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篇文言文考点梳理 下载本文

(7)对比手法,突出中心。 对比一:“廪稍之供”“裘葛之遗”与前面的“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对比二:“坐大厦之下诵《诗》《书》”与前面“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对比三:“未有问而不告”与前面“未尝稍降辞色”“叱咄”对比。 对比四:“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前面“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 从比较中得出结论“其业有不精---岂他人之过哉” (8)典型事例,表达中心。

①借书。家贫无书,作者通过借书,抄书来顽强学习。②求教。虚心谦恭,认真讨教。 ③负籍远游。三个典型事例表明,在艰苦的条件下,作者勤奋学习、用心专一,因而业有所精,德有所成。

四、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①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②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③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④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⑤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考点梳理

一、课文理解:

1、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内容梳理:

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行动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行为。

磨练的结果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 从正面(个人)讲,磨练可以激发人斗志。(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治国)讲:安乐可以使国家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本文开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气势,使文章的论证富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4、本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例举典型事例,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 5、论证过程层层深入,结尾归纳中心论点。 6、划分朗读节奏: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 21 -

二、重点词句积累: 1、解释

发:起,被任用。 举:任用,选拔,这里指被选拔 任:责任、使命

士:狱官。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喻:明白,了解 恒:常。 过:犯过失 入:指在国内。 出:指外国外。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相当、匹敌。 2、通假字

①衡:同“横”梗塞,不顺。 ②拂:通“弼”读bì,辅佐。 ③曾:通“增”增加 3、词类活用(使动用法,翻译时前加“使??”):

苦:使 ??痛苦。 劳:使??劳累。 饿:使??经受饥饿之苦。 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动:使??惊动。 忍:使??性格坚强起来。 4、重点句翻译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样用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的才干)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反映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力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困苦祸患能激励人奋进,安逸享乐能使人沉沦。)

三、拓展迁移:

1、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俗语云:“兵家儿早识刀枪”,良好的家庭环境更可以造就人才。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他的儿子梅保久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居里夫妇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女儿、女婿在他们的熏陶下,也成为杰出的物理学家,为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然,对胸无大志、不愿奋发进取的人来说,再好的学习条件他们也不知珍惜,这样的人不能成才,根本原因还是在其自身,并不是“顺境”的错。

2、现在生活好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现实意义了吗?举例谈你的看法。 对国家和个人都不会意义。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国泰民安,但若安于现状,缺少忧患意识,不能居安思危,就会使国力衰退,那是很危险的。例如美国这样强大跟它很强的危机感是分不开的。物质条件优越,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懈怠。现在社会竞争激烈,追求安乐享受必会被淘汰。吴王夫差骄奢淫逸、纵情享乐,最终被卧薪尝胆的勾践所击败。

3、请再举出一些可以论证本文观点(或证明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 名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代 欧阳修《伶官传序》)。

事例: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

- 22 -

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可他没有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张海迪、爱迪生??

文言文复习七

《岳阳楼记》考点梳理

一、常识要点

1、①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②文体:记,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 2、本文中的成语:

百废俱兴: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二、课文理解

1、主旨: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老朋友的勉力、规劝。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句和散句相结合。 4、“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重点词句积累: 1、实词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制:规模。 胜状:胜景,好景色。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涯,边际。 备,详尽。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迁客:谪迁的人,此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若夫:像那。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排空: 冲向高空。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去:离开。 谗:说别人坏话(波澜不) 惊:起、动。 至若:至于。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宠,荣耀。偕,一起。 何极:哪有穷尽。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庙堂:指朝廷。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2、古今异义词:

- 23 -

①微 古:无、没有; 今:细小。

②沙鸥翔集 集 古:鸟停息于树 今:泛指聚集。 ③作文 古:写文章 今:写的作文

④明年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后一年

⑤去 古:离开 今前往 国 古:国都 今:国家 3、通假字

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4、一词多义

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一: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全) 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则: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 极: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 南极潇湘(尽) 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景:春和景明(日光);四时之景(景色) 开:连月不开(放晴);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消散)

5、词语活用: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句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乐。

②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做??太守。句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做巴陵郡知州。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1.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色。 2.倒装句: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

②多会于此(正常的语序因为应为“多于此会”。)(译:大多在这里聚会。)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常语序应为“居高高之庙堂”,“处僻远之江湖”;)(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担忧)。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又同谁在一起呢?)

3.省略句:

①(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它)连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②(藤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藤子京)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