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试题集94598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概论

一.填空

1. 媒体是_____的载体,信息只有通过一种或几种_____形式表达,感觉媒体和经过处理后 的再生媒体均属于媒体的范畴。

2. 媒体是信息的______,信息只有通过一种或几种______形式表达,感觉媒体和经过处理 后的再生媒体均属于媒体的范畴。

3.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只有通过一种或几种媒体形式表达,___________和经过处理后 的___________均属于媒体的范畴。

4. 媒介是用于_______、呈现或________媒体的设备或物理介质,存储媒介、传输媒介和呈 现媒介都属于媒介的范畴。

5. 媒介是用于存储、呈现或传输媒体的_______或____________,存储媒介、传输媒介和呈 现媒介都属于媒介的范畴。

6. 媒介是用于存储、呈现或传输媒体的设备或物理介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呈 现媒介都属于媒介的范畴。

7. 媒介是用于存储、呈现或传输媒体的设备或物理介质,存储媒介、____________和_____ ________都属于媒介的范畴。

8. 信息、媒体和媒介三者的关系,与电子信息领域中信息、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者关 系是对应的。

9. 信息总是通过某种信号形式表现出来的,如电视领域中__________信号、__________信 号,计算机领域中的各种格式的数据信号等。

10. 信号只能在其规定的信道中传送,如录像机中的__________通道、__________通道、计 算机中的各种总线等。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

1.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下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呈现媒介指感觉媒体和传输电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 B) 再生媒体指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感觉媒体。 C) 存储媒介指用于存储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传输媒介指用于传输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 。 D) 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媒体,传输和存储的一般是此类媒体。

2.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 A) 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媒体,分为呈现设备和非呈现设备。 B) 再生媒体指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感觉媒体,如声音、图形、图像、动画、文本等。 C) 存储媒介指用于存储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传输媒介指用于传输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 。 D) 呈现媒介指感觉媒体和传输电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如磁盘、磁带、双绞线等。

3.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存在如下描述: ① 感觉媒体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媒体。 ② 呈现媒介指感觉媒体和传输电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 ③ 再生媒体指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感觉媒体。 ④ 存储媒介指用于存储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 ⑤ 传输媒介指用于传输再生媒体的物理介质。 其中正确的是 。 A)全部 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 D)仅③④⑤

4.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以下是关于呈现媒介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呈现媒介指感觉媒体和传输电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分为呈现设备和非呈现设备。 B) 呈现媒介的设备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C) 呈现媒介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 D) 呈现媒介的设备包括磁盘、磁带、闪存、光盘等。

5.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下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呈现媒介指感觉媒体和传输电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分为呈现设备和非呈现设备。 B) 呈现媒介的设备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C) 呈现媒介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等。 D) 呈现媒介的设备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等。

6.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以下是一些媒体或媒介: ① 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 ② 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 ③ 图形、静止图像、活动图像 ④ 声音、动画、文本、数据 ⑤ 磁盘、磁带、闪存、光盘 ⑥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 其中属于感觉媒体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都不是

7.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以下是一些媒体或媒介: ① 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 ② 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 ③ 图形、静止图像、活动图像 ④ 声音、动画、文本、数据 ⑤ 磁盘、磁带、闪存、光盘 ⑥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 其中属于呈现媒介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都不是

8.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以下是一些媒体或媒介: ① 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 ② 图形、静止图像、活动图像 ③ 磁盘、磁带、闪存、光盘 ④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 其中属于存储媒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以下是一些媒体或媒介: ① 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摄像机 ② 声音、动画、文本、数据 ③ 磁盘、磁带、闪存、光盘 ④ 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 其中属于传输媒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 按照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建议,根据信息媒体及其在传递过程中用以处理的硬件和 软件可以划分五类。下述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呈现媒介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话筒等。 B) 再生媒体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感觉媒体。 C) 经过JPEG 压缩后的图像是再生媒体。 D) 感觉媒体不包括文本。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多媒体计算机 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 )

2.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数字音频、视 频处理技术。( )

3.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多媒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数字音频/ 视频处理技术。( )

4.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电视的综合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多媒体计算机图 形与图像处理技术。( )

5.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电视的综合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数字音频、视频 处理技术。( )

6.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数字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 )

7.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多媒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网 络通信技术。( )

8.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电视的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多媒 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

9.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多

媒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

10.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多 媒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数字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

第二章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一.填空

1. 多媒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流行的_______________是指具有声像并茂、形象生动

呈现优势的____________技术,与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趋于融合。

2. 多媒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流行的交互式视频是指具有声像并茂、形象生动呈现

优势的___________技术,与具有交互功能的__________技术相互渗透、趋于融合。

3. 在多媒体的孕育阶段,电视、录像及通信技术由模拟方式转向________;计算机技术由 字符方式、文本处理向________方式、声音和图像处理发展。

4. 在多媒体的问世阶段,计算机领域中的________与电视领域中的媒体有机结合,并且具 有_________功能。

5. 在多媒体的问世阶段,电视设备(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等)充当了计算机_________ 的角色;而传统的视频编辑、特技设备却被计算机的专业_________所取代。

6. 在多媒体的问世阶段,计算机中可播放______、音频信号;在视频设备中增加微机软硬 件,实现对播放的图像、声音实现_______控制。

7. 在多媒体的发展阶段,________、广播电视和________等领域相互渗透、趋于融合。

8. 传统的电信网中,基本采用的是以_______为主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多媒体技术与通信网 络的结合,使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应运而生,形成一套传递_______信息的通信体系。

9.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CATV)的优点是_____,缺点是单向传输和没有_____功能。

10. 使用________技术改造数字视频有线广播(DVB-C)以后,出现的数字多媒体广播(DMB- C)系统采用“准双向传输”和“本地交互”技术措施克服有线电视网(CATV)的缺点,使_

_______优势充分发挥。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

1. 以下是关于多媒体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多媒体是从视频领域的需求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B) 多媒体是从计算机领域的需求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C) 多媒体必须具有交互功能。 D) 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多媒体具有统一的严格定义。

