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建设方案v1.3 下载本文

规则(如以是否具有关键要素,是否在指定范围内判定其为合格或者不合格),并应用编程语言将审查规则转变为计算机程序。针对计划条目所属批次范围、交货期等关键要点,结合历史数据、项目特征,制定策略关联表,根据工程特性,判断物资属于一级/二级采购;根据交货期,判断物资所属批次时间准确性。

(3)采购计划审查全流程线上管理及关键要点自动筛查。开发ERP采购计划智能审查辅助工具,无缝对接、共享ERP中的采购计划申报数据,实现计划审查会快速创建项目、专家在线审核及复审计划条目、问题计划一键驳回等功能,确保采购计划全流程在线审核。并将关键审查要点及审查规则做信息化部署,实现对采购计划关键要点的自动筛查,减少审查工作中大量人工重复的机械性工作,降低人为比对工作量,进一步提升审查效率、确保采购计划合规性。其中,针对技术规范审查,如技术规范书已实现固化,自动比对物料描述与技术规范书固化ID号码是否一致;对于无法实现技术规范书固化、标准化的采购项目,以技术规范书ID号码为纽带,自动关联技术规范书内容,比对物料描述使用的技术规范书关键要素与范本要求是否一致。

4.2.1.1.2.2招标文件智能审查

图7 招标文件智能审查

开展招标文件智能审查管理咨询研究。研究招标文件的结构化管理,并依

13

据历史招标数据、标准化采购策略数据,提炼提炼审查关键要素,构建审查逻辑规则。研究利用文本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招标文件中的审查关键点。

在研究基础上开发招标文件自动审查功能,实现对招标文件内容的智能审查,确保招标文件要素齐全且准确,进一步提升招标文件审查合规性、准确性,为后续采购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通过构建现代(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智慧采购模块中招标文件智能审查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研究建立标准化招标文件要点库。收集历史招标文件模板,提炼招标文件关键要素,结构化招标文件要点信息。以物料描述+采购模式为基本单位,以历史招标文件为依据,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物料提炼结构化、标准化的招标文件要点,包括资质业绩要求、标包划分原则、评分权重、合同模板、评标办法等,形成标准化招标文件要点库,并建立物料描述+采购模式与标段匹配表。

2、研究审查逻辑的设置。针对结构化招标文件要点的属性和特征,依据前期标准化采购策略,研究建立要点与审查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3、自动筛查招标文件。依据以上研究成果,开发招标文件自动审查功能,将结构化的招标文件要点及审查逻辑部署至系统中,针对已结构化的招标文件,可直接关联招标文件数据,实现关键要点识别、比对;针对非结构化的招标文件,利用文本识别技术,通过自动识别招标文件的非结构化文本内容,实现对招标文件内容的自动筛查,确保招标文件要素齐全且准确。同时,根据实际审核情况,支持招标文件要点及规则动态维护。

14

4.2.1.1.3 智能辅助评标

图8 智能辅助评标

通过信息化技术,将供应商评价结果在评标过程中自动关联应用;同时打通授标工作与评标、定标环节的信息交互,实现授标工作所需相关信息自动化采集,实现在线自动授标,同时记录在线可查、永久追溯,极大提升授标工作的质效。

4.2.1.1.3.1供应商评价结果的自动关联应用

图9 供应商评价结果的自动关联应用

通过评审细则进行结构化处理,对评审细则与资质能力核实、绩效评价分

15

数、不良行为处理、社会信用评价指标等信息进行关联,设置量化评分规则,形成评标模板,进而实现供应商评价结果在评审环节的自动关联应用,简化投标文件的编制,提升评标效率与质量。

通过构建现代(智慧)供应链系统,实现智慧采购模块中供应商评价结果自动关联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开展业务模板梳理及数据采集

组织梳理供应商资质能力指标对应的数据字段和填写要求,形成指标清单。按照物资品类维护供应商评价指标及其对应的数据字段和填写要求,形成业务模板。供应商应用辅助工具按照模板在线填报资质能力相关数据。质量监督部门组织专家核实并在系统中记录结果。各专业部门直接在系统中录入绩效评价(含履约表现、运行绩效)评分结果。供应商管理部门将供应商不良行为直接维护到系统里,并自动采集社会征信信息。

2、分析关联关系,配置评标模板

创建采购项目,维护评审细则包含的评审要素、评审事项、评分细则,并应用在线辅助评标工具,将评审细则与资质能力评价、不良行为处理及社会信用其他评价指标等信息进行关联,设置量化评分规则,形成评标模板,不断优化调整,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3、供应商评价结果的自动关联应用阶段

在评标环节,初评阶段自动引用资质业绩数据和不良行为数据。详评阶段,引用已配置好的评标模板,关联绩效评价分数,包含履约表现、运行绩效,实现自动量化打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