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正确理解实词和虚词教案 下载本文

训练一 正确理解实词和虚词

练前提醒

1.理解实词含义题

文言实词题考查的重点是古今词义既有差异又有关联的实词,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答这类题,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要把词代入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文已知条件去推敲、判断,同时要调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为判断提供必要依据。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1)两次代入法。不仅要把词义带入句中理解,还要把句子带入段中理解。 (2)要善于借助语境,利用词性,利用对应的结构甚至邻字等方法去综合推断。 (3)实在解释不通的实词可以考虑通假或者活用。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题

(1)掌握常见的判断方法:看语法结构,看对应位置,看特殊标点,看语气表达,看具体语境。

(2)根据题型特点准确判断。因为浙江卷虚词命题是将一个课外句子(文中)、一个课内句子编成一组比较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所以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一是代入验证法,即将能确定的那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看这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是否相同;二是删换法,即把两个句子中的虚词同时删掉或替换成相应的意义,看看是否影响原意表达,变化是否相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邵山人潜夫传 陈维崧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之通州人也。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喜,昼夜疾读不辍。间操笔为之,则大工。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食物多禁忌,间会食,食器中有.非山人所素食者,辍叱去,不顾也。里中儿争匿笑之。 .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来吴中,而与王伯谷稚登谈诗一昼夜也。居无何,山人念客游久,郁郁不得志,间一归通州。而属有世变,里门且荡析久,则转徙于皋之委巷中,而是时.山人亦已老矣。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仅觅一里媪给餔食。室中止庋数十卷书,门无牡,..户无扊扅。或瞰之,则绳缚其枢耳。县令常馈以金,一夕为小偷胠箧,去立尽。山人怅且恨,...

1

与客语,辄诟骂不绝云。

山人于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尤善《文选》。诗则工五言古诗,精善籀篆,善李.潮八分书。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舛,著书数十万言,多为人取去,残失过半。已刻者,《州乘..资》《失俪志》《邵山人诗集》,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 .

观察与范玺卿,于山人里中最相知深也。山人病且死,而给其医药者,观察之子巢民先生。死之日,经纪其后事,则长孺黄先生之力居多。

或曰:“山人性卞急,善骂。”维崧居东皋七八载,山人每过维崧,辄温语竟日。山人.早过,而维崧尚卧未起也,则坐待日暆耳。然则谓山人善骂人,岂信然哉!生见国家太平之盛,以一布衣为诸侯上客者,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悲夫!

(节选自《陈迦陵文集》卷五,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室中止庋数十卷书 .B.则绳缚其枢耳 .C.点画不少舛 .

D.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 .答案 C

解析 舛:差错。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顾授以经生家言 .B.间操笔为之,则大工 .C.性卞急 .D.里中儿争匿笑之 .答案 D

解析 匿:暗中。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性又不善治生产 ..B.庸奴其夫 ..C.而属有世变 .D.诗则工五言古诗 .答案 B

解析 庸奴:把……看作见识浅陋的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门无牡 .B.一夕为小偷胠箧 ..

庋:放置 枢:门轴 舛:不幸 锓:刻

顾:只是 工:精巧 卞:急躁 匿:躲着

生产:谋生之计 庸奴:奴役 属:恰逢 工:擅长

牡:门锁或门栓 胠箧:箱筐

2

C.最攻字学 .D.山人每过维崧 .答案 B

攻:研究 过:拜访

解析 胠箧:名词用作动词,打开箱筐,偷窃的代称。 参考译文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州府通州人。(邵潜)生来就非常聪明机敏,异于常人,只是一旦(有人)拿儒家经传教授他时,(他)就非常怨恨,不愿意学习。(如果)有人送给他诗赋、古人写的辞赋,(他)就会非常高兴,不分昼夜地快速阅读不停歇。有时提笔尝试写作,则很是工巧。山人虽然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家境实际上很贫困,而且他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他的)妻子,是同乡小户人家出身,把自己的丈夫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每天都想着要离开(他)。妻子离开他以后,山人越发贫困,只能靠捡拾果子和铡草来维持生计。(他)性情急躁,跟人交谈,稍有矛盾,就会开口骂人。(山人)有很多食物不吃,有时相聚进食,碗中如果有他平时不吃的食物,就会大声责骂让人端走,毫无顾忌。同乡人都暗地里嘲笑他。

