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带团案例分析题 下载本文

难以完成某些游览项目或将连累他人,但游客自己并不一定这样认为;他们往往把完成这种在常人看来不能完成的事、征服在常人看来不能征服的困难,当做自我实现、自我升华的一种方式。因此,作为导游员必须掌握游客心理,然后依照服务宗旨,尽量满足游客要求。本案例中小俞既为全团游客所想,也为这位老先生着想,最终让游客圆了多年的黄山梦。处理方法两全其美,真不愧是一名优秀导游员。

案例十五:

一日本旅游团在山区游览时,两名游客不慎掉入山沟,一人伤势严重,躺在沟底,站立不起来了。在现场,导游员应采取哪些措施? [ 分析 ]

立即组织抢救;

马上向旅行社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自己无力抢救时,导游员本人或通过旅行社向当地抢救组织和急救中心联系,请求援助; 游客救起后应对伤员作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上夹板;

送伤员去医院时,由导游员和伤者亲属或一旅游团成员陪同前往。

送站服务及后续工作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一位日本旅游团离开大连时,游客在抵达火车站后,突然找到你说,他发现自己的照相机变焦镜头不见了,又记不清丢在何处,该团明早抵京后,当晚就要回国,你作为地陪导游员应如何处理此事? [ 分析 ]

( 1 )安慰日本客人;

( 2 )让客人回忆最后使用该镜头的时间、地点 ( 3 )立即返回汽车上查找或贵客休息处查找; ( 4 )打电话向下榻宾馆客房部寻找;

( 5 )留下客人的姓名、详细地址和电话,以备找到后返还给失主;

( 6 )客人走后,如找到,可通过马上去京的其他团队导游员设法代转给客人,如果时间不允许旅行社应设法在近期内转给外宾或邮去;

( 7 )如果没有找到,应给客人去信致歉。

案例二:

导游员王小姐接待一新加坡旅游团在 Y 市游览两天,第一天在商场购物结束后,张先生神情紧张地跑来告诉王小姐说:“我的钱包不见了,内有大量现金及护照。” 请问:王小姐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 分析 ]

( 1 )应请张先生回忆是否在商场丢失。张先生说:“我在商场钱包还拿出来过。”

( 2 )王小姐一面安抚张先生的情绪,一面陪张先生和商场保安一起到商场所在辖区派出所报案; ( 3 )王小姐报告当地接待社; ( 4 )到当地接待社开具遗失证明;

( 5 )王小姐陪张先生持旅行社开具的证明去当地公安局报失,由公安局开具证明; ( 6 )张先生持公安局开具的证明,随身携带照片去新加坡驻华使领馆申办新护照; ( 7 )领到新护照后,再到当地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签证手续; ( 8 )张先生所有费用自理;

( 9 )由于案未破,张先生要回国了,导游请张先生留下地址、电话以便联系; ( 10 )王小姐写出处理报告。

案例三:

一天早上,旅游团按规定时间集合时,地陪发现住在单人房间的 X 先生没有到。等了一会儿,他让已到的游客

9

在原地休息,自己与全陪上楼寻找。 X 先生的房门紧闭,敲门打电话都无人应答。地陪请楼层服务员将房门打开后,发现 X 生僵卧在床,俩人吓得伸出房门跑到楼下大厅。地陪惊慌失措地告诉游客, X 先生已死在床上,并马上报告了旅行社,然后心神不安地在大厅里等候旅行社有关人员的到来。请问: ( 1 )地陪的哪些做法不妥?( 2 )怎样正确处理此类游客死亡事件?

[ 分析 ]

不妥之处:①地陪应与领队到楼上去寻找,而不应该和全陪。②发现 X 先生僵卧在床, 应当冷静地处理 , 而不应吓得冲出房门。③不应当先告诉旅游者,而应通知饭店医务部门, 确认其是否死亡④维护好现场请公安部门调查死因不应当下楼告诉旅游者⑤先通知旅行社 而不应该告诉旅游者。⑥应稳定其他旅游者情绪,而不是心神不安地在大厅等候。⑦应继续 做好旅游团的接待工作,而不应惊慌失措。 处理方法:

( 1 )发现死亡后,马上报告接待社,按接待社领导的指示做好善后工作 ( 2 )保护好现场,请公安部开具死亡证明书 ( 3 )稳定旅游团中其他旅游者的情绪 ( 4 )继续作好旅游团的接待工作

( 5 )如死亡者的亲属不在身边,导游应立即通知其亲属,如亲属系外籍人士,应提醒领队或经由外事部门及早通知死亡者所属国驻华使领馆。 ( 6 )向领队及亲友仔细汇报死因

