣2ab, 当a=2,b=1时, 原式=22﹣2×2×1, =4﹣4, =0.

22.如图,∠1=30°,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求∠2、∠3的度数.

11

【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

【分析】∠1与∠3是对顶角;∠2与∠3互为余角. 【解答】解:由题意得: ∠3=∠1=30°(对顶角相等) ∵AB⊥CD(已知)

∴∠BOD=90°(垂直的定义) ∴∠3+∠2=90° 即30°+∠2=90° ∴∠2=60°

23.如图为一位旅行者在早晨8时从城市出发到郊外所走的路程S(单位:千米)与时间t(单位:时)的变量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时间 ,因变量是 路程 . (2)9时所走的路程是多少?他休息了多长时间?

(3)他从休息后直至到达目的地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函数的图象;常量与变量.

【分析】(1)根据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结合函数图象即可得出: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路程;

(2)找出当时间为9时时的路程,再找出休息的起始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3)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结论. 【解答】解:(1)∵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结合图形即可得出:自变量为时间,因变量为路程. 故答案为:时间;路程.

(2)∵当时间为9时时,路程为4千米, ∴9时所走的路程是4千米. 10.5﹣10=0.5小时=30分钟. ∴他休息了30分钟.

(3)(15﹣9)÷(12﹣10.5)=4(千米/时).

答:他从休息后直至到达目的地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4千米/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