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镜下鉴定指导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下载本文

玉髓:无色透明,折光率与树胶接近,在正交偏光下可见玉髓呈小米粒状的微晶结构或呈放射纤维组成的球粒状,十字花状或扇形的集合体,一级灰干涉色。

石英:常与石英碎屑共轴生长构成次生加大边,或充填粒间孔呈单晶或粒状结构,多见于分选较好的砂岩中。

(3)钙质和白云质:钙质主要为方解石和文石;白云质为白云石。

在镜下一般为白色或无色,闪突起,干涉色为高级白。白云石与方解石可据薄片染色结果区别。

除此之外,有时尚有石膏、硬石膏、海绿石等矿物作胶结物。岩石中若有二种以上的胶结物,应注意不同胶结物之间、胶结物与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判断其生成顺序。

胶结物成分确定后,便估计其含量,挑选代表性的几个视域,估计每个视域中碎屑颗粒占多少面积,胶结物占多少面积,几个视域平均一下,就直接得出其百分含量。

胶结物的结构类型有:

(1)非晶质结构:常见的有蛋白石、铁质。

(2)显微隐晶质结构:胶结物的颗粒很细,在镜下有微弱的光性,如玉髓。 (3)显晶质结构:胶结物结晶较好,表现方式多样。

薄膜状结构: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呈薄膜状分布,见于胶磷矿、粘土矿物、绿泥石等胶结物。

粒状结构:胶结物呈大小不等的粒状晶体,彼此镶嵌,排列无一定方向。常见于钙质胶结物,如方解石、硬石膏等。

嵌晶结构:又称连晶结构,胶结物结晶成粗大的晶体,将一个或数个碎屑颗粒包裹中间。常见于方解石、硬石膏等胶结物、

栉状结构:胶结物呈纤维状或柱状晶体垂直碎屑颗粒表面生长,方解石、玉髓、石英等胶结物中较常见。

次生加大结构:在正交偏光下胶结物与碎屑同时消光,胶结物围绕碎屑颗粒生长,二者成分及光性一致,好象一个完整的晶体颗粒。但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存在一定的界线,表现为一尘状边缘,或碎屑颗粒表面由于风化、或次生交代、或含气液包体等原因而显得不干净,而加大边则很干净透明,此为有痕加大,常为一层粘土或氧化膜。有时加大边与碎屑界限不明显,需在阴极发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常见于石英、长石、方解石等胶结物中。当孔隙空间较大时,常见次生加大后呈自形的边缘。

6、胶结类型

按照胶结物的含量多少以及胶结物分布的位置,分为以下几种:

(1)接触胶结:胶结物含量很少,仅见于颗粒与颗粒之间相接触的很窄的缝隙地方。属于颗粒支撑结构。见于疏松的、胶结很弱的砂岩或颗粒灰岩中。

(2)孔隙胶结:是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多为点状接触,胶结物充填在颗

17

粒之间的孔隙中。

(3)基底胶结:胶结物含量很高,碎屑颗粒分散填隙物之中,互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属于杂基支撑结构。

(4)杂乱胶结:一般为分选不好的碎屑岩(尤其是砾岩)具此胶结类型,除了粘土和化学成因物质外,还有很细的碎屑颗粒掺杂其中。

(5)镶嵌胶结(无胶结物式胶结):碎屑颗粒之间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线接触,难以将碎屑与胶结物分开。

7、成因分析

根据成因、结构、胶结物特征等推测碎屑岩的母岩类型、搬运历程、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强弱、成岩作用演化历程等,这是对所观察的碎屑岩深化认识的一个过程。

总之,碎屑岩的镜下鉴定描述除以上的这些内容外,还应注意次生变化。

8、定名

全面定名应包括粒度和碎屑成分的特征,如中粒长石石英砂岩;有时也把自生矿物、其它碎屑成分或胶结物成分反映在岩石名称上,如含白云母海绿石钙质中粒石英砂岩。

(四)碎屑岩薄片(砂岩)鉴定描述实例

簿片号------------产地--------------时代-------------- 碎屑物质:80%

石英组分:69%,无色透明,以单晶石英为主,多数见波状消光,含矿物、次生气液包裹体,为花岗岩型石英。有少量石英岩及燧石岩屑。

长石:30%,以酸性斜长石为主,具聚片双晶,少量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部分长石具高岭石化,表面呈浑浊状,部分碳酸盐化。

重矿物:≤1%,可见锆英石、磷灰石、板钛矿。

胶结物:20%,以粘土物质为主,含有少量硅质和碳酸盐物质,孔隙式胶结类型。 碎屑物质最大粒径2.50mm,最小粒径0.01mm,一般粒径0.50--1.00mm,棱角状为主,分选较差,石英多呈多带状分布,略显示微层状构造,根据上述描述,母岩可能是以酸性岩浆岩为主,经历了短距离快速堆积而成。

