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份试卷合集)山东省潍坊联考2020届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②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 ③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④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⑤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B.①④ C.③⑤ D.②⑤

10、有关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植物成熟的活组织细胞②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③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④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⑤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⑥ 1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细胞之间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传递信息 B.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都是激素 C.高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有信息交流作用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主要是由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决定的

12、随食团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主要原因是( ) A.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 B.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 C.温度改变使酶失活 D.胃中已没有淀粉

1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方法是纸层析法

B.观察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应该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作实验材料

C.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D.在一定范围内,随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的效率降低1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1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分生区细胞产生子细胞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C.机体内有的细胞肯定不处在细胞周期中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17、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某人的心肌细胞和血细胞功能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不同 C.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细胞会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18、下列有关二倍体生物纯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纯合子体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不含等位基因 B.纯合子连续自交,其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

) C.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一定都是纯合子

D.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来

19、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 ) A.

31311111、 B. 、 C. 、 D. 、

88444448

20、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

21、某男人产生的有些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b(YY),这两种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 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22、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遗传对其子代

圆粒 黄色 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

型占的比例为( ) 绿色

皱粒 A.1/16 B.1/9 C.1/4 D.1/3

23、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2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浆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2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 B. HCO3、HPO4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2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27、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D. 神经—体液调节

28、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2-

B.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29、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3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在S处给予刺激,则在A处可测知有兴奋存在 B.线粒体在B处没有分布

C.兴奋在A→B的传导速度等于D→E的传导速度 D.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电流传导

3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① 调节速度快 ② 调节速度慢 ③ 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 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 作用的时间短 ⑥ 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32、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细胞外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3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34、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右图甲);在有环境阻件下,“S”型曲线增长(如右图);下列有关种群曲线增长的叙述正确(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曲线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必须在c点进行 D.若该图表示某野生鱼类种群增长曲线,则持续最大捕捞量在e点进行 35、以下关于DNA和R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豆的细胞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 C.蓝藻只有一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脱氧核糖,没有核糖

36、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力条的是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 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

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7.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关键是速度的快慢

38.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3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砍伐森林与封山育林都会发生群落演替 B.条件适宜时弃耕农田会演替为树林 C.丘陵地带地震后会发生初生演替

D.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41.下列措施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应用的是( ) A.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增加纤维长度

D.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相同的频率诱惑蜜蜂采蜜传粉 4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高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分解者

C.无论在什么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D.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鼠、兔等 43.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 )

A.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 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 4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 45.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46、(每空2分,共18分)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