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石柱厅志·秦良玉传》校笺 下载本文

[10]按:秦良玉奏闻 在天启元年(1621年)十一月。其奏曰:“永宁奢酋戕杀各官,雄踞渝城,大逆不轨。臣闻怒发上指,誓不与贼生。随即首创大义,部精兵万余,自裹行粮,同弟明屏及兄邦屏子翼明、拱明先发兵四千,卷甲急趋、倍道兼行、潜度渝城,扎营南坪关咽喉之地以扼群贼归路;伏兵夜袭两河,砍烧贼船以阻东下。臣亲统杀手六千,令明屏督阵,前锋沿江而上,水陆夹攻;又留兵一千,多张旗帜,护守忠州一带地方以为犄角;移文夔州府,把守瞿塘上下,星夜进兵。乞加明屏、翼明一衔,以便军前效用,俟捷音另行飞报。”部议:加明屏参将,翼明、拱明等各守备职衔。据《熹宗实录》卷十六

[11]按:秦翼明 秦良玉侄,秦邦屏子,官至四川总兵官。据道光补辑本 《明史·秦良玉传》卷二百七十,有载。

[12]按:都司胡明臣 据《明史·职官五·都指挥使司》卷七十六,“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于五府,而听于兵部。” 若胡明臣为都司,则听命于兵部。良玉系土司,无权调派。又,《明会要·方域四》卷七十四、《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天启元年,(石柱宣抚司)升宣慰司。” 宣慰使司有都事一人,正八品。据《明史·职官·土官》卷七十六 “司”、“事”音近而讹,“都司”当作“都事”。

[13]按:潜渡渝江 《华阳国志·巴志》“阆中有渝水,居民多居水左右。” 渝江盖指渝水。如“黔江”一名“更始水”,又名“涪陵水”;据《蜀水经》注 “嘉陵江”即“西汉水”;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八七 江水,岷江之别名。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江水》第一五四页(以下称《西南史地考释》) 又,《四川地名考释·重庆》“?巴河、渠河皆为古之渝水。渝

水至合川与西汉水、涪水合流,故合川之下之嘉陵江亦得称为渝水。” 则,渝江即嘉陵江。“潜渡渝江”即“潜渡嘉陵江”。《四川通志·地理》卷十二,作“潜至重庆”。《明史记事本末·平奢安》卷六十九,作“潜度重庆”;《明史·秦良玉传》卷二百七十作“度渝城”;《明史稿·土司二》卷四一○作“衔枚度重庆”,与《四川通志》义同。

[14]按:南坪关 巴县(重庆巴南)南一百五十里,《四川通志·地理》卷四(下) 《明史·地

理四》卷四十三 以南坪山名之。据《嘉庆重修一统志》

附按:南坪山 一名青山。据《嘉庆重修一统志》 又“巴县南一百五十里”,道光《重庆府志》卷一,作“(巴)县南十里”。

[15]按:秦拱明 秦邦屏子,秦良玉侄,都司、副总兵,死于普名声之乱。道光补辑本、

《明史·秦良玉传》卷二百七十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烈愍”。《四川通志·人物·忠节》卷百五十六

[16] 按:两河 指,岷江、汉江。岷江在巴县南,东北合涪江至长寿县境。据《四川通

志·地理》卷二十三 又 “大江经(巴县)城南,又东经明月峡至城东与涪江合。”《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大江即岷江??自(瞿塘)峡以下谓之峡江,亦名锁江。《清史稿·地理十六·奉节》卷六十九 又名“江水”。《汉志》以岷江为长江之主流,自僰道以下称江水,即沿岷江之

称。《西南史地考释·江水》第一五四页 嘉陵江即涪江,自合州入,南流至城东与大江合。《清史

稿·地理十六·巴》卷六十九 又名西汉水,亦曰閬水。据《清史稿·地理十六·阆中》卷六十九 西

汉水迳(宁羌)西境,纳七道水,西南入四川广元,为嘉陵江。《清史稿·地理十·宁羌州》卷

六十三 又,《清史稿·地理十六·合州》卷六十九“渠江即宕渠水,自广安入,涪江自遂宁

入,俱合于嘉陵江。” 则,汉江即嘉陵江,涪江、渠江,其支流耳。又,江北厅。(明)为巴县之江北镇,乾隆十九年设厅。东北至石城山。大江自巴入,迳厅东南,又东入长寿。涪江自合州入,迳厅南,又东南,与巴县分水入大江。《清史稿·地理十六》卷六十九 故,两河当在巴县东,今江北区嘉陵江、长江汇合处。

