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基本知识 - 图文 下载本文

大小的力量来拉弯它,A竿只有尖端那一节弯成一个半圆弧,其它几节一直到手柄都没什么弯到,那么它就是相当「先调子」的「二-八调」甚或「一-九调」竿了,英文叫做「Fast Action」;而B竿若是弯在大约竿身中段的地方,则它是偏「胴调子」的「四-六调」甚至「五-五调」竿,英文叫做「Through Action」。

这种调性的差异,其意义在于:越是趋向先调子者,鱼讯和操竿动作的传导越直接、明确,但竿身的缓冲能力越差、越容易断线或脱钩;反之,越是趋向胴调子者,它的缓冲能力越好,但传达受力状况和控线动态的能力越差。

另外调性也会影响钓组的抛送,一般而言,越是先调子者越适合抛轻的钓组,而越重的就需要越偏向胴调子的钓竿。

需注意者,上述内容都是相对的、比较性的说法,而非绝对的标准,也就是说,「调性」这个称谓也是缺乏客观数据的,每一家产品都各自有其划分标准,同时它还会跟硬度、长度交互影响,使得每一款竿子都有它自己的「个性」,所以消费者还是必须多比较、多抽出来舞弄舞弄,甚至多多累积使用经验,才容易找到中意的东西。

再来谈到自重问题,这一点关系到使用者拿起来累不累、能否长时间持用;以溪哥竿而言,十五尺长者重量仅四十公克上下,是目前高级竞技竿相当普遍的标准,因为钓者需要一直使用腕力反复挥舞钓竿,频率几乎是不到十秒钟就挥一次(钓鱼人杂志社王社长曾经有平均四秒钟拉一条鱼的纪录),一小时下来手臂的负荷不可谓不重。

那么是不是重量越轻越好呢?不见得!为了达到轻量化目的,制造商必须在材料上动脑筋,并尽量压缩竿壁的厚度,所以当使用同样材质时,越轻的竿子其耐冲击性必然越差,硬度、调性也都会降低,因此一味追求重量轻的竿子并不见得聪明。

谈过了长度、硬度、调性之后,还有「拿起来顺不顺手」这个更抽象的感觉,也常令钓友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期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GAMAKATSU 公司出品的竿子,规格表中常有一项标示叫做「Moment」,是别家厂商所没有的,这东西其实就是物理学中「力矩」观念的运用,它的定义是「钓竿重量(kg)×重心到竿尾的距离(cm)」;当这个乘积越小的时候,就表示竿子越轻或重心距离竿尾越近,拿起来也就越顺手、不容易累。

因为这是一项有数字依据的规格,所以比起调性、硬度等抽象概念都要实际得多,且甚具参考价值。通常「Moment」数值在三十以内者,使用上都算蛮轻巧、称手的,数值越大则越容易让人觉得重、前端有「垂垂」的倾向。

至于没有这项标示的厂牌,他们的竿子该怎么选购?那当然就只好拿起来掂掂看啰,一般说来,越是需要长时间拿在手上操作者--如矶钓竿、溪钓竿之类,它的重心要越接近握把、重量要越轻,而那些抛投出去之后就可以置竿等待的--像沙滩和防波堤打远投等类,则不太需要考虑那么多,反而稍重一点、重心往前一点更有利抛投。

再来讲一下「先径」和「元径」的问题。所谓先径就是指竿尖的外直径,而元径则是握把处的外直径;其中后者问题较小,反正各种成品都会设计成适合手握的粗细,但前者麻烦就大了,它的粗细会直接影响到钓法与操竿便利性。

有些厂牌如 DAIWA 者,会把同系列的竿子分出「T Type」、「F Type」两类,T Type 的竿尖较粗、为空心构造者;F Type 的较细(指同样号数而言),属实心竿尾。为什么有这些分别?那个 T 和 F 又是什么意义?原来空心尾的直径较粗(以矶钓竿而言一般都在 2.0mm 以上)、性质较硬,能耐受较激烈的操作,所以被称为「Tournament」(竞技)级的竿子,而实心竿尾直径较细(2.0mm 以下)、质地柔软,能够妥善操控轻巧的钓组,因此特别适合「Fukase」钓法发挥,是故有 T 和 F 的分别。

当然有些厂商是不来这套的,他们喜欢生产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类型,像 SHIMANO(岛野)就多为空心、硬挺的竿尾,GAMAKATSU(浦克)则多为实心、软调细竿尾。

其它如材质、仕舞寸法(收纳后的长度)、继数(竿身分几节)等等,在钓竿包装盒上都有标示,问题比较小,我们就略过不谈了。下一期将进入实地挑选钓竿的技巧问题,敬请期待。(假如阁下是钓具业者,别骂我......)(To be continued) 前几期已说明过许多钓竿设计方面、规格上的问题,但施工良窳、品质好坏如何鉴定却还没谈到,因此本期就来教你怎么挑三捡四,以免买到令自己抓狂的东西。

