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入门到精通-吃透PID 下载本文

到80mw,蒸汽压力下降1MPa。而汽包水位自动没有退出,波动范围是-49mm~73mm,设定值 是39mm。而我们的控制策略就是很简单很普遍的三冲量调节系统,没有做任何修改。图8 是当时的调节效果截图:图9:主汽流量大干扰下的汽包水位波动曲线。

所以,我始终认为:国内目前的自动调节系统,参数整定的空间相当大。如果这方面有想法 的,可以联系我,欢迎交流。 2-14 整定参数的几个认识误区 1、对微分的认识误区

认为微分就是超前调节,如果被调量或者测量值有滞后,就要加微分。微分是有超前调 节的功能,但是微分作用有些地方不能用:测量值存在不间断的微小波动的时候。尤其是水 位、气压测量,波动始终存在,我们一直在考虑滤波呢,再加个微分,就会造成调节干扰。 不如不要微分。 2、对积分的认识误区

有些人发现偏差就要调积分,偏差存在有可能是系统调节缓慢,比例作用也有可能影响, 如果积分作用盖过了比例作用,那么这个系统就很难稳定。咱们上面说过:初学者容易强调 积分作用,熟练者容易忽略积分作用。不再赘述。 3、对耦合系统中,超前调节的认识误区

对于耦合系统,不管初学者熟练者都容易考虑一个捷径:增加前馈调节。这个问题甚至 搞自动控制的老手都容易犯,毕竟捷径谁都想走。比如众所周知的协调控制,经典控制法中, 就有负荷和汽压互为前馈的控制策略设计。这个方法也不为错,但是更普适更好的方法是一 种整定参数的思想,参数设置合理的话这个前馈画蛇添足。要积极探讨各种控制办法。 4、反馈过强

复杂调节系统中,前馈信号和反馈信号过强的话,会造成系统震荡,所以调解过程中不 仅仅要注意PID 参数,还要注意反馈参数。

尤其在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中,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的信号都要经过系数处理。有 些未经处理的系统,在负荷波动的时候,就要退掉自动,否则会发生震荡的危险。 5、死搬标准,强调个别指标

教科书里,自动调节系统需要关注的指标有很多。这些指标都有助于自动调节系统的整 定。但是自动好不好,不要硬套指标。最应关注的有两个指标:被调量波动范围、执行机构 动作次数,其他都不是最必要的。

曾经有一次,我帮助一个电厂整定自动调节系统。快要结束的时候,对方专工说:按照 国家制定的自动调节系统调试标准,在多大干扰的情况下,系统恢复稳定的时间要小于若干 分钟。我说按照这个标准,调节系统可能会发生震荡。对方说震荡没关系,只要能达到国家 标准就可以。我重新整定系统后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可是再强调系统存在震荡的可能— —大干扰情况下难以稳定——半个月后,这个参数下,该执行器烧坏。

6、改变设定值以抑制超调

频繁改变设定值是干扰自动调节。尤其减温水系统,没有必要依靠改变设定值来抑制超 调。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人为干扰呢?

在系统输出长时间最大或者最小的时候,说明达到了积分饱和,需要退出系统,然后再 投即可。频繁改变设定值是干扰自动调节

7、主调快还是副调快?

因系统而定,因参数而定。常规参数:主调的比例弱,积分强,以消除静差;副调的比 例强,积分弱,以消除干扰。不绝对。 2-11 趋势读定法整定口诀

我发现大家都对口诀很钟情。为了让大家用起来熟练,我也弄个口诀:

自动调节并不难,复杂系统化简单。 整定要练硬功夫,图形特征看熟练。 趋势读定三要素,设定被调和输出。 三个曲线放一起,然后曲线能判读。 积分微分先去掉,死区暂时也不要。 比例曲线最简单,被调、输出一般般。 顶点谷底同时刻,升降同时同拐点。 波动周期都一样,静态偏差没法办。 比例从弱渐调强,阶跃响应记时间。 时间放大十来倍,调节周期约在内。 然后比例再加强,没有周期才算对。 静差消除靠积分,能消静差就算稳。 不管被调升或降,输出只管偏差存。 输入偏差等于零,输出才会不积分。 积分不可加太强,干扰调节成扰因。 被调拐点零点间,输出拐点仔细辨,

积分拐点再靠前,既消静差又不乱。

(积分拐点——第2-9 节整定积分时间里面讲过,被调量回调的拐点,与输出量回调到设定 值的点,两个点的时刻相减,乘以三分之一,这一点叫做积分拐点。) 微分分辨最容易,输入偏差多注意。 偏差不动微分死,偏差一动就积极。 跳动之后自动回,微分时间管回归。 系统若有大延迟,微分超前最适宜。 风压水位易波动,微分作用要丢弃。 比例积分和微分,曲线判读特征真。 如果不会看曲线,多看杖策行吟文。 综合比较灵活用,盛极而衰来扼杀因。