[17]按:旗幡 道光补辑本作“旗帜”。 [18]按:忠万丰涪 忠州、万县、丰都、涪州。

附按:忠州,见原文首段校笺。万县,(秦汉)巴郡朐肕县,(蜀汉)南浦县,(北周)安乡郡,后改县。据《正德夔州府志》卷之一(隋)巴东郡之南浦县。武德二年(619年),置南浦州,寻改蒲州。贞观八年(634年),改万州,《旧唐书·地理二》卷三十九 五代因之。(宋)属夔州路,南浦郡。《宋史·地理五》卷八十九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改万州,(明)洪武六年(1373年)降县。南滨江、西有苧溪、东有彭溪、西南有铜罗关巡检司、西南有西柳关。《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清)因之,今重庆万州区。 丰都,(秦汉)枳县地,属巴郡。后汉置平都县。(隋)义宁二年(618年),分临江置丰都县。《旧唐书·地理二》卷三十九 (宋)属咸淳府。《宋史·地理五》卷八十九 (元)忠州属县。《元史·地理三》卷六十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隶忠州直隶州。东青牛、大峰,西石壁,南金盤,东北有平都山。《清史稿·地理十六》卷六十九 今重庆丰都县。 涪州,(秦汉)巴郡枳县,据《汉书·地理志第八》卷二十八(上) 晋因之。据《晋书·地

理上》卷十四 (隋)巴郡涪陵县,《隋书·地理上》卷二十九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渝

州涪陵镇置郡。《新唐书·地理四》卷四十 (宋)隶夔州路。《宋史·地理五》卷八十九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涪州,隶重庆路,《元史·地理三》卷六十 (明)属重庆府。南有涪陵江、东南清溪关、西南白云关、西有阳关,距府四百三十里。《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清因之,今重庆涪陵区。 又,涪陵江即古延江,自彭水入,北合大江。《清史稿·地理十六》卷六

十九

[19]按:夔州 在荆梁之间,蚕从封地,周之鱼復国,春秋为庸国之鱼邑,战国楚之扞关,秦巴郡鱼复县,西汉为弘农郡属地,西汉末年改为白帝。东汉初,置永宁郡。“号帝城,又称巴东。”《明书·方域志》卷四十二 建安初,改巴东郡。(蜀汉)固陵郡,后复为巴东郡。(晋)鱼復县,(刘宋)置三巴校尉。齐为巴州,梁为信州,隋改州为巴东郡。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夔州。宋立都督府,元改府为路,置总管府。据《正德夔州府志》卷之一 (天一阁影印

本)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府,九年(1376年)为州,改隶重庆府。十三年(1480

年)升为府,属四川布政司,清因之。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九七 今重庆奉节县。

[20]按:提调 统领调遣。(元)杨暹《西游记·江流认亲》有“提调满寺僧众”语;

(清)李渔《比目鱼·奏捷》有“蒙上台批下洋文,把各路兵马钱粮,都属我一人提调”句,皆属此意。清末置有专职提调官,处理临时交办事务。据《中国史稿》

[21]按:原文秦良玉潜度重庆日期不详。据《蜀事纪略》,作“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十七日”,是。

[22]按:吕公车 一种攻城武器。状若舟,高数丈,长五百尺,四周有竹簟遮护,内可藏数百人,两旁有云楼为翼。据《明史·朱燮元传》卷二四九 《明史稿·土司二》卷四百一十、《罪惟录·蔺奢氏》列传卷之三十四,有载。

[23]按:朱燮元 字懋和,浙江山阴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尝知苏州知府、四川副使、陕西观察使、四川右布政使,以平奢崇明、安邦彦、普名声之乱进少师加左柱国。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年七十三。据《明史·朱燮元传》卷二四九 《崇祯实录》卷十一、《明史稿·朱燮元传》卷三百四十六有载。

[24]按:安岳县 后周割资阳郡地置,为普州属县。后唐为普州州治。宋理宗宝祐末,与州俱废。明玉珍据蜀时,复置安岳县。县西南一里有安岳山,故以山为名。据任乃强《四

川地名考释·安岳县》(以下称《地名考释》) 县在橦川南三百八十里。洪武四年(1371年),于

县置普州。九年(1376年),省州入县,属橦川州。《明史·地理》卷四十三 《明会要·方域三》

卷七十三 清因之。据《清史稿·地理十六》卷六十九 今四川安岳县。

[25]按: 乐至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置,因县东有乐至池为名。《地名考释·乐

至县》县在橦川南偏西三百九十里,属橦川州,(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置。(明武宗)

正德九年(1514年),改属简州。《明史·地理》卷四十三 《明会要·方域三》卷七十三 嘉庆元年(1796年),还属。《清史稿·地理十六》卷六十九 今四川乐至县。

[26]按:新都县 秦灭蜀,置新都县。汉置广汉郡,以新都隶之。晋初属梁州新都郡,后属广汉郡。西魏废郡留县。据《地名考释·新都县》 (隋)兴乐县,《明史稿·地理三》卷八一

