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下载本文

第四章 梁场机械基本管理制度

第九条 机械管理号码编制管理

1.机械设备进入梁场后,建立单台设备管理号码。

2.机械设备管理号码采用11位阿拉伯数字编制。第一位至第三位数字为机械设备代码见(《中铁五机物239号文及附件》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表2:十大类机械设备代码目录);第四位到第七位数字则为机械设备的流水号,取数字0001-9999。

3.管理号码要确保其唯一性,不允许重复使用。如机械设备报废或调出,该机管理号码即消除。

第十条 机械设备资产折旧管理

机械设备资产的折旧执行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资产残值率一律按机械设备固定资产原值的5%计。

平均年限法的机械设备目录及折旧年限明细见(《中铁五机物239号文及附件》机械设备管理办法,表4:执行平均年限法的机械设备目录及折旧年限明细表)。

第十一条 机械使用和保养管理制度 一、使用原则:

1.必须按规定性能使用,严禁不合理使用机械。 2.使用时要保证人身及机械安全,不准超负荷运行。 3.机械使用的燃料、润滑油、电压等级必须符合规定。

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生产人员的指挥,正确操作,保证作业质量,与生产密切配合,及时完成任务。

5.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尽量少购新设备,提高其经济效益。

二、使用的基本制度 1.岗位责任制

本梁场重要生产设备(如搅拌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输送泵、龙门吊、搬运机、液压模板、发电机等)实行“两定三包”制度(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上岗后,做到“三懂”(懂构造、原理、性能)和“四会”(会

- 4 -

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由机电、安质及现场管理人员等监督操作司机的使用情况,对其是否坚守岗位、是否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械、是否按规定进行机械保养等内容进行考察,将考察结果与项目劳动评比、绩效挂钩,提供奖罚依据。

2.持证上岗制度

1)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取得地方安监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证件才能上岗操作设备。

2)大中型设备(特种设备除外)的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后,取得厂方或培训单位颁发的该类型设备操作证方能上岗操作。

3)其他设备的操作司机需接受岗前安全培训,经过机电、安质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后,方可上岗操作。

3.交接班制度

1)由单人操作的机械,操作员为该机械使用负责人。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机械,任命一人为机械使用负责人,其余为机员。

2)班组共同使用的机械以及一些不宜固定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将这类设备编为一组,任命一人为机械使用负责人,对机组内所有设备负责。

3)机械使用负责人是机组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负责本机组设备的所有活动。 4)多班作业或多人操作的主要生产设备在运转中由操作司机之间就值班岗位、机械机况、生产情况、安全注意事项、运行和保养记录等内容进行交接。交接班时,机械负责人应及时、认真地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

5)交接班司机对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时,发现存在隐患,立即会同修理人员安排修理,隐患消除后才投入使用,并做好记录。

4.设备检查制度

1)在日常工作中,由当班司机对所操作的机械进行检查,机电部每周对现场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底组织机电、安质等部门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机械使用隐患后,限期完成整改,并提出预防措施,杜绝再次发生。

2)每年结合公司机电部开展的年度机械设备大检查活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梁场机电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大检查,针对检查中的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消除机械隐患,记录检查情况,上报公司机电部。

- 5 -

5.维修保养制度

5.1 为保证投入生产的设备状态持续稳定满足生产需要,生产中的设备要按照“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有计划地执行各级保养,并形成记录。

⑴走合期保养:主要生产设备投入使用前期,司机实行轻载投入使用,加强状态监测,走合期(一般是60小时)满后,由机械操作人员对机械进行走合期保养。

⑵例行保养:每班作业前、后,由值班司机或机械班人员对机械进行“清洁、润滑、防腐”的检查和保养工作,并记录在运转记录中。

⑶定期保养:一般为分级保养;分级保养分为一、二级保养。定期保养由机电部组织修理人员和操作司机按规定进行。

a.一级保养由操作员或机组人员执行,主要以润滑、紧固为中心,通过检查、紧固外部紧固件,并按润滑部位加注滑脂,加添润滑油,或更换滤芯等。

b.二级保养由机管员协同操作员、机修工等人员执行,主要以紧固,调整为中心,除执行一级保养作业项目外,检查电气设备、操作系统、传动、制动、变速和行走机构的工作装置,以及紧固所有的紧固件。

⑷换季保养:入夏、入冬前进行的保养,主要是进行保暖防冻、换油等保养,此项保养可结合定期保养进行。

⑸停放保养:机械设备停放超过一周,每周进行一次的检查保养。停放保养主要是运转机械设备和进行“清洁、润滑、防腐”等工作。停放保养由保管司机负责。

5.2 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分为: 故障修理和大(项)修

⑴ 故障修理:主要是解决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局部损伤,修复或更换发生故障的零部件,排除临时发生的故障,恢复其机械设备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⑵项修:专门针对设备局部的潜在故障和功能故障的恢复性修理。在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判断机械设备各部技术状况,确定其修理部位,按需要进行部件项目修理,进行有计划的恢复总成性能的修理。项修与设备大修计划同时上报,经公司机电部审批后结合生产情况进行。

⑶大修:设备运转到大修间隔期后,性能下降,零部件已损坏或达到疲劳极限,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修理,以恢复机况。大修前编制计划上报,经公司机电部审批后结合生产情况进行。

⑷机械设备修理实施

- 6 -

a.机械设备的故障修理和大(项)修以自有维修资源和利用社会资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梁场配备机电班,具备一定维修能力,复杂的故障修理和大(项)修可依靠社会资源,确保修理质量。

b.零时故障维修由机电班组织实施,复杂的故障修理和大(项)修由梁场机电部组织实施。

c. 大(项)修竣工后由梁场机电部组织验收。

d.修理完成后,收集修理资料,填写修理记录,列入该机技术档案。并将竣工资料报公司机电设备管理部。

第十二条 机械租赁管理 一、租用的基本要求

所有租用的设备,要与出租方签订租赁合同,梁场与出租单位共同对操作者进行联合安全技术交底方能进场使用。

1.租用设备的步骤:

①机电部对机械租赁市场综合调查,掌握市场信息,在符合制梁场制定的租赁要求范围内提供依据。

②根据生产需求,上报机械设备租用计划,经领导批准后,由机电部组织执行。租用计划含设备台数、时间、合同单价、初定的出租方(多家)等内容。

③出租方的确定要从设备能力、性能、操作人员、单价等方面综合考虑,经多家对比,综合评定后确定。

④要先对计划租用设备及其操作人员进行审核,确定为出租方后,由机电部门牵头签订合同后进场使用。

⑤短期租用的设备,要口头或书面通知机电部,首先在作业班组之间协调使用,然后再考虑从外部租用,避免浪费。

2.费用支付要求:

对照合同要求,作业班组上报该设备现场作业完成情况的签认单据,由出租方出具费用支付依据(如发票或验工单),经机电主办,合同、财务等会审,报领导审核后由财务向出租方支付。

二、特种设备、大中型设备的租用要求:

1.长期租用的设备,要寻求具有相应设备租赁资质、设备性能良好、服务优良、

- 7 -