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下载本文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生书空。)注意“为”字的笔顺;还要注意“崛”字的写法——一个“山”加个“屈”字。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评析:这一环节简洁干脆,强调“为”字的笔顺和“崛”字的写法,重点明确,同时也为下面“品读课题”这一环节做好了准备。] 二、品读课题

师:这是谁说的一句话? 生:是周恩来说的一句话。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下,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生:周恩来是在一次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的提问时说的这句话。 师:他先是用什么语气说的? 生:“清晰、坚定”的语气。

师:谁能用“清晰、坚定”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崛起”是什么意思? 生:是兴起的意思。

师:读这句话的时候要突出哪一个词? 生:要突出“崛起”。

师:请你再读。(生再读,突出了“崛起”。)

师:你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清晰、坚定”的语气,齐读句子。(生齐读。)

师:魏校长听了周恩来的回答有什么反应?谁能读一读有关的段落。(生读第7自然段。)

师:这一次周恩来又用什么样的语气回答的? 生: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回答的。 师:什么是“铿锵有力”?

生:形容回答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师:请你用铿锵有力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师:铿锵有力不仅要响亮有力,还要富有节奏,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从中要表达出周恩来坚定的信念。(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生大声齐读。)

[评析:于老师能深入挖掘教材,抓住了“清晰坚定”和“铿锵有力”这两个词来进行朗读训练,循序渐进,富于实效。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对这一全文的中心句,有了深刻的印象和初步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下一环节深入探究这句话的根源。]

三、解读“中华不振”

师:周恩来在十二三岁时就有如此抱负和胸怀,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请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生:中华不振。(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回答得多好,你读书一定非常认真。看到“中华不振”这个词,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生:什么是中华不振?中华为什么不振?中华怎么不振了呢?

师:这些问题问得好,我们读课文,要存疑而读,这样读书就有目标了。(生带着疑问,读课文。)

师:中华为什么不振?中华怎么不振了呢?你们弄清楚了吗?(生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

师:先不急,这样回答只是一知半解。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要带着这个疑问,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把周恩来“听”到“中华不振”和“看”到“中华不振”的句子有条理地画下来。遇到弄不明白的问题,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解决。开始吧。

[评析:于老师引导学生直接抓住周恩来立志的根本原因,干净利落。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出阅读要求,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由于提出的阅读目标较高,学生个人完成有一定困难,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恰当有效。]

1.“听”——“中华不振”。

师:想好了吗?周恩来从哪些地方“听”到了“中华不振”? 生:从伯父的口中能听出“中华不振”。

师:(出示课件)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不要随便去外国人的租界,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请同学们自读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到伯父对周恩来的什么心情?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能体会到伯父对周恩来既关心又担心。 师:伯父为什么关心周恩来呢?又担心什么呢?

生:因为周恩来是他的侄子,他领着周恩来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一定很爱周恩来,所以他特别担心周恩来在外国租界地出事。

师:你能读出伯父对周恩来的这种感情吗?(生读句子。) 师:在读这句话时要突出哪个词? 生:“不要。”

师:“不要”这个词突出了伯父的哪方面感情呢? 生:这个词突出了伯父的担心之情。

师:请同学们练读这句话,注意通过突出重点词和读出语气的停顿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生自读练习。)

师:同学们感情这么充沛,这是细心品味的结果。

师:读课文就是像这样,把你的感情放到课文中,去细细地品味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同学们就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有深度。

师:(出示课件。)好,伯父一共说了4句话: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师:每句话的感受都不一样。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句话,细细品味伯父说话时是什么心情。注意,只有品味好才能读好。(生练读句子。师巡视指导。)

师:品味好了吗?谁愿意读一读伯父的话?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要读出伯父气愤的感情。(生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伯父的气愤。

师:谁愿意读第三句话?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要读出伯父悲愤的感情。(生读,声音低缓。)师:很好。还有谁想读?你要读出伯父什么感情?

师:同学们听老师这样读好不好。(师范读句子。)你们从中能感觉到伯父什么样的感情?

生:我从中感觉到了伯父无可奈何的感情。

师:细心品味,使同学们对伯父的心理把握是那样准确,读的感情是那样充沛。

师:下面咱们合作读这段话。老师读周恩来的话和旁白,同学们读伯父说的这五句话。(师生合作读。)

师:总结学法——我们在读课文的时候要存疑而读,遇疑而思,反复品味,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读的时候还会有疑问,我们再去思考再去品味。读书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内容。

[评析:(1)在进行朗读训练时,于老师能精心选取“要点”, 准确把握语言的情感特点,示范引领,点拨诱导,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2)于老师在教学中不但给学生以“鱼”,还授之以“渔”。用“读——疑——思——品”的读书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对于感悟课文内容,品味文章主旨,习得学习方法起着提纲挚领的作用。这样既教授外在的内容,又使学生习得内在的学法,达到了内外兼修的教学效果。]

2.“看”——“中华不振”。

师:请同学们回答,周恩来还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中华不振。 生:从欺辱中国妇女的事件中也能看出中华不振…… 师: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生读第16段。)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非常气愤。

师:你感到中华不振了吗?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了吗? 生:感觉还差一点儿。

师:为什么从他的朗读中体会不到“中华不振”?因为我们读的还不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