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下载本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 )位是亿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

( )位和( )位。

2.90060450这个数包括( )级和( )级,读作( )。 3.60060006从左至右,第一个“6”表示( ),第二个“6”表示( )。 4.408020000000是由4个( ),8个( )和2个( )组成的,省略亿位后

面的尾数约是( )。

5.54203070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4在( )位

上,表示4个( )。

6.由106个亿、106个万和106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

7.940503070=900000000+40000000+( )+( )+

( ),30000000+500000+60000+900=( )。 8.最大的六位数是( ),比它多1的数是( )。

9.一个数百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个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

是( )。

10.与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写作( )和( )。

11.在58的后面添上( )个0,就是58万,在5和8之间添上( )个0,得

到的数读作五十亿零八。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

2.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 3.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 ) 5.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约有23020000人,这个数是近似数。(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由5个亿、6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 )。

A.560008000 B.506008000 C.500600800 D.56008000 2.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 )。

A.12003500 B.12030500 C.10023500 D.12300500 3.用算盘表示123705,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 B.算盘的一颗下珠表示1

C.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做完一道题按ON/C键接着做下一道题 D.一个数只含有两级,这个数一定是八位数 5.下面的数中,最接近10万的是( )。

A.19999 B.99999 C.100006 D.110000

四、我会按要求做题。(3题4分,其余每题6分,共16分) 1.读出横线上的数。

(1)某市的小学生共收集废旧电池405083节。读作( ) (2)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39724852人。

读作( )

(3)地球的海洋总面积约是362000000平方千米。读作( ) 2.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按要求改写。

(1)雄伟的万里长城全长约六百七十万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写作:( )米=( )万米 (2)人造地球卫星每分钟大约飞行四十七万四千米。

写作:( )米≈( )万米

(3)天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二十八亿七千零九十九万千米。

写作:( )千米≈( )亿千米

3.连一连。

六十九万六千 606900000000

六千九百万零六十 60000690

六千万零六百九十 696000

六千零六十九亿 69000060

五、比大小。(在

内填上“>”“<”或“=”)(6分)

80502460 8905300 99999999

8050万 96000000 98053099070 1亿 10个十万

960

99700 一百万

六、判断。(每题2分,共6分)

1.三亿零五十万六千零四十写作30506040。( ) 2.4670506、5006000这两个数都只读一个零。( ) 3.120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12亿。( )

七、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所得的近似数约是60万,这个数最大是( ),

最小是( )。(4分) 八、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分)

6□998≈6万 24□8075000≈25亿 736210000<□25370000 3□01900>3601800

九、下面有些数被盖住了一个数字,你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吗?(在

“>”或“<”)(4分) 678100 ■100000

■761000 803000 998700 ■35601

6■9700 981006

里填上

十、(变式题)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

役军人人口总数是1339724852人。(3分)

原数 要求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 1339724852 省略百万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近似数 十一、(变式题)用4,1,7,6和3个0分别按下面的要求组一个七位数。(每题

2分,共12分)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零也不读。 4.只读一个零。

5.读两个零。 6.读三个零。

十二、根据左边三题的结果及规律填空。(6分)

答案

一、1.九 十亿 千万

2.万 个 九千零六万零四百五十 3.6个千万 6个万

4.千亿 十亿 千万 4080亿 5.九 亿 千万 千万

6.10601060106一百零六亿零一百零六万零一百零六 7.500000 3000 70 30560900 8.999999 1000000 9.7050001 10.9999 10001 11.4 8

二、1.× [点拨]要分清数位和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2.√ 3.√ 4.× 5.√ 三、1.B 2.B

3.C [点拨]算盘上的每颗上珠表示5,每颗下珠表示1。 4.D 5.B

四、1.(1)四十万五千零八十三

(2)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五十二 (3)三亿六千二百万 [点拨]读数要先分级。

2.(1)6700000 670 (2)474000 47

(3)2870990000 29 3.