2. 多媒体没有统一的严格定义,原因是 。 A)多媒体从计算机领域的需求出发,是计算机技术的分支,没有必要给出严格的定义。 B)多媒体从视频领域的需求出发,是电视技术的分支,没有必要给出严格的定义 C)多媒体从视频和计算机领域的需求出发,各自发展,很难形成对多媒体的共识。 D)多媒体必须具有交互功能。

3. 存在以下描述: ①多媒体从计算机领域的需求出发,是计算机技术的分支,没有必要给出严格的定义。 ② 多媒体从视频和计算机领域的需求出发,各自发展,很难形成对多媒体的共识。 ③ 相关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担心给出的定义跟不上内涵的变化。 ④ 多媒体必须具有交互功能。 多媒体没有统一的严格定义,原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包括: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Video)。 B)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包括:数据(Data)、图形(Graphics)、音频(Audio)。 C)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包括: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动画(Animation) 。 D)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包括:图形(Graphics)、动画(Animation)、色彩(Chroma )。

5.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视领域中的媒体包括:文本(Text)、图形(Graphics)、图像(Video)。 B)电视领域中的媒体包括:数据(Data)、图形(Graphics)、音频(Audio)。 C)电视领域中的媒体包括:图像(Video)、音频(Audio)、色彩(Chroma)。 D)电视领域中的媒体包括:图形(Graphics)、动画(Animation)、色彩(Chroma) 。

6. 存在以下媒体: ①数据(Data)、文本(Text) ②色彩(Chroma) ③图像(Video)、音频(Audio) ④图形(Graphics)、动画(Animation) 其中,属于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存在以下媒体: ①数据(Data)、文本(Text) ②色彩(Chroma) ③图像(Video)、音频(Audio) ④图形(Graphics)、动画(Animation) 其中,属于电视领域中的媒体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媒体必须是由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与电视领域中的媒体互相结合的产物。 B)多媒体必须具有交互功能。 C)交互功能是电视的基本属性,强调交互功能,是强调电视在两者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和 地位。 D)电视领域中的媒体包括:图像(Video)、音频(Audio)、色彩(Chroma)。

9. 以下是一些特征描述: ①多维化 ② 集成性 ③ 交互性 ④ 数字化 ⑤实时性 其中,属于多媒体的特征是 。 A)全部 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 D)仅③④⑤

10. 以下是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 ①多媒体技术能够对计算机领域中的媒体进行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 ②多媒体技术能够对电视领域中的媒体进行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呈现。 ③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 ④多媒体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音频和视频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 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其中正确的是 。 A)全部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包括二维平面及三维空间的图形处理两种。( )

2. 由于输出设备一般是二维的,因此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仅包括二维平面的图形处理。 ( )

3. 对于三维图形,需要将计算机描述的三维空间信息通过计算转换成二维图像并显示到输 出设备上。( )

4. 图形/图像处理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属于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

5. 多媒体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形处理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图形/图像处 理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

6. 数字音频/视频处理技术主要由2部分组成,即模拟音频/视频信号的数字化编码、数字音 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 )

7. 数字音频/视频处理技术主要由2部分组成,即模拟音频/视频信号的数字化编码、数字音 频/视频信息的存储与传输编码。( )

8. 数字音频/视频处理技术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模拟音频/视频信号的数字化编码、数字音 频/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数字音频/视频信息的存储与传输编码。( )

9. 数字音频/视频处理技术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模/数转换、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

10.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培训领域、电子出版领域、娱乐领域、咨询服务领域、 多媒体网络通信领域。(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

第三章 图形

一.填空

1. 物体的颜色是由该物体所_______的光的________决定的。

2. 物体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对光的_______和________的属性不同。

3. 既然物体的颜色取决于该物体所反射的光的________,那么该物体呈现的颜色还应与照 射的_________有关。

4. CMY模型是采用_______、_________、黄色3种基本颜色按一定比例合成颜色,又称为减

色法混色模型。

5. CMY模型是采用________、品红、黄色3种基本颜色按一定比例合成颜色,又称为_______ ______混色模型。

6. 用显示器这类发光物体显示时采用的是________模型,用打印机这类吸光物体输出彩色 图像时采用的是_________模型。

7. 彩色电视信号的显示与传输时采用的是_________模型或YIQ模型,从事艺术绘画时采用 的是________模型。

8. 用显示器这类发光物体显示时采用的是_________模型,彩色电视信号的显示与传输时采 用的是__________模型或YIQ模型。

9. 在YUV模型中,Y是_______信号,U和V是两个_________信号。

10. RGB与CMY模型是颜色_______的模型,可以相互_________。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

1. 以下是关于彩色三要素的描述: ①色调用来描述颜色的不同类别。 ②色饱和度用来描述颜色的深浅程度。 ③亮度用来描述色光的明暗变化强度。 ④色调、色饱和度统称为色度。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彩色三要素包括:色调、色饱和度、亮度。 B)色调、色饱和度统称为色度。 C)色调用来描述颜色的不同类别。 D)颜色越浓,则色调越高。

3.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彩色三要素包括:色调、色饱和度、亮度。 B)色调、色饱和度统称为色度。 C)色饱和度用来描述颜色的深浅程度。 D)当某色光的能量增强时,则该色光的色饱和度增强。

4.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彩色三要素包括:色调、色饱和度、亮度。 B)色饱和度用来描述颜色的深浅程度。 C)浓红色光混入大量的白光之后变成粉红色,则说明色调发生改变。

D)某色光的饱和度为100%,表示该色光为单色光。

5. 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色饱和度用来描述颜色的深浅程度。 B)增强白光对某颜色物体的照射,使物体颜色的饱和度降低。 C)某色光的饱和度为100%,表示该色光完全没有混入白色光。 D)某色光的饱和度为100%,表示该色光为单色光。

