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造型特征 - 图文 下载本文

假山的造型特征

假山设计含义

园林假山的设计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将假山的若干个组合单元度势布局,相宜构筑。

在规模较大的园林中,假山的布局和设计常与建筑、植物等相结合,用假山连绵起伏的山势来划分空间,或在各个小空间中用假山来相互穿插,有分有合,以增加风景的曲折和深度。

假山造型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 园林假山的设计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到园林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造园的主题,因地制宜地来确定假山的布局、体量、走势、叠山类别以及艺术风格等。

假山的造型

? 假山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靠形象的魅力去感染观者,在应用过程中假山的造型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传统园林中所没有过的造型,如昆明世博园的山水景观(图1-1), 图1-1

? 深圳世界之窗的天生桥(图1-2)等 图1-2 深圳世界之窗的天生桥

同时,现代科技工艺也应用于园林造景。如与喷雾技术结合来表现深山大壑般淋浴中的山水(下

图左)。

假山的尺度特征

其服务对象和使用方式决定了园林空间的规模和特点。

? 私家园林的规模一般较小, 在加上建筑的分割和围和,假山所处的空间更加有限,即使是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代表假山艺术成就的叠山石(包括土石结合、以石塑形的土石山)也仍处于相对狭小空间,欣赏假山的视距较短。因而传统假山的规模尺度小。

现代城市公园拉开了现代园林发展的序幕。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园通常用地规模较大,空间尺度大。虽然规模尺度小的假山在现代园林中应用 也非常广泛,但是适应现代园林开敞空间的特点,大尺度夸张造型的山石景观也出现在现代园林之中,例如北京中华民族园门区的山水景观,尺度大,与周围环境极为协调,(看下图)

假山造型设计关键

? 假山的平面设计是结合园林地形进行合理布局,它只是空间构图的地形位置安排。而园林假山的关键还在于空间的立面观赏,所以假山的立面设计才是假山造型设计的关键所在。

? 一座假山在平面设计时就应该构思其立面的造型问题。由于大自然中的山岳地貌的造型都是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上也受重力作用规律的影响,所以假山的立面造型必须以静力平衡为原则,即便是为了假山的艺术美,在其造型中出现不稳定感,但在结构力学上仍然必须做到按平衡分配法,获得静力平衡关系,以达到外形似不稳定中的内在平衡。具体而言,假山的立面设计应考虑到体、面、线、纹等问题。

假山造型之--体

? 体是指假山的体形,设计时除应充分考虑到视距与假山(被观赏景物)体量间的比例关系外,在具体的立面设计时,首先是它的体形,或高耸或平缓或巍峨或险峻,并对其山巅、山腰、山角等块体作出合理的布局和艺术处理,这方面的设计可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画法来表达。对于立面设计的多个体形的组合,尤其是山峰的组合,我们也不妨借鉴一下空间三角形的组合方法。

? 以苏州网师园“云冈”黄石假山为例,其所表现的是云雾缭绕的岩冈(冈即山脊),摹拟的是自然景观中突兀耸立的硬质巨岩的断层地貌,三组于“天池”边突兀而起的黄石岩冈耸立于眼前,因而看不到左右的山脚,而其形成的却是断层岩体的层状结构节理,这与耦园黄石假山所选用的竖直而巨大的黄石岩块而形成的险峻山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空间三角形组合的特点是在各个观赏视点上,不会造成重叠图象的现象。

假山造型之--面

? 面是指一座假山在空间立面上所呈现出来的平、曲、凹、凸、虚、实等观赏质感。立面设计切忌铜墙铁壁式的平直,而应该利用石块的大小、纹理、凹凸以及洞壑等显示出明暗对比,正如画论所云:“而其凹处,天光所不到,石之纹理晦暗而色黑;至其凸处,承受天光,非无纹理,因其明亮而色常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 如苏州耦园黄石叠砌的临水石壁,用横竖石块,大小相间,凹凸错杂,其与真山无异;而太湖石假山则应用大小石块钩带成涡、洞、皱纹等。同时,叠石应以大块为主,小块为辅,石与石之间应有距离,这样可在光照下形成阴影,或利于植物生长,否则满拓灰浆,会造成寸草不生,了无生趣,这就是所谓的“雅从兼于半土”。一般对整体立面的近山,常采取上凸、中凹、下直的手法来处理其面层结构;而如果是远山,则多用余脉坡脚,以体现其“远山审其势,近山观其质”。

假山造型之--线

? 线是指整座假山的外形轮廓线或局部层次轮廓线的综合。

? 如留园中部的主山,其塑造的是平远山水中的远山景象,所以采用了水平状起伏的局部层次轮廓线,以求与辽阔弥漫的水面相协调。而环秀山庄的假山,将其主峰置于前部,利用左右的峡谷和较低峰峦作衬托,其立面从山麓到山顶,设计成若干条由低到高的斜向轮廓线,由东向西,犹如山脉奔注,忽然断为悬岩峭壁,止于池边,“似乎处大山之麓,截溪断谷”(张南垣语),其正如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一般,从低至强,起伏多变,直至高潮。

