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97.91~1+864.52段,左岸外侧黄土台塬的边坡滑坡发育。其它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灞河河道弯曲多折,河道宽度110.0~169.0m,河床海拔457.22~470.06m,比降3.51‰(见附录No.2)。

本次勘察范围属于灞河冲洪积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地貌单元,左岸外侧为黄土台塬地貌单元。

4.2地层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勘察的河堤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土(Q4ml)、冲积卵石(Q42al),全新统滑坡体(Q4del)、冲积粉质粘土(Q3al)组成,现按其成因时代及物理力学性质分层描述如下(见附录No.3-1~3-16)。

①全新统滑坡体(Q4del):该滑坡体位于工程区灞河上游左岸外侧,为一最近形成的滑坡体,其主要由(Q3eol)风积黄土组成。在该新滑坡的左右为上新统滑坡体群(Q3del),其主要由(Q3eol)风积黄土及(Q2eol+pl)风洪积黄土状土组成,灰黄色~浅棕红色,层序错列紊乱,分布于工程区左岸黄土塬边坡部位。

②层素填土(Q4ml):成分主要为卵石。灰色~灰白色,散体结构,卵石成份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粒径2.0~6.0cm,个别可达15.0cm,卵石含量约55~70%。充填物以中粗砂、砾砂为主。稍湿,松散~中密。主要分布在下游左岸河堤上部。在左岸河堤上游、右岸河堤上部为耕植土②-1。本层厚度为2.4~2.6m,层底埋深为2.4~2.6m,层底标高为461.8~465.5m。

②-1耕植土(Q4ml):褐黄色,土质较均,富含植物根系,含约10%的卵石。厚度为0.5m,层底埋深为0.5m,层底标高为462.7~468.8m。

③层卵石(Q42al):杂色,以灰白色为主,散体结构。卵石成份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呈亚园状,一般粒径2.0~6.0cm,个别可达15.0cm,卵石含量约

11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5%左右。充填物以砂、泥质为主。稍湿,松散~中密。厚度为0.8~7.5m,层底埋深为1.6~7.8m,层底标高为456.9~472.87m。

③-1粗砂(Q42al):灰白色,散粒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粘性土。稍密。仅在ZK1钻孔中见到,呈透镜体状分布。厚度为2.0m左右。

④层粘土(Q3al):黄褐色,土质不均,局部含少量卵石、砂质及园砾。硬塑。本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12.4m。

④-1层粉质粘土(Q3al):黄褐色,土质不均,局部含少量卵石、砂质及园砾。硬塑。厚度为1.1~5.6m。

4.3水文地质条件

按空间分布条件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大类: 4.3.1地表水

灞河为渭河一级支流,灞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的箭峪岭南九道沟,全长104km,流城面积2581km2。

灞河受大气降水和上游支流河水补给,地表水储量丰富。排泄方式为河水常年补给两岸地下水,并向河流下游排泄。河流与一级阶地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随着季节的变化呈互补关系。

勘察区为广大的农业区,工业基地分布较少,河流受工业污染程度甚微,河水清沏,水质良好。其地表水化学类型上游为S04·HCO3—Na·Ca型水,总矿化度0.386g/l,pH值8.08,属淡水(见附录N0.6-1)。 4.3.2地下水

工程区河谷两岸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两类。

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工程区河流及冲沟两侧基岩的层面裂隙、风化裂隙与构

12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造裂隙中,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濳水,孔隙含水层为黄土、黄土状壤土和砂砾石。主要受大气降水、河水补给和上覆地层中地下水渗流补给,以渗流方式向下游排泄。

平水期及枯水期河水补给两侧地下水和向河流下游排泄。丰水期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总之,工程区河水与两侧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随着季节的变化呈互补关系。

灞河本次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2.4~6.8m。平水期及枯水期河水补给两侧地下水和向河流下游排泄。丰水期两岸地下水补给河水。总之,工程区河水与堤岸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随着季节的变化呈互补关系。

勘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04—Mg·Ca·Na型水,总矿化度为0.661g/l,pH值8.40,属淡水(见附录N0.6-2)。

5场地地震效应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勘察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规范表3.1.2划分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按表3.1.3划分场地类别为Ⅱ类。

本次勘察期间地下水水位埋深2.4~6.8m,在15.6m范围内没有砂土及粉土层分布,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规定,在地震基本裂度为Ⅶ度时不存在液化问题。

13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河堤岩土工程评价及处理措施

6.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和原位测试成果指标统计,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D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方法标准进行的。

6.1.1河堤原位测试成果

采用自动落锤法,在18个钻孔中共进行动力触探试验61次,统计结果见表2。在18个钻孔中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2次,统计结果见表3。

堤基岩土动力触探实验成果统计表 表2

堤 地层代号 身 及岩性 频 数 动力触探击数 (N63.5) 平均值 12 20.9 19.1 动力触探击数 (N′63.5)修正值 最小值 最大值 6.3 4.8 4.8 14.1 43.0 33.5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7 5 5 16 50 50 10.6 17.5 17.0 左岸 右岸 ②素填土 ③卵石 ③卵石 3 20 38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3

地层代号 频 及岩性 数 ④ 32 粉质粘土 最大值 max 14.7 最小值 min 9 平均值 Φm 18 标准差 σ 2.577 变异系数 δ 0.174 6.1.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规划河堤各层土颗粒组成特征见表4、堤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值见表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