6. 彩色电视传送的三路信号是指 。 A)R、G、B信号 B)亮度信号、R及G的色差信号 C)亮度信号、R及B的色差信号 D)R、G及B的色差信号

7. 关于三基色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基色的选择是唯一的,即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B)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C)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够模拟出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 D)对于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任一种基色不能由另外两种基色混合产生。

8. 关于三基色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基色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B)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不是相互独立的。 C)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D)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够模拟出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

9. 关于三基色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基色的选择是唯一的。 B)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不是相互独立的。 C)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D)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够模拟出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

10. 关于三基色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基色的选择是唯一的。 B)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不是相互独立的。 C)自然界中所有的颜色可以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D)红、绿、蓝三种基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能够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像素是计算机图形与图像中能被单独处理的最小基本单元。( )

2. 从视觉属性看,像素是一个最小可视单位。( )

3. 从量值属性看,像素的数据结构应同时包含有显示地址、色彩、亮度等数据信息。( )

4. 对于HSI颜色模型,H定义颜色的波长,S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I表示强度或亮度。( )

5. 对于HSI颜色模型,H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 )

6. 对于HSI颜色模型,S表示强度或亮度。( )

7. 对于HSI颜色模型,I表示颜色的波长。( )

8. 计算机图形与图像中能被单独处理的最小基本单元是像素矩阵。( )

9. 从视觉属性看,像素是一个最小可视单位;从量值属性看,像素的数据结构应同时包含 有显示地址、色彩、亮度等数据信息。( )

10. 对于HSI颜色模型,H定义颜色的波长,称为色调;S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称为饱和度;

I表示强度或亮度。(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1. 请解释真彩色、伪彩色、直接色。

2. 请简述真彩色、伪彩色、直接色的区别。

3. 请简述图像的识别过程。

4. 识别过程包括图像格式化、调整、标记、分组、提取、匹配。请简述各步骤的内容。

5. 请简述图像识别的含义。

6. 请简述计算机动画的特点。

7. 计算机动画具有哪些特点?

8. 请简述动画与视频的区别。

9. 请简述计算机动画的原理以及要素。

10. 请简述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关键帧方法。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应用题

1. 已知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试求其Huffman编码及平均码长。 信源符号a a1 a2 a3 a4 a5 a6 a7 概率p(a) 0.40 0.18 0.13 0.11 0.07 0.06 0.05

2. 已知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试求其Huffman编码及平均码长。 信源符号a a1 a2 a3 a4 a5 a6 a7 概率p(a) 0.40 0.18 0.13 0.11 0.08 0.06 0.04

3. 已知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试求其Huffman编码及平均码长。 信源符号a a1 a2 a3 a4 a5 a6 a7 概率p(a) 0.35 0.20 0.15 0.10 0.08 0.07 0.05

4. .已知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试求其Huffman编码及平均码长。

信源符号a a1 a2 a3 a4 a5 a6 a7 概率p(a) 0.35 0.20 0.15 0.10 0.09 0.07 0.04

5. 已知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试求其Huffman编码及平均码长。 信源符号a a1 a2 a3 a4 a5 a6 a7 概率p(a) 0.50 0.20 0.10 0.09 0.07 0.03 0.01

6. 已知信源符号及其概率如下,试求其Huffman编码及平均码长。 信源符号a a1 a2 a3 a4 a5 a6 a7 概率p(a) 0.50 0.20 0.10 0.09 0.06 0.03 0.02

7. 请图示基于DCT的变换编码过程,并论述算法的各个步骤。

8. 请图示基于DCT编码的JPEG压缩过程,并论述算法的各个步骤。

9. 在JEPG压缩算法中: (1)说明DCT变换后的系数矩阵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进行量化、Z字形编排和行程编码 ? (2)已知变换后系数矩阵如下图所示,根据亮度量化表进行量化,并进行Z字形编排和

行程编码(用十六进制的二元数组表示)。 136 -49 -39 10 -23 12 -34 -5 62 -77 10 -13 35 24 -6 -42 8 -7 76 27 -26 -13 -11 -44 19 18 23 -26 18 22 10 6 -9 -32 0 13 -11 -7 7 -8 -9 10 12 -10 10 -13 10 11 11 2 -30 -20 -7 12 10 0 -8 12 -8 -7 16 13 -2 2 DCT系数矩阵 17 18 24 47 99 99 99 99 18 21 26 66 99 99 99 99 24 26 56 99 99 99 99 99 47 66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99 亮度信号量化步长表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第四章 图像

一.填空

1. 分辨率是一个统称,分为______分辨率、_____分辨率、打印分辨率和扫描分辨率等。

2. 分辨率是一个统称,分为______分辨率、图像分辨率、______分辨率和扫描分辨率等。

3. 分辨率是一个统称,分为显示分辨率、_______分辨率、打印分辨率和______分辨率等。

4. 显示分辨率是指某一种显示方式下,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_______数目,以水平和垂直 的_________表示。

5. 显示分辨率是指某一种显示方式下,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以_______和____ ____的像素数表示。

6. 图像分辨率指_______图像的大小,以水平和垂直的________表示。

7. 图像分辨率指数字化图像的大小,以_______和_______的像素数表示。

8. 图像分辨率是确定组成一幅图像的_______数目,而显示分辨率是确定显示________的区 域大小。

9. 用扫描仪扫描图像时,通常要指定扫描的分辨率,用________包含的点表示;分辨率越 高,________就越多。

10. 打印分辨率是指图像打印时________可识别的点数,使用______作为衡量单位。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

1. 以下是关于颜色深度的描述:

①颜色深度指图像中每个像素的颜色信息所占的二进制位数。 ②颜色深度决定了构成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出现的最大颜色数。 ③颜色深度值越高,显示的图像色彩越丰富。 ④颜色深度越深,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2. 以下是关于颜色深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颜色深度决定了构成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出现的最大颜色数。 B)VGA标准支持的颜色深度为4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4。 C)多媒体应用中的最低颜色深度为8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8。 D)高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6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16。