2-12 其它先进自动控制方式

在PID 调节诞生后,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PID 调节迅速普及。但是,现实总是复杂 的。它不像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一样,一旦发布,就会看到手边所有的物质都遵循这个规律— —除非你用显微镜才可得到的微观世界,和用望远镜才能看清楚的宏观星际。牛顿只是发现 了他们活动的普遍规律。自动控制可不是这么简单,工程应用中,总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也不敢说,在电厂什么系统我都能快速解决。我只可以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总结出规律, 然后想办法克服。

为了适应各种复杂情况,自动调节的先驱们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探索。

1985 年,1 月,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美国纽约召开了第一节智能控制学术

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智能控制的原理和系统结构。一般来说,这个会议,标志着现代控制 理论的形成。会议至今将近25 年了,某些理论还在探索发展阶段,有的理论已经应用。 自从维纳创立控制论以后,自动调节理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 控制理论。而所谓的经典和现代的划分也不是完全不变的。现在所普遍应用的自动调节,已 经在你不知道的时候的地方,加入了一些现代控制的理念和方法。有些现代控制理论已经“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了。比如最初,串级调节系统都算是“先进控制法”咧。现在应用 得很稀松了,也就取消了他的“先进”称号。还有前馈,这些都不说了。同志们都在前进,

这都算是普通带平常了。还有如在PID 的输入进行平方运算、smith 预估算法等等,方法很 多,没用过,不敢置评。

以上这些都是在PID 控制法下面的改进,不算是有全新的控制思想。下面介绍全新的控 制思想:先进控制思想。

科学发展现在这个水平,有许多方法或者产品,我们明明白白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比 如计算机、手机,比如自动调节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感受不到他发 展的速度。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啊。有些所谓先进的控制思想,早就应用到我们生产实践中了。 比如说吧,离散控制。名字听着似乎很时髦很先进。它的本质就是让调节器的输出不是一个 固定的量。偏差变化了,调节器该怎么调节?调节器的最直接的输出不是直接发出一个开度 的量,而是发出一个在上一时刻的开度下改变多少的量。

打个比方:水位测量范围是50~150mm,比例带为100,第一个周期检测到水位是100mm, 此时排水阀假设开度为50%。第二个检测周期内,调节器检测到当水位升高到101mm,此时 调节器的输出为:T(out)= 50+(101-100) 1/δ

投自动之前,调节器输出始终跟踪阀门开度。自打投自动的那一刻起,那一刻的阀门开 度被记录,以后下一时刻运算的值,在被记录的值上累加,以后每一时刻都是累加上一时刻 的值。 应该说,现在所有的DCS 都采用了这个方法。

下面要认真介绍几个先进控制思想: 一、 神经网络控制

这个系统表述起来比较麻烦。也有人叫它神经元控制。他的成长也经历过波折。20 世 纪40 年代心理学家Mcculloch 和数学家Pitts 提出了形式神经元的数学模型,后来不断补 充完善。1969 年他遭受了一个打击:两个数学家从数学上证明它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可 以说是无解的。一下子弄得研究人员灰头土脑的,都没精神了。研究停顿下来。1982 年有 人用“能量函数”的概念拯救了神经网络控制。一直到现在,该思想方法不断取得进展。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有人说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工具,这句话真不假。各种先进控制法从 诞生到发展,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子。可咱们所讲的经典控制PID 控制法,似乎与数学无关吧? 不是的,息息相关。经典控制法其实完全离不开数学模型,本文前面之所以没有很多数学的 影子,是因为咱们是在别人建立模型的基础之上的应用。包括下一章所要讨论的电厂各个实 际自动调节系统,都离不开当初数学模型的建立或者指导。还有些情况下,我们能够给控制 策略进行修改添加,能否成功,数学上都能够找到依据。

总的来说,神经网络控制是模拟生物感知控制。它将每个信号进行加权运算和小信号切 除后,进行层运算,最终多路输出。并行计算、分步信息储存、容错能力强是它突出的优点。 这东西在工程控制上的应用,有多大好处不好说,咱没有具体实践过。为了克服它的缺点, 后来又产生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简言之,杂交优势在工程上也是比较明显的。 二、模糊控制

在前面咱们提到过,骑自行车是模糊控制。什么叫做模糊控制呢?

