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南海广播电视大学 下载本文

成人学院《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

统计学原理是为成人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该课程的开出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基础会计学课程之后。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考虑到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把本课做为基础课开设,本课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有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将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加以说明。

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按\了解、一般理解、重点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指标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三、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学时:课内学时90课时(电视学时29课时、教学辅导学时45课时、自学及作业16课时)

2、学分:5学分 (二)教材

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教材除系统、全面的反映了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外,在每章开头有教学目的及要求,章末有扼要的内容小结,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掌握进行指导,并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思考练习题,帮助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黄良文、陈仁恩主编的《统计学原理》(修订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有录象教材、录音教材和VCD光盘录象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之一。电视课以模块式讲授为主,以精讲和部分内容系统讲授相结合,在讲述课程内容的同时,对如何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了指导.

录音教材的内容是期末复习的范围、考试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VCD光盘是配合录象教材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各单元内容的总结、解答重难点及典型例题的讲解。 3、其他教材

统计学原理CAI课件是学生自学的辅助教材。课件以日常练习为重点,每一习题除有正确答案外,还提示做题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适量的、针对性较强的习题练习,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于错题,计算机自动记录到拾遗补缺中,学生可进行查阅和强化练习。此外,在课件的重点、难点解释、例题分析和套型试题等内容,对学生把课程重点、难点,掌握做题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都有很大帮助。 4、教学手段

网上教学:有关教学信息和辅导内容通过网页公布。

直播课堂:本学期拟安排一次直播课堂节目。主要是布置课程期末复习范围及具体要求。 电话答疑:本学期拟进行2次电话答疑。具体时间通过网页公布。

(三)教学环节

1、电视课是本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尽量组织收看或安排播放录象带。 2、自学及面授辅导

电大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面授辅导课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录象课的进程及文字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3、作业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除教材各章后所附的作业要按教学要求完成以外,还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指导书和CAI课件上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 统计学原理课程本学期安排4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三章 第二次作业:第四章 第三次作业:第五章-第七章 第四次作业:第八章-第九章

具体的作业见每节录象课后的安排或见教学进度计划表,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考试

本课程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难度适中,题量适度,对未作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作考试要求。具体的考试要求及题型以中央电大下发的本课考核要求为准。

本课程的各章教学时数分配如下(电视录像课时为每章电视讲授所用的时间,教学辅导和作业所需课时,由各地电大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自行安排。可多于本课时,但不得少于本课时安排)。

媒 体 运 用

教 学 内 容

基本教材(%)

一、统计总论 二、统计调查 三、统计整理 阶段复习(一)

7.9 6.9 9.4

电视录像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教学辅导

自学、作业

四、综合指标 五、抽样推断 六、假设检验 七、相关分析 阶段复习(二) 八、指数分析 九、动态数列分析 阶段复习(三) 十、统计综合分析与

期末复习课 总 计

13.3 9.2 9.2 11.8 12.4 13.7 6.2 100

4课时 3课时 1课时 3课时 2课时 5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29课时

45课时

16课时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统计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的认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一般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国家统计的职能、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一)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三)统计研究方法

(四)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1、统计总体、总体单位 2、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 3、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五)国家统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