( 7 )把公安局出具的死亡证明书盖印后分别交给亲属、领队及旅游社。

( 8 )对死者的尸体一般不做解剖,如需解剖则需要亲属或领队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安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 9 )死者的遗物由其亲属或领队,死者生前好友代表、全陪、接待社代表共同清点,列出清单,一式两份,上述人员签字后分别保存。遗物由死者亲属或领队带回。

( 10 )遗体的处理:一般以当地火化为它,遗体火化前,由死者的亲属或领队写出火化申请书,交我方保留。 ( 11 )再者的亲属要求将遗体运送回国,除需办理上述手续外,由医院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由殡仪馆成殓,并发给装殓证明书。

( 12 )如旅游者死亡地点。不是出境口岸,应由地方检疫机关发给死亡地至出境口岸的检疫证明。“外国人运带灵枢许可证”然后由出境口岸殓疫机关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 XX 检疫站“尸体”/灵柩/进/出境许可证“,再由死者所持护照国驻华使、领馆办理一张遗体灵柩经由国家的通行护照,此证随灵柩一起同行。 ( 13 )亲友在华期间费用自理。

( 14 )写出整个事故报告,上交旅行社。

案例四:

1999 年 10 月 26 日至 28 日,刘小姐在西安 G 旅行社担任全陪,旅游团是为期三天的赴延安——壶口瀑布游。该团成员较特殊,他们都是第四军医大学 59 级的毕业生,四十年前的校友刚在母校进行联谊活动。因年龄都偏大,在接团前,社里就一再叮嘱导游服务要细致。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刘小姐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只是发生了一件小意外。旅游团共 4 辆车,在去壶口的途中,由于路不通,改走其他路线。但地陪不熟悉路线,有的车又先出发,因而在一个岔路口不得不停下来等其他车,这时客人表示不满,要求只等 10 分钟, 10 分钟后必须开车。此时气氛有点紧张,刘小姐就为客人主动表演节目,缓和气氛,同时组织大家唱陕北民歌。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其他车也跟了上来,客人也没有表示责难。在后来的旅游活动中,刘小姐主动搀扶客人,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博得客人的好感,后来客人专门为社里送了一面锦旗。

[ 分析 ]

导游是整个旅游团旅游活动的节目主持人。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至

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旅游团队的活动是不是丰富多彩,是不是充满欢声笑语,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游客的旅游体验是不是愉悦。所以,导游不仅应该受过良好训练,对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了如指掌,而且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应该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巧妙地化解各种矛盾。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有导游与旅游团在一起,游客们就感到放心,就觉得有依靠,就不怕任何困难。

10

案例五:

英国 NRS 旅游团一行 20 人在中国旅行了 12 天,按计划 10 月 16 日离开北京回国。 10 月 14 日,该团游览完长城回饭店的途中,团员格林夫妇告诉地陪小林,他们希望在中国多逗留一个星期,以便仔细欣赏北京的风光,并希望能前往承德游览那里的皇家园林。 请问导游员小林应如何处理格林夫妇的请求?

[ 分析 ]

( 1 )向旅行社领导汇报

( 2 )协助旅游者持旅行社开具延长旅行证明

( 3 )陪同旅游者持旅行社的延长证明、护照和集体签证、到北京市公安局、办理分离签证和延长签证手续; ( 4 )帮助旅游者订前往承德的火车票、客房;

( 5 )视旅游者的需求情况,与承德的旅行社联系接待事宜; ( 6 )帮助旅游者改订返程机票、客房; ( 7 )离团后的费用按散客标准收取。

案例六:

日本某一旅行社组团,西安 GD 旅行社接团,在游览西安后,由领队和 GD 旅行社的一位全陪陪同前往敦煌,由敦煌某一旅行社作为地接社。

地陪带领团队参观了有关景点后,有客人提出要去马场骑马,这项活动不包括在日程安排的内容中,经有关人员同意,在客人的要求下,地陪带领游客来到马场,然后地陪解释说: “ 骑马很危险,年纪大的或者有病不宜骑马的客人最好不要骑。”当时日本的领队也在场,他亲耳听见地陪的解释。

事情就出在骑马上,一位年事偏高的客人不慎摔下导致脑溢血,在他刚摔下来时,地陪、全陪、领队都积极联系医院,报告公安局及各自的旅行社。最终客人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的家属得知这一消息后,坚决要求有关旅行社做出赔偿。但地陪说: “ 我作了骑马危险的解释,劝老年人别骑。 ” 全陪说: “ 行程自始至终,我没有介绍任何有关马场情况,这是客人自己要求去的,当时他们也得到了骑马危险的信息,但这位客人还是坚持骑了,这纯属自愿。 ” 于是,地陪、全陪和领队各自写了一份报告说明情况。这起事故,最后按意外事故处理,日本那家旅行社按规定赔付意外保险金。

[ 分析 ]