3. 以下是关于颜色深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VGA标准支持的颜色深度为4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4。 B)多媒体应用中的最低颜色深度为8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8。 C)真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24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24。 D)真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32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2^32。

4. 高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6bit,能够显示的颜色数为 。 A)2^4 B)2^8 C)2^15 D)2^16

5. 以下是关于高彩色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6bit,因此能够显示2^16颜色。 B)高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6bit,但是用其中的15bit表示RGB颜色。 C)高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6bit,但是用其中的1bit表示透明度。 D)高彩色图像的颜色深度为16bit,但是能够显示32×32×32种颜色。

6. 图像文件的大小指在磁盘上存储整幅图像所有点的字节数,反映了图像所需数据存储空 间的大小。给定图像的分辨率为512×512,颜色深度为8b/p,则所需数据空间为 。 A)131072 BYTE B)262144 BYTE C)524288 BYTE D)1048576 BYTE

7. 图像文件的大小指在磁盘上存储整幅图像所有点的字节数,反映了图像所需数据存储空 间的大小。给定图像的分辨率为512×512,颜色深度为4b/p,则所需数据空间为 。 A)131072 BYTE B)262144 BYTE C)524288 BYTE D)1048576 BYTE

8. 图像文件的大小指在磁盘上存储整幅图像所有点的字节数,反映了图像所需数据存储空 间的大小。给定图像的分辨率为640×480,颜色深度为8b/p,则所需数据空间为 。 A)153600 BYTE B)307200BYTE C)614400BYTE D)1228800 BYTE

9. 图像文件的大小指在磁盘上存储整幅图像所有点的字节数,反映了图像所需数据存储空 间的大小。给定图像的分辨率为640×480,颜色深度为4b/p,则所需数据空间为 。 A)153600 BYTE B)307200BYTE C)614400BYTE D)1228800 BYTE

10. 存在以下选择: ①位图文件头 ②位图信息头 ③彩色表 ④定义位图的字节阵列 其中,属于位图文件结构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呈现图形与图像的主要设备有两类:光栅扫描显示器和硬复制设备。( )

2. 使用光栅扫描显示器呈现图形与图像,无论任何格式的图形与图像数据,在送到显示屏 之前都要在刷新缓冲器中转换为像素数据矩阵,然后在屏幕上产生映射图像。( )

3. 使用光栅扫描显示器呈现图像,无论任何格式的图像数据,在送到显示屏之前都要在刷 新缓冲器中转换为像素数据矩阵;对于图形,则不需要上述过程。( )

4. 使用光栅扫描显示器呈现图形,无论任何格式的图形数据,在送到显示屏之前都要在刷 新缓冲器中转换为像素数据矩阵;对于图像,则不需要上述过程。( )

5. 从远处观察一个很小的区域,眼睛将在这个小区域内平均细节,而只记录这个区域的整 体亮度。( )

6. 从远处观察一个很小的区域,眼睛能够记录这个小区域内的细节。( )

7. 在颜色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抖动能够看到比实际图像更多的色彩。( )

8. 图像打印机是典型的硬复制设备。( )

9. 图像上只有两种颜色,则在两种颜色临近边界的过渡无法达到平滑效果。( )

10. 在颜色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抖动能够得到比实际图像更多的色彩。(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

第五章 音频视频及数字化

一.填空 解答: 二.选择

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是矢量的概念,它的基本元素是图元,也就是图形指令。 B)图像是位图的概念,它的基本元素是像素。 C)图像的显示过程是按照位图中所安排的像素顺序进行的。 D)图形的显示过程与图形内容无关,显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位图是由像素组合而成的平面点阵图。 B)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集合的形式描述一幅图的。 C)影响位图、图形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图像分辨率和像素颜色深度。 D)位图文件占据的存储器空间一般比较大,而矢量图文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图的复杂程 度。

3. 存在以下说法: ①位图是由像素组合而成的平面点阵图。 ②位图是以图像数据集合的形式对构成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等相关信息进行

描述和存储。 ③位图文件占据的存储器空间一般比较大。 ④影响位图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图像分辨率和像素颜色深度。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4. 存在以下说法: ①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集合的形式来描述或处理一幅图的。 ②矢量图描述的对象包括一幅图中所包含的图元位置、颜色、大小、轮廓等特性。 ③矢量图描述的对象包括用复杂的形式表示图像中的曲面、光照、阴影、材质等效 果。 ④矢量图是计算生成的,因此精度高、操作灵活性大。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5. 存在以下说法: ①位图是由像素组合而成的平面点阵图。 ②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集合的形式来描述或处理一幅图的。 ③影响图形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图像分辨率和像素颜色深度。 ④位图文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图的复杂程度。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6. 以下是关于矢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集合的形式描述一幅图的。 B)影响图形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图像分辨率和像素颜色深度。 C)矢量图文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图的复杂程度。 D)在每次屏幕显示的变化中,由于矢量图需要经过重新计算。

7. 以下是关于矢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集合的形式描述一幅图的。 B)影响图形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图像分辨率和像素颜色深度。 C)矢量图文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图的复杂程度。 D)在每次屏幕显示的变化中,需要花费时间去执行绘图指令。

8. 以下是关于矢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矢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集合的形式描述一幅图的。 B)矢量图文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图的复杂程度。 C)影响图形文件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图像分辨率和像素颜色深度。 D)矢量图文件的大小与图形尺寸或图形分辨率没有多大关系,因而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

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像所表现的显示内容可以是自然界的真实景物。 B)图像所表现的显示内容可以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逼真地绘制出的带有光照、阴影等特性

的自然界景物。 C)图形是对图像的抽象,组成图形的画面元素主要是点、线、面或立体图形等。 D)图形所表现的显示内容与自然界景物的真实感相差不大。

1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像处理指将客观世界中实际存在的物体映射成数字化图像,然后在计算机上用数学

的方法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处理。 B)如何对图像数据压缩是图像处理的一项内容。 C)图形处理着重研究怎样将数据和几何模型变成可视的图形。 D)图形处理中的图形必须是自然界中存在的。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可以认为20Hz~20kHz是人类的听觉频带。( )