五、> > > < < = 六、1.× 2.× 3.× 七、604999 595000

八、0(或1,2,3,4) 5(或6,7,8,9)

8(或9) 6(或7,8,9) 九、< > > <

十、1339725000 1340000000 1300000000 十一、1.7641000 2.1000467 3.4176000

4.40176005.4010760

6.4010706(3、4、5、6题答案不唯一) 十二、5 98765 6 987654 12345678 8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39分)

1.测量土地的面积,常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公顷。

3.1公顷=( )平方米。一间教室的面积约是50平方米,( )间这样的教

室的面积约是1公顷。

4.1平方千米=( )平方米,6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 5.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占地约44( ),合( )平方米。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约为56( )。 (2)街心公园的总面积是12( )。 (3)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

(4)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4( ),数学书封面面积约是450( )。 (5)中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万( )。

(6)一个旅游景区的形状近似是长方形,长2千米,宽1千米,绕它走一周,要走6( ),其面积是2( ),合200( ),合2000000(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公顷=( )平方米 40000平方米=( )公顷 8平方千米=( )公顷 30平方千米=( )公顷 70公顷=( )平方米 7000公顷=( )平方千米 300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48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8.在

里填上“>”“<”或“=”。

9公顷 6000平方米 5公顷 400000平方米 500公顷 780000平方米

4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

6公顷

95000平方米 56000平方米 6平方千米

4公顷 78平方千米 3000公顷

4000000平方米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因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所以1平方千米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 ) 2.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

3.李红家的房子真大,有四室两厅,面积是150平方千米。( ) 4.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分米。( ) 5.四(1)班教室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一所小学校园的面积约是120000( )。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约是4600( )。

A.平方千米 B.公顷 C.平方米

3.一块菜地长是110米,宽是90米,它的面积约是1( )。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4.32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那么(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A.10 B.100 C.1000

5.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50米,宽80米,面积是( )。

A.2公顷 B.20公顷 C.200公顷 四、按要求排序。(每题3分,共6分)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650公顷 65平方米 6平方千米 650000平方米

)个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平方千米 180公顷 3000000平方米 408平方米

五、填一填。(每题2分,共10分)

1.豫园的占地面积约为2( ),(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2.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米,( )个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3.4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平方米,那么( )块方砖的面积约是1公顷。 4.一个占地1公顷的长方形苗圃,长是250米,宽是( )米。 5.80平方千米=( )公顷,400公顷=( )平方千米。

六、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4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5分)

1.中国台湾的面积约为36000( )。

A.平方千米 B.平方米 C.公顷

2.边长是200米的正方形草地,占地面积是4( )。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3.西藏布达拉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1( )。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4.(变式题)1平方米大约能放3张课桌,1公顷能放( )张课桌,1平方千米能放( )张课桌。

A.300 B.30000 C.3000000 七、我会灵活应用。(每题5分,共25分)

1.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2公顷,它的长是500米,宽是多少米?

2.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长300千米,宽50米。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

3.一个周长是400米的正方形公园,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4.一块长方形麦地,长800米,宽300米,这块麦地共收小麦240吨,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

5.一块长方形土地,长500米,宽300米,如果把它的宽增加100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答案

一、1.公顷 平方千米 2.100 1千米 100

3.10000 200 4.1000000 6 5.公顷 440000

6.(1)平方米 (2)公顷 (3)平方千米

(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千米 (6)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7.60000 4 800 3000 700000 70 3 30000008.> < > > > < = <

二、1.× [点拨]1平方千米的土地不一定是正方形。

2.× [点拨]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

4.× [点拨]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24平方厘米。 5.×

三、1.A 2.A 3.B 4.B 5.A

四、1.65平方米<650000平方米<6平方千米<650公顷

2.3000000平方米>2平方千米>180公顷>408平方米 五、1.公顷 50 2.10 100 3.40000

4.40 5.8000 4

六、1.A 2.B 3.B 4.B C

七、1.2公顷=20000平方米 20000÷500=40(米)

