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判断(在下列题目中,你认为是对的打√,错的打×)
1 、充分就业是指失业率降到极低的水平,仅可能存在结构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摩擦失业等都不存在了。( )
2、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 “ 保持货币的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 ,其中经济增长是主要的,放在首位。( )
3、 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一松一紧 ” 的办法。 ( )
4 、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 ( ) 5、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而非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 )
6、 货币政策目标中的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是呈一致性关系的。 ( )
7、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发挥告示效应,调节作用有限。 ( )
8、 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 ( )
9、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 )
10、 我国目前已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比重仅占 10% 左右,这种金融结构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相对直接和简单。( )
11 、从技术上讲,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的量可以是无限的。 ( ) 12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商业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 ) 13 、币值稳定与物价稳定是同一个概念。 ( )
14 、货币政策诸目标呈一致关系的是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 ( ) 15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存在比较稳定的此增彼减的关系。 ( )
三、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目标
2、充分就业 3、操作指标 4、中介指标 5、货币政策工具 6、再贴现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 8、预缴输入保证金 9、道义劝告 10、窗口指导 11、认识时滞 12、行动时滞 13、菲利普斯曲线 14、自愿失业 15、非自愿失业 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四、简述题
1、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2 、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3 、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4 、简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5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几个?中央银行在同一时期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能否达到这些最终目标?为什么?
6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及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
7、 试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歧。 8、 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十、十一章 货币政策及其操作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C ;5、C ;6、B; 7、B ;8、A ;9、B ;10、C ;11、A ;12、A; 13、BCD ;14、ABCD ;15、ABCD ;16、BC ;17、ABCD ;18、BCD; 19、AD; 20、BCDE ;21、BD; 22、ABE ;23、ABCE ;24ABCDE
二、判断题
1、× 2、×3、√4、×5、√ 6、× 7、×8、×9、√10、× 11、√ 12、× 13、×14、×15、√
三、名词解释
1、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2、失业率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
3、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 4、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证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
5、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6、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7、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8、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
9、中央银行通过情况通报、书面文件、指示及与负责人面谈意向等方法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
10、中央银行在其与商业银行的往来中 , 对商业银行的季度贷款额度附加规定,否则中央银行便削减甚至停止向商业银行再贷款。
11、从客观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要性所经过的时间。
12、从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要性到实际采取行动所经过的时间。
13、它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校比肩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
14、指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 15、指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从而造成的失业。
16、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
四、简述题:
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
一是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
二是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
三是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2、所谓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相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
(3)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 (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或支出保持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