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史上最严”金融监管年全梳理:2017,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下载本文

垫付承担实际流动性变现成本,引发机构风险。(2)投资范围大幅压缩,委外基金吸引力显著降低。新规要求,80%以上的基金资产应投资于现金、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及5个交易日内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而在2015年末发布的《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中,仅要求投资“现金、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和5个交易日内到期的其他金工具占比不低与10%”,资产可投资范围大幅缩窄,这使得委外定制货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预计机构委外和定制类货基规模将出现明显缩水。2)风险准备金与基金规模挂钩,按摊余成本法核算的货基规模不应超过基金公司风险准备金的200倍。尽管监管层之前就已经要求货基管理按管理费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可能的亏损,但新规的计提要求却更高,例如以100亿规模货基计算(摊余成本法),假设管理费率为0.2-0.3%,则管理费总额是2000-3000万,按10%计提风险准备金只有200-300万,但如果按照200倍的要求覆盖,则需要计提的风险准备金规模应达到5000万。换句话说,这意味着管理人对货基的风险准备金成本从过去万分之2~3,猛烈提高至千分之5,大幅攀高了15~25倍,尽管有6个月过渡期,但风险准备金计提压力仍然较大,我们认为,这将导致部分货基收益率未来恐将出现明显下行,幅度至少40-45Bp。3)优质流动性资产占比大幅提高,组合久期进一步压缩,在新规要求下,货基规模和收益都面临下降回落。

新规要求:当前10名持有人占比超50%(20%)时,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60天(90天),组合平均剩余存续期不得超过120天(180天),高流动性优质资产占比不得低于30%(20%)。在新规要求下,组合流动性要求大幅提高。4)在债券投资上,货基的限制比开放式基金更加严格:(1)货基投资流动性受限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资产净值的10%,(16年原规定30%);(2)投资主体评级低于AAA的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包括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款、NCD、ABS和其他等),占比不得超过10%,其中单一机构占比不得超过2%(16年原规定不超过10%)。这对货基分散化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50亿左右的货基,如果投资AAA以下的金融工具,则单个机构持仓不超过1个亿,10亿左右货基则单个机构不超过2000万,对于部分集中持仓的中小货基来说,分散化投资压力陡增,风险偏好将整体下移,回归AAA及以上安全品种(不受集中度限制),对于中低评级短融、AAA以下NCD、协存等需求将大幅缩减,短端利率面临上行风险。(3)投资主体评级低于AA 的商业银行存款和同业存单的,应经基金管理人董事会审批;同一管理人旗下的全部货基,投资同一商业银行发行的NCD和债券,不得超过最新一个季度净资产的10%。这对于货基总规模庞大、或持有大量存单发行量庞大的中小银行NCD的基金公司,面临调整压力。5)过渡期安排,对存续基金

实行过渡安排、新老划断,但是新规中强调,对于采用摊余成本法核算的货币基金,如果月末资产净值与风险准备金比超过了200倍,则不能再新发摊余成本法基金,还面临自下个月起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而在现行的规定下,货基是按照基金管理费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预计不少基金公司恐面临超标压力,将大幅抑制货基规模的扩张意愿和增长速度。2.5 保监会政策: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办法发布2017年12月15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一文件的出台,标志着近年来风靡于诸多中小险企以“资产驱动负债”扩张模式,将受到监管层顶层设计的严格约束。新规明确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要求、监管框架、评级方法以及对应的差别化监管措施,是资产负债管理监管的纲领性文件,共5章38条。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进行综合评级,分为A、B、C、D四大类,其中C、D两档将会迎来严格监管,包括专项检查、调整业务结构、一定期限内禁止申报新产品、责令调整公司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等。对于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结果低的公司,不予备案其股权投资能力、不动产投资能力和衍生品运用能力,禁止其开展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对于已经取得上述相关能力备案的,视情况暂停其新增重大股票投资、上市公司收购、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和运用衍生品。这对于对于管理规范、投资、风控能力较强的大保险

公司相对利好。3、2017年金融监管取得的成效总结金融杠杆的本质就是负债,2017年以来在金融监管风暴下,机构慢慢接受现实,开始实质性去杠杆,迄今为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1)宏观杠杆率整体回落,银行资产扩张增速回归到与M2、信贷等实体需求相一致的水平。2016年金融脱虚向实,推高宏观杠杆率的最直接反映指标有两个:1)银行总资产扩张远超M2和信贷增速,大量资金在银行、非银内部空转,“银行资产-信贷”增速差最高超过10个百分点,但2017年以来银行资产大幅放缓,过去猛烈扩张的股权和其它投资项剧烈下滑,银行资产增速首次低于信贷;2)银行对银行、非银的债权扩张远超过银行对企业部门的债权增长,两者之差从2016年最高超过15个百分点,到2017年缩窄至-4.8个百分点。2)债市微观杠杆大幅下降,无风险利率快速上行。监管对债市的冲击,上半场集中在流动性层面(降杠杆和赎回),2017年金融市场利率尤其利率债、NCD等走高超过150bp。信用债“carry 套息”模式受到质押券收紧、资管杠杆趋严、资金走高和波动加大的冲击,呈现萎缩趋势,银行间和交易所回购成交明显回落,严监管和去杠杆对债市冲击,已开始从流动性与利率层面转向信用层面。3)股份行和中小行资产扩表放缓甚至缩表,同业、理财、非标、委外业务全面收缩。股份行、城商行总资产增速大幅回落8.6和7.5个百分点至6%和16.6%,农商行也明显放缓5.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