岩石命名:粗粒长石砂岩

二、火山碎屑岩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火山碎屑岩是指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经堆积、胶结、压紧或熔结而成的岩石。粗的火山碎屑岩一般堆积在火山口附近,较细的可被气流或水流搬运到距火山口较

18

远的地方。

火山碎屑岩的基本特征有:①常见各种较鲜艳的颜色,新鲜者可有浅红、浅绿、灰绿、黄绿、灰白、灰紫等色调,其颜色取决于火山碎屑成分,如偏基性者色深、中酸性者色浅;另外也受次生变化影响,如绿泥石化后呈绿色。②其成分反映火山爆发的特征,成分为岩屑、晶屑、玻屑,形状为棱角状岩块、破裂晶体、火焰状及撕裂状(碎屑)、弧面棱角状等;③正常火山碎屑岩的划分主要依据火山碎屑的粒度、其次才考虑成分(参见教材)。

火山碎屑岩描述的内容和顺序是:颜色、火山碎屑的含量、成分、粒度、形态;正常沉积碎屑的含量、成分、粒度、圆度、分选度、胶结物特点,其它宏观物理特点以及厚度、产状、接触关系、岩石命名。

火山碎屑岩较粗的且较新鲜的火山角砾可按火山岩的描述方式进行简述。

火山碎屑岩薄片描述实例

簿片号-------- 产地-------- 时代---------- 火山碎屑物质:95%

晶屑:60%,以石英晶屑为主,部分为酸性斜长石、微斜长石晶屑,多呈尖棱角状,无分选;石英多具淬火裂纹及港湾状熔蚀边缘,长石多呈新鲜状,呈柱状,板柱状的破碎晶形,多沿解理面断开。

玻屑:30%,元色透明,呈鸡骨状、弓形,已显微弱脱玻化现象,而使内部呈显微纤维状霏细结构,“纤维”垂直于边缘。

石屑:10%,棱角状,无分选,部分具港湾状熔蚀现象,流纹质霏细(微晶)结构。 正常沉积物质:5%,多为粘土质及钙质胶结物

火山碎屑物质最大粒径1.50mm,最小粒径0.5mm,一般粒径0.25—0.50mm,无分选。 根据上述描述,该火山碎屑岩可能属酸性火山喷发、近火山口地区沉积。 岩石命名:中粒流纹质玻屑晶屑凝灰岩

三、内源沉积岩类的观察、鉴定与描述

内源沉积岩类多是由各种母岩经强烈的化学风化所形成的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被搬运到水盆地中沉淀而成的。其生成方式多样,主要是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及生物化学作用及复合沉积作用。

对内源沉积岩类的鉴定,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矿物学基础,通过识别主要矿物组成而区分出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硅质岩、磷质岩、盐岩及碳酸盐岩、可燃性有机岩等。其中大多数属矿产。以碳酸盐岩分布最广,其次为硅质岩及盐岩,其余较少见。

下面以碳酸盐岩为主简要论述手标本及薄片的鉴定内容及鉴定方法、搞清了这些内容,

19

则其他岩类的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一)碳酸盐岩的宏观观察、鉴定与描述的基本内容 (二)碳酸盐岩的薄片观察

1、 矿物成分

显微镜下方解石多呈他形的泥晶一粉晶,重结晶明显时可呈砂晶等;白云石则多呈自形的晶体,以粗粉晶--细砂晶最为常见,切面多呈菱形,内部可具雾心亮边结构,即中心部位显的较污浊,而边缘部位较明亮;在准同生白云化形成的泥晶—细粉晶白云岩中,白云石以他形晶为主,夹少量半自形及自形晶。另外,岩石中可见自生矿物,如自生石英、海绿石等。

2、 结构组分

内容基本同手标本,但要求更详细,另外对各种颗粒的内部结构要进行观察,如砾屑可具泥晶结构、含粉晶白云石泥晶结构、细砂屑一粉屑结构、球粒结构、含生屑结构等。鲕粒可见同心鲕、放射鲕、轮辐鲕、复鲕、偏心鲕、单晶鲕、多晶缅、白云化鲕、变形鲕等,生物碎屑类型的确定则更是主要以内部结构为依据并参考形态特征而确定,化石岩石学即是专门研究生屑的镜下鉴定及其环境意义的一个碳酸盐岩石学的分支学科。

对填隙物(泥晶基质、亮晶)的观察中,常以亮晶胶结物的观察为主,注意其结构、世代、分布特征等,这是对成岩环境进行判断的重要标志。

分别估计各种颗粒、填隙物的含量。

3、 结构类型 4、 显微构造

5、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如胶结作用、白云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等,注意判断各种成岩作用的先后顺序。

6、 对成因的初步分析 7、 正确定名

实验一 砂岩薄片的观察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认识并掌握砂岩在镜下的岩石学现象

二、实验内容

在显微镜上陈列砂岩薄片中典型现象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