1 、这是一起较严重的意外事故,已有人员死亡。所以,首先应该指出的,就是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安全。如果涉及带有危险性的项目,应先看自身是否符合条件。

2 .从导游人员的角度看,不要随便建议游客增加日程上没有的景点。如果是游客自愿要求去,则应对这个新增项目作详细解释,包括其是否有危险性,哪些人不适合等。当然,对于不是新增的项目,只要游客要参与的,都要作说明。

3 .对于全陪,应把客人的安危放在首位。对于客人的要求,要进行详尽的解释,以免有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如涉及人身安全,导游陪同人员要联系医院、公安部门和各自的旅行社,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检查自身是否有责任,本人及旅行社是否应作赔偿等,并有书面报告。至于赔偿,要同有关部门协商,依照有关条例的规定,看自己是否要出赔偿金,赔多少等。

案例七:

已经下午 5 点了,自由活动的客人才全部上车。“师傅,快开车!快!我们的飞机可是 6 : 30 起飞的”!随后我转过身来:“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就前往机场。杭州的行程到此结束了,祝你们在广州玩得愉快!”说完,我坐了下来,两眼紧张地盯着窗外。我心里明白,办理登机牌的窗口 6 : 00 就会关闭,我只有在 5 : 45 之前赶到,才能有时间办理登记手续,并送客人进入安全检查区。

师傅在我的不断催促下,以最快的速度向机场飞驰,可是下班的人流时时阻挡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5 : 30 时,我们驶上了钱江三桥。我稍稍松了一口气。还好,再有 20 分钟,我们就可以到机场了。“师傅,再开快点”! 师傅在全速超车时,右前方的一辆面包车突然变道,插到我们前面。师傅一个紧急刹车?

11

车里一片混乱??

前面的面包车在打了几个滚以后翻倒在路旁,我们的大客车头也凹进了一大块。我赶紧拦了一辆中巴车。把几个受伤的客人转移到中巴车上,让司机继续开车前往机场赶飞机,并吩咐全陪和领队照顾好其余客人,自己则送伤员前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包扎伤口?? 试分析在以上案例中,“我”犯了哪些错误?

[ 分析 ]

①不应太晚出发赴机场,乘坐国内航班,至少提前一个小时或 1.5 小时抵达; ②不应安排客人在赴机场前进行自由活动; ③出发前未提醒客人带好贵重物品和证件等; ④缺少沿途讲解和规范的致欢送辞;

⑤不应催促司机开快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⑥不应拦车、随意搬动伤员送他们去医院,而应打电话给救护中心; ⑦出现交通事故后没有保护好现场并第一时间报案;

⑧未将所出现的意外情况(交通事故和误机将成事故)及时报告旅行社并采取相应措施; ⑨没有做好其他旅游者的安抚工作;

⑩不应让全陪和领队都留下照顾其余客人,因为在将伤员送医院的途中,必须有亲属或领队在场。

案例八:

清晨 8 时,某旅行团全体成员已在车上就座,准备离饭店前往车站。地方导游员 A 从饭店匆匆赶来,上车后清点人数,又向全程导游员了解行李情况,全程导游员告诉他全团行李一共 16 件,已与领队,饭店行李员交接过,此后 A 讲了以下一段话:“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们全团十五人已经到齐,好,我们现在去火车站,今天早上,我们乘 9 点 30 分的火车去下一地,两天来大家一定过得很愉快吧?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合作,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短短两天,我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成了朋友,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女士,先生今后有机会再来我市旅游,人们常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我们一定会有重逢的机会,现在我为大家唱一支歌,祝大家一路顺风,旅途愉快!(唱歌)好了,女士们,先生们。火车站到了,现在请下车。”

请运用导游规范知识,分析导游员 A 在这一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 分析 ]

1 、送团当天迟到。

2 、离店前没有亲自清点行李。

3 、出发前没有提醒游客清点随身物品。 4 、没有提醒游客与酒店结账,交客房钥匙。

5 、开车前没有再次提醒游客检查证件和随身物品。 6 、欢送辞中没有征求游客的意见和建议。 7 、欢送辞中没有回顾旅游活动。 8 、欢送辞中没有致歉。

9 、下车前没有再次提醒游客带齐随身行李物品。

案例九:

导游员小王接待的某旅行社团原计划于 12 月 23 日 16 : 00 乘飞机由 H 市抵 S 市。 22 日晚饭后,小王突然接到通知,该团因故必须乘 23 日 8 : 00 的航班提前离开 H 市,该团即将抵达机场时,团员怀特夫人神色慌张的告诉小王,她将一条钻石项链放在枕头下面,因离店时匆忙,忘记取出,要求立即返回饭店。请问: A 、小王接到内勤的变更通知后,应该做哪些工作?

B 、得知怀特夫人将钻石项链遗忘在房间后,小王应如何妥善处理?

[ 分析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