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训指导书 - 图文 下载本文

用符号表示断层的产状及类型的地质图上,常画出了断层线,此时,首先要判断其大致倾向及倾角,然后判断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根据两者可以确定断层的性质,最后也要确定断层形成的时代。 四、实习作业

(一)认真观察和分析所给的地质构造模型,并将结果填入实习报告。

(二)读《延安地区地形地质图》,并完成实习报告。

实习七 地质构造模型实习报告

模型类型 平面特征 横剖面特征 纵剖面特征 水平岩层 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 背斜 向斜 正断层 逆断层 角度不整合 地质图实习报告

1.水平岩层(分布地区、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2.倾斜岩层(分布地区、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3.不整合(涉及地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4.背斜(分布地区、核部地层、翼部地层、在地质图上表现 ); 5.向斜(分布地区、核部地层、翼部地层、在地质图上表现 ); 6. 断层(分布地点、断层标志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五、思考题

1.论述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的意义。

2.如何确定褶皱构造的存在?其基本类型有哪些? 3.如何确定断裂(断层)构造的存在?其基本类型有哪些? 4.如何确定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代?

25

实训八 地质构造的观察与分析

一、目的

1.野外观察岩层的褶皱、断层、节理的主要特征。

2.认识地层、岩石间接触关系的种类,结合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建立地质体的时空概念。

二、要求:

每位同学亲自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的三个要素。 三、学习内容 (一)重点与难点

岩层产状要素、褶皱与断层的要素及其分类;地层接触关系的类型。 (二)实训内容 1、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1)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2)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 2.观察地质构造模型

要了解地质构造的性质,往往需要通过平面和不同方向的剖面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认识。

1)岩层的基本产状

观察水平、直立、倾斜三种产状的岩层其平面与剖面表现特征。

观察新、老岩层的相对位置在三种基本产状中,其平面与剖面上的表现。 2)褶皱

① 褶曲要素 ② 褶皱存在的依据

褶皱的基本类型是背斜和向斜,它们存在的共同特点是不同时代的地层在平面与横剖面上均表现为对称式重复出现。

③ 确定褶皱的性质与类型 ④ 褶皱的命名与形成时代 3)断层

26

① 断层要素:通过观察掌握断层面、断层线、断层带、断盘(上盘、下盘及上升盘与下降盘即仰侧与俯侧等要素的含义及其所在位置)。

② 断层的依据:在模型中决定断层是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平面和剖面上地层的分布状况,如果地层出现非对称式重复或缺失。地层沿走向中断(即与不同时代地层接触)。则可确定断层的存在和位置。

③ 确定断层的性质与类型 ④ 断层的命名与形成时代 4)地层接触关系

① 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接触关系的观察 ② 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关系的观察 ③ 断层接触 ④ 综合分析

⑤认识几种构造岩石(动力变质岩) 五、实训报告

在实测岩层产状时,将测量结果填于实训报告纸内。 六、思考题

1 .什么叫地壳运动?它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有哪些? 2 .断层有哪些?断层形态分类的依据和类型是什么? 3.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4.什么叫地质构造?怎样从地质构造类型及其组合特征上去分析地壳运动的性质?

27

实训九 地球主要的自然资源

一、目的

通过对常见矿产资源、能源(煤与石油)的认识,加深对地球主要的自然资

源及其形成过程的了解。 二、要求

1.了解矿产及其矿石的特点、类型及其成矿作用;

2.认真观察几种常见的矿床及其矿石,将观察结果及有关内容填写在实习报告中;

3.观察泥炭、褐煤、烟煤及无烟煤的特征,了解煤的形成过程; 4.参观石油(原油)及其有关的石化产品,了解我国石油及其工业现状。 三、实习内容 (一)重点与难点

1.矿石与矿石矿物的概念。 2.成矿作用类型。 3.矿产资源的类型。 (二)矿产资源

矿产:泛指自然界里一切埋藏于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或岩石资源。

矿床: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具体的说是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矿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具有一定形状、产状和大小的矿石堆积体,是开采的对象。

矿石:是矿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矿石一般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前者是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资源,如铜矿石中的黄铜矿、孔雀石等;后者是指目前暂不能利用的矿物 ,如铜矿石中的石英。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