假山造型之--纹

? 节理(纹)是指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形成裂隙的一种构造,其裂隙大小不一,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将岩石切成多边形的条块。而断层则是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相对移动的一种断裂构造。

课本的拓展内容 “拉底”

? 所谓的拉底,就是在假山基础上叠置最底层的自然假山石的术语,其正如《园冶?掇山》所说的:“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皴文而加。”选用顽夯的大块山石拉底,具有坚实耐压、永久不坏的作用,同时因为这层山石大部分在地面以下,小部分露出地表,而假山的空间变化却都立足于这一层,所以古代叠山匠师们把拉底看作是叠山之本。

? 1、“拉底”的方式

假山拉底的方式有满拉底和周边拉底两种。

(1)满拉底是在山脚线的范围内用山石满铺一层。这种拉底的做法适宜规模较小、山底面积也较小的假山,或在北方冬季有冻胀破坏地方的假山。

(2)周边拉底是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再用乱石碎砖或泥土将石

圈内全部填起来,压实后即成为垫底的假山底层。这一方式适合基底面积较大的大型假山。

? 2、拉底的要点是: (1)统筹向背,即根据设计要求,统筹确定假山的主次关系,安排假山的组合单元, (2)确定底石的位置和发展体势。是曲折错落,即假山底脚的轮廓线一定要打破直砌僵硬的概念。

(3)断续相间,即假山底石所构成的外观,不是连绵不断的,选石上要根据大小石材成不规则的相间关系安置,以为假山中层的“一脉既毕,余脉又起”的自然变化作准备。 (4)紧连互咬,虽然外观上有断续变化,但结构上却必须一块紧咬一块,具有整体性。

(5)是垫平安稳,以便于继续施工.。这也是关键所在。

? 3、山脚线的处理

(1)露脚:即在地面上直接做起山底边线的垫脚石圈,使整个假山就象是放在地上似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山石用量和用工量,但假山的山脚效果会梢差一些。

(2)埋脚:是将山底周边垫底山石埋入土下约20厘米,可使整座假山看上去仿佛是从地下长出来似的。在石边土中栽植花草后,假山与地面的结合就更加紧密、更加自然。

? 4、“拉底”的技术要求:

首先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山石来做山底,不得用风化过度的松散的山石。其次,拉底的山石底部一定要垫平垫稳,保证不能摇动,以便于向上砌筑山体。第三,拉底的石与石之间要紧连互咬。第四,山石之间要不规则地断续相间,有断有连。第五,拉底的边缘部分,要错落变化,使山脚弯曲时有不同的半径,凹进时有不同的凹深和凹陷宽度,要避免山脚的平直和浑圆形状。

“相石 ”

? 相石,又称读石、品石。施工前需先对现场的石头反复观察,区别不同颜色、纹理、体量,按掇山部位和造型要求分类排队,对关键部位和结构用石作出标记,以免滥用,经过反复观察和考虑构思成熟,胸有成竹,才能做到通盘运筹,因材使用。

“折、搭、转、换”的技巧手法

? “偏侧错安”即在叠置山石时,力求破除对称形体,避免四方形、长方形、品字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出现,讲究运用“折、搭、转、换”的技巧手法。所谓的折,是指山形在局部块体上的变化,由一个方位折向另一个方位上去;搭是指假山块体的搭接,在按层状结构的叠置中,必须有搭接处才会有过渡关系;转即假山块体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上去;换则是假山块体由一种节理层状,换为另一种形式,如水平的层状节理换为竖向的层状节理。所以只有偏安得致,才能使假山的山体错综成美。仄立避“闸”假山石的叠置可立、可卧,也可似蹲状。但仄立的两块山石则不宜象闸门一样,否则很难和一般叠置的山石相协调。不过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在自然界就有仄立如闸的山石,如在作为余脉的卧石处理时,可少许运用,但必须处理得很巧妙。

园林假山之假山山体的分层施工

? 当假山的基础工程结束和基石(即拉底)的定位、垫平安稳后,就开始假山山体的分层堆叠了。一般我们将假山分成基础层、中层和顶层。基石(基础层)以上到顶层以下的中间层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它所占的体量最大,结构复杂多变,并起着接下托上、自然过渡的作用,同时又是引人玩赏的主要部分,所以其一石一式都会对假山的整体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中层叠石在结构上要求平稳连贯,交错压叠,凹凸有致,并适当留空,以做到虚实变化,符合假山的整体结构和收顶造型的要求。具体叠砌的要领应做到:

? 接石压茬 即所叠砌的山石,上下衔接必须紧密压实。除了有意识地大块面闪进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