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猴子的烦恼教案 下载本文

《猴子的烦恼》

◆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

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难点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色: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教学中,借助教材创设的平均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理解: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每只猴子一个桃子都分不到,即0÷3=0。然后进一步举例,归纳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样的安排生动自然,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

2.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

实践出真知。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将学生的操作贯穿在笔算学习的过程中,将每一步操作与竖式计算过程对应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使学生透彻而又轻松地理解了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教材分析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8~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教材创设了猴子分桃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

1

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教材创设了三个问题,首先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接着理解竖式除法中“商中间有0”的情况,最后理解竖式除法中“商末尾有0”的情况。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有关“0”的除法。

2.通过学生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会计算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 知道在什么位置商0。 ◆ 课前准备 ◆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印有桃子图案的卡片(两种:一种是每张有100个桃子的卡片,一种是每张有1个桃子的卡片)

◆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材8页情境图。

师:3只猴子来到桃树下,准备美美地吃上一顿,但是它们却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帮它们解决吧。

2

启发思考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观察情境图,提出并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 ②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

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可以很快地列出算式并写出答案:6÷3=2,3÷3=1。 (2)观察第三幅情境图,解决问题。

师: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这时3只猴子能分到桃子吗?用算式怎样表示呢?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桃子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把0平均分成三份,每份都是0,用算式表示为0÷3=0。

(3)问题拓展。

师: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只猴子来分,结果怎样?用算式怎样表示?50只、100只呢?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自主探究

2.探究被除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1)出示教材8页第二个例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师:这3只猴子找到了多少个桃子?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看图完整地叙述问题,然后列出算式:306÷3。 (2)估一估,分一分。

①请学生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并说明原因。

②请学生用手里的学具卡片分一分,并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分的过程。 (3)引导学生独立计算。 (4)集体交流。

①小组交流,每组推荐几种不同的算法写到黑板上,准备全班交流。 ②全班交流。

师:请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

学生口述,教师利用课件配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个”。 师: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小组交流后总结如下: 方法一 口算。

300÷3=100,0÷3=0,6÷3=2,100+0+2=102。 方法二 用竖式计算。

教师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学具进行分物活动,帮助学生将竖式与口算建立起联系,从而深刻理解:306÷3,先把3个10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00,在百位上商1;再分0个1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所以在十位上商0;最后把6个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1,在个位上商2。

(5)观察、比较。

讨论:哪些竖式的计算正确?错误的竖式问题出在哪里?将计算结果与估算、口算的结果进行对比。

学生观察、对比、讨论后明确:算式(1)中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3结果是0,应在商的十位上写0占位,不能省略,所以算式(1)是错误的;其他三个算式都是正确的,但在以后的计算中,应简写成算式(4)的形式,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巩固书写。

师:请大家结合刚才的分析,将306÷3的竖式计算过程再完整地写一遍。 学生在练习本上按照规范的写法进行书写。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操作与竖式计算联系起来,更有助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正确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