2. 可以认为3kHz~5kHz是人类的听觉频带。( )

3. 高于20kHz的声音称为超音,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音。( )

4. 高于20kHz的声音称为次音,低于20Hz的声音为超音。( )

5. 人耳对3kHz~5kHz的声音信号比高频和低频声音信号更敏感。( )

6. 人耳对20Hz~20kHz的声音信号更敏感。( )

7. 动态范围是衡量声音强度变化的重要参数,指某个声音的最强音与最弱音的强度差,并 用dB表示。( )

8. 动态范围是衡量声音强度变化的重要参数,指某个声音的最强音与最弱音的强度差,并 用“方”表示。( )

9. 在音乐中,动态范围小则给人以平淡、枯燥的感觉,动态范围大则给人以生动、细腻、 表现力强的感受。( )

10. 在音乐中,动态范围大则给人以平淡、枯燥的感觉,动态范围小则给人以生动、细腻、 表现力强的感受。(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1. 请简述决定CD级音频信号的采样标准的重要因素。

2. CD级音频信号的采样频率为44.1kHz,请简述原因。

3. .请简述音频信号的数字化特点。

4. 音频信号数字化具有哪些特点?

5. 多媒体中的音频信号为什么必须是数字化信号?

6. 请简述亮度信号对采样频率的要求。

7. 亮度信号的采样频率为13.5MHz,是如何确定的?

8. 请简述视频信号隔行扫描原理的特点。

9. 在PAL制中,YUV信号如何得到的?

10. 在PAL制中,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是如何得到的?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应用题

1. 请叙述运动矢量、运动估值及运动补偿的概念和过程。

2. 请叙述运动估值的三步法过程。

3. 请分情况讨论B帧宏块的预测值求解过程。

4. 请叙述I帧编码过程。

5. 请叙述P帧编码过程。

6. 请叙述B帧编码过程。

7. 三步法用于运动估值,具体的过程包括哪些?

8. I帧编码具体的过程包括哪些?

9. .P帧编码具体的过程包括哪些?

10. B帧编码具体的过程包括哪些?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六章 视频信号及数字化

一.填空

解答: 二.选择

1. 以下是关于声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声压是指在声场中某处由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值。 B)声压可以定量地描述声音的强弱,属于主观物理量。 C)声压越大,声音就越大。 D)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与声压的大小并非成线性关系。

2. 以下是关于声压/声压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声压是指在声场中某处由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值。 B)声压级是将声压的有效值取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C)声压、声压级定量地描述声音的强弱,属于主观物理量。 D)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大体上与声压有效值的对数成正比。

3. 响度级是指 。 A)在声场中某处由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值。 B)将声压的有效值取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C)人类所感受到声音大小的程度。 D)以1 kHz信号的声压级数定义的响度的数值。

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声压是指在声场中某处由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值。 B)声压级是将声压的有效值取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C)响度级是以1 kHz信号的声压级数定义的响度的数值。 D)对应同一响度级上的不同频率信号所对应的声压级相同。

5. 关于等响度曲线存在以下说法: ①等响度曲线是将具有等响度的不同频率的点连接起来构成的。 ②等响度曲线是将具有等声压级的不同频率的点连接起来构成的。 ③每条等响度曲线上的各点响度相同,声压级不同。 ④每条等响度曲线上的各点响度相同,声压级相同。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 存在以下说法: ①声压可以定量描述声音的强弱。 ②声压级可以定量描述声音的强弱。 ③声压是客观物理量。 ④声压级是主观物理量。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①②③ D)仅②③④

7. 存在以下说法: ①声压是指在声场中某处由声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值。 ②声压级是将声压的有效值取对数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③响度级是以1 kHz信号的声压级数定义的响度的数值。 ④人对相同声压级而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程度不同。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②③ D)仅③④

8. 存在以下说法: ①声压可以定量描述声音的强弱。 ②声压级可以定量描述声音的强弱。 ③响度级是以1 kHz信号的声压级数定义的响度的数值。 ④声压、声压级是客观物理量,而响度级是主观物理量。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 C)仅①②③ D)仅②③④

9. 绝对听阈是指 。 A)声音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强级 B)人耳感觉比较舒服时的声强级 C)人耳刚刚能够感觉到的声强级 D)指人耳可以听到的最低频率

10. 痛阈是指 。 A)声音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声强级 B)人耳感觉比较舒服时的声强级 C)人耳刚刚能够感觉到的声强级 D)指人耳可以听到的最低频率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在PAL制中,由于隔行扫描技术的采用,使闪烁频率由25Hz提升到50Hz,从而进一步削弱

了人们感觉上的闪烁现象。( )

2. 我国规定视频信号的带宽为6MHz,这就是说,我国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的水平清晰度应具 有480线的水平。( )

3. 我国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的水平清晰度具有480线的水平,达到了VCD的信号标准。( )

4. 人眼对能量相等而波长不同的光的视觉敏感程度相同。( )

5. NTSC制与PAL制的有效水平采样点数是不同的。( )

6. 由于NTSC制与PAL制的扫描正程时间不同,因此有效水平采样点数不同。( )

7. NTSC制的扫描正程为53.3μs,PAL制的扫描正程为52 μs,因此两种制式的有效水平采 样点数不同。( )

8. 尽管NTSC制的扫描正程为53.3μs,PAL制的扫描正程为52 μs,但是两种制式的有效水

平采样点数是相同的。( )

9. 我国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的水平清晰度具有480线的水平,达到了SVCD的信号标准。( )

10. 只有清晰度达到480线以上的电视屏幕才可以与DVD的图像信号匹配。(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

第七章 多媒体信息的存储编码

一.填空

解答: 二.选择

1. 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 。 A)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 B)采样、压缩、A/D变换、存储、解压缩、D/A变换 C)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 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

