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1回风顺槽作业规程 下载本文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 2 第一节 概述 ............................................................ 2 第二节 编写依据 ......................................................... 2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煤岩赋存特性及地质水文情况 .......................... 3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拓情况 ................................... 3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 3 第 三 节 地质构造 ...................................................... 5 第四节 水文地质 ......................................................... 5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7 第一节 巷道布置 ......................................................... 7 第二节 支护设计 ......................................................... 7 第三节 支护工艺 ......................................................... 8 第四章 施工工艺 ........................................................ 11 第一节 施工方法 ........................................................ 11 第二节 装、运煤方式 .................................................... 12 第三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 12 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4 第一节 劳动组织 ........................................................ 14 第二节 循环作业图表 .................................................... 16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6 第四节 煤质管理 ....................................................... 18 第六章 生产系统 ........................................................ 19 第一节 通风系统 ........................................................ 19 第二节 压风系统 ........................................................ 21 第三节 防尘系统 ........................................................ 21 第四节 防灭火 .......................................................... 21 第五节 安全监测系统 .................................................... 22 第六节 供电系统 ........................................................ 23 第七节 排水 ............................................................ 24 第八节 运输系统 ........................................................ 24

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第九节 通迅系统 ........................................................ 25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 26 第一节 “一通三防”管理 ................................................ 26 第二节 顶板管理 ........................................................ 28 第三节 防治水管理 ..................................................... 29 第四节 机电管理 ....................................................... 30 第五节 掘进机使用及管理 ................................................ 34 第六节 皮带输送机使用管理规定 .......................................... 39 第七节 刮板运输机使用管理规定 ........................................... 41 第九节 小绞车使用管理规定 .............................................. 43 第十节 轨道运输管理 .................................................... 44 第十一节 掘进运道、铺道 ................................................ 46 第十二节 其它管理规定 .................................................. 46 第八章 灾害预防措施及避灾路线 ........................................... 51 第一节 灾害预防 ........................................................ 51 第二节 避灾路线 ........................................................ 51

1

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概述

1、巷道名称、位置、用途

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位于主、副井井筒以南,北接已施工的Ⅰ盘区胶带运输大巷,担负着11011工作面的行人、回风等任务。

2、巷道设计长度、工程量、坡度、预计开工竣工时间、服务年限等。

巷道设计总长度2326.44m;掘进断面积11.6㎡;巷道坡度0.5°~5°; 2009年12月25日由我队开始施工此巷道,预计2010年6月初能竣工; 巷道服务年限:同11011工作面服务年限。

第二节 编写依据

1、《赵固二矿初步设计说明书》 2、《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

3、《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通三防”管理规范》 4、《焦作煤业(集团)赵固二矿一盘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 5、《焦作煤业(集团)赵固二矿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断面图》 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11011综采工作面掘进说明书》

2

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煤岩赋存特性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拓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表1 煤层名称 地面标高(m) 地面位置及 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 掘进地面 设施的影响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煤层走向 二1煤层 +81.5 工作面名称 井下标高(m) 11011工作面 -664.2301~-584.444 矿井工业广场南部。 井田东南部,四周均为实煤区,掘进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四周均未开拓。 NW 煤层倾向 SW 煤层倾4~巷道总长角 6° 度 2326. 44m 附: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设计平面图、剖面图 附:11011工作面回风顺槽地质柱状图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赋存于山西组下部,上距砂锅窑砂岩(Ss)45.64~81.25m,平均60.18m;下距L8 石灰岩19.65~40.24m,平均27.01m,层位稳定。

本工作面煤岩层倾角4~6°,煤层赋存稳定。煤层顶、底板岩性由上至下依次为:

1、老顶:老顶多为厚度0.94~19.85m、平均7.46m的粗、中、细粒砂岩(大占砂岩)。岩石坚硬,稳定性较好。岩石样品抗压强度为39.1~161.5 MPa。

2、直接顶:直接顶板厚度一般1~6.5 m,以泥岩顶板为主,占赋煤面积70%,其砂岩分布面积约占含煤面积20%,砂质泥岩占含煤面积15%。从岩石质量指标(RQD)看属完整性较好的岩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