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中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摘要】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形态上,班主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同时也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因此,班主任为了完成本职工作,尽到为人师表的义务,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素质;能力
所谓素质,是指人先天自然和后天社会的一系列特点、品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具体地说,素质是人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专业知识的、身体的、心理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及其结合方式。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当代中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
一、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一)正确的政治素质
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核心在于政治素质,作为特殊教育者的班主任也不例外。班主任在学校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向学生传递一定的政治态度和意识形态,其自身的政治素质将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政治态度。因此,班主任应具备的政治素养是拥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做到身正,才可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才能更好地以教化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首先作为班主任,要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工作充满热情,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热爱一项工作才会把它做的很好,并且通过一些途径与方法避免职业倦怠的情况出现。其次,要热爱学生,对学生的爱既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的情感,也是一种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爱。最后,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严格要
求自己,比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迟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不讽刺挖苦学生;要求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也要在各项活动中勤于吃苦,做学生们的表率。
二、科学的教育理念 (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因此,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班主任要以为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全面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等,不能扼杀了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个性。
(二)创新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教育教学条件在变化,学生的身心特征也在变化。每一个时代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和情况都有所不同,过去的经验失灵了,就需要班主任具有创新意识,要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当今社会又倡导了学生减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上要有新思路,教育管理要有新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丰富的知识素养 (一)学科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牢固掌握其所担任的课程教学的目标、性质、内容、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首先,要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再次,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等;第四,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造诣,能够清楚准确的表达出来。然而,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唯一保证。同时,班主任还应具备人文素养,比如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等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把握及时了解学生动态,也有助于用深刻的哲理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使教育教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
(二)教育理论知识
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并不是成为一名好班主任的唯一条件,
作为班主任还要具有教育理论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班主任扩大眼界,打开思路,从多角度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比如: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而非说教式;可以运用强化的方式,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等。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管理、组织管理的指导者,为提高工作成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劳动、生活方面的知识及技能,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才能,还要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对音乐、舞蹈、文学、体育、电脑、摄影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使自己成为“多面手”,这样就多了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多了一条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捷径。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班集体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一群学生聚合在一起就简单产生的,一个真正的班集体要具备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科学的制度规范、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这一切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需要借助外力尤其是班主任的科学组织才能建立健全的。因此,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是班主任在维持班集体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班主任是管理学生的直接负责人。一个班级的学风如何,纪律如何,精神风貌如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处事态度如何,都与班主任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有直接关系。
首先,要有目标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把握全体目标,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要有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和培养学生,所以要组织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组织管理方面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具体、细致,像魏书生老师那样建立一整套的班规班约;另一方面又必须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比如:选好班干部,做好班集体的组织管理工作,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建设一个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和学风等。班主任还要掌握好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家庭环境。
五、健康的身心素质 (一)健康的身体素质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健康的身体是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物质基础。因此,班主任要时刻加强体育锻炼。拥有健康的体格,才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学校应对教师身体健康给予重视,定期进行体检。
(二)健康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他的心理素质对工作、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班级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和教育学生。
1、要有宽广的心胸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具有的特点是天真、好动,他们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抵抗能力差,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然而,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虚心听取来自领导、同事、学生、学生家长等方面的意见;另一方面一定要有心理容量,克服偏见,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用爱去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孩子,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做好教育工作。
2、要有调节自己心态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班主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升职问题没能解决;同事之间的明争暗斗;评优评奖问题;真心真意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家长不理解等等。这诸多的不如意给教师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把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带进课堂,就会影响工作。所以做班主任的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为自己创设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
班主任不同于一般教师,他有自身特殊的教育角色地位。班主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引路人。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要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才真正尽了一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赵正铭.班主任素质论析[J].班主任,2002(1):6. 2、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论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何万国.现代班主任工作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