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岩爆施工方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隧道岩爆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右线XX 左线XX 右线XX 左线XX 右线XX 左线XX K119+061.30 K119+640.00 K119+735.9 K119+775.9 ~K119+508.00 ~K119+735.9 ~K119+775.9 ~K120+175.00 446.7 95.9 40 399.1 201 176 40 585 40 183 264 40 162 70 40 508 151 40 40 259 40 78.8 40 613 40 171 330 487.3 40 300.7 289 500 40 85 480.5 40 119.5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Ⅲ普通 Ⅲ停车带 Ⅲ普通 ZK120+596.00 ~ZK120+797.00 ZK120+925.00 ~ZK121+101.00 ZK121+101.00 ~ZK121+141.00 ZK121+141.00 ~ZK121+726.00 ZK121+726.00 ~ZK121+766.00 ZK121+766.00 ~ZK121+949.00 DK122+082.00 ~DK122+346.00 DK122+346.00 ~DK122+386.00 DK122+386.00 ~DK122+548.00 DK122+901.00 ~DK122+971.00 DK122+971.00 ~DK123+011.00 DK123+011.00 ~DK123+519.00 ZK120+565.00 ~ZK120+716.00 ZK120+984.80 ~ZK121+024.80 ZK121+616.00 ~ZK121+656.00 ZK121+656.00 ~ZK121+915.00 DK122+252.50 ~DK122+292.50 DK122+873.00 ~DK122+951.80 DK122+951.80 ~DK122+991.80 ZK123+840.00 ~ZK124+453.00 ZK124+453.00 ~ZK124+493.00 ZK124+493.00 ~ZK124+664.00 ZK124+785.00 ~ZK125+115.00 K123+860.00 ~K124+347.30 K124+347.30 ~K124+387.30 K124+387.30 ~K124+688.00 K124+808.00 ~K125+097.00 ZK125+375.00~ZK125+875.00 ZK125+875.00~ZK125+915.00 ZK125+915.00~ZK126+000.00 K125+360.00 ~K125+840.50 K125+840.50 ~K125+880.50 K125+880.50 ~K126+000.00 ZK120+845.00 ~ZK120+984.80 139.8 ZK121+024.80 ~ZK121+616.00 591.2 DK122+048.00 ~DK122+252.50 204.5 DK122+292.50 ~DK122+528.00 235.5 DK122+991.80 ~DK124+480.00 488.2 9

隧道岩爆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4、岩爆的预防及处理方案

4.1总体施工方案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对岩爆出现的可能性与等级进行预测,以便施工时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防范。加强光面爆破,提高光面爆破效果,降低瞬发性的岩爆。加强初期支护,延缓岩爆应变释放的强度和频率。采用喷雾和高压水进行冲洗岩壁,进一步释放岩爆应变能量。 4.2超前地质预报

在施工时,可直接根据施工掌子面的地质条件,如岩体结构面产状用发育状况,岩体的破碎程度、岩石的变质程度、岩体强度及地质应力等,来对掌子面前方的岩体条件、产状及完整性进行预测,用以指导采取预防措施。 喷砼开裂情况 矿山法预测 超前预测 地应力测试 超前平导预测 光 面 爆 破 初 期 支 护 处理措施 超前应力释放 高压力水冲洗 效果监测 开挖净空监测 图1:隧道岩爆区施工作业流程图

10

隧道岩爆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另一方面,按设计要求,在进行隧道主体施工前,超前对平行导坑进行施工,然后根据平导施工收集到的地质信息、数据来对隧道主体施工岩爆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平导离主体隧道越近,预报越精确。本隧道平导距主体隧道30m,具体施工时,利用平导收集的地质信息、数据对隧道主体施工进行预测,同时,利用地质法收集到的信息对预测进行应证和纠正。 4.2.1超前探孔

在隧道掌子面开挖地面以上1. 5 m位置, 左右两侧各钻一孔, 孔深5~ 6 m, 每2 个循环交替钻进, 通过钻探探明前方围岩地质表现, 可以帮助推断高顶应力的情况。 4.2.2地质素描

在开挖后对掌子面、左右边墙揭示的围岩产状、岩性等进行描述绘制上图, 分析判断前方10~ 20 m 范围的围岩情况, 每一个开挖循环都作地质素描, 确保分析判断的连续性。 4.3加强光面爆破控制,提高爆破效果

(1)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在中等以上岩爆区,周边眼间距控制在25cm以内,采用隔眼装药,堵塞炮泥,增加光爆效果,以达到开挖轮廓线圆顺。尽量避免凹凸不平造成应力集中,以达到减弱岩爆的发生。

(2)调整钻爆设计,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改其为浅孔爆破,缩短循环进尺,减少一次用药量。拱部采用小药卷光面爆破措施,拉大不同部分炮眼的雷管段位间隔,从而延长爆破时间,减少对围岩的爆破扰动,减少爆破动应力的叠加,控制爆发裂隙的生成,避免由于爆破诱发岩爆,从而降低岩爆频率和强度。

(3)预先在工作面有可能发生岩爆的部位有规则地打一些空眼,不设

11

隧道岩爆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锚杆而注水,以便释放应力,阻止围岩达到极限应力而产生岩爆。 4.4加强初期支护 4.4.1轻微岩爆区

实施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循环进尺不得超过4米,爆破、通风、找顶后洞壁、掌子面撒水三遍,每遍相隔5~10分钟,使开挖面充分湿润,撒水喷头水柱不小于10米。打设洞壁环向应力释放孔:孔径?50mm,深3米,间距1.5×1.5m,挂网喷砼初期支护;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设计、监理沟通,采取加强支护:药卷锚杆间距由1.2*0.9调整为1.0*1.0,锚杆长度由2.5m调整为3.0m,或依据设计建议调整。 4.4.2中等岩爆区

实施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4m。必要时缩短循环进尺,调整为台阶法施工。

爆破、通风、找顶后洞壁、掌子面撒水三遍,每遍相隔5~10分钟,使开挖面充份湿润,撒水喷头水柱不小于10米。

打设洞壁环向应力释放孔:孔径?50mm,深3米,间距1.5×1.5m。挂网喷砼初期支护;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设计、监理沟通,采取加强支护:药卷锚杆间距由1.2*0.9调整为0.8*0.8,锚杆长度由2.5m调整为3.5m,或依据设计建议调整。

对于中等以上的岩爆洞段,在钻爆施工时,可在拱角、边墙及顶部加深钻打周边眼,然后向眼孔内喷灌高压水,对围岩进行软化,从而人为提前加快围岩的应力释放。眼孔超前深度可取2m。 4.5超前应力释放

对于中等以上的岩爆洞段,在钻爆施工时,可在拱角、边墙及顶部加深钻打周边眼,然后向眼孔内喷灌高压水,对围岩进行软化,从而人为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