PID 调节是精确调节,它清楚地知道调节的目标(设定值),和下达命令的大小(执行 机构开度)。对于有些系统来说是很必要的。比如火电厂主汽温度调节,我们需要尽可能高 的温度,以提高蒸汽的做功能力,增加热效率;同时又不让蒸汽温度过高,蒸汽温度过高管 道就会变软,耐压就会降低,专业名词叫做产生“高温蠕变”。为了兼顾经济性和安全性, 咱们可以精确的给蒸汽温度一个设定值,尽力让温度保持在这个设定值周围。如果自动调节 不好用,温度波动大,设定值就要降低,防止温度过高;如果自动调节效果好,设定值可以 适当提高。所以,此类系统的设定值可以精确些。

而有的系统不是这样的。比如水位控制,高一点低一点都无所谓,误差几十毫米对系统 影响不大。可是对于传统的PID 控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设定值,超出设定值的波动都要

进行调节。这样就产生了调节浪费。还有的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缓慢调节,超出一定范 围的时候需要急剧调节,这些问题,传统的PID 调节有它不太擅长的地方。模糊控制就是专 门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的。

模糊控制诞生于1965 年。创始人是美国的扎德教授(L.A.Zadeh)。老外把模糊控制叫 做Fuzzy,最初咱们国家翻译的时候,根据音译也有人叫“乏晰控制”——缺乏明晰的控制。 咱上高中时候学的集合论为模糊控制奠定了基础。一听集合论大家就应该明白一些东西,模 糊控制就是人为地把采集到的清晰的数据模糊集合化,把控制目标模糊集合化,最终再把模 糊化的东西清晰化去实现控制。够费劲吧?实际中的模糊控制策略确实够费劲的。 在上世纪90 年代的时候,我自己根据模糊控制的原理编辑了一个低加水位控制程序。 火电厂热控的人员都知道,低加水位控制应该算是最简单的控制了。我把水位模糊化为安全 区、调节区、危险区三个区域,又把水位波动的趋势模糊化为缓慢、中速、急剧三个层次, 再把输出调节划分为细调、匀调、大幅度调节三个阶段,经过复杂的调节策略,最终实现了 模糊控制。水位不高不低的时候,不调节;水位小波动也不调节;水位快速波动的时候快速 调节;急剧波动的时候急剧调节。

正当我在欣赏自己的成绩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PID 调节中,再简单不过的调节系统, 用模糊控制就需要至少7 个参数,串级系统需要十几个参数,控制策略又这么复杂,还不把 人给累死啊!这个参数是我自己整出来的,估计每个人整出来的也会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 相同的:控制策略很复杂,调节参数又多。因为模糊控制对精细调节的优势不明显,后来又 诞生了模糊+PID 控制,精细的区域用PID 调节,之外用模糊——绕了一个大弯,又回到了 PID。当初??。如果说它对危险区域(大幅度偏离设定值)的控制有优点的话,那么前面 咱们提过的PID 输入偏差加平方运算似乎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恩,模糊控制有它的优点, 可是它的缺点也太明显了。控制策略很复杂。 2-18 再说智能控制

可能是上面模糊控制的表述太简单了,有些人对我的表述有异议。那么咱就进一步说一 下:很简单常用的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头上一根头发都没有,那么,毫无疑问他是一个秃 子。如果这个人头上只有一根头发,我们仍旧可以坚决的认为他是秃子。如果有两根呢?三 根呢?哪怕有十根也是。我们就这么不断问下去,有100 根呢???有1000 根呢?如果你 没有不耐烦的话,我相信你的底气开始不够充足了。

那么到底有多少根头发才不算秃子?低于多少根不是秃子?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数学很 难告诉我们这个问题。模糊数学建立起来后,这个问题开始被重视了。

假如说我们的头发大约有五十万根吧,那么至少30 万根的时候,他还不是秃子。我们

可以设定一个界限:30 万根不是秃子。他有三十万根头发的时候,是秃子的可能性为0。如 果他有299999 根头发的时候,是秃子的可能性为1/30 万。这时候不管从现实中还是从数学 上,他仍旧不是秃子。当这个可能性增加到10%左右的时候,我们会有点模糊的描述:那个 人,头发有点稀;当这个可能性增加到20%左右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头发微微有点秃;随着 可能性的增加,说他秃的人也在增加,模糊的表述也越来越少。当这个可能性增加到90%左 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他秃了,虽然还有头发,不多。

模糊数学就是这样,他把一个系统集合化。制定一个规则,然后判断符合这个规则的相 似度。我们骑自行车,目标值是一条路,而不是一条直线。只要在安全范围,我们的控制就 不需要大脑干预调节,而只需要稳定平衡。我们的目标只是一个模糊的范围。

模糊控制要把被调量模糊化,但不需要过细地判断相似度。拿一个水池水位来说,我们 可以制定一个规则,把水位分为超高、高、较高、中、较低、低、超低几个区段;再把水位 波动的趋势分为甚快、快、较快、慢、停几个区段,并区分趋势的正负;把输出分为超大幅 度、大幅度、较大幅度、微小几个区段。当水位处于中值、趋势处于停顿的时候,不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