答:宽是40米。 2.300千米=300000米

4800 48 300000×50=15000000(平方米)=1500公顷 答:这条高速公路占地1500公顷。 3.400÷4=100(米)

100×100=10000(平方米)=1公顷 答:它的面积是1公顷。

4.800×300=240000(平方米)=24公顷

240÷24=10(吨)

答:平均每公顷收小麦10吨。

5.500×(300+100)-500×300=50000(平方米)=5公顷

答:它的面积增加5公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线段有( )个端点;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 )。

2.角通常用符号( )表示,量角的大小要用( ),角的度量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3.1周角=( )平角=( )直角 ( )直角=1平角

4.15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 )角;至少再过( )小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5.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6.从( )引出(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7.150°的角比平角小( )°,比直角大( )°。

8.用一副三角尺,能拼成的最大角的度数是( )度,能画出的最小角的度数是( )度。

9. 如图,∠1=( )。

10.图中角的度数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直线比线段和射线都长。( ) 2.小明画了一条长4厘米的射线。( )

3.小于90°的角都是锐角,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 )

4.左图中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

5.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 6.画角必须用量角器来画。(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周角有( )条边。

A.0 B.1 C.2

2.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画出的角是( )。

A.160° B.40° C.120°

3.对下图中的射线描述正确的是( )。

A.射线A B.射线AB C.射线BA

4.将一张半圆形纸片对折一次,得到的角的度数是( )。

A.90° B.45° C.180°

5.把一个平角分成不相等的两个角,较小的那个角是( )角。

A.锐 B.钝 C.直

四、我会分类。(把下面这些角的度数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10分)

35° 93° 2° 24° 100° 89° 75° 121° 62° 90°

五、读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填一填。(6分)

∠1=( )度 ∠2=( )度 ∠1+∠2=( )度 六、我会动手操作。( 2题2分,其余每题4分,共10分)

1.先以点A为端点画一条射线,再在射线上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并标出来。

2.经过下面的A、B两点画一条射线AB。

3.以下面的射线为一条边画一个43°的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七、我会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图中一共有2个角。( )

2.过一点只能画1条射线。( ) 3.

左图中的角的度数一定比90°大比180°小。( )

4.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 5.用量角器不能画出180°的角。( ) 八、画一画。( 1题4分,2题6分,共10分)

1.(变式题)先用量角器画一个比直角大10°的角,再用三角尺画一个120°的角。

2.下面所画的角对吗?把不对的重新画一画。

九、量一量。( 1题5分,2题6分,共11分)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写出你的发现。

∠1=( ) ∠2=( )

∠3=( ) ∠4=( )

(1) 发现度数相等的角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80°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组) 十、看图填一填。(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已知∠2=35°,那么∠1=________。

2.如图,已知∠1=45°,那么∠2=________。

3.如图,已知∠1=40°,∠2=60°,那么∠3=________。

4.(变式题)如图,已知∠1=50°,那么∠2=____。

5.

左图中共有____条线段。

答案

一、1.两 射线 直线 2.∠ 量角器 度 ° 3.2 4 2 4.直 3

5.无数 1 6.一点 两条射线

7.30 60 8.180 15 9.35° 10.60°

二、1.× [点拨]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不能比较长短。 2.× 3.× 4.√ 5.×

6.× [点拨]也可以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三、1.C 2.C 3.C 4.A 5.A 四、锐角:35° 2° 24° 89° 75° 62° 直角:90°

钝角:93° 100° 121° 五、130 50 180 六、略。

七、1.× [点拨]由2个小角组成一个大角,共3个角。 2.× 3.√ 4.× 5.× 八、略。

九、1.80° 100° 60° 60° 120° 2.40° 140° 40° 140°

(1)∠1=∠3,∠2=∠4

(2)∠1+∠2=180°,∠2+∠3=180°(答案不唯一) 十、1.55° [点拨]∠1=90°-35°=55°。

2.135° [点拨]∠2=360°-90°-90°-45°=135°。

3.80° 4.80° 5.10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学校买了24个篮球,每个篮球的价钱是135元,根据下面的竖式在括号里

