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载本文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稳固发展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能力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是一个生命力的大动脉。 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画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是比较可以的。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的“像”,忽略了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应注意克服教学中禁锢学生思维的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的家长过早地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其思维发展。 那么,美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绘画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想象

如装饰画中画树,学生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

可不可以画出蓝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提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让学生画房屋,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颗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画的勾瓦房;有的是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如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一座桥来,这并不难,关键是培养现实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当建筑设计师的滋味。在看过优秀的桥的建筑照片的基础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动手,许多同学把对未来桥的发

展变化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桥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主题、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桥型。这一课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机会,他们不仅仅是动手制作,更是动脑构想,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教师就要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溜,有独到之处,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三、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人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予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取决教师的自身素质与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通过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其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

们一起来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自己要成为一名创造者。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不断更新观念,才能在教学中永葆艺术创造力和青春活力。

总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创新能力又不增加其负担,让他们学得开心愉快,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