2. 五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数据量是 。 A)26.46MB B)52.92MB C)79.38MB D)105.84MB

3. 五分钟单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数据量是 A)26.46MB B)52.92MB C)79.38MB D)105.84MB

4. 十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数据量是 A)52.92MB B)105.84MB C)158.76MB D)211.68MB

5. 十分钟单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数据量是 A)26.46MB B)52.92MB C)79.38MB D)105.84MB

6. 关于采样频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信号的描述越细腻,则采样频率应尽量地高。 B)在单位时间内采样次数越多,则对信号的描述越细腻。 C)采样频率的选择必须考虑被采样信号变化的快慢程度。 D)提高采样频率,不会增加采样后的数据量。

7. 关于以下因素: ①采样精度 ②采样后的数据量 ③被测信号的变化速度 与采样频率的选择相关的是 。 A)仅① B)仅② C)仅③ D)①②③

8. 一般说来,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 A)量化级数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 B)量化级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 C)量化级数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 D)量化级数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

。 。 。 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匀量化的量化级差越小,则描述的越精确。 B)均匀量化的量化级数越多,则描述的越精确。 C)用相同的位数去描述幅值不同的信号,达不到对小信号细量化,对大信号粗量化的目 的。 D)非均匀量化对小幅值信号采用细量化,对大幅值信号采用粗量化。

1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匀量化的量化级差越小,则描述的越精确。 B)均与量化的量化级数越多,则描述的越精确。 C)用相同的位数去描述幅值不同的信号,可达到对小信号细量化,对大信号粗量化的目 的。 D)非均匀量化对大幅值信号采用细量化,对小幅值信号采用粗量化。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包括网络传输能力、传输延迟、信号失真、传输错误 率、服务质量等方面。( )

2.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包括网络传输能力、传输延迟、信号失真、传输错误 率等方面,服务质量不属于此范畴。( )

3.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包括网络传输能力、传输延迟、传输错误率、服务质 量等方面,信号失真不属于此范畴。( )

4.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包括网络传输能力、传输延迟、信号失真、服务质量 等方面,传输错误率不属于此范畴。( )

5. 多媒体信息传输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包括网络传输能力、信号失真、传输错误率、服务质 量等方面,传输延迟不属于此范畴。( )

6. 持续的大数据量的传输是多媒体信息传输的一个特点。( )

7. 网络的传输延迟包括在物理介质中的传播延迟、数据在网中的转发延迟,而数据在信源 或信宿中的处理延迟不属于此范畴。( )

8. 产生信号失真的因素主要包括传输系统引起的抖动、噪声相互干扰、共享传输介质的局 域网介质访问时间的变化等,广域网中的流量控制节点拥塞而产生的排队延迟变化不属于此 范畴。( )

9. 产生信号失真的因素主要包括传输系统引起的抖动、噪声相互干扰、广域网中的流量控 制节点拥塞而产生的排队延迟变化等,共享传输介质的局域网介质访问时间的变化不属于此 范畴。( )

10. 产生信号失真的因素主要包括共享传输介质的局域网介质访问时间的变化、广域网中的 流量控制节点拥塞而产生的排队延迟变化等,传输系统引起的抖动、噪声相互干扰不属于此 范畴。(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1. 请简述图像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视频信号的时间相关性。

2. 数据的空间相关性、视频信号的时间相关性指的是什么?

3. 请简述MPEG-1编码中P帧的定义及特点。

4. MPEG-1编码中P帧是如何定义的?具有哪些的特点?

5. 请简述I、B、P帧的区别。

6. 请简述MPEG-1码流分层结构。

7. 请简述MPEG-1音频压缩的基本原理。

8. 请简述MPEG-1音频压缩的基本方法。

9. MPEG-1音频压缩具有哪些基本方法?

10. .MPEG-1图像编码有哪些预处理?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应用题

1. 在光盘的存储编码中,为什么要进行EFM调制?调制后为何又要加连接码?加连接码的原

则是什么?

2. 在光盘的存储编码中,为什么进行EFM调制?为什么要在14bit码之间添加连接码?添加

连接码的原则是什么?

3. 叙述光盘记录信息的基本要求,以及EFM编码的基本思想。

4. 在两组14bit码之间添加3bit隔离码,符合要求的隔离码有哪些?在两组14bit码之间添 加隔离码时,如何选择隔离码?

5. 误码产生的原因、误码造成的后果、误码的处理方法、校验与纠错编码的基本思想。

6. . 叙述奇偶校验的过程、以及结果的一般处理方式。

7. 在GF (2^3) 域内,定义本原多项式为:P(x)=x^3+x+1 设输入数据为1010,如何计算该数据的CRC码?如果接收的数据为100011,如何判断接收

的数据是否正确?

8. 什么是RS码?请叙述RS编码思想及其纠错能力。在GF(23)域内,取编码形式为(6,4

)码块,则RS码的纠错数是多少?

9. 已知前17bit码的DSV=-3,在下列EFM码间插入合适的3bit隔离码,使其直流分量最小。

12 13 14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10. 已知前17bit码的DSV=3,在下列EFM码间插入合适的3bit隔离码,使其直流分量最小。 12 13 14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八章 多媒体信息的传输编码

一.填空 解答: 二.选择

1. 存在如下选择: ①PAL制 ②NTSC制 ③SECAM制 ④MPEG 国际上常用的视频制式有 。 A)仅① B)仅①② C)仅①②③ D)全部

2. 存在如下选择: ①图像信号 ②复合同步信号 ③复合消隐信号 ④前均衡和后均衡 属于全电视信号的是 。 A)仅①② B)仅②③ C)仅③④ D)全部

3. 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前均衡和后均衡以及槽脉冲 。其中,图像信号处于信号幅度________之间。 A)75%~100% B)12.5%~75% C)10%~12.5% D)10%以下

4. 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前均衡和后均衡以及槽脉冲 。其中,同步信号处于信号幅度________之间。 A)75%~100% B)12.5%~75% C)10%~12.5% D)10%以下

