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重估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家,个体工商户2872 户,从业人员5846人,主要工业门类有粮油加工、矿山、建材、化工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煤、高岭土、陶瓷化肥等。牢固树立野优先发展工业冶的理念,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野争高冶工程,围绕现有的煤炭、高岭土、湿地松和菌耳等特色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一流投资环境,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2个,5000 万元至1 亿元的项目2个,5000万以下的项目1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15.1亿元。

位于以南方向,东至旭光村,西邻林桥村,南与井岗、桐树垭村毗邻,北与鞍山、李湾村接壤。距市区12公里,面积13.3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计692 户2400 人,总劳动力1678 个。其中男劳动力1300个,女劳动力1378个。该村有耕地面积259公顷,其中水田248公顷,旱田11公顷;山林面积19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2920吨,比上年增长3%;油料总产360吨,比上年增长7%;生猪出栏5100头,比上年增长8%;蔬菜总产320吨;外出务工人数550人,农民人平纯收入11000元;有78人纳入低保对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年出生人口23人,出生率1.1%;死亡15 人,死亡率0.38%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5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400人,参合率100%;有村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2人。该村特色产业是水稻种植。

位于镇西南方向,东至井冈村,西邻庙前办事处和九山林场,南与清平河村毗邻,北与烟集村和林桥村接壤。距市区8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计832户3251人,总劳动力2160个。其中男劳动力1125个,女劳动力1035个。该村有耕地面积306.6公顷,

13 / 106

其中水田277.6 公顷,旱田33.8公顷;山林面积407.1公顷。全年粮食总产4388 吨,比上年增长3%;油料总产269吨,与上年持平;生猪出栏5800 头,比上年增长10%;蔬菜总产1380 吨;外出务工人数350人,农民人平纯收入11600元;有78人纳入低保对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年出生人口35人,出生率0.9%;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7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59人,参合率94.1%;有村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4 人。该村特色产业是柑橘种植和生猪养殖。

位于以西南方向,东至淯溪镇,西邻桐树垭村,南与清平河村毗邻,北与烟集村接壤。距市区9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计724 户2652 人,总劳动力1818个。其中男劳动力1055个,女劳动力843个。该村有耕地面积363公顷,其中水田233.9 公顷,旱田129.1 公顷。全年粮食总产4207吨,比上年增长10%;油料总产502吨,比上年增长15%;生猪出栏23000头,比上年增长3%;蔬菜总产2935 吨;外出务工人数582 人,农民人平纯收入11600元;有75 人纳入低保对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出生人口19人,出生率1.3%;死亡16人,死亡率0.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652人,参合率100%;有村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3人。该村特色产业是优质粮油板块基地和生猪养殖。

位于东北方向,东至淯溪,西邻旭光村,南与九冲村毗邻,北与鞍山村接壤。距市区16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计740户2516人,总劳动力1573个。其中男劳动力803个,女劳动力770个。该村有耕地面积256.2 公顷,其中水田69.8 公顷,旱田186.3 公

14 / 106

顷;山林面积22.7 公顷。全年粮食总产2456吨,油料总产330吨,生猪出栏6578头,蔬菜总产3530吨;外出务工人数580人,农民人平纯收入1.1万元;有87人纳入低保对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出生人口23 人,出生率0.6%;死亡20 人,死亡率0.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0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475人,参合率98.4%;有村卫生室1 个,医务人员2人。该村特色产业是粮食、油料和棉花。

位于以东方向,东至漳河,西邻烟集村,南与井岗村毗邻,北与李湾村接壤。距市区15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计613户2113人,总劳动力1430个。其中男劳动力720个,女劳动力690个。该村有耕地面积306.6 公顷,其中水田133.3公顷,旱田173.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2645 吨,比上年增长7%;油料总产546吨,比上年增长2%;生猪出栏4700 头,比上年增长5%;蔬菜总产17.12万吨;外出务工人数390人,农民人平纯收入9560元;有73人纳入低保对象;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年出生人口21人,出生率1.1%;死亡19 人,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13人,参合率100%;有村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4人。该村特色产业业是水稻、粮油、食用菌、草莓等。

(3)农作物种植情况

项目区作物主要有水稻、油菜和蔬菜,他们的生育阶段及需水特性分述如下。

1) 水稻。项目区现状以种植早、晚稻为主。水稻生长期内,按其形态特征变化,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拔节分蘖、孕穗、抽穗开花

15 / 106

和结实成熟等若干生育阶段,其多年平均灌溉定额早稻为287m3/亩、晚稻为340m3/亩,规划实施后的种植面积略有增加。

2) 蔬菜。由于蔬菜品种较多,种植方式及种植时间各不相同,具体分析比较困难,而且蔬菜所占比例较小,蔬菜需灌水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4~10月份,蔬菜多年平均灌溉定额为200m3/亩。规划前后菜地面积不变。

3) 油菜。经实地考察,项目区内还种植油菜、蚕豆、芝麻等作物。

结合当地农民种植习惯,考虑种植水稻、油菜和蔬菜为主,依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区农作物种植基本情况调查内容见表2-2。

表2-2项目区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种植品种 早稻 晚稻 油菜 种植比例(%) 90.78 90.78 21.06 平均亩产量(kg) 406 568 120 最高亩产量(kg) 410 570 123 灌溉定额(m3/亩) 287 340 240

2.2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项目于2013年9月1日开工,通过近一年的建设与管理,截止2014年8月底,该项目已全面完成规划设计任务。

该项目共划分为1个项目工程、8个合同段工程、25个单项工程、79个单位工程、511个分部工程、1810个单元工程。单位、分部工程及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由监理单位依据施工单位检验检测资料和监理资料、复核数据,对照历次工程中间验收工程质量的认定情况,

16 /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