填数。

2.250乘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积是( )位数。

3.学校花360元买了6个排球,每个排球多少钱?这道题是已知( )和( ),

求( )。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分钟能传播( )米。

5.两个因数的积是13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5,则积是( )。 6.( )×数量=总价 时间×( )=路程

7.325的18倍是( ),24个705是( )。 8.比大小。(在

230×40 21×300

里填上“>”“<”或“=”)

410×22

32×400 820×11 3×1800 99×99

10000

9.根据25×24=600,请你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5×12=( ) 25×48=( ) 50×24=( ) 75×24=( )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已知15小时行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2.两个数相乘,两个因数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积不变。( )

3.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除以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乘以5。( ) 4.20个580相加的和是600。( )

5.两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4

2.与36×45的结果相等的是( )。

A.36×90 B.18×90 C.18×45

3.如果△×○=315,那么△×(○×3)的积是( )。

A.315 B.105 C.945

4.两个数(都不为0)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若积除以10,则另一个因数应

( )。

A.不变 B.乘以10 C.除以10

5.如果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另一个因数的末尾有1个0,那么它们积的

末尾至少有( )个0。 A.一 B.两 C.三

四、我会计算。(1题4分,2题18分,共22分) 1.口算。

300×20= 42×30= 50×80= 90×70= 12×50= 160×40= 70×14= 110×60=

2.用竖式计算。

163×58= 77×230= 390×50=

48×205= 480×15= 307×160=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每题3分,共9分)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胡老师家距离学校4千米,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15分钟够吗?

2.原来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3.国庆节期间,小强全家去某景区游玩。他们先乘火车行驶了9小时,又换乘

汽车行驶了3小时才到达景区,他们家距离该景区多少千米?

4.学校要添置新桌椅,购买40套这样的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5.(变式题)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速度是45千米/时,8小时到达。原路返

回时每小时多行15千米,这艘轮船原路返回需要多少小时?

6.(变式题)王老师带2000元钱,要为学校选购12台同样的电扇,可以买哪种

电扇?还剩多少钱?

答案

一、1.

2.4 五 3.总价 数量 单价

4.20400 [点拨]1分钟=60秒,340×60=20400(米)。 5.650 6.单价 速度 7.5850 16920 8.< = > < 9.300 1200 1200 1800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C 5.B

四、1.6000 1260 4000 6300 600 6400 9806600

2.9454 17710 19500 9840 7200 49120

五、

六、1.250×15=3750(米) 4千米>3750米

答:15分钟不够。

2.24÷8=3 360÷3=120(平方米)

答:原来草坪的面积是120平方米。 3.9×160+3×56=1608(千米)

答:他们家距离该景区1608千米。 4.40×(53+138)=7640(元)

答:一共要花7640元钱。 5.45×8÷(45+15)=6(小时)

答:这艘轮船原路返回需要6小时。 6.128×12=1536(元) 2000-1536=464(元)

答:可以买第2种电扇,还剩464元钱。 [点拨]答案不唯一。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直线a和直线b相交成4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90°,那么其他3个角的

度数也都是( )。这两条直线互相( ),记作( )。 2.在同一个平面内,直线m和直线n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 ),

记作( )。

3.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4.( )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从梯形( )上的一点向( )引一条( ),这点和垂足之间

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能画出( )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出( )条线段,其中( )最短,

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8.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 )条;在同一个平面内,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

9.右图中CD边上的高为( )。

10.伸缩门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容易( )的特征设计的。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

在同一个平面内,过P点只能画一条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直角梯形只有一个角是直角。( ) 4.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5.平行四边形同一条底边上的高都相等。(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画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可以画( )条。

A.1 B.2 C.无数 2.下面各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和不是360°的是( )。

A.B. C.

