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练习 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牛顿(N) B.米/秒 (m/s) C.千克(kg) D.帕斯卡(Pa) 2.图中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D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
3.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食品夹 B瓶盖起子 C钳子 D核桃夹
4.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上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向上翻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小于伞下方的压强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大于伞下方的压强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所以伞上方的压强等于伞下方的压强
5.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漂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漂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6.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增大动力臂,省力 C.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减小阻力臂,省力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液体乙的密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是( )
A.?甲 =?乙 B.?甲<?乙 C.?甲 >?乙 D.无法确定
8.大军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 F乙,则( )
A.ρ甲>ρ乙 F甲=F乙 B.ρ甲<ρ乙 F甲>F乙 C.ρ乙>ρ甲 F甲
9.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
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乙=P丙 B.P甲
10.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另有盛有体积相等的水的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把三个小球分别放
入三个烧杯中,甲球在A烧杯中漂浮,乙球在B烧杯中悬浮,丙球在C烧杯中沉底,烧杯中的水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烧杯中水对杯底压强的关系是pA<pB<pC B.三个小球排水体积的关系是V甲>V乙>V丙 C.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甲>F乙>F丙 D.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是ρ甲<ρ乙<ρ丙
11. 如上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12.如图甲所示,杠杆的质量不计,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在O点右侧b点处挂上钩码。重物的质量及a点到O点的
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钩码的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点到O点距离的关系图象图10乙中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各种应用中,是应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船闸 D.活塞式抽水机
14.连通器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图12所举的事例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瓶盖起子 核桃夹 钳子 食品D A 夹 B C 15.金属箔是由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小红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筒,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它漂浮在水
图2
面上,然后她再将此金属箔揉成团放入水中,金属箔沉入水底。比较前后两种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与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砖平放在海绵上 砖侧放在海绵上 砖竖放在海绵上 三、填空题
图18
16.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 的数值。
17.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填“大”或“小”) 18.从天平的构造来看,它应用了 原理。
19.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_____ 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3
20.把重10N,体积为1.2×10m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
状态是 。(填“漂浮”、“悬浮”、“沉底”)
3
21.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400g,物体B的体积是10cm, 此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使A沿着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施加0.95N水平向左的拉力。已知动滑轮重为0.3N,不计绳重以及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B重力为______ N。(g取10N/kg)
22.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时, 它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h0。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
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这时它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变为h1,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这时它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变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ρ为 。
四、作图、实验与探究题
23.画出图16所示拉力F的力臂。
F B A O
图16 图17
24 请你组装图17所示的滑轮组,要求使用此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
25.小红同学和小军同学利用一块海绵和一块砖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图18所示为小军同学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景绘制的图画。此实验可以说明:当海绵受到的________不变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6.小玲同学在研究“水产生的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请你对数据进行分析,
归纳出水产生压强与水的深度的关系:__________(写表达式)。 水的深度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h/m
水产生的压强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p/103Pa
27.如图19甲所示的均匀杠杆,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
移,平衡后,在杠杆的P刻线处挂2个钩码。如图19乙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A刻线处挂_____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图19
图19甲
28. 如图甲是小磊研究动滑轮实验的示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重为2 N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小磊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
(2)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___cm,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_________cm。 (3)不计摩擦和绳重时, 动滑轮重_________N。
29. 小明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做了如下实验。他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如图甲所示,利用量筒测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 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
3
为 _______ cm,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_N,从这个实验可知,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_______金属块排开水受到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0.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比赛前三名的选手都将挂上既体现奥运理 念,又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奖牌——用一种玉石制作然后分别镀上金、银、铜而成的奖牌。小阳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他得到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着手利用家里的弹簧秤测这种材料的密度。请你和小阳一起来完成测量过程。(g取10N/kg)
(1)如图22甲所示用细线拴住玉石块,用弹簧秤测出其所受重力,这时弹簧秤示数是______N,从而可计算出玉石块的质量。
(2)如图22乙所示让玉石块完全浸入水中,从图中弹簧秤的示数可计算出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N。
3
(3)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玉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
0 N 0 0 N 0 ml ml ml
1 1 1 1 50 50 50
2 2 2 2 40 40 40
3 3 3 3
30 30 30 4 4 4 4
5 5 5 5 20 20 20
10 10 10
(1) (2) (3)
13 甲 图图2214 图22乙 图23
31.图23所示是测量制成小药瓶的玻璃的密度的实验过程。根据图中所示情景解决下列问题: (1)要知道玻璃瓶的质量应完成的两步实验是_________,要知道玻璃的体积应完成的两步实验是___________。(用
图23中实验顺序号表示)。 (2)完成下列数据表格。 量筒内水的药瓶漂浮在水面药瓶浸没在水中333 体积 V/cm 上,水面刻线cm 时,水面刻线cm 30 40 玻璃的密度 -3 ρ/kg?m
32.实验证明: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完成下列主要的实验步骤和记录实验
数据的表格设计。
2
实验器材:细长平底试管一支(已知底面积为S=3cm)、小汤匙一个、抹布一块、刻度尺一把、大水槽一个(水槽的深度大于平底试管的高度)、足量的水、足量的细沙子、天平及配套砝码。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出试管的长度L并记录; (2) ;
(3)用药匙取适量的细沙装入试管,用天平测出 ;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试管 ,用刻度尺测出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1;将m1、h1记录在表格内。
(4)用抹布擦干试管,用药匙再取适量的细沙装入试管,用天平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2;再将试管放入盛有水的
水槽中,使试管竖直漂浮在水面上静止,用刻度尺测出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2;将m2、h2记录在表格内。
(5)仿照步骤(4)再做 次实验,测出细沙和试管的总质量m3、m4、m5、m6;测出每次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