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便更加努力工作,在76岁高龄的时候,终于凭借《失明症漫记》获得了梦想中至高无上的诺贝尔文学奖。

(4)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选文第⑥段内容的理解。(70字左右) (5)选出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

A.选文第②段中《百喻经》里的故事,强调了遇事冷静的重要性。

B.选文第②段的“瞎折腾”和选文第③段的“一惊一乍”通俗幽默,使本文的语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C.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是道理论据。 D.选文称呼读者为“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说理显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三、写作(满分6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13.(60分)人生有喜有悲,有得有失,有成有败…面对人生的不同际遇,你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

请以“记得开心,忘记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4.爱,让我们倍感温暖;书,让我们心灵充实;梦,让我们执着向前……年华如水,是什么流淌在你的年华里?

请以“有____的年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9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2分)

1.【解答】A.有误,“烟囱( chōng)”读作“cōng”; B.正确;

C.有误,“富丽堂煌”写作“富丽堂皇”; D.有误,“祈祷(qǐ)”读作“qí”。 故选:B。

2.【解答】传播,传送与散播的意思;传递,递过去,辗转递送;传送,把一处的东西送到另一处;传达,传告,使知道。结合语境理解,“传递”恰当。

第二空前,已经讲到“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后面的“脱离时代和人民”及后果“只能是阁楼里的低吟浅唱……”是假设后的结果,所以可选“如果……就”; 孤掌难鸣,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自命清高,意思是自以为强大,看不起别人,结合句意理解,结合语句文学性的描述辨析“孤芳自赏”恰当。 故选:C。

3.【解答】ABC.正确;

D.有误,“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义重复,应该删去“翻天覆地的”或者“巨大”。 故选:D。

4.【解答】A.有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BCD.正确。 故选:A。

5.【解答】ABC.正确;

D.有误,小令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抒情句,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并非“景”语。 故选:D。

6.【解答】ACD.正确;

B.有误,“如来化作老妇,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应是“观世音化作老妇”。

故选:B。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7.【解答】(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有称呼,在表达谢意后委婉地拒绝,语言要真诚而得体,使得双方都能愉快地接受。同时注意题干“不超过50字”的要求。 (2)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仄下平。上联“彰显好人本色”是动宾短语,下联相应位置也应是动宾短语;且注意上联尾字“色”是仄音,下联尾宇应为平音。 答案:

(1)示例:李总,感谢您的好意。当初借您雨伞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过要回报,现在依然不能接受您的礼物,请您理解。

(2)示例:涌泉相报李嘉诚演绎感恩美德。 8.【解答】答案:

(1)千树万树梨花开(注意“梨”的书写) (2)百废具兴(注意“具”的书写)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堤”的书写) (6)从今若许闲乘月(注意“乘”的书写) (7)无为在歧路(注意“歧”的书写) (8)水中藻、荇交横(注意“藻、荇”的书写) (9)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注意“苔”的书写) (1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注意“赴戎”的书写) (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注意“垂髫”的书写) 二、阅读(满分60分)

9.【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神弗福也:神灵不会赐福(指保佑)的。福:赐福、保佑。何福可求:那又有什么福可求呢?福:福分;

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之:结构助词,的。常恐为理体之

弊: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之:结构助词,的。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若:如果。若行善无效:如果平素行善都无效。若:如果。

D.国恒亡:国家常常会灭亡。国:国家。国之大事:国家的大事。国:国家。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陟,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句意: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

②重点词:以,因为。法,法度。句意: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愈。故句子断为: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

(4)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选文是长孙皇后与皇太子的对话。文中详写了长孙皇后的话,且以“不能依汝言”结束,可知长孙皇后拒绝皇太子的请求。因此结合皇太子所说内容作答即可。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与【乙】“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都提及了执法问题,“不宜”和“岂”都表明了公正执法的态度,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A;

(2)①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②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 (3)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

(4)长孙皇后拒绝皇太子(赦免囚徒让人出家奉佛)为其祈福的请求。 (5)执法 忠于皇帝、尊重法律。

10.【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应从表面文和深层义两个角度理解。此文标题从表面来上来看指的是蒋老师的职业,深层上面来看指的是蒋老师对张大春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