3.一个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四个角都相等,这是个( )。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线段都和第三条线段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条线段

(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可能互相垂直,也可能互相平行

5.如图,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垂直线段,关于这些垂直线段,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长度相等 四、我会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1.在下图中,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3.分别过点B画AC的垂直线段。

五、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3.图中的虚线是梯形的高。( )

4.平行四边形ABCD中,AB边上的高与BC边上的高相等。()

5.如左图,线段AB与CG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

六、我会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6分) 1.过P点分别画OA、OB的垂直线段。

2.先标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再分别画出它们的一条高。

3.(变式题)画一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

4.在下面两个图形中分别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七、我会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画一条与已知直线的距离是2厘米的平行线。

2.先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一条高,再测量出底和底边上高的长度。

3.仔细观察下图,你能用字母描述你学过的图形吗?(至少写4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爷爷打算将西红柿、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分别种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

梯形的区域内,请你帮他把下面的地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标出里面所种的蔬菜。

5.(变式题)如下图,小鹿在A点,小熊在B点,它们都渴极了,想要到河边喝

水,请你分别为它们设计出到河边最短的路线,并在图上画出来。

答案

一、1.90° 垂直 a⊥b2.平行 m∥n

3.垂直 平行4.两组对边 只有一组对边 5.上底 下底 垂线 无数 相等6.相等 7.无数 垂直线段 距离8.1 1 9.15厘米 10.变形 二、1.√

2.× [点拨]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 [点拨]直角梯形有两个直角。 4.× 5.√

三、1.C 2.C 3.A 4.B 5.A

四、1.

2.略。

3.五、1.×

2.× [点拨]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 [点拨]梯形的高是上底与下底之间的垂直线段。 4.× 5.√

六、1.

2.

3.8÷4=2(厘米)

(高的画法不唯一)

4.七、1.略。

2.

底:4厘米 高:2.6厘米

3.正方形ABFG、平行四边形ABEF、梯形ACDG、三角形ABF(答案不唯一)

4.[点拨]分法不唯一。

5.

[点拨]到河边最短的路线,就是分别从A、B两点画到河边的垂直线段。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3分)

1.计算480÷63时,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是( )位数。 2.288÷36,试商时把36看作40来试商,商会偏( )。 3.除数除以5,被除数( ),商不变。

4.210的21倍是( ),630里面有( )个15。

5.要使□57÷6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应填( )。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40<261 348>( )×60 58×( )<345 479>( )×72 7.在

里填“>”“<”或“=”。

57×6

360 93×7

635 46×12

478

8.□÷30=54……□,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9.根据143÷13=11填空。

1430÷130=( ) 286÷26=( ) 14300÷( )=11 ( )÷39=11

10.117÷39=3,那么(117×17)÷(39×17)=( ),(117÷7)÷(39÷7)=(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与除数的积小于被除数。 ( ) 2.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小。(3.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商也跟着乘以10。( 4.1520÷50=152÷5=30……2。( )

5.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 )。 ) ) 1.已知被除数是315,要使商是两位数,除数最大是( )。

A.30 B.31 C.35

2.两个数相除,除数除以3,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A.乘3 B.除以3 C.不变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 )。

A.一位数 B.两位数 C.一位数或两位数 4.3700÷600,正确的结果是( )。

A.6……1 B.6……10 C.6……100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A.341÷53 B.492÷53 C.492÷35

四、我会改错。(判断对错,并将错的改正过来)(每题2分,共8分)

1. 2.

3. 4.

五、我会计算。(3题9分,其余每题6分,共21分) 1.口算或估算。

320÷40= 720÷60= 750÷50= 3600÷60= 540÷90= 800÷40= 560÷80= 840÷70= 812÷90≈ 350÷49≈ 142÷23≈ 365÷31≈ 2.用竖式计算。

758÷23= 602÷86= 910÷26=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400÷25 360÷45 5800÷1300

六、按要求做一做。(1题2分,2题6分,共8分) 1.填一填。

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乘以2,商( )。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64÷60=5……64 370÷12=30……1 5900÷70=84……2

七、我会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

2.(变式题)四年级师生共263人去春游。需要租几辆车?

