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章第2节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下载本文

用H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将亚铁盐与NaOH溶液混合,这样可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如题中的①②。 方法三:电解法 用铁作阳极,电解NaCl?或NaOH?溶液,并在液面上覆盖苯?或煤油?,如题中的③。 总之:Fe?OH?2制备的关键 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质; ②制备过程中,保证生成的Fe?OH?2在密闭隔绝空气的体系中。 ⊙考法2 Fe与HNO3反应的产物判断 4.把22.4 g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若反应只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 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3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2

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 [由于铁的物质的量为

22.4 g

=0.4 mol,所以在反应的过程中它失去的电子数应介于0.8

56 g·mol-1mol(此时只产生Fe2+)和1.2 mol(此时只产生Fe3+)之间,又产生0.3 mol NO2和0.2 mol NO,即反应过程中硝酸得到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3 mol×(5-4)+0.2 mol×(5-2)=0.9 mol,所以对应的产物既有Fe(NO3)3又有Fe(NO3)2,设前者的物质的量为x,后者的物质的量为y,则由铁原子守恒可得x+y=0.4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得3x+2y=0.9 mol,解得x=0.1 mol,y=0.3 mol。]

5.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的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Fe3+ ②Fe2+ ③Fe、Fe2+ ④Fe2+、Fe3+ (1)AB段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 (2)BC段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 (3)CD段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

(4)AB段与BC段所需Fe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解析: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开始时稀硝酸过量应生成Fe3+,随加入铁粉量的增加,HNO3反应完全后,发生反应:2Fe3++Fe===3Fe2+,最后Fe3+全部转化为Fe2+。

答案:(1)① (2)④ (3)③ (4)2∶1 [思维建模] Fe与HNO3反应的产物判断

考点二| 铁盐、亚铁盐的性质及应用

1.亚铁盐(Fe2+)和铁盐(Fe3+) (1)亚铁盐

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Fe2+与Z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Zn===Fe+Zn2+。 ②还原性

a.向FeCl2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或通入Cl2),若溶液变红色,证明Fe2+具有还原性。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Fe2++Cl2===2Fe3++2Cl-。

b.向FeCl2溶液中滴入双氧水,溶液变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

2H2O。

c.向少量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若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Fe2+具有还原性。反应原

+2+3+2+

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MnO-4+5Fe+8H===5Fe+Mn+4H2O。

+-2+

提醒:(1)能氧化Fe2+的常见氧化剂有X2(Cl2、Br2)、NO-3(H)、H2O2、MnO4;(2)Fe水解使溶液

呈酸性;(3)亚铁盐溶液保存时应加入铁粉防止Fe2+被氧化,加入相应酸防止水解。

(2)铁盐

①氧化性:含Fe3+的溶液呈黄色,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a.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过量活泼金属(如Fe),若溶液红色褪去,证明Fe3

具有氧化性。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Fe3++Fe===3Fe2+。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若溶液变成蓝色,证明Fe3+具有氧化性。反应原理用离子方

程式表示为2Fe3++2I-===I2+2Fe2+。

c.向FeCl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若出现黄色浑浊,证明Fe3+具有氧化性。反应原理为2Fe3++H2S===2Fe2++S↓+2H+。

②易水解:a.配制FeCl3溶液时,应将FeCl3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

b.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c.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足量CuO或Cu(OH)2或Cu2(OH)2CO3,调节pH,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

d.因Fe易水解,故制备无水的FeCl3应在HCl气流中使结晶FeCl3失去H2O。 2.Fe2、Fe3的检验方法

3+

(1)用KSCN溶液和氯水

(2)用NaOH溶液

(3)含Fe2+、Fe3+的混合溶液中Fe3+、Fe2+的检验

(4)Fe2+的特征检验方法 溶液

===Fe3[Fe(CN)6]2↓ [应用体验]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2)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红色沉淀生成。 (3)除去Fe2(SO4)3中的Fe2+可加入适量H2O2或氯水。 (4)除去ZnCl2溶液中的Fe3+可加入足量ZnCO3,然后过滤。 答案:(1)√ (2)× (3)× (4)√

2.欲探究浓硫酸与Fe共热反应后铁元素的价态,设计下列实验,请填空:

将反应后试管中的溶液稀释。取少量溶液,滴入3~5滴________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含有Fe3+,否则不含Fe3+;取少量溶液,滴入3~5滴________溶液,若溶液褪色,则证明含有Fe2+,否则不含Fe2+。若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含有Fe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SCN 酸性KMnO4

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2+,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

( ) ( ) ( )

⊙考法1 Fe2+、Fe3+的性质及检验

1.将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稀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容器中可能有固体残渣 B.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C.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再加入铜后,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A [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色,说明会有Fe3+,则Cu不存在。]

2.(2017·北京高考)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ⅰ ⅱ 3 30 现象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ⅲ 120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