说起此项技巧,一言以蔽之,重点就是:必须找好东西!但这「好」字可不是名贵或昂贵之意,而是一堆同级品之中最好的一支。

假设你已确定想买什么长度、号数、重量等等规格的钓竿,此时最好把货架上符合所需的产品都分别拿下来比较看看;比较什么呢?首先,若是振出竿(天线式)请抽出全部竿节,并继竿(插节式)则全部接合好,然后握住竿柄上下摇一摇(当然要先找个空间够大的地方,并小心不要让竿子碰到任何东西。)看它的「振动型态」如何。

通常摇动钓竿的时候,竿身都会呈波浪状上下振动,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反曲点」,也就是竿身的这两个点几乎不会上下振动,但离此二点越远处振幅(竿身上下起伏的幅度)就越大。观察这种振动型态的用意是:第一、通常越偏向胴调子的钓竿,其反曲点越接近钓竿中段,且两者越互相靠近;第二、越偏向胴调子、越软的竿子,竿身振幅越大。(但重磅级拖钓竿、船钓竿都太过粗硬,几乎不会因摇动而产生振幅,故不适合如此检查。)

接下来听听看竿身有无异常响声;许多竿子在完全伸展状态下,一摇动就会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假如它响个两、三下就不再出现,那可能是你伸展时没确实抽紧(或插紧),尚不至于影响品质,但若老是有杂音出现,那多半就是竿节接头没处理好了,这种产品不买也罢!

了解了振幅、反曲点、杂音等的影响之后,下一步,请人帮忙捏着竿尖,你则模仿中鱼那样挺起竿身(注意绝不可挺得太用力,捏竿尖的人更不可突然松手。)看看整个竿子的弯曲弧度顺不顺,如果有某一节弯得特别厉害(通常是最细那一节),就表示「过节不好」,容易出问题。然后请再拿着竿子从手柄往竿尖瞄,并且一面瞄一面要旋转竿身,看看每一节竿身是否直挺、有没有在接头处形成歪扭的角度?不直挺者请不必考虑。

再来,一面收起竿节一面仔细观察和抚摸竿身表面,看看涂装有无气泡、沙眼、厚薄不均等瑕疵?卷线器座和丝道环(如果有的话)安装牢固与否?位置是否恰当?

收起全部竿节之后,请分别检查每一节的两端,看看管壁厚度是否整圈均匀(天线竿需旋开竿尾塞才看得到),假如厚薄不均的话将很容易折断。再看看每一节外表靠近接续处,是否有一截比较粗的部分?这是为了补强而做的措施,若有,应该就比较耐用一些。

检查过上述诸项之后,应该就已能筛选出合格产品了,此时你只剩下一个考虑因素:价钱!然则这个问题实在太敏感、太有争议,所以还是跳过吧,看倌不妨就同一产品多比较几家,看看谁出的价钱最实惠、谁的服务最贴心,这样就不会吃亏了。

鱼杆的调性:所谓竿的调性其实就是指是指钓鱼竿竿体的软硬程度。鱼竿调性本意是指碳竿本身的含碳吨位在承受整体拉力所能达到的整体弯度即为调性,也就是说相同的竿,含碳吨位不一样,就有了调性的区别。那么怎么划分调性呢?其实调性的划分在于使钓竿适应于垂钓不同鱼类、不同的钓法的需要,以及为满足钓鱼爱好者的习惯和爱好而设计制造的。对于一般的传统钓手竿,最简单的调性的区分方法是:将钓竿全长划分10等段,水平持竿,于竿体自然弯曲形成的弧度的切线点所在位置,为判定调性的依据。如弧的切点在前一段为超硬调竿,也称为1.9调性;在前二段为硬调竿,也称为2.8调性,在前三段为中调性竿,也称为3.7调性;在前四段为软调性竿,也称为4.5调性,在前五段为超软调性竿,也称为5.5调性。总的来说,软调杆起鱼的手感非常好,拉起来会比较过瘾。而硬调杆起鱼速度比较快,适合钓比较大的鱼。切实选择竿的调性,对于充分发挥钓竿的性能和适宜于垂钓有针对性的鱼类和施钓方法十分重要。不同调性的钓竿有其不同的特性和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种调性的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1.软 调

具有丰富的柔韧性;竿体较细,相对重量轻;钓到鱼后持竿手感好;特别适宜于钓小型鱼类;便于发挥钓竿的弹性张力抛投钓组。上鱼时,拉鱼入护慢。但是遇到比较大的鱼就很吃亏,特别是新手,很难控制住鱼。