乡里有很多人攻讦诋毁山人,山人也不愿住在乡里了,就离乡出外游历。在南中,成为李本宁先生的贵客。去梁溪,邹彦吉先生把他当作贵客。来到吴中,和王伯谷稚登谈论了一天一夜的诗歌。过了没多久,山人想着在外寄居和游历的时间够长了,心里苦闷志向没有实现,不久就回到了通州。恰好遇到世道大变(指由明入清,世代交替),家乡长久处在动荡离析之中,于是只能在如皋的陋僻小巷中辗转流浪,然而这个时候山人也已经年纪大了。山人既没有妻子,年纪大了又没有孩子,只能找一位乡里的老妇给他做饭。住处只放置了几十卷书,门没有锁匙和门栓。有时看到他只是用绳子把门轴绑着罢了。县令时常送他一点钱,(但)只一个晚上就被小偷撬开箱箧全部偷走了。山人又懊恼又怨恨,和朋友谈起来,就骂个不停。

山人对于周秦两汉六朝的书,没有不熟习的,尤其精通《文选》。写诗擅长写五言古诗,精通大小篆,擅长写李潮八分书。最有研究的是文字学,点画没有一点差错。写书有几十万字,大多被人拿走,残损散失的超过半数。刻印的书有《州乘资》《失俪志》和《邵山人诗集》,诗集是冒观察在粤中为他刻印的。

冒观察与范玺卿,是同乡人中和山人相知最深的两位。山人生病将死时,帮他寻医问药的人,是冒观察的儿子巢民先生。离世时,经管料理后事,黄长孺先生出力最多。

有人说:“山人性情急躁,喜欢骂人。”我在如皋住了七八年,山人每次来看我,总是一整天都轻声细语。山人有时来得早,我还睡着没有起床,(他)就坐着等待太阳西斜。那么说山人喜欢骂人,难道真是这样的吗?生活在太平盛世,凭一介平民的身份成为诸侯的上等宾客,将近六十年,年老后孤独死去,真是令人悲伤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

3

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

(节选自归有光《吴山图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间?七十二峰沉浸其.A.??还也?吾其.

?海内之奇观矣?则.?B.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吴县?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C.?

?然此可为智者道?.?为县?君之.D.??特立?然后知是山之.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那里/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还是。B项副词,加强判断/连词,就。C项动词,担任/介词,向、对。 参考译文

吴县、长洲二县,都在吴郡郡治所在区域而划界分治。郡的西面有诸多山岗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而灵岩山,曾是当年吴国宫殿所在的地方,那里还保存着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山,都是风景美好的地方。而三万六千顷浩瀚的太湖中,有七十二峰坐落其间,则称得上天下奇观了。

我的同年好友魏用晦君,任吴县长官不到三年,就因为政绩赫赫而被朝廷召入任给事中。魏君治理吴县时对百姓很有恩惠,百姓苦留不得,魏君也不忍离去。由此有热心人就画了一幅《吴山图》,来作为临别留念赠给他。

县令对于百姓确实是很重要的。县令如果贤能,那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蒙受他的恩泽,荣茂一方;县令如果不贤能,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而受到耻辱。魏君对吴县的山川草木,算是增添了它们的光彩吧。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予以始生之七月,出继叔氏陇城府君。迨大安庚午,府君卒官,扶护还乡里,时予年二十有一矣。元氏之老人大父,雕丧殆尽,问之先世之事,诸叔皆晚生,止能道其梗概。予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