5. 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前均衡和后均衡以及槽脉冲 。其中,白色电平处于信号幅度________之间。 A)75%~100% B)12.5%~75% C)10%~12.5% D)10%以下

6. 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前均衡和后均衡以及槽脉冲 。其中,消隐信号为________。 A)75%~100% B)12.5%~75% C)10%~12.5% D)75%

7. 对视频信号数字化标准存在下述描述: ①4:2:2标准规定亮度信号与两个色差信号的采样频率比为13.5MHz:6.75MHz: 6.75MHz。 ②2:1:1标准规定亮度信号与两个色差信号的采样频率比为6.75MHz:3.375MHz: 3.375MHz 。 ③4:2:0标准中水平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④4:1:1标准中垂直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 仅①② B) 仅①②③ C) 仅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 对视频信号数字化标准存在下述描述: ①4:2:2标准规定每行的有效采样点数比为720T:360T: 360T。 ②2:1:1标准规定每行的有效采样点数比为360T:180T:180T。 ③4:2:0标准中水平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④4:1:1标准中垂直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 仅①② B) 仅①②③ C) 仅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 对视频信号数字化标准存在下述描述: ①4:2:2标准规定每行的有效采样点数比为720T:360T: 360T。 ②2:1:1标准规定每行的有效采样点数比为360T:180T:180T。 ③4:2:0标准中垂直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④4:1:1标准中垂直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 仅①② B) 仅①②③ C) 仅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对视频信号数字化标准存在下述描述: ①4:2:2标准规定每行的有效采样点数比为720T:360T: 360T。 ②2:1:1标准规定每行的有效采样点数比为360T:180T:180T。 ③4:2:0标准中垂直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④4:1:1标准中水平方向的色度清晰度降低一半。 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A) 仅①② B) 仅①②③ C) 仅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传输率高、介质共享是局域网络的技术特点。( )

2. 局域网络中的站点公用一个信道,当一个站点传输数据时,其他站点处于收听状态,有 利于多媒体信息的传输。( )

3. 局域网技术提供对服务质量的支持。( )

4. 局域网络采用随机争用的介质访问方法,在用户数较多的情况下,较大的延迟抖动不会 造成信号失真。( )

5. 广域网络的交换技术分为线路交换方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两种类型。( )

6. 广域网络的交换技术只有线路交换方式。( )

7. 广域网络的交换技术只有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

8. 广域网络中的传输延迟和抖动不是明显的。( )

9. 广域网络对服务质量不提供支持。( )

10. 类似于局域网络,广域网络对服务质量不提供支持。(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

第九章 多媒体信息的存储

一.填空 解答: 二.选择

1. 下列关于莫尔斯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莫尔斯码采用“?”和“-”来表示26个英文字母。 B)常用字母用短码表示,不常用的字母用长码表示。 C)莫尔斯码是变字长的编码方式。 D)莫尔斯码属于有损压缩。

2. 下列关于莫尔斯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莫尔斯码采用“?”和“-”来表示26个英文字母。 B)常用字母用短码表示,不常用的字母用长码表示。 C)莫尔斯码是固定码长的编码方式。 D)莫尔斯码属于无损压缩。

3. 下列关于预测编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差值编码是采用对相邻样值差值进行变字长的编码方式。 B)使用前一个样值作为预测值,会产生量化噪声的积累。 C)使用前一个样值的输出值作为预测值,能够去除量化噪声的积累。 D)使用前一个样值的输出值作为预测值,能够去除量化噪声。

4. 下列关于预测编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差值编码是采用对相邻样值差值进行变字长的编码方式。 B)使用前一个样值作为预测值,能够除掉量化噪声。 C)使用前一个样值的输出值作为预测值,能够去除量化噪声的积累。 D)使用前一个样值的输出值作为预测值,仍然会产生量化噪声。

5. 在基于DCT的变换编码过程中,游程编码是将Z形扫描得到的一维数组序列转换成为二

数组 (run, level) 序列。如果得到的一维数组序列如下: 0, 10, 0, 5, 0, 3, 0, 1, 1, 1, 3, 1, EOB 用十六进制形式表示,则为________。 A) 04,0A, 03,05, 02,03, 01,01, 11,01, 31,01, 0000(H) B) 04,0A, 03,05, 02,03, 01,01, 11,01, 31,01, FFFF(H) C) 04,EA, 03,E5, 02, E3, 01, E1, 11, E1, 31, E1, 0000 (H) D) 04,EA, 03,E5, 02, E3, 01, E1, 11, E1, 31, E1, FFFF(H)

6. 在基于DCT的变换编码过程中,游程编码得到如下序列: 3, 1, 1,-2, 0, 5, 0, 10, 0, 3, 0, 1, EOB 用十六进制形式表示,则为________。 A) 31,01, 18,02, 03,05,04,0A, 02,03, 01,01, 0000(H) B) 31,01, 18,FE, 03,05,04,0A, 02,03, 01,01, FFFF(H) C) 31, E1, 12, 02, 03,E5, 04,EA, 02, E3, 01, E1, 0000 (H) D) 31, E1, 12, FE, 03,E5, 04,EA, 02, E3, 01, E1, FFFF(H)

7. 在基于DCT的变换编码过程中,游程编码得到如下序列: 0, 8, 0,-3, 0, 3, 1, -4, 0, -2, 6, 1, EOB 用十六进制形式表示,则为________。 A)04,08, 08,03, 02,03,18,04, 08,02, 61,01, 0000(H) B)04,08, 08,FD, 02,03,18,FC, 08,FE, 61,01, FFFF(H) C)04,E8, 08,E3, 02,E3,18,E4, 08,E2, 61,E1, 0000(H) D)04,E8, 08,FD, 02,E3,18,FC, 08,FE, 61,E1,FFFF(H)

8. 在基于DCT编码的JPEG压缩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采样。在PAL制式中,每帧