3.李叔叔12分钟打936个字,照这样的速度,一篇文章李叔叔要用25分钟打完。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

4.(变式题)

小亮家离学校有多远?

5.利民超市某品牌牛奶双休日促销。

6.(变式题)一种观赏型袖珍仙人掌买5盆送1盆,每盆24元。杨阿姨一次买了18盆,每盆合多少钱?

答案

一、1.60 一 2.小 3.也除以5 4.4410 42

5.7 6 6.6 5 5 6 7.< > > 8.29 1649 [点拨]30×54+29=1649。 9.11 11 1300 429 10.3 3 二、1.√

2.× [点拨]用“四舍”法试商,商容易偏大,用“五入”法试商,商容易偏小。 3.× [点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0倍,商不变。 4.× 5.×

三、1.B 2.B 3.C 4.C 5.C

四、1.× 2.×

3.× 4.×

五、1.8 12 15 60 6 20 7 12 9 7 7 12

2.32……22 7 35 3. 1400÷25

=(1400×4)÷(25×4) =5600÷100 =56 360÷45 =360÷9÷5

=40÷5 =8

5800÷1300=4……600

六、1.除以2

2.364÷60=6……4 370÷12=30……10

5900÷70=84……20

七、1.500÷53=9(个)……23(元)

答:最多可以买9个,还剩23元钱。 2.263÷48=5(辆)……23(人)5+1=6(辆)

答:需要租6辆车。

3.936÷12=78(个) 78×25=1950(个)

答:这篇文章有1950个字。 4.420÷70=6(分钟) (70+5)×6=450(米)

答:小亮家离学校有450米远。 5.260÷66=3(组)……62(元)

62÷36=1(箱)……26(元) 3×2+1=7(箱)

答:最多可以买7箱,还剩26元钱。 6.18÷(5+1)=3(组) 18-3=15(盆)

24×15÷18=20(元) 答:每盆合20元钱。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10分) 1.( )和( )都可以用来表示数据。

A.统计表 B.条形图 C.画“正”字 2.( )更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少。

A.条形图 B.统计表 C.圆圈图

3.聪聪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如下表:

品种 人数 苹果 10 西瓜 7 香蕉 9 梨 8 葡萄 6 用条形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 )人较合适。 A.1 B.2 C.5

4.少儿图书馆一天的图书借阅情况如下:

图书种类 借阅本数 科幻类 80 文学类 益智类 动漫类 工具类 100 140 160 60 用条形图表示上面的数据,1格代表( )本较合适。

A.10 B.20 C.50

二、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题2分,其余每题4分,共10分) 下面是四(1)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图。

1.睡眠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2.我国专家建议: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应不少于10小时,四(1)班有( )

人睡眠时间不够。

3.你的睡眠时间够吗?你有什么建议?

四(1)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图

三、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题15分,2题28分,共43分) 1.红红记录了去年各季度自家的用水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如下:

季度 用水量/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6 14 18 12 (1)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作条形统计图。

红红家去年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统计图中一格代表( )吨。 ② 红红家去年平均每个季度用水多少吨?

③ 你还知道哪些信息?

2.育英小学四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

月份数量/个班级 四(1)班 四(2)班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20 24 25 26 25 28 30 32 (1) 把上表中的数据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出来。

四(1)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四(2)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2)四(1)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中一格代表( )个; 四(2)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中一格代表( )个。

(3)四(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四(2)班呢?请你分析一下原因。

(4)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

(5)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以制成2个新易拉罐,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多少个新易拉罐?

