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下载本文

水准仪DS3:2台; 黑红尺:2对; 六 、观测进度计划

本段观测断面共计约40处,测点共180个。观测与施工进度相匹配,观测频率:为施工期间每一周1次(出现沉降突变的情况下增加观测次数)、达到路基设计标高后每10天1次、三个月后每月1次、下雨下雪后加测一次,全部观测工作在工程完工后6个月内结束。 七、技术方案的实施

5.1 基准控制网及观测技术方案

以设计院成果点为基础,以加密点为转点或符合点,根据具体断面情况适当加密测量控制点。

基点控制采用GPS相对静态方法,通过观测数据基线向量外业数据质量检核、GPS网平差计算等数据处理建立位移平面基准控制网。按国家四等水准观测和精度要求并连测设计成果水准点,通过观测量的各项改正、概算和平差计算建立沉降高程基准控制网。基准控制网建立之后在位移和沉降观测期间,对基准控制网按位移和沉降观测的方法完成不少于三次的检核观测,若发现变化应对期间的观测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横向位移观测,以工作基点(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为起算点,采用仪器标称精度不低于2″且测距精度≤5㎜的全站仪;施测精度可达到1mm要求。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以工作基点为起算点,采用DS2水准仪按四等水准观测和精度要求,采用符合水准路线观测沉降板的沉降量,绘制沉降量/位移关系曲线图。

六、观测成果整理提交

基准点、工作点观测控制网按平面、高程提供观测、计算过程、成果表。位移、沉降观测以断面为单元提供单元、线路观测数据、计算过程、成果表及相关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