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学讲义 下载本文

因陋就简。

教师控制环境的作用是指教师能利用环境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能帮助幼儿利用环境的条件来发展自己。第六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幼儿为什么要与家庭、社区合作(157页) 一、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一)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二)家庭是人的第一个学校 (三)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使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等等都能更好地得到保证。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社区(概念)由居住在一定区域范围的人们所结成的文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以街道委员会为基础,在农村以乡、村为依托。 三、幼儿园教育需要社区的配合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1、 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是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其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2、 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等多方面的支持。 3、 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不错。 第二节幼儿园怎样与家庭、社区合作 一、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1、 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 2、 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家园合作的方法

1、 家长直接参与方面。家长开放日、“爸爸、妈妈老师”制度、亲子游戏、夏令营活动 2、 家长间接参与方面。家访、家园联系簿、个别谈话、家长专栏、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

二、幼儿园怎样与社区合作(论述)(164页)

(一) 与社区资源共享,发展以幼儿园为核心的社区幼儿教育 (二) 为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服务,共创幼儿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 幼儿园与社区结合的问题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177页)

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从这一课程意义上来说,课程不仅包括课表上所指定的教师有计划组织的各学科的教学活动,还包括学生自动自发和有计划组织的所有课外活动,甚至包括课间10分钟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就不再是传统的“六科”学习活动,而应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

幼儿园课程(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各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一) 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

案例一:离园时,李老师发觉奇奇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奇奇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正在这时,奇奇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奇奇扣纽扣。李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奇奇自己穿的。奇奇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他再练习一下,相信他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奇奇妈妈听了李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奇奇说:“乖孩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

[评:纽扣错位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应该如何做才能不错位。孩子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包办。这个道理,光老师知道不行,家长也要明白。学校教育既不像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所说的那么“无能”,但也绝不像17—18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爱尔维修等人所认为的那么“万能”。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如果幼儿园用上课来代替幼儿游戏的话,幼儿园课程就会“小学化”,幼儿园课程也就不成其为幼儿园课程了。

(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181页)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简答) (一)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二) 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三) 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

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86页简答)

(一)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例如:对小班的幼儿而言,由于他们自我照顾能力有限,情感上还很依赖成人的关怀,同时又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因此,在内容生活上就着重以常规生活和多种自选游戏活动来促进幼

儿自理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不应该侧重学科知识的学习。如果时机不成熟而勉强让幼儿学习,会让他们感到在学习上有挫折感导致产生消极的学习兴趣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一、(简答)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下方面的内容: 1、教师按课程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 2、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 3、幼儿自选活动的提供与指导 4、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5、家长工作和与社区的联系等。

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可参照以下建议:(简答) ★ 一日生活安排尽可能减少环节的转换。 ★ 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来安排一日生活。

★ 使用相对稳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帮助幼儿掌握每一环节的名称,使他们知道下一环节干什么

★ 每环节结束时有明确的信号,让每个幼儿意识到要转换活动了 ★ 确定转换时幼儿集合的地点

★ 一旦幼儿集中后马上转入下一活动,即使还有部分幼儿未到场, 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二、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1、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三种: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在幼儿园过多使用集体活动是不合适的。 2、教育教学的方法 (1)观察

重点是教幼儿学会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不是只知道观察的结果“是什么”。 (2) 实验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

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 (3) 游戏操作 (4) 参观

组织参观要注意几个要点:①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

②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取得对方的合作与配合,也需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③参观时,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④参观后,要组织幼儿谈话和讨论,并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5) 谈话、讨论 (6) 讲解、讲述

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如果讲解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3、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196页)(简答) (1) 实物

(2) 图书。为幼儿选择图书要求画面清楚、色彩赏心悦目,而且画面要大,最好一页只有一个画面。

(3) 挂图、图片、照片 (4) 幻灯片、录像带 (5) 自制教具 (6) 多媒体

4、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简答) (1) 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 (2) 日常活动与生活 (3) 学习环境 (4) 家园合作

第五节幼儿园课程评价(199页) 一、课程评价概述 1、评价的目的

第一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

第二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 3、 评价的作用

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导向)等作用。 二、课程评价的内容(简答)

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这三个方面作出评价。 对幼儿的评价,不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的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生活经验及已有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评价教师从设计、准备直到实施每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态度。 课程评价的原则(简答)

(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总之,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和完善课程,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