四、下面是笑笑7~10岁的身高统计图。这幅统计图绘制得对吗?若不对,请

指出错误之处。(6分)

五、(变式题)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班第一小组和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画图10分,1题4分,2题5分,共19分) 第一小组

水果种类 人数 全班

水果种类 人数 12 14 17 5 2 4 5 0

把统计的结果分别在下面的条形图中表示出来。 第一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1.第一小组的条形图每格代表( )人,全班的条形图每格代表( )人。 2.通过条形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六、四年级各班同学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如下。(画图6分,1题2分,2题4分,共12分)

选择某一等级将各班人数在下面条形图中表示出来,并回答问题。

四年级同学立定跳远( )等级统计图

1.每格代表( )人。

2.( )班的( )等级人数最多。

答案

一、1.A B 2.A 3.A 4.B

二、1.10小时及以上 7小时以下 2.30 3.略。 三、1.(1)红红家去年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图

(2)① 2

② (16+14+18+12)÷4=15(吨)

答:红红家去年平均每个季度用水15吨。

③ 红红家去年第三季度用水最多,第四季度用水最少。 [点拨]③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1)四(1)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四(2)班回收易拉罐情况统计图

(2)5 4

(3)四(1)班 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月最少;四(2)班七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四月最少。因为七月天气比较炎热,人们喝饮料较多,所以回收的易拉罐较多,相反,四月天气比较冷,人们喝饮料较少,所以回收的易拉罐较少。

[点拨]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20+25+25+30=100(个)

24+26+28+32=110(个) 100+110=210(个)

答: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了210个易拉罐。 (5)210÷10×2=42(个)

答:两个班4个月一共回收的易拉罐可以制成42个新易拉罐。

四、不对。错误之处有:①统计图没有名称,②单位长度不统一,③条形宽度

不一致。

五、第一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统计图

1.1 2

2.全班同学最喜欢吃香蕉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橘子的人数最少。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六、四年级同学立定跳远(优秀)等级统计图

1.2

2.四(2) 优秀

[点拨]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点拨]2 [一、我会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方方唱一首歌要5分钟,全班45人合唱这首歌要( )分钟。 2.一件木雕工艺品两面都要雕,一位工人雕一面要8小时,2位工人雕3件工

艺品最少要( )小时。

3.煮熟一个玉米需要15分钟,一个锅里可以煮6个玉米,那么煮熟12个玉米

最少需要( )分钟。

4.小丽一家早上起来都要喝牛奶,她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热牛奶,二是洗3个

杯子。热牛奶需要10分钟,洗1个杯子需要2分钟,小丽一家喝到牛奶最快需要( )分钟。

小明 小聪

5.小聪和小明玩纸牌比大小游戏,点数大的获胜,采用三局两胜制。如果小聪

以第一次出7,第二次出5,第三次出3的顺序出牌,小明共有( )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其中有( )种策略可以赢小聪。这种策略是第一次出( ),第二次出( ),第三次出( )。

6.同学们玩游戏,可以一人玩也可以两人玩,每玩1局要用4分钟,5名同学

每人玩2局,至少要用( )分钟。

二、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2分)

1.一名同学擦一块玻璃要用5分钟,5名同学擦15块玻璃最少需要( )分钟。

A.5 B.15 C.25 2.下面的两件事情能同时做的是( )。

A.洗锅和烧热油 B.开车和用手机发信息 C.擦地和用洗衣机洗衣服

3.妈妈给全家人烙饼,锅内每次能烙两张饼,每烙一面需要3分钟,两面都要

烙,如果烙6张饼,至少需要( )分钟。 A.18 B.12 C.9

4.妈妈准备一顿午餐需要做下面的几件事情:

①洗菜5分钟,②择菜7分钟,③淘米2分钟,

④用电饭煲煮饭20分钟,⑤切菜2分钟,⑥炒菜5分钟。 下面( )种安排所用的时间最短。

三、我会安排。(3题6分,其余每题8分,共22分)

1.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能同时烙两张饼,每烙一面需要2分钟,烙5张饼

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在下面的表格中表示出自己的方法。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① ② ③ ④ ⑤ 至少需要( )分钟。

2.张强早上起床后要做下面几件事情。

刷牙洗脸:读书:烧水:吃饭: 4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张强应该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请用图表示出来。

(2)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3.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龙门小学 刘腾 熊威 李杰 育才小学 石柳 王兵 王文平

龙门小学和育才小学举行象棋比赛,每校派3名选手参赛,采用三盘两胜制。

他们两校的参赛选手情况如上表(名次高的都赢名次低的)。

育才小学安排选手参赛的顺序如下表,如果龙门小学想要获胜,该怎样安排选手参赛?

