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仅供参考) 下载本文

2、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实际,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课前准备好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图片、挂图等直观教具以及多种教学准备 媒体。 1、课堂教学容量适当,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并注意运用已学教学过的知识。 内容 2、教师的讲授科学、正确,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1、各教学环节紧密相扣,充分体现与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活动设计有趣,且组织有序。 2、层次清楚,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符合外语教学规律。 教学方法与 过程 3、能面向全体,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人人参与。 5、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且灵活、多样。 5 5 10 5 8 5 8 8 1、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反映出各类学生能教学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效果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发音准确、语调规范、语言流畅、语法正确。 2、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有感染力,教具使用熟练,板书规范、美教师观、合理。 表现 3、能驾驭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1、教师有积极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教学2、敢于标新立异,突显个人教学风格。 特色 3、能够在课堂上将口语教学与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合 评价 8 5 5 5 5 5 2 3 3 总分 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 价 要 素 权重(%) 5 5 得分 1.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活动目标 认识与体验。 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9 / 10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充分(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实施阶段准备不同的材料) 活 动 内 容 1.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实践和信息技术实践。 3.内容综合、宽泛、新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引入多种信息。 5.围绕主题,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 向。 2.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3.督促与激励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 持续进行。 4.拓宽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5.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6.指导学生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 7.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 8.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 1.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勤于动手,善于质疑,主 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 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恰当利用信息。 3. 学生能通过一系列活动(如收集、整理、观察、调查、采访、操作、制作、实验、研究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3 5 4 3 2 2 4 4 3 2 4 3 3 3 3 3 4 4. 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5. 综合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经验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师素养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准确。 2.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驾御课堂教学能力 1.学生能自主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有真实体验.陶冶情操.愉悦身 心。 活动效果 2.多元评价贯穿于活动全过程。 3.有一定的标新立异,有创新成果。 4.知识面有所拓宽。 5.学习方法、方式多样,学会学习。 教学特色 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综合评价 活 动 过 程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活 动 3 3 3 4 4 4 3 3 5 3 总分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