2.中 调

调性适中,适于多种垂钓水域和钓法使用;鱼类吞钩饵后,前段竿体,竿尖反应灵敏;手感适中。但因为弹性较软调杆差,所以持竿投抛钓组相对较难,特别遇有风力较大时更难投抛。

3.硬 调

适用在水草、水面有杂物的水域使用,可采用长竿短线、垂线钓法;适于竞技钓;引鱼入护快;较适于钓大鱼。但是要注意的是,硬调竿竿体过硬,钓到大鱼时,抬竿要用巧力,如果抬竿过猛是很容易断竿的。

鱼竿的保养方法

在钓鱼的时候,有的钓友会出现当鱼钩挂上野草,稍稍用力揲线时(或钓到一条并不大的鱼时),鱼竿前三节中的某一节突然断裂,都认为这是鱼竿的质量有问题。其实不然,而是钓友们平时对鱼竿的保养不勤造成的。

这里,就来谈谈对钓鱼竿的保养是怎么做的:

对钓鱼竿的保养除了在平时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轻拿轻放,不随意往乱石、沙土上放外,关键是垂钓以后回家对钓鱼竿进行精心的保养。

(一)是天晴垂钓,鱼竿在太阳下暴晒了一天,竿内自然水分大量消耗,再收竿一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枯朽竿”,失去弹性,总有一天就会突然出现因弹力不支而折断。

保养的方法:垂钓以后回家,先用热湿巾(50度左右)轻轻将鱼竿通身来回抹搽,(称之为补水),待晾20分钟后,再用一块绒布抹上车蜡(没有车蜡可将蜡烛点燃滴在绒布抹上)包着鱼竿轻轻抹搽(称之为上蜡),最后将鱼竿通身晾一夜就行了;

(二)是雨天垂钓,鱼竿被雨水淋湿,虽然当日收竿时已经用布把鱼竿抹了一遍,但是湿度仍然很重,第二天撑开鱼竿会仍然感到有点湿漉漉的,久此下去,不仅鱼竿的表面光洁会剥落,而且会逐渐风化 (特别是秒竿及乃至鱼竿的前三节),遇到钩挂野草或钓到鱼的某一瞬间,就会出现断裂现象。这种情况的保养处理的方法较为简单,就是雨中垂钓以后,回家一定要把鱼竿每一节都用干布抹一遍,然后排列放在通风处晾一夜就可以了。另外,鱼竿还要定期上蜡勤保养,不仅是鱼竿在使用时好撑好收,而且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加强。 标准握竿法 轻竿:

标准握竿法是四指握住竿柄,食指伸出,按压在竿壁上,以稳定钓竿的方向。这种握法,手腕可以舒畅地自然摆动,扬竿的姿势优美,富有柔软性。在待鱼过程中,钓竿搁在竿架上,手中掌朝下微向左侧握,用手背关节运动的极限,来抑制朝上、朝后提竿劲道的角度,避免用力过猛的情况发生。钓小鲫和其它小型鱼,应用拇指、无名指、小指握住竿柄,食和中指压在竿壁上,竿柄的末端抵住手掌心。这种握法更加轻便、灵巧,适用于2-3米长的小钓竿,又可以避免扬竿过猛而弄断钓线。 重竿:

标准握竿法是虎口朝下,五指包住距竿柄末端约20厘米处握紧,竿柄的底部顶压住小臂。这种握法,可以借助小臂的力量压住竿柄,不致在提竿过程中因竿长受力重而后翘。提竿时的用力点有两种:一种是小臂力过大;另一种是手臂提竿,用全臂之力提竿,弯曲点在肩关节,提的幅度大。钓者可以按自己的臂力选择。 手竿的保养

手竿的质量有好坏之分。我就有2根好手竿,3.6米.4.5米,长节的,很轻,手感特好。这2根竿我经常使用,简直是爱不释手。可它从来就没有坏过,不卡节,不折竿。当然,这与我的小心使用和保养有关。 好竿好用,但差竿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稍微使用、保养不慎,就会卡节、折竿、漆皮起泡、脱落,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说起手竿的保养,很多钓友都会认为这非常简单、无所谓,我在此友情提示: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且顺着我的思路,把你心爱的手竿认真检查一遍吧!

1、每次使用完毕,要用干净、干燥的绵质毛巾逐节擦拭并收回。此项主要是擦拭手竿外部的水分,防止沤竿。如果竿上有泥沙等,一定要用水将其洗净在擦干,因为泥沙对竿的损坏要比水大的多。

2、将底把螺丝旋开,你会发现竟然有水流出,用毛巾将水吸干、擦拭干净后再旋上螺丝或者干脆不上螺丝直接装入竿袋,只是小心别把螺丝搞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