图像的有效采样点数为720×576,则分块之后能够得到的宏区块数为_____。 A)45 B)36 C)1620 D)9720

9. 在基于DCT编码的JPEG压缩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采样。在PAL制式中,每帧

图像的有效采样点数为720×576,则分块之后能够得到的像块数为_____。 A)45 B)36 C)1620 D)9720

10. 在基于DCT编码的JPEG压缩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采样。在PAL制式中,每帧

图像的有效采样点数为720×576,则分片之后能够得到的片数为_____。 A)45 B)36 C)1620 D)9720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解答: 四.问答题

1. 简述信道编码的原因。

2. 简述信道编码的分类。

3. 解释载波调制、以及载波调制的一般要求。

4. 简述开关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

5. 简述NRZ和NRZI方式,以及特点。

6. 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

7. .简述信源编码后生成的数据信号调制方法及应用领域。

8. 简述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本质区别。

9. 简述交织码及其优点。

10. 简述交叉交织码及其优点。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应用题 解答:

第十章 多媒体信息与计算机网络

一.填空

1. 多媒体信息的基本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媒体相关性、交互性。

2. 多媒体信息的基本特点包括__________、实时性、___________、交互性。

3. 多媒体信息的基本特点包括__________、实时性、媒体相关性、__________。

4. 多媒体信息的基本特点包括数据量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互性。

5. 多媒体信息中的声音、动画、视频等与时间相关的媒体形式对传输网络的_________要求 高,即使_________充足,过长的时间等待也是不可接受的。

6. 多媒体中各媒体批次相互关联,相互约束,既存在____________上的相关性,也存在___ __________上的相关性。

7. 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 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称为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方式,单台服务

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迟。

8. 采用_________方式,单台服务器能够对几十万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迟; 在客户端与媒体服务器之间需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一台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 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这种传送方式称为___________。

9. __________连接是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主动连接;_________指的是用户被动接收流。

10. 在_________连接中,用户通过选择内容项目来初始化客户端连接;在________过程中, 客户端接收流,但不能控制流。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

1. 下列哪种编码属于变换编码?_____。 A) DCT B) CRC

C) RS D) D/A

2. MP3代表的含义是_____。 A)一种视频格式 B)一种音频格式 C)一种网络协议 D)软件的名称

3. 在MPEG-1图像编码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预处理。在PAL制中,每帧图像的有

效采样点数为352×288,则分块之后能够得到的宏区块为 _____。 A)22 B)18 C)396 D)2376

4. 在MPEG-1图像编码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预处理。在PAL制中,每帧图像的有

效采样点数为352×288,则预处理之后能够得到的片为 _____。 A)22 B)44 C)18 D)36

5. 在MPEG-1图像编码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预处理。在PAL制中,每帧图像的有

效采样点数为352×288,则每片上能够得到的宏区块为 _____。 A)22 B)44 C)18 D)36

6. 在MPEG-1图像编码过程中,需要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块预处理。在PAL制中,每帧图像的有

效采样点数为352×288,则分块之后的像块为 _____。 A)22 B)18 C)396 D)2376

7. 下面关于I 帧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将全帧图像信息进行JPEG压缩编码及传输。 B) 与B帧和P帧比较,I帧的数据量较小。 C) I帧描述了图像背景和运动主体的详情。 D) I帧不需要参考其他画面而生成。

8. 下面是关于I帧图像的描述: ① 需要将完整的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和传输。 ② 是前向预测帧P帧和双向预测帧B帧的参考帧。 ③ 为解码器随机访问图像信号码流提供定位点。 ④ 采用全帧编码,压缩率比较高,因此占用数据的信息量比较小。 其中描述正确 。 A) 仅①② B) 仅①②④ C) 仅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 下面是关于B帧图像的描述: ① 传送其与前面I帧或P帧,和后面P帧之间的预测误差。 ② 只反映I帧和P帧或P帧和P帧之间的运动主体变化情况。

③ 可以作为其它B帧的参考帧,因此能造成一定的解码错误扩散。 ④ 对前后两个参考帧做平均,因此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其中哪些描述不正确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下面是关于B帧图像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传送其与前面I帧或P帧,和后面P帧之间的预测误差。 B) 只反映I帧和P帧或P帧和P帧之间的运动主体变化情况。 C) 可以作为其它B帧的参考帧,因此能造成一定的解码错误扩散。 D) 对前后两个参考帧做平均算法,因此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

1. 超文本结构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不要求读者按 某个顺序来读。( )

2. 超文本结构采用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不要求读者按某个顺 序来读。( )

3. 超文本结构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具有固定的顺序,要求读者按某 个顺序来读。( )

4. 超文本结构采用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具有固定的顺序。( )

5. 超文本是由信息节点和表示信息节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 的网状信息组织结构。( )

6. 超文本是由信息节点和表示信息节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 的二叉树信息组织结构。( )

7. 超文本是由信息节点和表示信息节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 的线性二叉树信息组织结构。( )

8. 超文本系统的结构包括超文本的存储、超文本的组织和超文本的呈现。( )

9. 超文本系统的组织主要节点和连接两个内容。( )

10. 节点是超文本表达信息的一个基本单位,其大小和表示形式是固定的。(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

第十一章 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应用

一.填空 解答: 二.选择 解答: 三.判断

1. 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频、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 时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而只需短暂的启动延迟即可进行观看。( )

2. 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频、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 时传送,用户需要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才可进行观看。( )

3. 流式传输时,声音、影像或动画等时基媒体由音频、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 时传送,用户不必等到整个文件全部下载完毕,因此不会产生任何延迟。( )

4. 实时流式传输的文件是放在标准HTTP或FTP服务器上的。( )

5. 顺序流式传输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与传输协议。( )

6. 顺序流式传输是实时传送,支持随机访问。( )

7. 顺序流式传输支持交互操作,用户可以对媒体进行控制。( )

8. 实现流式传输有两种方式,即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 )

9. 顺序流式传输适合有随机访问要求的视频。( )

10. 顺序流式传输适合长片段的视频。( )

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题 解答: 五.应用题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