第一盘 第二盘 第三盘 育才小学 石柳 王兵 王文平 龙门小学 胜者 四、填一填。(每题2分,共6分)

1.乐乐在火上烤鱼,每烤一面需要5分钟,鱼的两面都要烤,火上只能同时烤

两条鱼,现在需要烤5条鱼,至少需要( )分钟。

2.一只平底锅每次最多只能煎2个鸡蛋,每面各需1分钟,煎3个鸡蛋至少需

要( )分钟,煎9个鸡蛋至少需要( )分钟。

3.小红给客人沏茶,洗水壶和接水需要1分钟,洗茶杯需要2分钟,烧开水需

要15分钟,拿茶叶需要2分钟,最快( )分钟就能沏茶了。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小星星训练中心的小玲、小楠、小青三位同学分别要在李老师和涂老师处测

试舞蹈和声乐,每项测试都需要5分钟,她们最短多少分钟全部测试完?

2.(变式题)甲、乙双方参加一场拍球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下面是双方运动

员平时一分钟的拍球水平:

甲方:1号120个;2号140个;3号160个。 乙方:1号110个;2号130个;3号150个。

甲方的出场顺序是1号,2号,3号,乙方有可能获胜吗?怎样安排可以使乙方获胜?

3.烤面包的架子上一次最多放2片面包,烤面包时,一面烤2分钟,另一面烤

1分钟,现在要烤3片面包,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4.(变式题)妈妈要完成下面4件事:杀鱼、洗鱼需要5分钟,烤鱼需要10分钟,

淘米需要2分钟,用电饭锅煮饭需要15分钟。妈妈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最少要用多长时间?

5.校文印室需要复印32张资料,正反面都要复印。如果一次最多放4张,至

少要复印多少次?

答案

一、1.5 2.24

3.30 [点拨]一个锅里煮6个玉米,12个玉米需要煮两锅,6个玉米同时煮熟,需用15分钟,两锅玉米都煮熟需用15×2=30(分钟)。 4.10 [点拨]热牛奶的同时洗杯子。 5.6 1 2 6 4 6.20

二、1.B [点拨]相当于1名同学擦3块玻璃的时间。5×3=15

(分钟)。 2.C

3.A [点拨]6×2=12(面) 12÷2=6(次) 6×3=18(分钟)。 4.C 三、1.

① ② ③ ④ ⑤ 正 第1次 正 正 第2次 反 反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填表方法不唯一)10 2.

正 正 反 反 反

(2)4+15+5=24(分钟)

答:最少需要24分钟。

3.

第一盘 第二盘 第三盘 育才小学 石柳 王兵 王文平 龙门小学 李杰 刘腾 熊威 胜者 育才小学 龙门小学 龙门小学 四、1.25 [点拨]5×2÷2×5=25(分钟)。

2.3 [点拨]3×2÷2×1=3(分钟)。 9 [点拨]9×2÷2×1=9(分钟)。 3.16

五、1.5+5+5=15(分钟)

答:她们最短15分钟全部测试完。 2.乙方有可能获胜,安排如下表所示: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甲方 1号 2号 3号 乙方 2号 3号 1号 获胜方 乙方 乙方 甲方 3.2+2+1=5(分钟)答:至少需要5分钟。

4.

2+15=17(分钟)

答:如图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最少要用17分钟。 5.32×2=64(面) 64÷4=16(次)

答:至少要复印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