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竞赛题库一(综合知识) 下载本文

104、检查班组安全日工作的方法:(A)。

A. 查看、监督、提问 B. 提问、查看、汇报 C. 查看、演示、提问

105、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 A )和工作习惯,工作中违反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方法的行为。

A.不良作业传统 B.所谓工作经验 C.原有的工作模式

106、统计表明,习惯性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误操作事故的( B )原因。 A. 间接 B. 主要 C. 通常

107、为了杜绝违章行为,切实做到“反违章人人有责”,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中,每个职工都应做到: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自觉加入到反违章行列中,重新学习安全规程,( C )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A. 从正面 B. 从反面 C. 从正反两面

108、“班前检查\的内容有三项:一是检查防护用品和用具,看班组成员是否穿戴了防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携带了防护用具。如果不符合规定,应督促他们改正。二是检查作业现场,看是否存在( B ),如果存在应及时排除。三是检查机械设备,看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有故障则应及时检修。

A. 影响生产障碍 B. 不安全因素 C. 危险危害因素

109、安全检查表是事先把检查对象(A )地加以剖析,查出不安全因素的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并按系统顺序编制成的检查表。

A. 系统 B. 全面 C. 重点

110、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做到依据准确,即让检查表在内容上和实际运用中均能达到

25

科学、合理,并符合( B )要求。

A. 管理 B. 法律 C. 检查

111、检查是( C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在检查过程中或检查以后,发动群众及时整改。

A. 目的 B. 方式 C. 手段

112、自我保护能力就是职工对所在工作岗位( C )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判断及能否及时、正确处理即将出现的危害的应变能力。

A. 可能存在危险 B. 有危害存在 C. 危险程度

113、安全生产(B)是广大职工从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成果,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A. 管理制度 B. 先进经验 C. 警示语

114、安全技术知识的熟练并人性化的运用。一般情况下,都以学习掌握“操作规程\等来完成,也有的通过教育指导者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受教育者都要经过( A ),反复纠正错误动作,逐渐领会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才能不断提高安全技能。

A. 自身的实践 B. 刻苦学习 C. 总结经验

115、事故演练以模拟实体操作为主,或采用( A ),使职工能从训练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 A. 情景模拟训练 B. 实际操作训练 C. 预案文本训练 116、人在操作中的失误(或存在缺陷)是造成事故的(B)原因之一。 A. 间接 B. 直接 C. 主要

117、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尝试采取严格管理。对班组成员工作行为要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工人的每一个误操作,( B )养成遵规守纪的工作习惯。

26

A. 教育 B. 强制 C. 自觉

118、物的不安全状态经过人们的检查、发现和整改而被消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不断进行,又可能重复出现或产生新的不安全状态。因此,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理也是一件( A )性的工作。

A. 经常 B. 重要 C. 特殊

119、班组应根据生产性质、工种、作业环境等生产实际情况,按规定和需要配备足够的、( A )的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不合格的要及时报修或更换。

A. 合格 B. 精致 C. 适合

120、安全动机,是履行安全行为的主观愿望。它是个体发生和维持其安全行为的一种( C )。 A. 观点 B. 态度 C. 心理状态

121、安全心理分析包括:(1)心理定势。(2)( C )。(3)社会心理因素。(4)情景气氛因素等。 A. 空间与心理因素 B.情景与心理因素 C.环境与心理因素

122、人一边思考其他问题一边做工作的动作称为“边缘动作”,此时,本人往往并未意识到,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如梦方醒。边缘动作常使人发生误看和误操作,常与( B )联系在一起,成为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A. 不安全隐患 B. 不安全行为 C. 不安全状态

123、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可也认定为(A)。 A.视同工伤 B.工伤 C.因公伤害

124、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由于长时间重复不问断的、无变化的操作动作,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容易产生( C )和厌倦感而导致违章。

27

A. 精神紧张 B. 精神放松 C. 心理疲劳

125、违章现象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是无组织无纪律,其思想根源是( A )。 A.主观和客观相脱离 B.麻痹和大意思想 C.逞能和好强心理

126、当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即告终止。在呼吸循环停止后4~6分钟,脑组织即可发生不易逆转的损伤;心跳停止( C )后,脑细胞基本死亡。

A. 2分钟 B. 5分钟 C. 10分钟

127、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另一种是( C )。 A.口对口吹气法 B.口对鼻呼吸气法 C.口对鼻吹气法

128、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时,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大频率,达到每分钟( B )左右。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除非断定伤员已复苏,否则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A. 50次 B. 100次 C. 200次

129、人体在突发事故中引起的创伤若出血量超过( B ),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A. 500m1 B. 1000ml C. 2000ml 130、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 C )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A. 动脉血管 B. 大血管 C. 小血管

131、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A)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A. 人工呼吸 B. 输血 C. 心脏胸外挤压

132、伤员脊柱骨折搬运伤员放到担架上以后,要让他( B )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