《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唐武德二年,复置县,仍叫新都。《地名考释·新都县》 后晋复故。

县在(成都)府北。《明史稿·地理三》卷八一 《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又按:原文复安岳、乐至、新都之日期不详。据《明史记事本末·平奢安》卷之六十九,“当是时,??(天启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复安岳, 二十八日复乐至??。” 复安岳、乐至之日分别在天启元年十二月二十四、二十八日。又《蜀事纪略》:“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二十八日复新都”,是。 方孔炤《全边略纪·蜀滇黔略》卷七,同。《国榷》卷八十五,作“三月复新都”;《明史记事本末》卷之六十九,作“四月”;《明通鉴》纪七十七,作“熹宗天启元年,??已而援兵渐集,石柱女土官秦良玉,先遣其弟民屏发兵四千,信道潜度重庆,自统精兵鼓行而西,复新都。”误。

[27]按:原文成都围解之日期不详。据《明史·本纪十五》卷十八,在天启二年正月乙丑(初二)。

[28]按:黑篷头 无考。据《明史稿·胡平表传》卷三百六十一,崇祯元年四月,张鹤

鸣上言胡平表功,有“长驱夺二郎关,擒贼帅黑蓬头”语。又据原文,黑蓬头即樊虎。另按《明史·四川土司二》卷三百十二、《明史记事本末·平奢安》卷之六十九,樊虎死于土地坎之役。又《蜀事纪略》,土地坎之战,秦良玉部将阵斩渠魁吴继周。樊虎、黑蓬头之死相连属,黑蓬头或即吴继周。姑备一说。

[29]按:二郎关 在巴县西南,据城四十五里。万仞深豁,一门壁辟。据《明史稿》卷八

一、《明史·地理四》卷四十三 又佛图锁钥也。据道光《重庆府志》卷一

附按:巴县西南四十五里 道光《重庆府志》卷一,作“西四十五里”。言其大略。《嘉庆重修一统志》作“(巴)县西北六十里”,误。

[30]按:佛图关 在巴县西,据城十里。蜀汉李严欲通汶、涪两江处,因上有石佛像 得名,是进出重庆的陆上咽喉。据道光《重庆府志·舆地志》卷一、《嘉庆重修一统志》 环带两江,左右凭岩,俯瞰石城如龟。而自下望之,若天半然。据民国《巴县志》卷一(中)

又按:原文克二郎、佛图二关之日期不详。据《蜀事纪略》,(天启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夺佛图关,三月克二郎关。则,克佛图、二郎二关当在天启二年(1622年)二、三月间。《明史记事本末·平奢安》卷之六十九、《四川通志·地理·都会郡县之属》卷二十,作“天启二年五月复佛图、二郎二关。” 又《全边纪略·蜀滇黔略》卷七,作“天启二年四月”,误。夫朱燮元乃当事人记当时事,战事时间不会有误。

附按:二郎、佛图二关计杀贼三千余人。据《明史稿·土司二》卷四百一十

[31]按:原文马祥麟斩贼将张彤之事,道光补辑本同。《明史·朱燮元传》卷一百三十七,作“监军佥事戴君恩令守备攻斩贼将张彤”,未确指其人。

[32]按:通远门 建于三国(蜀)建兴四年,是古渝州通往外界的唯一陆路通道,门外为七星岗,邻二郎关。据《嘉庆重修一统志》 复建于明洪武初年,是重庆故城十七门之一。据

道光《重庆府志·舆地志》卷一

附按:重庆故城十七门 即,朝天门、翠微门、金汤门、通远门、定远门、南纪门、凤凰门、金紫门、仁和门、太平门、储奇门、大安门、临江门、洪崖门、千斯门、复兴门、东水门,依九宫八卦之象立。据道光《重庆府志·舆地志》卷一

[33]按:原文杀张彤、樊龙之事及克重庆之时日不详。据《明史·四川土司二》卷三百十二“樊龙收余众数万,据重庆险塞。燮元督良玉等夺二郎关,总兵杜文焕破佛图关,诸将迫重庆而军。奢寅遣贼党周鼎等分道来救,鼎败走,为合江民所缚。官军与平茶、酉阳、石砫三土司合围重庆,城中乏食。燮元遂以计擒樊龙,杀之,张彤亦为乱兵所杀,生擒龙子友邦及其党张国用、石永高等三十余人,遂复重庆。” 《明书·纪十五》卷十八作“五月己未”克重庆。(六月)辛巳,何若海降”。又《蜀事纪略》,“五月二十六日,杀樊龙、张彤、石永高。” 克重庆当在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二十六日,张彤乃斩杀,樊龙、石永高系擒杀,何若海属投降。《明史记事本末·平奢安》卷之六十九作“(天启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以计擒贼首樊龙、张彤、何若海等三十一人,遂克之。”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