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 高考世界地理分区 - 图文 下载本文

学案导学 高考世界地理分区-----亚洲分区(5)西亚

【填图练习】(1)主要国家: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巴勒斯坦、以色列、科威特、叙利亚、约旦、卡塔尔。综合练习:

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

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 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海域)。

材料三 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2)五海三洲两洋的名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死海、苏伊士运河、波斯湾。(3)标出20N,30N,40N;30E,40E,50E,60E等经纬度

一.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分析西亚地理位置

2.西亚周围海峡很多,列举一个说说其重要性。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地形特点 思考:(1)在巴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简要分析其成因。红海呢? (2)分析该地区板块位置,及其对该区域大地形单元的影响。 2.气候特点 3.资源

三.人文环境特征 1.民族和宗教

思考:该地近几年冲突不断,归纳引发冲突的原因。 2.干旱地区的农业

思考:以色列是如何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的? 3.石油为主体的经济。

思考:该区域向世界运输石油的线路。

例题:下图为某区域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完成: 1. 据图分析该地降水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2. Q湖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泊,解释原因。

3.该地东部建筑和人们的服饰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举例并解释原因。

4.R地北部某国最近国内局势持续紧张,西方大国不断插手干预。我国为保护侨胞的生命安全,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实施撤侨行动。请说说撤侨时可采用的交通方式及优缺点。

综合归纳:想一想在亚洲我们学习了那些分区,用简单的语言概述各区的主要特点

(1)甲国为 ,乙国为 。(2分)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和乙国面积哪个较大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3)判断材料三中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中的哪个城市,并简述该地典型植被及其气候的形成原因。(3分)

(4)甲国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1分) (5)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2分) (6)乙国有一贯通南北的山脉,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黑粗线绘制出来。(1分) 2.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前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造成B地7月气温下降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A、C两地降水量相差很大。造成A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造成C地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4)从图中看,水稻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 和 。小麦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 。 (5)近年来,D地的信息技术

产业异军突起,D地是 。

3.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

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学案导学 高考世界地理分区-----欧洲西部

【填图练习】(1)填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冰岛、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多瑙河、莱茵河。(2)标注:40N,,50N,60N;20W, 0, 20W,关注英法德三国的地理位置。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

比较: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点的差异。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

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2.气候 思考:(1)欧洲气候分布的特点。评价欧洲的气候资源.

(2)欧洲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很广?

(3)英国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位置相当,可1月两地平均气温却相差近30℃,解释原因。 3.水文 思考:(1)欧洲河流的特征。

(2)多瑙河和莱茵河是欧洲著名的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请分析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二.人文环境特征

1.人口特点(分布,增长模式,人口问题) 2.经济

(1)农业生产布局及原因(结合右图) (2)工业活动

思考:英国中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工业部门,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3)商业活动

(4)旅游业 (5)交通运输业

三.欧洲国家----法国和德国

学习探究:1. 从地理位置分析两国气候类型。比较气候资源的差异。

2.判断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说说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两国在河流特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说说不同河段流域开发的重点。

4.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两国的农业生产布局。两国发展乳畜业的共同区位条件。

例题:1.(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分)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2.(28分)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4分)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 控制,地带性植被是 。(4分) (3)据图9,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6分)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6分)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